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FGF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张鹏;郎张峰(综述);常文凯(审校)

关键词:肌腱病, 软组织损伤, 组织工程,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综述
摘要:肌腱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肌腱是致密结缔组织,而肌腱细胞是高度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增殖能力较弱,因此,肌腱损伤后很难自行愈合。而通过手术修复后又需较长时间行外固定,既影响功能锻炼,又易导致粘连,从而影响手术效果。目前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对肌腱愈合均有促进作用,特别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因其具有刺激血管生成、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及分泌胶原的作用而备受关注[1]。现就bFGF在促进肌腱愈合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医学科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该院ICU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心肺复苏术(CPR)后自主循环恢复第28天定为观察终点,28 d内死亡者为死亡组,共44例;28 d后存活者为存活组,共40例。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影响因素及复苏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复苏影响因素中年龄、非电击心律、CPR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后乳酸代谢异常、低血压、酸碱紊乱、血糖异常、高热、继发感染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非电击心律、CPR时间、乳酸代谢异常、低血压、酸碱紊乱、血糖异常、高热、继发感染等为ICU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死亡的高危因素,临床医生需警惕,积极进行干预,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胡杰;陈俊希;明政;杨朝金;傅小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论文前言的撰写方法

    论文前言(亦称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范围和相关领域研究概况,说明目前研究的热点及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文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可简述本研究内容、结果、意义及前景,但切忌写成讨论、综述和回顾,一般要求在200个汉字以内。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序贯疗法与传统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14 d序贯疗法和传统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都市成华区新鸿街道办事处麻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和汉源县同医生诊所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8例胃镜检查出Hp感染相关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各64例。序贯治疗组治疗前7 d给予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治疗后7d给予兰索拉唑及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传统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及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14 d。14 d疗程结束停止用药后(≥4周),对患者进行14C呼气试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序贯治疗组患者Hp根除率(95.31%)高于传统治疗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传统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童倚勤;童倚松;童迅;刘秋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鱼骨图法和调查表的门诊患者满意度分析

    目的: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促进门诊医疗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运用调查表对该院622名门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数据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用鱼骨图法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和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以每3个月为单位,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纵向对比,大部分指标均有提高,总体满意度增长率为6.50%,特别对各部门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提高较明显,增长率为6.74%。结论运用鱼骨图和调查表分析,对门诊服务质量的改进有一定作用,其中非医疗技术性因素引导的患者满意度,相对容易改善和控制,但涉及医疗技术的满意度,由于其特殊性,短时间改善不明显。

    作者:喻其敏;陆昌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采供血机构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与风险防范

    目的:分析26名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暴露原因,探讨防范策略,以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方法分别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3年该中心发生的26例职业暴露人员的岗位类别、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紧急处理、暴露后工作人员血清免疫学检测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高的为护理人员,占61.5%(16/26);工龄小于或等于5年的工作人员占76.9%(20/26);以针刺伤为主要暴露方式的占73.1%(19/26);刺伤左手发生率占69.2%(18/26)。追踪结果显示,该中心工作人员暴露后的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一例感染发生。结论通过加强采供血机构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优化工作流程,增强职业暴露防范意识,正确处理意外暴露,能有效降低采供血机构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作者:汪娟;李维;夏代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科2013年1~3月收治的398例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的住院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原有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一针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静脉滴注完成率、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静脉滴注知识掌握度。结果(1)观察组患儿一针穿刺成功率(94.0%)、一次性完成静脉滴注完成率(88.4%)明显高于对照组(84.4%、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2、5.450,P<0.05)。(2)观察组患儿家长对静脉滴注相关知识掌握度(94.5%)明显高于对照组(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P<0.05)。(3)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5%)高于对照组(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7,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用于小儿静脉滴注过程中,能够减少重复穿刺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减少护患纠纷,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唐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3例DCM患者随机分为A组(美托洛尔)、B组(曲美他嗪)及C组(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每组21例,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24 h动态心电监测心率变异性(HRV)。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LVEDd降低,而LVEF、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大于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所有心动周期次数的百分比(PNN50)及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C组患者LVEDd较A、B两组降低更明显,LVEF、SDNN、SDANN、PNN50及RMSSD增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可更有效地改善DCM患者的心功能及HRV,从而改善长期预后。

    作者:龚杨;王芳;梅祖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光线对前房角的影响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浅前房在明暗光线下房角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的浅前房[周边前房深度小于1/3角膜厚度(CT)]患者30例(51眼)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双眼分别在正常照明和暗室内进行UBM检查,每只眼顺时针进行8个钟点位的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虹膜与小梁网接触者,并将有虹膜与小梁网接触眼记录为暂时性房角关闭眼。结果静态下房角分级情况:窄Ⅳ45眼(88.24%),窄Ⅱ6眼(11.76%)。所有患者房角镜动态检查均无房角粘连闭合。51眼浅前房在暗室内和正常照明下暂时性房角关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级周边前房眼在暗室内暂时性房角关闭率高于正常照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浅前房患者进行UBM检查能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房角的转归,甚至能对部分暂时性房角关闭进行预防性激光治疗,阻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英;谭薇;田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胃癌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存1例分析

    胃癌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2种独立的疾病,二者并存者非常少见。胃溃疡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存在时,临床上称为“复合溃疡”[1],此时胃部溃疡往往认为是良性溃疡,治疗上按消化性溃疡处理,预后良好。溃疡型胃癌与胃溃疡有时不易区分,溃疡型胃癌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存时容易误诊为“复合溃疡”,造成误诊。本院2013年4月收治1例患者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都存在溃疡,胃部溃疡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腺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天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关于加强我国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政府正日益减少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投入,这要求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在保持公益性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向市场要收益。为此,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提高自身综合效益,保证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何承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COPD患者90例,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改善情况、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候改善情况、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玲;彭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胼胝体变性1例报道

    胼胝体变性(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MBD)是1903年由意大利病理学家Marchiafava和Bignami首次报道,是临床少见病。MBD多发生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也有少数发生于无慢性酒精中毒的营养不良患者,但即使在较严重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发生MBD也极少。因MBD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以误诊率高,但随着头颅MRI的广泛应用,结合胼胝体在MRI上的特殊表现,综合判断后可以诊断。本科近期收治1例慢性酒精中毒致MBD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玲娥;张东平;陈中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志谢

    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3)以名人、知名专家包装自己的论文,抬高论文的身份,将未曾参与工作的,也未阅读过该论文的知名专家写在志谢中。被志谢者包括:(1)对研究提供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合作单位;(2)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和个人;(3)协助诊断和提出重要建议的人;(4)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5)作出贡献又不能成为作者的人,如提供技术帮助和给予财力、物力支持的人,此时应阐明其支援的性质;(6)其他需志谢者。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院校人体形态学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人体形态学是高等护理教育基本、重要的课程之一,包含解剖学、组织胚胎学2门医学基础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与课堂活跃性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解剖组胚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努力,并结合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逐渐探索出一套可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效方法,如优化课件和教学内容、设置实验课课程、改革考试和考核方法等,取得很好效果。

    作者:王玥;张浩;于嵩;王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论文写作时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因此,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应参照本刊稿约要求书写完整,其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并在论文中做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2~3年内的权威性国内外学术期刊,网上非文献数据库资料不宜引用。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液对中药金银花抑菌作用的影响

    目的:测定金银花水煎剂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中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以评价其抗菌能力及血液对其抗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连续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金银花水煎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的低抑菌浓度。结果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金银花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6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仅有3.125 mg/mL;在血琼脂培养基上,金银花水煎剂对同一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结论血液对中药金银花的抑菌作用有显著影响,在金银花的使用和相关药物开发时应给予关注。

    作者:蔡宏亚;李红赞;廖少玲;苟占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臭氧自血回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臭氧自血回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3~9月收治的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臭氧自血回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臭氧自血回输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 Scale量表(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1例(1.5%)出现呼吸困难,1例(1.5%)心悸,均自行好转。结论臭氧自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且具有缩短疗程、相对安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辉;汤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Braden量表在脊柱病变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raden量表在骨科脊柱病变患者预防压疮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raden量表对该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住院的135例脊柱病变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按照得分划分为低、中、高、极危组,针对不同危险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中低危组33例(24.4%),中危组26例(19.3%),高危组22例(16.3%),极危组13例(9.6%),压疮发生率为5.9%(8/135)。压疮危险因素分值由小到大分布,在压疮危险组为活动情况、摩擦和剪切力、行动能力、感觉、营养、潮湿,而在发生压疮组依次为活动情况、摩擦和剪切力、感觉、行动能力、营养、潮湿,两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脊柱病变患者的压疮发生危险因素与该病的特征密切相关,正确使用Braden量表进行危险分层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张德伟;王宗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临床实践行为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自我效能感和临床实践行为的因素,提升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质量。方法2014年11月1~30日,对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实习的60名护理本科生,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0份。结果96.0%(48/50)的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表现为中等及偏上(≥2.5分);72.0%(36/50)的护理本科生对自己的临床实践行为总体满意(>2.5分),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712,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表现较好,临床实践行为总体上也比较满意;提高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能够很好地促进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

    作者:李佳;吴少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弱视儿童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该院诊治的283例弱视儿童(283眼)分为四组:A组为斜视性弱视51眼,B组为屈光参差性弱视54眼,C组为近视屈光不正性弱视89眼, D组为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89眼。采用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1)四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76%(271/283);其中有明显疗效136眼,占48.06%;有一定疗效135眼,占47.70%;无效12眼,占4.24%。(2)B组患儿明显疗效率高于A组,D组患儿明显疗效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四组一定疗效率、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22~32个月后,疗效基本巩固者246眼,占86.93%。结论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弱视儿童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和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显著。

    作者:陈琼英;黄健欢;廖志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