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琼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开腹胆囊切除术组(31例)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31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术后患者能够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住院时间,两组间对比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 LC组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小于OC组,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出血量少、组织损伤较轻、安全可靠等微创优点,有效的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李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为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通过规范化带教、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规范操作,理论与实践结合规范化临床带教,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确保护理实习生圆满完成实习计划。
作者:严学棋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癌手术围术期患者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共13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例(5.06%)、对照组发生并发症9例(1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护理满意75例(94.94%)、对照组护理满意38例(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运用于结肠癌术后围术期患者当中,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冯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病灶清除术护理。方法我院12例行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对她们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2例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手术成功率。结论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对保障手术成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盖炼炼;王中海;单莉莉;卓蓉;熊慧娟;乐爱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新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妊高症的发病因素的监测,采取积极的治疗,降低妊高症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结果通过治疗降低了妊高症对母婴的影响。结论妊高症可以通过有效的社区干预及药物治疗减少其对母婴的危害。
作者:赵欣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05~2013年间在我院就诊的川崎病患儿共96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的家长对于川崎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和对川崎病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同时治愈的有效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由实验结果可知,对川崎病患儿实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同时可以提高家长对于川崎病的认识,提升在护理工作中的满意度,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
作者:沈青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为了保障泌尿系结石患者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安全护理,我科制定了规范化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管理,对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提出相应护理重点,并进行质量监督。这些护理措施,使得体外冲击波碎石室专科护理人员能明了护理操作流程,熟知工作重点和质量标准,保障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侯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本文从增强质量控制意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控制环节以及做好质量控制反馈等四个方面来阐述护理质量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由于护理工作琐碎、复杂,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还要加强同期控制,并定期进行反馈控制。目前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护理人员自觉地依照标准和制度,自己按既定的目标努力工作,对自身行为进行<束和控制。
作者:黄惠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感患儿83例,采取常规护理52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31例纳入观察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61.29%高于对照组30.77%、无效率0.00%低于对照组15.38%,住院时间(5.0±2.7)d、发热持续时间(2.6±0.9)d低于对照组(8.3±3.5)d、(3.1±0.8)d,家属满意度评分(89.1±9.1)分高于对照组(72.5±1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据上感患儿临床表现,舒适护理主要包括皮肤舒适、呼吸道舒适、饮食舒适、环境舒适,以减轻或解除上感带来的闭塞、口干、发热、喉咙痛等不适;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上感患儿治疗护理之中,有助于减轻患儿生理痛苦,降低不适感对患儿的刺激,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诱因,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新玲;赵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相关治疗及综合护理后,2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总治疗有效率为96.3%。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感染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建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晓荣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评价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行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40%),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4.4±0.5)d明显少于对照组(9.5±1.1)d,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刘朝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增强护理人员对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月~12月429例心脏外科术后病人病历,分析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手术创伤因素、心源性因素、机械通气因素、术后浅呼吸及无效咳嗽、环境因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结论只有从术前就开始规范的呼吸系统护理,术后做好呼吸道管理,并加强心脏外科ICU病房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曹燕;郝巍巍;陈素贞;张霞;江智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调查高校定向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态度行为。讨论定向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访谈分析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特点,探讨融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培育定向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作者:李小花;刘联;叶贞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语障碍是脑出血病症所引发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正常生活会造成很严重的干扰,十分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症状的矫治恢复对患者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盐酸替扎尼定是一种咪唑啉间二氮杂环戊烯衍生物,作为一种辅助用药,安全性较好,应用前景较广,对脑出血术后语言障碍的恢复有着明显的效果。本文通过2例康复实例简单分析下笔者的意见观点。
作者:郭耀良;许仕海;刘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外分泌腺炎性细胞侵润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除涎腺和泪腺等外分泌受累外,可同时合并其他系统损害,其中神经系统损害约占10~30%,即可有周围神经损害,也可有中枢神经损害,以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常见。本文报告2013年本院住的两例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pSS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患者因脑血栓死亡,其他均顺利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心理及牵引护理,良好的术后基础护理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静;蔡静;吴秀;李丽;李玉芹;李杨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课程是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把医学教育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相结合,提出医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付诸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郭伟;隋丽荣;李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治疗,对照组则不给予康复护理。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法对其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满意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发病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测定膜荚黄芪中降压活性成分酌-氨基丁酸含量,确定根、茎、叶各部分含量差异。用蒸馏水作为溶剂振荡4h提取GABA,酌-氨基丁酸能与苯酚在次氯酸钠作用下形成蓝绿色化合物,通过比色法在645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鉴定其含量。比色法测得膜荚黄芪根、茎、叶及全株的酌-氨基丁酸含量平均值为茎<全株<根<叶片。
作者:王雨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入院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82例,对其进行EST治疗,治疗后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过程中做好过程记录工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手术总成功率达90.2%,患者术后行鼻胆管引流术。结论 EST在治疗胆总管结石方面临床效果显著,在术前、术后配合以精细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杨成玉;志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