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吕鹏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髋关节疾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所有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结论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治疗,对照组则不给予康复护理。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法对其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满意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发病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100例患者流感疫苗接种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和降低疫苗接种后反应的重要性,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性参考意见。方法随机选取6个月~7岁儿童,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后的全程观察与干预性护理。尤其是对于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的患儿,必要时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结果观察的100例患儿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5例,总反应率5%,其中局部反应的有2例,百分比为2%,全身反应的有3例(3%),对患儿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后,全部治愈,且愈合效果良好。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是保护接种后儿童身体健康的有效行为,实时观察受种后儿童的身体反应,并及时处理其不良反应,对于降低流感疫苗接种以后的不良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金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新进展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新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妊高症的发病因素的监测,采取积极的治疗,降低妊高症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结果通过治疗降低了妊高症对母婴的影响。结论妊高症可以通过有效的社区干预及药物治疗减少其对母婴的危害。

    作者:赵欣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融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定向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调查高校定向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态度行为。讨论定向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访谈分析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特点,探讨融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培育定向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作者:李小花;刘联;叶贞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45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护理

    为了保障泌尿系结石患者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安全护理,我科制定了规范化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管理,对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提出相应护理重点,并进行质量监督。这些护理措施,使得体外冲击波碎石室专科护理人员能明了护理操作流程,熟知工作重点和质量标准,保障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侯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观察比较传统常规护理和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常规护理和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从2013年1月~9月这段期间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人作为样本,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康复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对患者的睡眠、精神、疼痛等10项指标进行调查整理,得到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该差异性显著,即<0.05。结论与传统常规护理方案相比,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娴;时红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对牙周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医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50例,并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为观察组,第一组仅进行常规临床牙周炎治疗,第二组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患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第一组患者康复15例,康复率60%,第二组患者25例全部康复,康复率100%。结论对牙周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在对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时,我们应当推广优质护理对常规治疗的配合治疗,早日解除牙周炎带给患者的痛苦。

    作者:原鑫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围手术护理要点

    肝细胞移植是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肝细胞,进而将肝细胞经肝动脉输入到病变肝脏中,在肝脏环境调节作用下,分化为肝细胞,进而起到改善病患肝功能的作用。本文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法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硬化围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蔡敏;田银娣;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观

    目的观察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外科手术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8%,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8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0.05)。结论对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缓解或消除患儿呕吐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黄少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癌手术围术期患者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癌手术围术期患者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共13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例(5.06%)、对照组发生并发症9例(1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护理满意75例(94.94%)、对照组护理满意38例(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运用于结肠癌术后围术期患者当中,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冯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人性化的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2%,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妇产科患者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患者因脑血栓死亡,其他均顺利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心理及牵引护理,良好的术后基础护理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静;蔡静;吴秀;李丽;李玉芹;李杨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肛肠病术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护理

    目的探究与分析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0例进行肛肠手术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后造成尿潴留的原因及其较为正确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影响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因素有麻醉原因、术后疼痛、年龄、输液量过多、药物作用等。 B组患者尿潴留、术后疼痛级别、尿路感染、患者满意度占比32.22%(29/90)、13.33%(12/90)、10.00%(9/90)、97.77%(88/90),与A组的11.11%(10/90)、2.22%(2/90)、2.22%(2/90)、80.00%(72/90)占显著优势,<0.05。结论解决肛肠病术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应做好相应的术前心理护理、输液量限制、诱导排尿、饮食护理、导尿管导尿等护理措施,以治疗和预防术后尿潴留发生。

    作者:陈秀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增强护理人员对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月~12月429例心脏外科术后病人病历,分析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手术创伤因素、心源性因素、机械通气因素、术后浅呼吸及无效咳嗽、环境因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结论只有从术前就开始规范的呼吸系统护理,术后做好呼吸道管理,并加强心脏外科ICU病房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曹燕;郝巍巍;陈素贞;张霞;江智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124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12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了简单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心理护理、合并症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系统性的干预护理之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质量。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感患儿83例,采取常规护理52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31例纳入观察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61.29%高于对照组30.77%、无效率0.00%低于对照组15.38%,住院时间(5.0±2.7)d、发热持续时间(2.6±0.9)d低于对照组(8.3±3.5)d、(3.1±0.8)d,家属满意度评分(89.1±9.1)分高于对照组(72.5±1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据上感患儿临床表现,舒适护理主要包括皮肤舒适、呼吸道舒适、饮食舒适、环境舒适,以减轻或解除上感带来的闭塞、口干、发热、喉咙痛等不适;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上感患儿治疗护理之中,有助于减轻患儿生理痛苦,降低不适感对患儿的刺激,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诱因,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新玲;赵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目的探讨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入院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82例,对其进行EST治疗,治疗后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过程中做好过程记录工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手术总成功率达90.2%,患者术后行鼻胆管引流术。结论 EST在治疗胆总管结石方面临床效果显著,在术前、术后配合以精细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杨成玉;志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护理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所致。此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发热、头晕、呕吐、视力模糊或复视等[1],且治疗周期长,费用高,易复发,治疗过程中有许多并发症。我科2013年8月收治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确诊后使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减轻患者颅内高压症状,缓解患者头痛。

    作者:蒋莉;黄志玉;王静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15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护士对主动脉夹层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1例行保守治疗,1例死亡,除1例死亡病例外,其余12例患者均出院。

    作者:张丽随;冯佳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磁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个新的神经影像技术,它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的差异,例如血液、铁、钙化,而产生图像对比。磁敏感加权成像作为传统MR成像的重要补充,在诊断脑内早期微小出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王俊波(综述);郭兴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