吴云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管路上肝素帽的应用价值,总结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将2013年1月~12月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000人次,随机分成两组,传统组500人次,观察组500人次。结果观察组的肝素帽清洁干燥无菌,减少了对肝素帽处理的步骤。结论观察组可以方便操作、减少感染、降低成本。
作者:钟静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右额部、眼部及面颊红肿起簇集性小水疱伴疼痛4d,门诊以带状疱疹于2013年10月6日收入住院,查体:T37.3℃,P93次/min,R20次/min,血压201/150mm Hg(1mmHg=0.133 kPa)。右额部、眼周、面颊沿右侧三叉神经眼支及上颌支神经支配区域带状分布局部手掌大小红斑,肿胀明显,其上密集分布簇集性针尖大小水疱,疱液清亮,尼氏征阴性。右眼高度肿胀,不能睁眼,结膜充血。右侧上颚部少量细小糜烂面。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率。入院后给予静脉滴注膦甲酸钠3 g,2次/d;第5d患者在输注膦甲酸钠注射液后出现肢体麻木,继之出现24h无尿。实验室检查:肾功肌酐675.4μmol/L,尿素23.82 mmol/L。予以行B超:双肾超声所见倾向于急性肾脏病改变,考虑为急性肾衰竭。立即停用该药物,给予行血液透析治疗,同时予以改善微循环、护肾排毒等治疗;严密观察尿量、血压、眼部及皮肤情况,1个月后复查肾功肌酐65μmol/L、面颊部水疱消褪,遂予出院。
作者:罗兰霞;张宁;彭瑾;庞艳如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研究Lucentis 玻璃体腔注射对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方法对我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区2013年1~10月在门诊经眼底血管和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确诊为PDR的共行Lucentis注射术32例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治疗护理,术后均未发生眼内炎,3例眼压略高于正常。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是治疗PDR的成功关键,也为患者的治疗和健康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作者:王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外用中药制剂双黄膏在糖尿病性足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科基础治疗后的60例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络脉瘀阻型的糖尿病性足病患者创面给予双黄膏外敷换药治疗,观察效果,评价疗效。结果治愈41例,有效57例,无效3例(截肢1例,截趾3例)。总有效率95%,痊愈率68.33%。结论双黄膏外敷治疗气血两虚络脉瘀阻型糖尿病性足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叶林;何春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被定义为包括生物学行为与起源不明的全部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 GIST多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小肠间质瘤(stromal tumor of smail intestine,SIST)多数位于十二指肠,早期不易发现,又因检查手段有限,诊断较困难,易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影像学检查在发现小肠占位性病变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螺旋CT扫描是小肠间质瘤有意义的检查方法之一,不仅定位快速、准确,而且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楚显示瘤体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影像信息。
作者:孙燕双;蔡丽萍;章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1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及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8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未发生人工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患者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提高了生活质量且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罗忠宝;欧阳根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的质量管理控制环的影响。方法建立品管圈,明确品管圈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并将质量控制圈前、后实施情况比较。结果实施后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病率较实施品管圈前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在减少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用管理质量控制圈的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建设。
作者:张秀清;张秋平;张彦芳;何志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6843例出院患者疾病构成,探讨慢性病、老年病管理模式。方法对我院6843例出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包括疾病构成、年龄、再次入院率、家庭住址特点等。结果疾病构成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年龄特点以60~80岁的老年人为主,占83.01%。全年有2次及2次以上住院次数者占48.88%。家庭住址居住在医院附近者占65%。结论我院患者群主要为居住在医院附近的老年及慢性疾病患者,故应充分发挥我院在老年病、慢性疾病诊治与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陈丽梅;谢莉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通过针对性的医疗护理干预,以减少和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韩艳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身高162cm,体重59kg。因阴道脱垂拟行骶管阻滞下阴道修补术。术前查体无麻醉手术禁忌。骶管穿刺成功后,缓慢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20ml药液中加入0.1%肾上腺素0.1ml,以减缓吸收速度,延长麻醉时间)。当药物注入约5ML时,患者突然出现抽搐症状且呼之不应,呼吸急促,随之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面色苍白,双眼上翻;立即采取保护措施,面罩吸氧。约20s后,四肢出现震颤,震颤幅度逐渐增大至全身,继之全身肌肉屈曲痉挛,有短促的肌张力松弛,形成阵挛,持续约3min,抽搐停止,尿失禁;随后呼吸逐渐平稳,脸色也逐渐转为正常。患者由昏迷、昏睡、意识模糊逐渐清醒,整个过程持续约40min。患者醒后感到头痛、头昏、全身酸痛乏力,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手术被迫取消。后询问患者家属,得知患者过去曾有癫痫病史。
作者:刘仲学;周娅婷;梁枫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原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防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12~2013年成都市慢性病医院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生67例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7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发生级别以二级为主占41.8%,不良事件分类以跌倒为主41例,占61.2%。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及不同上班时间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针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及时间,制定相应的对策。结论护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加强责任心,加强对陪护的专业培训,护士长加强安全管理,重点强化节假日及夜间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周恒;刘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7月~2013年11月在我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34例结果和效果。结果76.5%患者在1.5h内清醒,94%患者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尽早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刘则文;朱靖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卵巢泡膜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6~2013年诊治的168例卵巢良、恶性卵泡膜纤维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68例中,恶性卵泡膜纤维瘤16例;良性卵泡膜纤维瘤152例,其中18例伴细胞生长活跃。临床症状有腹部包块者104例(61.9%),其次为月经不调、阴道不规则出血、闭经、腹痛、不孕等;44例合并腹水,其中2例同时合并胸水;78例合并雌激素相关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内膜不典型增生各2例,子宫肌瘤、内膜复杂性增生、内膜息肉等。152例良性卵泡膜纤维瘤中,60例行 CA125检查,56例(33.3%)增高;18例伴细胞生长活跃的患者中,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术后复发各2例,经手术和放射治疗,至今已无瘤生存11年和27年。16例恶性卵泡膜纤维瘤中,8例(Ⅰ-Ⅱb期各2例,复发4例)经积极手术后行放疗或化疗,除2例死于放射性肠瘘外,4例无癌生存10年以上,2例无癌生存3年。结论良性泡膜纤维瘤预后好,但应警惕伴细胞生长活跃者。恶性泡膜纤维瘤预后差,但积极手术后放疗或化疗,可明显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郑园园;袁吟迅;张品南 刊期: 2014年第29期
骨盆骨折由于高能量创伤,不仅导致骨折本身的严重损伤,而且常伴有复杂严重的合并伤,死亡率较高[1]。2010年1月~2014年5月,我院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伤患者33例,经积极抢救、密切观察、准确评估并给予及时处理,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18~5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4例,高处坠落伤6例,砸伤3例;入院时休克31例,其中重度休克4例。合并脾破裂6例,肝破裂2例,肾挫伤2例、破裂1例,结肠损伤4例,直肠损伤2例,膀胱破裂10例,后尿道损伤6例,其中2例为膀胱、后尿道同时损伤,阴道撕裂伤2例。经积极救治和护理,本组抢救成功32例,死亡1例(死于严重休克)。
作者:戴国珍;李小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究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进行破腹产手术的有效安全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2010年8月~2011年11月在本院进行剖腹产手术的妊高症患者的病例,对其归纳分析。主要针对选择的麻醉处理方法,剖腹产手术的时间及术前术后患者情况等作统计学处理,以求找到合适的麻醉处理方法。结果102例病例中,43例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19例选择全身麻醉,4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麻醉效果方面,腰硬联合麻醉优于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是很明显。结论患有妊高症的孕妇剖腹产,腰硬联合麻醉是较为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同时还要多注意监测术前术后情况。
作者:万雄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中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BIS以及 Ramsay等镇静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患者术中的镇静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麻醉后30min的心率、BIS指标、Ramsay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麻醉前与麻醉后30min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96%(7/54);对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6/5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手术中的镇静效果良好,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为探讨有效落实各项护理工作的方法特建立《提示性交班本》,从而达到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方法我科2013年5月份开始使用《提示性交班本》,由责任班负责书写大小夜班工作内容,夜班护士夜间核对工作内容然后执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提示交班本查看工作内容。结果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结论提示性交班本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护理安全,有利于护士长对各班次护理质量进行控制。
作者:吴艳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点难点课程,如何提高病理生理学学习效果对医学生尤为重要。作者通过构建智能学习平台,帮助学生高效智能的吸收课堂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作者:周琴;黎勇;蒙艳斌;谢明;李坚;汤银娟;邓华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来缓解血透室护士的心理压力,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法,对本院血液透析室工作的27名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工作强度大、护士待遇低、职业暴露性大、缺乏社会信任、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是造成血透室护士心理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结论血透室护士心理压力大,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缓解,使血透室护士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地投入到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去。
作者:董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 CAP患者24例,分为糖皮质激素组(9例)和对照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抗生素疗程和疾病复发率。结果糖皮质激素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抗生素疗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疾病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能显著改善CAP症状和缩短抗生素疗程,需要进一步确定其在CAP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史家欣;李家树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