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热凝加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李艳

关键词:射频热凝, 臭氧, 消融术, 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守治疗, 患者, 神经功能障碍, 非手术方法, 现报告如下, 脊柱稳定性, 治疗费用, 治疗方法, 医疗费用, 微创手术, 手术指征, 临床治疗, 疗效, 护理干预, 关节韧带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我科治疗的主要病种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确诊后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是很关键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微创手术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破坏椎体及关节韧带等的结构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再突出,并且手术医疗费用昂贵;而80%耀90%的患者可经非手术方法治疗而愈,此方法对于患者而言为安全,治疗费用也较为低廉且疗效较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如无紧急手术指征(如典型马尾综合征或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腰椎间盘突出症宜首选保守治疗。然而许多患者特别是中度症状的患者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他们不愿意手术,但也不愿意接受无限期的保守治疗,是否应该继续坚持保守治疗还是转为手术治疗,缺乏客观的界定指标。我科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传统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射频热凝加臭氧消融术诊治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PICC导管堵塞2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导致PICC导管发生堵塞因素及其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自本院2011~2013年发生PICC导管堵塞患者共20例,设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致使出现导管堵塞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对应护理措施。另选本院2011年收治PICC导管堵塞,接受常规护理患者2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导致PICC导管堵塞的因素主要有院微血栓形成、不合理的选择输注液体、封管方法不妥当等。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ICC导管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注意各种可能导致堵塞的因素,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奕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转录因子FOXO1对机体能量平衡的调节作用

    FoxO1是FoxO亚家族中发现早的转录因子。 FoxO1通过中枢与外周对机体的能量平衡具有调节的作用。本文对转录因子FoxO1在脂肪代谢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许婧;陈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儿童断指再植术后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断指再植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脑卒中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有38例患者对我院护理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是提高儿童断指再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儿童断指再植术后应重视心理护理。

    作者:朱莹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采用护理干预机制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手术室接收的未采用护理安全干预的对照组患者300例和采用护理安全干预的观察组患者250例,对比两组患者医疗事故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后,观察组的250例患者其医疗事故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而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中,能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亚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研究

    近年来一些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充分而进一步肯定了进行强化降血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能够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但是伴随着患者血糖控制的逐渐达标,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逐渐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不但严重的阻碍了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并且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更增加了主要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是糖尿患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发现和预测低血糖及低血糖昏迷;鉴别无症状低血糖和老年人低血糖;预警药物导致的低血糖;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避免脑损伤监测合并疾病引起的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糖尿病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同时还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本文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原因,为临床预防及管理低血糖提供依据。

    作者:张运捷;唐咏梅;王镜雯;吴广飞;刘博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从暴力伤医事件看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各种社会矛盾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就极易集中在医院暴力事件中,这是由于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对医务群体不信任而产生的过激行为,随着医院暴力发生率的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受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暴力侵害,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生理、心理伤害,进而影响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护理人员应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及时发现暴力倾向苗头,防止重大伤害事件发生,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张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期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5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1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2例,年龄5~8周岁;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9周岁,入院后行介入治疗治疗缺损。整体护理法预防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结果35例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轻度主动脉反流且均出现于VSD患者(表1),患儿住院天数14d~29d,平均(25.3d依4.2)d。结论通过整体护理可明显减少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过程应用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及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的14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进行服务,分析对比出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4.28%,对照组满意率为87.14%,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的治疗和康复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可以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护理办法应用到乳腺癌临床中。

    作者:王蕊菊;潘丽芳;方芳;魏冬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浅谈PBL教学在我校妇科教学中的应用及现状分析

    妇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其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医学生进入临床科室见习、实习以及将来工作的情况。在我校开展PBL教学以来,妇科教研室积极认真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以了解此种教学方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

    作者:何艳;周晓珊;季菲;马彩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社区静脉输液护理中静脉炎的认识与干预

    静脉输液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静脉输液操作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护理操作的90%以上。以老年患者为多数,静脉炎的发生率不断增高。

    作者:唐冬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有效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钟新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如不及时治疗,持续较久或反复的呼吸暂停会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导致各系统的病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骤停和心律失常,发生睡眠中猝死。近年来,有不少关于OSAS患者手术前、中、后死亡的报道[1]。因此,在重视确定治疗方法,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手术、麻醉方式,慎用镇静、镇痛剂等的同时,着力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10年12月~2013年1月为81例患者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慧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耳鼻咽喉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探讨耳鼻咽喉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以减轻或解决患者手术前的心理问题。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对耳鼻咽喉科医务人员来说,手术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却是患者一生中的一次重要经历,理所当然会充满担心和焦虑。医德医风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语言又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心里治疗的手段之一。因此疾病康复起到了桥梁作用。实验证明,医患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协作,要富有同情心及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这样对患者的心里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护理人员的语言修养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作者:陈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急诊外科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对家属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护理部对家属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108例因车祸、高处坠落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护理部对家属的护理。结果本组108例患者中,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抢救成功并转入手术科室105例,抢救室死亡3例。在抢救过程中,家属无一例发生意外及医疗纠纷。结论急诊外科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对家属的有效护理,可以大程度的争取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静;周定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心内科实行优化住院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药物护理,对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人性化护理。结果护理全程体现人性化,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促进康复,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素质,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了心内科患者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度,让医院赢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谷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浅析医院局域网的管理与维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计算机局域网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组,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局域网常见的应用问题出发,对医院局域网维护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医院局域网管理与维护的策略。

    作者:翁铁鹰;李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1例阑尾术后真菌性肠间隙脓肿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消化道手术后发生医院内真菌性腹腔感染,增强其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取1例阑尾术后真菌性肠间隙脓肿临床资料,结合患者慢性基础病、留置腹腔引流管、抗菌药物使用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二重感染院真菌性肠间隙脓肿。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手术后体温下降后再度畏寒高热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应警惕真菌性腹腔感染。

    作者:韦小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浅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2011年,中华医学会制定PCOS的诊断标准。在治疗上,西医主要通过降低血雄激素水平、改善PCOS的胰岛素抵抗和诱发排卵等治疗改善症状,中医辨证论治改善机体的内在环境,重建正常月经周期,提高受孕率。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互补优势,提高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管淑琴;曲艺;张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38例产后出血原因的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来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住院38例患者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38例产后出血患者经临床观察抢救和护理后痊愈。结论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才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对已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关键是及时找准出血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抢救措施,进而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42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资料。结果5例术中出现胆心反射,12例患者术中出现疼痛症状,8例患者术后因逆行胆道感染出现发热症状,4例患者引流管出现堵塞、移位,3例患者术后引流管出血,以上症状及时处理后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精心、全面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