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华
本文首先从癫痫的临床发作类型开始说起,详细列举了这些类型的具体表现和分类依据;其次将临床发作类型与年龄相互对比,做出发作的年龄大致分布趋势;后基于上述的临床发作类型和年龄分布,叙述癫痫的病因和有可能的诱导因素。
作者:周亚林;刘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规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防止病原菌的传播。方法分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督查整改。结果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落实,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规范处置医疗废物重要性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做到规范、有序。结论加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和规范化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防止病原菌传播和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谢崇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提高皮肤癌患者的放射疗效。方法营造一种整洁温馨的治疗环境,予皮肤癌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放射治疗的目的。提高放疗技师的文化素质,加强技术员的责任心,做好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结果放射治疗过程中治疗参数的变化而造成的射野偏差≤5mm,患者或体内器官运动和摆位时误差≤8mm,肿瘤部位获得了佳的靶区计量。结论保证放射治疗的精度,给予肿瘤足够高的辐射剂量,同时确保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接受少的剂量,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进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廖爱琳;徐晓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通过1例重症肺炎、玉型呼吸衰竭失代偿期患者,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提高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钟文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创先争优活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走群众路线的体现,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疾病控制工作。江西省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近年来以快速、科学、和谐的势头稳步发展,与该省疾控中心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密不可分。具体体现在疾控管理工作中,把以民为本当作根本,精细管理抓好各项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形成和谐与发展良性互动。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推动了疾控体系建设,加快了转变疾控发展方式,从而更好地服务公共卫生工作大局。
作者:黄钦;黄文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关于黄酮类化合物药动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分析和归纳,阐述了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及其药动学过程的研究进展,为科学、合理的评价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体内行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了基础。
作者:罗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的便秘原因及如何护理。方法选择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中所收治的共86例骨科患者为例,观察这86例患者所造成的外伤、需要的卧床时间、手术类型、饮水及饮食的情况并分析这些与便秘之间的联系。结果骨科卧床患者中有80%以上便秘;其中伤势比较严重的或大手术者多发生便秘;全麻者发生便秘概率比较高,患者的心情和不正确的的饮食也可能造成便秘。结论在骨科卧床患者中,要及时干预患者的术后回复,关心患者的心里状况,适当做腹部按摩或者用药物辅助。
作者:张昆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效的改善细菌的耐药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开展了一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行动,活动中主要对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药剂科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活动之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多项指标符合相关要求。本次活动为我院今后抗菌药临床使用和药剂科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赵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8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临床不同护理措施,并跟踪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61.90%;观察组、对照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8依2.2)分、(3.2依1.2)分,两组在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和提高患者疗效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熊琳;陈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通过11例带蒂皮瓣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护士观察皮瓣的颜色、血运温度、指压反应等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并发症,及早处理,保证皮瓣的存活。结果皮瓣存活成功。结论必须通过护士的细心护理和观察,才能及时发现异常及并发症,及时处理,才能使皮瓣存活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刘立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的特点,探讨脊柱手术过程中良好的体位摆放的临床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8例实施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体位摆放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出现血管、神经、皮肤的损伤的概率仅为10.1%,对照组出现的概率为35.8%,观察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4%,对照组为78.9%,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良好的摆放体位护理,可使术野充分暴露,不影响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妮秀;梁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于2011年1月24日23:00收入我院,经头颅CT确诊为脑干出血,出血量7ml。患者呈重度昏迷状,舌后坠,有频繁呼吸暂停现象,查体:T37.C,P78次/min,R14次/min,BP190/11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左侧肢体能够屈伸,经呼吸科会诊后行气管切开术,呼吸平稳,R14次/min,入院6d,未自行解大便,行人工掏大便。术后经153d精心治疗、护理,患者逐渐清醒,血压稳定,气管插管拔除,好转要求出院。
作者:杨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教学方面,对于医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更好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是一项教学领域的革命,多年的医学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教学的确是一种好的授课方法,但如何用?怎么用?又是一门艺术,本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介绍了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的原因及分类,并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介入治疗用于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的观察,后还从各个方面对介入治疗用于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的护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探究,给探讨介入治疗英语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的观察及护理带来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尹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在高职医学教育中过程评价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过程评价中多数院校还是单纯从知识掌握度,即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对学生成绩进行认定,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不能完全相符,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医学职业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不符。研究认为,高职医学教育学生成绩过程评价中,应注重从多个角度较全面的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认定,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作者:冯晓灵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观察和有效护理方法,提高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分析探讨1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卧硬板床,防止感染,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合并脊髓损伤时,通知医生根据骨折类型和受压部位行必要手术治疗。结果本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出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适当的护理措施是有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及提高护理水平的重点。
作者:赵勤娟;蔡梅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 s-1,TREM-1)分子是Bouchon[1]等于2000年首次确认的一种与炎症级联放大密切相关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其主要表达于髓系细胞如中性粒细胞、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面。多种细菌成分、创伤等均能使TREM-1分子的表达上调,并能与TREM-1分子的内源性配体一起激活其受体,促进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放大炎症反应。近发现还存在TREM-1分子的可溶性形式(sTREM-1),其是由金属蛋白酶(MMPs)使细胞膜上的TREM-1分子外功能区脱落而形成的[1],sTREM-1分子与多种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同反应炎症的其它指标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作为炎症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指标。
作者:李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目前人口发展态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人口计生工作的内涵、工作要求角度出发,提出了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要把握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的基本要求,形成主动意识,处理好相关关系,阐述了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同时对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应注意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怀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隆胸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变化及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2013收治的28例小乳症患者行假体隆胸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加强假体隆胸术围手术期相关知识宣教,重视求美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正确的康复锻炼。结论合理用药,防止感染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乔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农村社区老年人跌倒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2个村的老年人,其中之一为干预组,另一个为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跌倒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0.001;与护理干预前比降低了11.2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农村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作者:蔡茵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