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王新玲;赵霞

关键词: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感患儿83例,采取常规护理52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31例纳入观察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61.29%高于对照组30.77%、无效率0.00%低于对照组15.38%,住院时间(5.0±2.7)d、发热持续时间(2.6±0.9)d低于对照组(8.3±3.5)d、(3.1±0.8)d,家属满意度评分(89.1±9.1)分高于对照组(72.5±1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据上感患儿临床表现,舒适护理主要包括皮肤舒适、呼吸道舒适、饮食舒适、环境舒适,以减轻或解除上感带来的闭塞、口干、发热、喉咙痛等不适;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上感患儿治疗护理之中,有助于减轻患儿生理痛苦,降低不适感对患儿的刺激,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诱因,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初产妇开展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分娩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并开展分析讨论。结果干预组产妇的母乳开始时间为(26.8±1.6)h,48h泌乳充足比率为95.2%,自然分娩率为79.0%,母乳喂养率为85.5%,BSES评分为(137.4±2.5)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初产妇给予全面舒适的护理干预,可增加产妇喂养信心,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芝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跨文化护理对妇科患者住院初期文化休克现象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减轻或消除妇科患者住院初期文化休克的效果。方法将487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1例,干预组246例,调查患者住院初期文化休克现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应对文化休克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初期文化休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优于常规护理,可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住院初期文化休克现象。

    作者:巩李娜;李会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150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和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收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所有患者只进行了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的患者给予了术前、术中、术后干预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理状况和不良反应等情况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两组之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患者采取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还能更好的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作者:邢海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

    岩斜区脑膜瘤位于颅底深部,紧邻脑干、Ⅲ~Ⅻ对颅神经、椎基底动脉系统,常常侵犯桥小脑角区、海绵窦及脑干腹侧,手术完全切除十分困难。岩斜区脑膜瘤生长缓慢,且常与血管、神经形成紧密粘连或包裹,剥离肿瘤时往往容易损伤毗邻组织,手术常常带来较为严重的损伤。近几十年来,手术入路不断改进,显微手术技术逐渐发展普及大大提高了岩斜区脑膜瘤的切除率。而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改变,不再一味的强调肿瘤的完全切除,提高患者术后生存治疗已成为包括岩斜区脑膜瘤在内的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目标。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岩斜区脑膜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综述如下。

    作者:吕安康;钟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倦怠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消毒供应中心作为一个特殊科室,在一定程度上与医院的服务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在分析了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之后,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刘延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15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护士对主动脉夹层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1例行保守治疗,1例死亡,除1例死亡病例外,其余12例患者均出院。

    作者:张丽随;冯佳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竞争也日益增强,为了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增大竞争实力,必须加强医院成本核算。2012年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成本管理、全成本核算内容、成本核算原则等提出来了具体的要求,为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纲领性的指导。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医院对于成本的核算上还存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采取一定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髋关节疾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所有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结论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吕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把我院于2009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43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出院以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访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出院以后3个月内的肺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CO2、PaO2以及FEVl指标分别为(33.57±4.08)、(94.38±2.92)以及(44.38±3.07),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02%,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9.7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哮喘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芳;毕宇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重视护理管理中的护理质量控制

    本文从增强质量控制意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控制环节以及做好质量控制反馈等四个方面来阐述护理质量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由于护理工作琐碎、复杂,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还要加强同期控制,并定期进行反馈控制。目前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护理人员自觉地依照标准和制度,自己按既定的目标努力工作,对自身行为进行<束和控制。

    作者:黄惠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高龄化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析高龄化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享个性化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120例高龄化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依从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3%,依从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5.0%,依从率为83.3%;对比两研究组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个性化护理服务对高龄化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佩霞;王清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观察比较传统常规护理和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常规护理和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从2013年1月~9月这段期间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人作为样本,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康复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对患者的睡眠、精神、疼痛等10项指标进行调查整理,得到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该差异性显著,即<0.05。结论与传统常规护理方案相比,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娴;时红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浅谈护理质量管理

    目的为了防范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服务。方法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制订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计划,抓住关键环节,保证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业务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

    作者:李祖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低血压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关键,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希望和生活质量。

    作者:胡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治疗,对照组则不给予康复护理。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法对其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满意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发病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临床治愈或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两组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93.3%VS76.7%),且<0.05。结论加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病情、体位、饮食以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春霞;夏艳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124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12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了简单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心理护理、合并症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系统性的干预护理之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质量。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患者死亡2例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性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患者死亡的原因分析。方法对曾经收治的2例创伤性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患者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因创伤致髋关节疼痛入院,行髋关节拍片检查示院髋关节前脱位,髋关节周围无骨折征象,入院时时间均超过10h,入院后即在连硬外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复位均成功,复位后30min内患者突然出现大面积肺栓塞表现,猝死。结论创伤性单纯性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可引起患者肺栓塞死亡。

    作者:詹义兵;王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2-甲基3-羟基丁酸尿症1例

    2-甲基3-羟基丁酸尿症为罕见病,发病率低,但常并发致死性的严重酸中毒,故应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原发病,当临床上发现婴幼儿有呕吐、发作性酮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应考虑代谢性疾病可能,尽早行血尿代谢病筛查以明确诊断。

    作者:潘桂梅;宁伟伟;张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液相芯片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物芯片已在全球进行应用,其初用于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达谱和基因突变体的检测等,主要用于基因分析,故又称为基因芯片或DNA芯片。而随着其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反应、受体结合等领域,出现了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1-2]各种生物芯片。液相芯片是在20世纪90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又被称为xMAP技术,集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和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具有新型通量大、灵活性好,灵敏度高、动力学范围广等优点[3-4]。

    作者:曹红艳;建芬;肖春红;陈盈(综述);喻海忠(审较)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