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艾凌;蒲九君;阮伦亮;靳凯;杨刚
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5年3月该科收治的52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进行腔内介入治疗,其中2例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46例患者在球囊扩张后行支架植入术,4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予以置管溶栓术后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术后予以抗凝、口服华法林治疗。观察手术技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及远期通畅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00%。术后肢体肿胀、浅静脉曲张等症状改善明显。所有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2例门诊随访12个月,1例支架内形成血栓,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髂静脉均通畅,通畅率为98.08%(51/52)。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方法。
作者:孙晓磊;王寓平;何虎强;张雷;王伟明;侯青春;袁罡;刘云平;曾宏;刘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鼻咽癌在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地区是高发的肿瘤,虽然鼻咽癌在西方国家比较少见,但是在我国比较多见,尤其是在广东地区高发,又被称为“广东癌”,鼻咽癌的病因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基因遗传易感性,EB病毒(EBV)的感染和饮食因素等[1]。鼻咽癌的发生与EBV的感染有着密切关系,鼻咽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未分化型癌,几乎在每一个鼻咽癌细胞中均可证实有EBV的感染。
作者:吴若实(综述);农胜利(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初产妇产后痛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将其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产妇分娩的常规护理,心理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疼痛程度、焦虑程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心理组初产妇的分娩时间、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产妇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程度,帮助其早日出院,提高母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校实习生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实习生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职业倦怠问卷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量表对川北医学院2014届即将完成临床实习的390名实习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放问卷390份,收回有效问卷356份,有效回收率为91.28%。结果356名实习生中出现职业倦怠260人(73.03%),轻、中、重度分别占57.02%(203/356)、14.61%(52/356)、1.40%(5/356)。性别、考研情况、实习医院教师对学生态度、经历医患纠纷情况、娱乐方式等因素为实习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院校实习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后备军,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希望,若职业倦怠等因素造成医疗人才流失,对发展中的医疗卫生事业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及实习医院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黄天德;舒显竹;王俊;周永红;马晓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具有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的呼吸道症状,伴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呼吸道症状和强度随时间而变化[1]。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气道慢性疾病,全球6~7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高达10%,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儿童哮喘患病率更高[2],但近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儿童哮喘患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3]。哮喘已然成为威胁全球儿童健康的重大问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哮喘的发病具有个体差异性,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和作用的结果,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宿主因素等;“卫生假说”提出生命早期微生物的暴露,可以减少儿童日后发展为过敏性疾病的概率;那么基于卫生假说的观点,婴儿期应用抗生素减少细菌的暴露机会,进而很有可能增加儿童患某些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生命早期抗生素的应用可能增加了儿童哮喘的发病风险。但也有部分研究认为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哮喘发病并不相关,是由于哮喘家族史及呼吸道感染共同混淆所致。并且不同抗菌谱药物在增加哮喘发病风险方面相关性不尽相同。本文就婴儿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哮喘发病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刘彤彤(综述);符州(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临床诊断学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式教学模式、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有效结合,在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强大的学习和交流功能,更好地适应临床诊断学教学的特点,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马晓光;郝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局部应用氟化物是世界公认的有效防龋措施之一。氟保护漆作为一种缓释剂型的氟化物,早于1994年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现在临床常用的氟保护漆有duraphat (2.26%F)和protector(0.10%F)2种。前者以松香为基质,后者以聚氨基甲酸乙酯为基质,此外还含有蜂蜡、树胶、虫胶、乳漆、流动增强剂、糖精、调味剂等成分,这决定了氟保护漆有高黏度、遇唾液固化、味甜的特点。氟保护漆使用安全、操作简便、作用持续稳定、易被人接受,因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就氟保护漆防龋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陈珊;张露露(综述);柳志文(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在基层医院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与技巧,探讨符合临床实际工作中预防针刺伤的方法,降低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做到持续改进。结果规范了该院护士容易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操作流程,改用了安全器具,使2015年该院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2014年降低,由10.4%降至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基层医院护士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使护士更善于发现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更能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
作者:罗敏;吕维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术后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对策,为不断改进临床护理手段提供依据。选取该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接受LC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和出院宣教等综合护理。结果仅1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3例发生尿潴留,术后未发生胆漏和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院平均时间为3 d。因此,对LC治疗胆囊结石的患者进行合理术前指导,能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以及不断更新的术后护理措施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疗程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VD)的患病率,探讨PV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在内分泌科住院并行踝肱指数(ABI)检查的648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ABI≤0.9作为PVD的诊断标准。648例患者中,52例(8.0%)患者合并PVD(PVD组)和596例患者未合并PVD (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及生化指标上的差异,分析PV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PVD患病率为8.3%(33/398),女性为7.6%(19/250)。70岁以上患者PVD的患病率为21.6%(11/51)。PVD组吸烟史比例、高血压比例、TG水平、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高血压、TG、HDL-C是新诊断糖尿病患者PVD发生的危险因素,需要医护人员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杨军;万沁;钟海花;李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母婴围生期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术后)并发前置胎盘的孕妇73例,对母体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及母婴结局等进行比较,根据是否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及前次是否为择期剖宫产将73例孕妇进行分组。结果(1)前次择期剖宫产再次妊娠时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概率[40.00%(18/45)]高于阴道试产失败后剖宫产再次妊娠[28.57%(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输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易并发前置胎盘;前次择期剖宫产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升高;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再次妊娠时母婴不良结局的关键。
作者:马红柳;罗欣;漆洪波;彭方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后,对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VAP将其分为VAP组(观察组)47例和非VAP组(对照组)49例,分别在入院时,入院7、14 d测量患者脑水肿体积,运用Glasgow-Pittsburgh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昏迷情况,进行组间及差值对比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及昏迷程度评分相差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14 d时,观察组脑水肿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14 d时,观察组昏迷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7、14 d时相对于入院时的变化值,观察组脑水肿体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昏迷程度评分仅入院14 d时相对于入院时的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AP会加快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延缓脑水肿消退速度,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治疗效果。
作者:李林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综合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0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开县中医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穿刺证实为BAC的29例患者的CT表现。结果 BAC分为孤立结节型、浸润实变型、广泛型3型。孤立结节型19例,占65.5%,其中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征5例,细支气管通气征10例,蜂窝征2例,血管集束征2例,19例中胸膜凹陷征10例。浸润实变型3例,占10.3%,蜂窝征和细支气管通气征各2例,磨玻璃密度征1例。广泛型7例,占24.1%,7例均表现为双肺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磨玻璃密度影及实变影,结节有融合倾向。结论 BAC的CT征象多样,对各型的征象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各型的典型表现,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李巨春;李琦;易勋平;李德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2011年11月杭州市拱墅区所有职业性苯接触员工的体检资料,了解苯接触员工的分布和职业健康管理状况,分析苯接触对员工健康状况的损害情况。方法收集杭州市2011年11月该区涉苯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并通过问卷调查知晓员工基本情况、主要生活习惯;同时选择涉苯企业中不接触苯的行政、后勤、销售1012名工作人员为对照,对比分析涉苯员工和未涉苯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结果该区1469名苯接触员工中,参加职业健康检查人数1012名,检查率为68.9%,血细胞计数异常80名,血细胞异常率为7.9%。未涉苯员工的血常规异常率[5.7%(58/1012)]低于涉苯员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涉苯员工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涉苯员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涉苯员工血常规异常的影响因素除苯接触外,女性员工、不佩戴防护用品、吸烟、苯浓度不合格也是血常规异常的间接影响因素(P<0.05)。结论职业健康检查率偏低,苯接触已经对职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企业应当强化职业卫生宣传和培训,督促员工在涉苯环境中学会自我保护,并且针对重点人群进行专项管理。
作者:薛海丽;兰满;曹毅;仇芳芳;江玲;陈小立;翁小瑜;胡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评价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临床患者3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1例。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微生物检验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手段,而对照组则不予以检验,仅采取常规控制感染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程度。结果观察组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07%(13/161),对照组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5.53%(25/1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重度感染1例,中度感染4例,轻度感染8例;对照组重度感染4例,中度感染9例,轻度感染12例,观察组感染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宇宁;刘小花;陈涛;雷启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近视性屈光不正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了解其对近视性屈光不正矫正方法的选择特点,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真正改善其视觉质量。方法2015年5~7月以南宁市4所高校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抽中班级的全部近视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近视性屈光不正大学生共837人,其中未进行视力矫正者7人(0.84%),均为单眼屈光不正;采用框架眼镜作为视力矫正方法的有748人(89.37%);采用角膜接触镜作为视力矫正方法者82人(9.80%);无人采用手术方式进行视力矫正。不同性别对视力矫正方法的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近视程度的加重,选择框架眼镜的学生逐渐减少,而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学生逐渐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屈光参差程度的加重,选择框架眼镜的学生逐渐减少,而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学生逐渐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大学生对近视性屈光不正矫正方法的选择是理性的。对少数单眼屈光不正又未采用任何视力矫正方法者和少数视力矫正方法的选择不适合自身状况者,应对其加强视力保健教育,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视力矫正方法。
作者:秦雯;赵同领;陈科;朱时敏;顾克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丹红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为脑梗死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认知和行为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80.0%(32/40)],NIHSS及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行为逻辑面试(BBSI)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4/40)]低于对照组[30.0%(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NIHSS和ADL评分,提高认知和行为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程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传统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健康事业对药学工作的需要,作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药学工作迫切需要得到优化和转变。该文对医院药学工作模式转变的现实需要、解决路径和措施及学科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供卫生管理和政策制订部门及医院药学工作者参考。
作者:蒋先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传入子宫壁肌层,分为部分性植入和完全性植入。部分性胎盘植入因胎盘部分剥离、部分未剥离,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已剥离面血窦开放发生致命性出血[1],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可引起大出血等急腹症,甚至危及产妇生命。任何可能导致子宫蜕膜缺乏或发育不全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胎盘植入,往往需要切除子宫以保全患者的生命,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正常的生理周期也开始紊乱,对其心理健康及内分泌系统均产生不良影响。2015年1月本科收治1例剖宫产术中胎盘植入致子宫次全切除的患者,经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抢救和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蔡永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早产儿脑损伤(PBL)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出生后第1天在该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HIE患儿25例(HIE组)及PBL患儿15例(PBL组)作为观察组;将依据1分钟Apgar评分及病史有无宫内窘迫但未诊断为HIE的新生儿作为HIE组的单纯缺氧对照组(33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将无脑损伤的早产儿设为PBL 组的无脑损伤对照组(20例)。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出生后第1、5天新生儿血清NSE水平。结果 HIE组患儿同时间点血清NSE水平均高于单纯缺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缺氧对照组患儿血清NS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患儿同时间点血清NSE水平高于无脑损伤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研究对象出生后第5天平均血清NSE水平均低于出生后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SE水平可作为HIE的辅助诊断依据,但对诊断PBL无预测价值。
作者:王春艳;彭好;夏长明;袁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