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目的:分析佛山肇庆市村民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2014年7~8月街头对540名村民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4.8%村民形成知识性健康素养,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职业村民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女性高于男性,>15~30岁高于其他年龄组、大专及以上高于其他学历人群,未婚高于已婚,教师和医护人员高于其他职业人群;8.5%村民形成行为性健康素养,不同职业人群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是医疗卫生人员(30.0%),低的是务农和养殖畜牧业人员(0.0);女性、高学历、知识分子是健康素养具备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村民知识性与行为性健康素养差异大,人群发展不均衡,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
作者:陈凌斯;黄智峰;邹宇华;杨品超;林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加味乌贝散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122例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乌贝散(乌贼骨、浙贝母、枯矾、木香、延胡索、砂仁、三七粉等)及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治疗6周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75.4%)高于治疗组(93.4%),而复发率(8.2%)明显小于对照组(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乌贝散联合泮托拉唑可有效缓解胃溃疡症状,促进胃溃疡愈合,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与纽扣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锁骨钩钢板治疗(A组)和纽扣钢板治疗(B组),每组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同时术前、术后12个月(取内固定前)及术后15个月(取内固定后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及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CMS)评定肩关节功能,并记录两组的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的切口长度较短,出血量较少,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内固定失败患者,但B组患者优良率(95.65%)高于A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ASES及C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15个月的VAS评分及改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ASES、CMS评分均高于A组,且ASES、CMS评分改善值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肩痛和异物感,症状较轻,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锁骨钩钢板相比,纽扣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较优,且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谢继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课题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作者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文献导读模式相结合,在学生系统掌握免疫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文献阅读、追踪前沿热点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调动了学生的极性,激发了学生对免疫学的兴趣。
作者:杨承英;郭晟;陈永文;吴玉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荆门市临床医生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6~7月,荆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采用临床医生工作压力量表对湖北省荆门市708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总分为38~152分,平均(109.36±15.58)分,均分占总分的71.9%。各维度均分分别占其维度总分的74.5%、63.2%、86.1%、67.4%、51.1%、90.2%和74.3%。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医院等级和职业满意度的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门市临床医生总体工作压力较大,其中外部环境方面压力大,其次是工作负荷,人际关系方面压力低,相关行政部门应帮助临床医生营造宽松工作环境,减轻工作负荷,减少工作压力。
作者:刘罗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肠镜检查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9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结肠镜检查的护理与指导,干预组在结肠镜检查准备时、检查中、检查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结肠镜接受率、护理满意度及医疗投诉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对肠镜接受率、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医疗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紧张及恐惧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了医疗投诉发生率。
作者:张慧;查小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分析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该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添加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且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三酰甘油(TG)无明显变化,但总胆固醇标准值(CHO)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且用药后两组患者的Plt、TG值无明显变化,但CHO值变化较大。(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案。
作者:于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也有利于导师的因材施教。我国军医大学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军事医学人才”为目标,已经开展实施了几年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该文结合军医大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内涵、特点以及实施的必要性,并就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开展科研导师制取得的成绩、不足加以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郭波;许桂莲;吴玉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因此,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应参照本刊稿约要求书写完整,其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并在论文中做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2~3年内的权威性国内外学术期刊,网上非文献数据库资料不宜引用。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进行评定,根据监测的膀胱顺应性、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结果制定综合膀胱管理方案,比较膀胱管理前后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3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低压大膀胱23例,高压小膀胱9例;经过近8周的全面膀胱管理后,与膀胱管理前比较,所有患者膀胱功能状态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可以有效评估神经源性膀胱,为制定膀胱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改善患者的排尿及控尿能力,帮助其恢复膀胱功能。
作者:杜艳会;赵庆华;王焕萍;刘玲;白定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课程内容已经纳入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但该门课程在长期的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学内容选择不精练、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学模式与评价模式老套、师资匮乏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使精神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该文结合教学工作实践,重点讨论如何对《精神科护理学》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作者:姜欣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细菌是世界上已知分布广的有机生命体,其出现远早于人类,感染某些细菌可能导致人体的炎症,临床主要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1]。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作用于各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起到强大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在极低浓度下也能够选择性杀灭他种生物或者抑制其功能[2]。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及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抗生素的滥用等多种因素导致多种类型的细菌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性。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严重阻滞了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进展,已成为全球性的医学热点[3]。作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参考已有文献报道,通过阐述细菌耐药机制,从而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的方法。
作者:叶和平(综述);谢洪先(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不可避免地存在生物安全隐患,对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教学、科研工作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介绍中山大学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在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成效与经验,指出实验室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与隐患;并结合国家、省、学校实验室生物安全三级管理规章制度,提出防范隐患、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
作者:黄锦桃;梁翠莎;陈剑煌;周红;朱兆玲;胡黎平;李美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儿科接受静脉滴注的288例患儿,根据不同静脉滴注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钢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渗漏、脱管、堵管、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视频回放纠错法对心肺复苏操作的教学效果影响。方法选择五年制临床医学大四学生共3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既往学习成绩配对后随即分配为三组,即为及时纠错组、操作完成后纠错组、视频回放纠错组,每组10人(其中每组男生3人、女生7人)。学生观看心肺复苏操作示范教学录像,教师再对各个要点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自行练习10 min。每一位学生进行1次完整的心肺复苏操作,由2位教师对学生的操作错误进行纠正,根据分组情况,及时纠错组采用边操作边纠正错误,操作后纠错组则在操作完成后对错误处进行纠正,视频回放纠错组则在操作时用手机全程摄像,操作完成后对照视频纠错。教学完成后,2位教师同时对每一个学生的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百分制)。结果视频纠错组学生的成绩[(77.2±8.1)分]显著优于及时纠错组[(62.3±7.4)分]、操作完成后纠错组[(65.4±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个操作环节均表现出较好教学效果。结论视频回放纠错法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纠正操作的错误,提高心肺复苏操教学效果。
作者:曾泉;秦华迪;常静;王欣;梅玫;秦春常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化学位移正反相位成像技术对提高脂肪肝患者肝实质内不含脂小病灶检出率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4年重庆市中医院诊治的29例脂肪肝并有2 mm以下结节样病灶的患者,其中单发20例,多发9例,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由2位高年资腹部放射副主任医师会诊得出诊断结论。结果局灶性结节样增生患者5例,肝脏小血管瘤7例,小结节样肝癌及肝内小结节样转移癌17例;3例患者在T1、T2及FST1WI、FST2WI成像序列均无明显显示,呈接近等信号,化学位移反相位T1WI成像小结节相对肝实质呈高信号;26例患者病灶FST2WI有信号差异,病灶轮廓欠清晰,化学位移反相位T1WI成像病灶轮廓更加清晰。结论脂肪肝背景下,化学位移反相位能够提高肝实质内细小结节样不含脂肪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殷捷;周培华;刘翠芳;方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2013年6~12月收取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250份,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比较2种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等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用于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eAb、HBcAb、HBsAb及HBeAg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用于乙型肝炎患者可显著提高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惟;张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近年来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且常继发慢性鼻窦炎致患儿发生各种复杂症状,由于部分医生及多数家长对该病的发生发展认识不足,因此常使患儿难以得到正规治疗。阿奇霉素类药物治疗机制和模式相对于传统意义的抗生素治疗有明显区别,对医生的相关知识、患儿及家长在治疗中的参与度要求很高。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的讲解,让下级医生、实习生能够弄懂治疗的原则,并注重实践,参与临床过程,搜集、整理资料,进行临床病例讲解汇报等形式,教育下级医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讲授药物的相关知识,理解阿奇霉素的特殊机制,掌握并正确指导家长合理规范用药。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有效沟通,以及对社区、幼儿园、学校的宣教,协助对患儿的治疗,全方位为患儿服务,对促进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昱;朱宇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具体机制仍处在研究阶段,包括钙超载线粒体通透转换孔道、氧化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炎症因子、核转录因子、热休克蛋白、一氧化氮等。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问题,进一步了解IRI机制,以及运用合适的方法去预防、治疗IRI仍然是研究热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与其相关的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彭方毅(综述);李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肺科收治的49例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所有患者肺部感染治愈和好转,肺结核治愈46例,治愈率为93.88%,复治8例,复治耐药1例,经调整复治方案得以治愈,死亡2例(合并肺鳞癌1例,呼吸衰竭1例)。(2)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时,往往会忽略结核的中毒症状及诊断,并发症多,男性患者多见。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二者临床症状表现有许多相同之处,容易漏、误诊,二者相互影响,增加了诊断治疗的难度。
作者:程毅力;岑明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