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进展

耿波(综述);罗诗樵(审校)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肝硬化, 门静脉, 综述
摘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约43.5%。肝硬化患者中高达50%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年破裂出血率为5%~15%[1],防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降低基层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在基层医院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与技巧,探讨符合临床实际工作中预防针刺伤的方法,降低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做到持续改进。结果规范了该院护士容易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操作流程,改用了安全器具,使2015年该院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2014年降低,由10.4%降至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基层医院护士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使护士更善于发现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更能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

    作者:罗敏;吕维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成人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西医治疗进展

    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许多患者在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发热等普通感冒症状消失后,咳嗽仍持续且迁延不愈,一般表现为干咳或咳少许白色黏液痰,血象及胸部影像学无异常,临床上称之为感染后咳嗽(PIC)。现普遍认为PIC主要由病毒、细菌如百日咳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病毒以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常见[1]。PIC病程一般3~8周,属亚急性咳嗽范畴,比占达40%~50%[2]。PIC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患者死亡,但频繁持久的咳嗽常引起焦虑、失眠、困倦、声音嘶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因此患者诊治需求高。PIC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无客观检查指标,也无针对性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现就近年来PIC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西医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蒋春芳(综述);刘纯(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术后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对策,为不断改进临床护理手段提供依据。选取该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接受LC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和出院宣教等综合护理。结果仅1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3例发生尿潴留,术后未发生胆漏和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院平均时间为3 d。因此,对LC治疗胆囊结石的患者进行合理术前指导,能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以及不断更新的术后护理措施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疗程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综合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良好率[57.69%(30/52)]明显高于对照组[19.23%(10/52)],普通饮食、特殊饮食、运动、血糖控制、药物和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廖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

    目的:通过对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对比观察,从而选择适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式。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麻醉诱导前后、气腹前、气腹后10 min、气腹毕、手术结束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术后清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后、气腹前、手术结束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于气腹后10 min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气腹后10 min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两组气腹后10 min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苏醒较快、较早拔管,意识恢复较快;七氟醚组中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较丙泊酚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平稳安全、清醒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谢德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5年3月该科收治的52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进行腔内介入治疗,其中2例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46例患者在球囊扩张后行支架植入术,4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予以置管溶栓术后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术后予以抗凝、口服华法林治疗。观察手术技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及远期通畅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00%。术后肢体肿胀、浅静脉曲张等症状改善明显。所有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2例门诊随访12个月,1例支架内形成血栓,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髂静脉均通畅,通畅率为98.08%(51/52)。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方法。

    作者:孙晓磊;王寓平;何虎强;张雷;王伟明;侯青春;袁罡;刘云平;曾宏;刘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PBL结合TBL教学法在内科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思考

    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临床思维等全方面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内科学临床实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习中。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医学生本科进一步向临床医生转变打下扎实的基础。针对目前内科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的效果,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学人才。

    作者:张雪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脑出血患者并发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后,对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VAP将其分为VAP组(观察组)47例和非VAP组(对照组)49例,分别在入院时,入院7、14 d测量患者脑水肿体积,运用Glasgow-Pittsburgh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昏迷情况,进行组间及差值对比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及昏迷程度评分相差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14 d时,观察组脑水肿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14 d时,观察组昏迷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7、14 d时相对于入院时的变化值,观察组脑水肿体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昏迷程度评分仅入院14 d时相对于入院时的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AP会加快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延缓脑水肿消退速度,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治疗效果。

    作者:李林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襄阳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湖北省襄阳市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全市12个县(区)全部参与调查,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调查1、2、3、4、5岁年龄组各60名儿童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应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名调查对象建卡率为100.00%。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00%、97.00%、96.33%、91.33%、97.67%。“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为87.00%,新增扩大的国家免疫规划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接种率为57.22%,城镇与农村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基本相当。结论全市“五苗”单苗平均接种率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建卡率也较高,但仍存在新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的问题,因此今后应重点强化相关工作措施,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作者:陶伊;黄家顺;刘斌;周国浩;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估联合使用胆道镜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该院78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胆道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排气时间及术后院内恢复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排气时间及院内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5.4%(6/39)]低于对照组[33.3%(1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选择联合使用胆道镜及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手术,因此在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推荐优先选择胆道镜及腹腔镜联合的手术方式。

    作者:朱泽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诱导热休克蛋白70形成预处理对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生物体在受到外界有害刺激时(如高温热休克、创伤、感染、缺氧等)会快速作出一种自我保护反应,相应基因开始激活表达,产生一种特殊保护机体的蛋白--热休克蛋白(HSP)。HSP家族基于相对分子质量可划分7类:小HSP家族、HSP10/60家族、HSP40家族、HSP70家族、HSP90家族、HSP110家族和CCT家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HSP对机体有不同的保护作用,如抗动脉粥样硬化、参与肿瘤免疫、预防及治疗应激性溃疡、保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其中HSP70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多项研究表明HSP70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作者:张国锐(综述);王元星(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氟保护漆防龋的研究进展

    局部应用氟化物是世界公认的有效防龋措施之一。氟保护漆作为一种缓释剂型的氟化物,早于1994年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现在临床常用的氟保护漆有duraphat (2.26%F)和protector(0.10%F)2种。前者以松香为基质,后者以聚氨基甲酸乙酯为基质,此外还含有蜂蜡、树胶、虫胶、乳漆、流动增强剂、糖精、调味剂等成分,这决定了氟保护漆有高黏度、遇唾液固化、味甜的特点。氟保护漆使用安全、操作简便、作用持续稳定、易被人接受,因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就氟保护漆防龋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陈珊;张露露(综述);柳志文(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临床诊断学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临床诊断学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式教学模式、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有效结合,在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强大的学习和交流功能,更好地适应临床诊断学教学的特点,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马晓光;郝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药用植物学“兰科”的说课设计

    说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在特定的场合面对同行、教学研究人员或专家系统地谈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药用植物学是医药类学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自然学科。该文以药用植物学教材中“兰科”为例探讨说课思路,从课程分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设计,旨在提高“兰科”的教学效果,以期对药用植物学中重点科的讲授提供经验。

    作者:张桂芳;赖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73例母婴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母婴围生期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术后)并发前置胎盘的孕妇73例,对母体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及母婴结局等进行比较,根据是否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及前次是否为择期剖宫产将73例孕妇进行分组。结果(1)前次择期剖宫产再次妊娠时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概率[40.00%(18/45)]高于阴道试产失败后剖宫产再次妊娠[28.57%(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输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易并发前置胎盘;前次择期剖宫产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升高;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再次妊娠时母婴不良结局的关键。

    作者:马红柳;罗欣;漆洪波;彭方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肢端肥大症合并心脏损害1例并文献复习

    肢端肥大症是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在成年期的临床表现。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初次就诊原因可以是其继发的其他系统器官病变,如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接诊医生有意识关注患者体征及必要时完善垂体相关检查,才能避免漏诊及更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肢端肥大症目前的治疗方式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其围术期治疗尤以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为重。现介绍本科2014年诊治的肢端肥大症合并心脏损害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借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患者围术期管理及治疗的认识。

    作者:钟艾凌;蒲九君;阮伦亮;靳凯;杨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沉降式液基细胞学制片质量12000例分析

    目的:提高液基细胞学制片的质量。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12000例妇科患者,采用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沉降式液基细胞学系统进行制片。结果通过总结经验改进制片时的操作技术,提高了涂片质量。结论通过对制片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控制,使每一步都做到细致操作,完全能做出符合诊断要求的涂片。

    作者:贺德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缩短接台手术间隔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缩短接台手术间隔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该院手术室的200台手术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4年1~6月该院手术室的200台手术作为观察组。对2013年7~12月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延迟情况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于2014年1~6月在手术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手术的平均连台手术间隔时间、连台手术延迟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连台手术间隔时间为(48.52±2.5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9±3.8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连台手术延迟发生率为10.50%(2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0%(69/200);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50%(183/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50%(93/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缩短连台手术的间隔时间,提高手术室的周转效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冼晓琪;刘梅芳;刘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胎盘植入致失血性休克1例的急救与护理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传入子宫壁肌层,分为部分性植入和完全性植入。部分性胎盘植入因胎盘部分剥离、部分未剥离,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已剥离面血窦开放发生致命性出血[1],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可引起大出血等急腹症,甚至危及产妇生命。任何可能导致子宫蜕膜缺乏或发育不全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胎盘植入,往往需要切除子宫以保全患者的生命,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正常的生理周期也开始紊乱,对其心理健康及内分泌系统均产生不良影响。2015年1月本科收治1例剖宫产术中胎盘植入致子宫次全切除的患者,经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抢救和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蔡永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为泡沫细胞模型,给予β-葡聚糖进行干预。通过油红O染色及酶比色法定量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定量PCR检测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X)处理细胞4、8、12 h测定ABCA1稳定性。结果与oxLDL处理组比较,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摄取脂质的抑制率为(90.0±1.8)%, oxLDL处理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及总胆固醇与β-葡聚糖处理组(2.5、5.0、10.0μg/mLβ-葡聚糖+oxLDL共同孵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0.0μg/mLβ-葡聚糖处理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及其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β-葡聚糖(10.0μg/mL)与CHX共同处理组在细胞孵育4、8、12 h时,ABCA1降低水平均小于CHX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葡聚糖通过增加ABCA1的表达水平及增强其稳定性,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排出,终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

    作者:李秀英;叶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