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钟文红;龚晓玲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2013年6~12月收取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250份,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比较2种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等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用于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eAb、HBcAb、HBsAb及HBeAg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用于乙型肝炎患者可显著提高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惟;张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教学设计是在教学实施之前系统地计划和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核心的环节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中所贯彻的设计理念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说课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实践性强的教研形式。作者以《药用植物学》课程中“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章节内容为代表举例,从具体的课程分析(包括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把握)、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从新课的引入和讲授、课堂总结归纳)等方面探讨了该内容说课的设计思路,旨在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作者:朱芸;王翔飞;李鹏;唐辉;谭勇;王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宫颈普通电刀锥切术(EKC)和宫颈环行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科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9例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EKC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EKC组,同期接受LEEP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LEEP组。比较EKC和LEEP 2种手术方法治疗CINⅢ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KC组锥切标本高度大于LEEP组,LEEP组宫颈内口切缘阳性率高于EK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EKC组术后病灶残留率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EKC组术后病变复发率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EKC组术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率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KC和LEEP 2种治疗CINⅢ的方法均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EKC治疗在标本大小、复发率及高危HPV持续感染方面要优于LEEP。
作者:张阳;王芳;李大兵;钱卫卫;闫洪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某大学新生视力不良发病情况,为今后大学生视力保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某高校2007、2009、2011、2013年4年入学的新生进行视力检测,比较男女新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及不同年度学生视力不良构成情况。结果2007、2009、2011、2013年,新生视力不良以重度为主,且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大学新生视力不良呈逐年加重趋势,应积极做好大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控工作。
作者:张敏;钟文红;龚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与纽扣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锁骨钩钢板治疗(A组)和纽扣钢板治疗(B组),每组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同时术前、术后12个月(取内固定前)及术后15个月(取内固定后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及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CMS)评定肩关节功能,并记录两组的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的切口长度较短,出血量较少,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内固定失败患者,但B组患者优良率(95.65%)高于A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ASES及C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15个月的VAS评分及改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ASES、CMS评分均高于A组,且ASES、CMS评分改善值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肩痛和异物感,症状较轻,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锁骨钩钢板相比,纽扣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较优,且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谢继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该院ICU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心肺复苏术(CPR)后自主循环恢复第28天定为观察终点,28 d内死亡者为死亡组,共44例;28 d后存活者为存活组,共40例。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影响因素及复苏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复苏影响因素中年龄、非电击心律、CPR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后乳酸代谢异常、低血压、酸碱紊乱、血糖异常、高热、继发感染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非电击心律、CPR时间、乳酸代谢异常、低血压、酸碱紊乱、血糖异常、高热、继发感染等为ICU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死亡的高危因素,临床医生需警惕,积极进行干预,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胡杰;陈俊希;明政;杨朝金;傅小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应用不同肝素抗凝对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影响,以探讨肝素类抗凝药的安全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4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59例肝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术后HIT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种类型肝素对HIT的影响。结果59例病例中,术后使用普通肝素36例,发生HIT 5例,发生率为13.9%,使用低分子肝素23例,无HIT发生,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肝素组围术期死亡率为19.4%(7/36),低分子肝素组围术期死亡率为8.7%(2/2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HIT的发生率。
作者:熊强;张明满;李英存;蒲从伦;郭春宝;康权;戴小科;邓玉华;陈柏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夜间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在内的护理干预,对控制血糖水平有较大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梅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TiO2颗粒喷砂处理聚醚醚酮(PEEK)的佳粒度范围。方法用5种粒度范围的TiO2颗粒(A~E组)对PEEK进行喷砂处理,进行表面粗糙度检测,观察细胞黏附、细胞增殖、细胞形貌,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 PEEK的表面粗糙度随着喷砂TiO2颗粒的粒度增大而增加。同时发现了多个峰值的存在,细胞黏附实验OD值的峰值出现在C组(180~212μm TiO2颗粒进行喷砂),数值为0.5662。经过14 d培养,成骨细胞ALP活性峰值出现在D组(>212~355μm TiO2颗粒进行喷砂)。结论 PEEK表面喷砂的佳TiO2颗粒粒度范围为180~355μm,可为今后PEEK表面改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吴晓绵;胡小蕾;邓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院门诊作为大多数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站,是为不需要或尚未住院的患者提供疾病防治的一种方式[1],其工作是医疗服务和诊疗技术水平质量的直接反映,也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直观体现。门诊患者满意度是门诊患者对于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观评价。近年来,门诊患者越来越多,根据卫计委发布的报告,2002年我国医疗机构门诊人次数达20.09亿次[2]。在患者生活水平、医疗知识水平提高及医院利益的驱使、医保政策的完善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患者对门诊满意度褒贬不一,不同医院的门诊患者满意度也不一样。因此,研究不同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可为医院改善门诊服务提供参考,为指导患者选择就诊医院提供依据。
作者:郭秀英(综述);胡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现就有关论文中讨论的基本要求介绍如下:(1)讨论应围绕论文的主题及中心内容,阐明本论文研究的原理和概念;(2)分析结果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根据;(3)对结果的理论或实践意义进行科学评价,但应与主题和结果紧密联系;(4)客观、恰当地评价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指出结果的可能误差;(5)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或展望,给读者以启迪;(6)用语应精炼,避免对前文内容、方法与结果的过多重复;(7)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14 d序贯疗法和传统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都市成华区新鸿街道办事处麻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和汉源县同医生诊所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8例胃镜检查出Hp感染相关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各64例。序贯治疗组治疗前7 d给予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治疗后7d给予兰索拉唑及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传统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及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14 d。14 d疗程结束停止用药后(≥4周),对患者进行14C呼气试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序贯治疗组患者Hp根除率(95.31%)高于传统治疗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传统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童倚勤;童倚松;童迅;刘秋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2种方法治疗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手术,对照组行后路钉棒跨伤椎固定手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常规指标进行观察,分析手术带来的效果及出现的问题,术后1年的生活能力恢复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X射线透视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优及优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间盘退变、螺钉松动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椎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手术较跨伤椎固定手术会有更好效果。
作者:刘名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肠镜检查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9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结肠镜检查的护理与指导,干预组在结肠镜检查准备时、检查中、检查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结肠镜接受率、护理满意度及医疗投诉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对肠镜接受率、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医疗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紧张及恐惧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了医疗投诉发生率。
作者:张慧;查小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建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信息平台对基层医院PICC置管后管理整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2012年1~12月(建立PICC维护信息平台前)在基层医院行PICC置管患者102例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建立PICC维护信息平台后)置管患者16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PICC置管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并分析原因。结果 PICC并发症发生率从平台建立前的32.4%(33/102)降低到建立后的11.3%(19/168);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从(68.5±19.2)d延长至(106.8±21.1)d;非计划拔管率从24.5%(25/102)降至6.5%(11/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基层医院PICC维护信息平台对PICC置管后护理管理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作用。
作者:侯海霞;吴大芝;田会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3)以名人、知名专家包装自己的论文,抬高论文的身份,将未曾参与工作的,也未阅读过该论文的知名专家写在志谢中。被志谢者包括:(1)对研究提供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合作单位;(2)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和个人;(3)协助诊断和提出重要建议的人;(4)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5)作出贡献又不能成为作者的人,如提供技术帮助和给予财力、物力支持的人,此时应阐明其支援的性质;(6)其他需志谢者。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置管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1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瘘和深静脉置管满意度都较高,但适应证有一定差异,且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作者:段晓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31例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三组:单支病变组60例(仅1支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病变组105例(有2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和正常组6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并计算斑块发生率。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者IMT、斑块个数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支病变组患者IMT、斑块数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颈动脉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简便的方法,不仅为早期发现、预防冠心病提供依据,还可以作为检测和评估病情变化的指标。
作者:毛亚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进行评定,根据监测的膀胱顺应性、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结果制定综合膀胱管理方案,比较膀胱管理前后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3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低压大膀胱23例,高压小膀胱9例;经过近8周的全面膀胱管理后,与膀胱管理前比较,所有患者膀胱功能状态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可以有效评估神经源性膀胱,为制定膀胱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改善患者的排尿及控尿能力,帮助其恢复膀胱功能。
作者:杜艳会;赵庆华;王焕萍;刘玲;白定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