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倚勤;童倚松;童迅;刘秋均
目的:探讨TiO2颗粒喷砂处理聚醚醚酮(PEEK)的佳粒度范围。方法用5种粒度范围的TiO2颗粒(A~E组)对PEEK进行喷砂处理,进行表面粗糙度检测,观察细胞黏附、细胞增殖、细胞形貌,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 PEEK的表面粗糙度随着喷砂TiO2颗粒的粒度增大而增加。同时发现了多个峰值的存在,细胞黏附实验OD值的峰值出现在C组(180~212μm TiO2颗粒进行喷砂),数值为0.5662。经过14 d培养,成骨细胞ALP活性峰值出现在D组(>212~355μm TiO2颗粒进行喷砂)。结论 PEEK表面喷砂的佳TiO2颗粒粒度范围为180~355μm,可为今后PEEK表面改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吴晓绵;胡小蕾;邓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3例DCM患者随机分为A组(美托洛尔)、B组(曲美他嗪)及C组(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每组21例,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24 h动态心电监测心率变异性(HRV)。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LVEDd降低,而LVEF、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大于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所有心动周期次数的百分比(PNN50)及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C组患者LVEDd较A、B两组降低更明显,LVEF、SDNN、SDANN、PNN50及RMSSD增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可更有效地改善DCM患者的心功能及HRV,从而改善长期预后。
作者:龚杨;王芳;梅祖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ADV经治复发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和门诊收治的经ADV治疗停药后复发的慢性乙肝患者162例。根据随机和自愿原则分为ADV联合LAM治疗组(联合治疗组)78例和ETV单药治疗组(单药治疗组)84例。联合治疗组患者抗乙肝病毒治疗采用ADV 10 mg、LAM 100 mg,每天1次;单药治疗组采用ETV 0.5 mg,每天1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2、24、36、48周抽血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肌酐、血磷、肌酸激酶、血常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 e 抗原(HBeAg)、乙肝病毒 e 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比较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 转阴率和HBeAg 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后12、24、36、48周联合治疗组 ALT 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抗病毒药物有关的安全问题。结论对ADV经治停药复发慢性乙肝患者ADV 联合LAM 治疗与ETV 单药治疗在ALT复常、HBV-DNA转阴和HBeAg转阴方面均可取得很好疗效,部分患者可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两组疗效基本一致。
作者:饶文;何吕富;苗玉永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肠镜检查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9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结肠镜检查的护理与指导,干预组在结肠镜检查准备时、检查中、检查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结肠镜接受率、护理满意度及医疗投诉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对肠镜接受率、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医疗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紧张及恐惧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了医疗投诉发生率。
作者:张慧;查小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该院诊治的283例弱视儿童(283眼)分为四组:A组为斜视性弱视51眼,B组为屈光参差性弱视54眼,C组为近视屈光不正性弱视89眼, D组为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89眼。采用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1)四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76%(271/283);其中有明显疗效136眼,占48.06%;有一定疗效135眼,占47.70%;无效12眼,占4.24%。(2)B组患儿明显疗效率高于A组,D组患儿明显疗效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四组一定疗效率、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22~32个月后,疗效基本巩固者246眼,占86.93%。结论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弱视儿童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和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显著。
作者:陈琼英;黄健欢;廖志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宫颈普通电刀锥切术(EKC)和宫颈环行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科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9例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EKC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EKC组,同期接受LEEP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LEEP组。比较EKC和LEEP 2种手术方法治疗CINⅢ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KC组锥切标本高度大于LEEP组,LEEP组宫颈内口切缘阳性率高于EK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EKC组术后病灶残留率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EKC组术后病变复发率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EKC组术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率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KC和LEEP 2种治疗CINⅢ的方法均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EKC治疗在标本大小、复发率及高危HPV持续感染方面要优于LEEP。
作者:张阳;王芳;李大兵;钱卫卫;闫洪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浅前房在明暗光线下房角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的浅前房[周边前房深度小于1/3角膜厚度(CT)]患者30例(51眼)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双眼分别在正常照明和暗室内进行UBM检查,每只眼顺时针进行8个钟点位的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虹膜与小梁网接触者,并将有虹膜与小梁网接触眼记录为暂时性房角关闭眼。结果静态下房角分级情况:窄Ⅳ45眼(88.24%),窄Ⅱ6眼(11.76%)。所有患者房角镜动态检查均无房角粘连闭合。51眼浅前房在暗室内和正常照明下暂时性房角关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级周边前房眼在暗室内暂时性房角关闭率高于正常照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浅前房患者进行UBM检查能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房角的转归,甚至能对部分暂时性房角关闭进行预防性激光治疗,阻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英;谭薇;田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夜间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在内的护理干预,对控制血糖水平有较大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梅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近年来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且常继发慢性鼻窦炎致患儿发生各种复杂症状,由于部分医生及多数家长对该病的发生发展认识不足,因此常使患儿难以得到正规治疗。阿奇霉素类药物治疗机制和模式相对于传统意义的抗生素治疗有明显区别,对医生的相关知识、患儿及家长在治疗中的参与度要求很高。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的讲解,让下级医生、实习生能够弄懂治疗的原则,并注重实践,参与临床过程,搜集、整理资料,进行临床病例讲解汇报等形式,教育下级医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讲授药物的相关知识,理解阿奇霉素的特殊机制,掌握并正确指导家长合理规范用药。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有效沟通,以及对社区、幼儿园、学校的宣教,协助对患儿的治疗,全方位为患儿服务,对促进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昱;朱宇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肺科收治的49例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所有患者肺部感染治愈和好转,肺结核治愈46例,治愈率为93.88%,复治8例,复治耐药1例,经调整复治方案得以治愈,死亡2例(合并肺鳞癌1例,呼吸衰竭1例)。(2)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时,往往会忽略结核的中毒症状及诊断,并发症多,男性患者多见。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二者临床症状表现有许多相同之处,容易漏、误诊,二者相互影响,增加了诊断治疗的难度。
作者:程毅力;岑明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现就有关论文中讨论的基本要求介绍如下:(1)讨论应围绕论文的主题及中心内容,阐明本论文研究的原理和概念;(2)分析结果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根据;(3)对结果的理论或实践意义进行科学评价,但应与主题和结果紧密联系;(4)客观、恰当地评价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指出结果的可能误差;(5)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或展望,给读者以启迪;(6)用语应精炼,避免对前文内容、方法与结果的过多重复;(7)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课程内容已经纳入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但该门课程在长期的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学内容选择不精练、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学模式与评价模式老套、师资匮乏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使精神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该文结合教学工作实践,重点讨论如何对《精神科护理学》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作者:姜欣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胃癌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2种独立的疾病,二者并存者非常少见。胃溃疡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存在时,临床上称为“复合溃疡”[1],此时胃部溃疡往往认为是良性溃疡,治疗上按消化性溃疡处理,预后良好。溃疡型胃癌与胃溃疡有时不易区分,溃疡型胃癌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存时容易误诊为“复合溃疡”,造成误诊。本院2013年4月收治1例患者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都存在溃疡,胃部溃疡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腺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天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儿科接受静脉滴注的288例患儿,根据不同静脉滴注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钢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渗漏、脱管、堵管、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完善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方法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重庆市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现况,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分布公平性、利用效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庆市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少、资源配置不足、分布不均、利用效率低。结论加快区域卫生规划改革步伐,调整区域内医疗资源总量与结构;在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应创新卫生人员培养模式,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在人才管理方面,把“绩效管理”与“激励管理”相结合,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医护人员从业资格比例,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善用媒体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卫生队伍素质。
作者:刘颖;刘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卵巢癌是妇科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组织类型复杂,上皮性卵巢癌占90%,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有效的筛查手段,多数初诊患者已属晚期。紫杉醇、顺铂等一线化疗药物的出现使卵巢癌治疗取得较大进步,然而晚期患者仍可能出现耐药及疾病的复发和转移,5年生存率仍不足40%[1]。因此,提高对早期卵巢癌的有效筛查手段及5年生存率,有赖于对卵巢癌起源的准确认识及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对卵巢癌的输卵管起源及预防性输卵管切除在降低卵巢癌发病风险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任春燕(综述);唐均英(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进行评定,根据监测的膀胱顺应性、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结果制定综合膀胱管理方案,比较膀胱管理前后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3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低压大膀胱23例,高压小膀胱9例;经过近8周的全面膀胱管理后,与膀胱管理前比较,所有患者膀胱功能状态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可以有效评估神经源性膀胱,为制定膀胱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改善患者的排尿及控尿能力,帮助其恢复膀胱功能。
作者:杜艳会;赵庆华;王焕萍;刘玲;白定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科2013年1~3月收治的398例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的住院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原有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一针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静脉滴注完成率、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静脉滴注知识掌握度。结果(1)观察组患儿一针穿刺成功率(94.0%)、一次性完成静脉滴注完成率(88.4%)明显高于对照组(84.4%、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2、5.450,P<0.05)。(2)观察组患儿家长对静脉滴注相关知识掌握度(94.5%)明显高于对照组(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P<0.05)。(3)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5%)高于对照组(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7,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用于小儿静脉滴注过程中,能够减少重复穿刺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减少护患纠纷,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唐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G250mAb与聚乙烯亚胺(PEI)偶联作为肿瘤靶向基因载体系统的优越性,为肿瘤细胞靶向基因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二硫键将G250mAb与PEI偶联,得到修饰后的基因载体G250mAb-PEI,利用体外转染细胞的方法研究其转基因的优越性。结果 G250mAb-PEI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单纯PEI或传统脂质体转染;其毒性也较未修饰的PEI低;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基因转染具有显著的靶向性,其转基因效率是肝癌细胞HepG2(G250阴性)的2倍,而对正常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较Hela低近20倍。结论 G250mAb-PEI是一种高效、低毒和具有靶向性的基因载体。
作者:李廷;徐涛;张延辉;刘春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药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药物化学学科除包含传统的化学、生物学知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知识信息量也不断延伸。结合当前药物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3个方面对药物化学教育创新进行探索和实践。
作者:欧阳勤;王懿;李海波;刘天渝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