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彭瑶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浅前房在明暗光线下房角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的浅前房[周边前房深度小于1/3角膜厚度(CT)]患者30例(51眼)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双眼分别在正常照明和暗室内进行UBM检查,每只眼顺时针进行8个钟点位的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虹膜与小梁网接触者,并将有虹膜与小梁网接触眼记录为暂时性房角关闭眼。结果静态下房角分级情况:窄Ⅳ45眼(88.24%),窄Ⅱ6眼(11.76%)。所有患者房角镜动态检查均无房角粘连闭合。51眼浅前房在暗室内和正常照明下暂时性房角关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级周边前房眼在暗室内暂时性房角关闭率高于正常照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浅前房患者进行UBM检查能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房角的转归,甚至能对部分暂时性房角关闭进行预防性激光治疗,阻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英;谭薇;田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该院诊治的283例弱视儿童(283眼)分为四组:A组为斜视性弱视51眼,B组为屈光参差性弱视54眼,C组为近视屈光不正性弱视89眼, D组为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89眼。采用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1)四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76%(271/283);其中有明显疗效136眼,占48.06%;有一定疗效135眼,占47.70%;无效12眼,占4.24%。(2)B组患儿明显疗效率高于A组,D组患儿明显疗效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四组一定疗效率、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22~32个月后,疗效基本巩固者246眼,占86.93%。结论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弱视儿童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和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显著。
作者:陈琼英;黄健欢;廖志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政府正日益减少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投入,这要求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在保持公益性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向市场要收益。为此,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提高自身综合效益,保证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何承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双胸腔引流管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行左胸径路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9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双胸腔引流管引流;另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行相同手术患者19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单根胸腔引流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胸腔引流量、胸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胸腔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术后胸腔包裹性积液、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等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胸腔引流管引流与传统单根胸腔引流管引流比较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杨长刚;陆松华;陈海生;季凤俊;叶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妇幼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及临床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高端技能型助产人才培养成为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对助产核心课程群的教学水平、助产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该校对助产专业教师岗位进行了分析,重点围绕“三个素养”(即道德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五个能力”(即理论教学授课能力、临床实践指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教师进行培养,通过院校合作、内培外引、医教结合、考评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完成规范的培养过程,逐步建成一支素质优良、能力全面的“双师型”助产教学团队,提高了该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作者:冯敬华;廖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清除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5例MHD患者按透析方案分为HD组(23例)、HDF组(22例)、HD联合HP组(20例),以透析12周为1个疗程,分别检查入选时及透析4、12周各组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血磷、血钙、血肌酐等指标变化。结果透析4、12周后HDF组、HD联合HP组患者血磷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HD组患者血磷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HD联合HP清除MHD患者高磷效果显著,而HD效果则不佳。
作者:谷粒;徐秀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部位生长[1],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主要症状是慢性盆腔痛、痛经、不孕等,其发病率为10%~15%[2]。生长部位主要位于盆腔内以卵巢、宫骶韧带及子宫直肠陷凹常见,但也可见于肺、脐、膀胱、肠道、输尿管、脑及腹壁等部位。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是常见的盆腔以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疾病,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后AIEM 患者数量有较明显上升趋势[3]。AIEM 也可见于子宫切除术、异位妊娠和腹腔镜检查术后[4]。据文献报道,AIEM发生率为0.03%~0.47%[5],该病发生率虽低,但剖宫产后AIEM的发生率占AIEM的90%[6]。临床表现为剖宫产术后月经期间,腹部切口瘢痕处出现疼痛,疼痛处触及痛性硬结,并随月经周期性变化,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利用超声、CT、MRI及针吸细胞学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AIEM目前仍以手术切除治疗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为主。现将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瑞伟(综述);彭松(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置管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1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瘘和深静脉置管满意度都较高,但适应证有一定差异,且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作者:段晓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加味乌贝散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122例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乌贝散(乌贼骨、浙贝母、枯矾、木香、延胡索、砂仁、三七粉等)及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治疗6周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75.4%)高于治疗组(93.4%),而复发率(8.2%)明显小于对照组(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乌贝散联合泮托拉唑可有效缓解胃溃疡症状,促进胃溃疡愈合,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2种方法治疗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手术,对照组行后路钉棒跨伤椎固定手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常规指标进行观察,分析手术带来的效果及出现的问题,术后1年的生活能力恢复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X射线透视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优及优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间盘退变、螺钉松动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椎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手术较跨伤椎固定手术会有更好效果。
作者:刘名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急救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急诊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71.1%),且观察组的抢救时间[(17.8±7.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34.6±10.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急诊急救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
作者:冯灿;莫丽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论文前言(亦称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范围和相关领域研究概况,说明目前研究的热点及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文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可简述本研究内容、结果、意义及前景,但切忌写成讨论、综述和回顾,一般要求在200个汉字以内。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某大学新生视力不良发病情况,为今后大学生视力保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某高校2007、2009、2011、2013年4年入学的新生进行视力检测,比较男女新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及不同年度学生视力不良构成情况。结果2007、2009、2011、2013年,新生视力不良以重度为主,且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大学新生视力不良呈逐年加重趋势,应积极做好大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控工作。
作者:张敏;钟文红;龚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了更快地传播、交流医学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本刊特别欢迎各类基金课题论文,基金课题论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各部委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种基金课题所产生的论文。本刊将以优惠价格,优先安排发表,鼓励基金课题作者踊跃投稿。基金项目需写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单位证明,否则无效。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虚拟仿真培训中心是一个将先进的虚拟现实软、硬件技术高度集成的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实验操作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进行虚拟现实人才实训培养与相关专业技能训练的综合性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该文通过讨论培训中心功能模块、实验教学体系、网络教学平台和管理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为学校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林鸿程;梁馨云;吴柱国;周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也有利于导师的因材施教。我国军医大学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军事医学人才”为目标,已经开展实施了几年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该文结合军医大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内涵、特点以及实施的必要性,并就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开展科研导师制取得的成绩、不足加以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郭波;许桂莲;吴玉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7月在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HIFU组和HIFU联合LNG-IUS组,各2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2、3、6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检测血浆P物质水平;测量治疗后3、6个月子宫体积。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3、6个月VAS及血浆P物质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IFU联合LNG-IUS组降低程度优于HI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整个HIFU治疗及放置LNG-IUS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HIFU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较单纯HIFU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鑫;乔海;张瑞涛;吴庆蓉;陈锦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虽然对用药安全的关注度增加,但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公众用药过程中常见的认识和使用误区,提出合理化建议,普及药物基本知识和正确使用方法,使公众用药能更加安全、合理和有效。
作者:仲丹丹;崔晓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26名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暴露原因,探讨防范策略,以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方法分别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3年该中心发生的26例职业暴露人员的岗位类别、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紧急处理、暴露后工作人员血清免疫学检测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高的为护理人员,占61.5%(16/26);工龄小于或等于5年的工作人员占76.9%(20/26);以针刺伤为主要暴露方式的占73.1%(19/26);刺伤左手发生率占69.2%(18/26)。追踪结果显示,该中心工作人员暴露后的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一例感染发生。结论通过加强采供血机构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优化工作流程,增强职业暴露防范意识,正确处理意外暴露,能有效降低采供血机构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作者:汪娟;李维;夏代全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