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限元分析法在脊柱侧凸研究中的应用

徐辉(综述);王岩(审校)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法, 脊柱侧凸, 生物力学研究, 三维有限元方法, 应用, 设计与选择, 生物力学行为, 模型建立, 元分析方法, 内固定器械, 有限元法, 胸廓变形, 手术技术, 生理曲度, 工程设计, 发病机制, 常用工具, 侧向弯曲, 椎间盘, 凸模型
摘要:有限元分析是现代工程设计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其被用来设计家电、汽车、飞机等。1972年,Brekelmans[1]等首次报道将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于生物力学方面研究。自此以后,有限元分析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力学研究,促进了人们对一些机体生物力学行为的深入理解。1974年Belytschko等[2]于1974年建立了二维椎间盘模型。Viviani等早将有限元方法应用在脊柱侧凸领域[3]。脊柱侧凸是多因素联合导致的脊柱三维平面畸形,包括冠状面的侧向弯曲,矢状面生理曲度的异常和横断面椎体的旋转。往往合并胸廓变形,双肩不等高等继发改变。由于脊柱侧凸动物模型建立困难,以往研究受到较大限制。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方法的引入拓展了脊柱侧凸研究的方法。本文就有限元法在脊柱侧凸模型的建立、发病机制、支具设计与治疗、手术技术模拟、内固定器械设计与选择等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

    目的讨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16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并发症少。结论严格落实护理措施,做好健康教育,16例中13例恢复良好,2例意识障碍,1例植物生存,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作者:娄玉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63例支气管扩张并发咯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并发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63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我院的精心治疗护理后,患者的咯血症状均得到控制,病情均好转,顺利出院。结论我院的护理措施是患者顺利出院的关键。

    作者:金桃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LncRNA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LncRNAs是基因表达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并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及生存等重要通路相互作用。回顾当前lncRNAs的生物学进展,揭示其与前列腺癌、膀胱癌及肾癌的联系,我们将对肿瘤的生物学机制有更深的了解并为泌尿系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李永前;王施广;王志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老年护理

    随着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我国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人的身体、生理等养护问题逐渐增多。笔者作为一名专业护士,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针对当前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方面,浅谈老年护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殷珺;吴爱华;夏艳;金佩华;任君草;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药物洗脱支架(DES)明显地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率和靶病变重建率,支架内血栓可直接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虽发生率低但危害巨大,愈发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对其机制、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予以综述。

    作者:刘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经济欠发达地区中专卫校如何面向市场实行教学创新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专卫校毕业生与高校医学毕业生相比就业竞争力明显不足,即不能直接进入省市级大医院工作,由于生源地区经济条件一般较差,自己独立自主创业也困难重重。在中等卫校学生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下,思考如何面向市场培育学生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教学、课程设置等方向来分析如何面向市场培育中专卫校学生,终希望实现中等卫校学生的培育牢牢抓住市场需求,为市场培育人才,也实现学生的终成长、成才。从而改善学生家庭生活状况。

    作者:马芸;廖建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致血小板减少1例

    随着氯吡格雷应用的日益广泛,大有取代噻氯匹定之势。以前认为氯吡格雷致TTP发生率比噻氯匹定低,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致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无论TTP发生率和严重TTP发生率都是氯吡格雷高于噻氯匹定。从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TTP的患者改用环孢素A和噻氯匹定而没有发生TTP的例子,可以得出药源性TTP还存在非免疫学机制。可能是由细胞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于损伤的血管内皮处形成血栓,导致微血管红细胞溶解和血小板减少等一系列继发性病变。

    作者:文金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对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模式的带教体会

    目的使见习生良好适应从学校到医院过渡的社会角色转变,培养和提高见习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方法立足于因材施教,根据个人特征及掌握内容,制定带教计划,将见习生分为实验组(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带教。结果两组见习学生综合能力(理论、操作、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模式有效提高医疗系一年级新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

    本文以基层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现状作为出发点,对现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论述,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马淑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要素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和重要性。方法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因鼻窦炎、鼻息肉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1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素和注意事项。结果全面而细致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鼻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结论鼻内窥镜手术虽然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新方法,也需要护理的全面配合与支持,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侯晓峰;李雁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困难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观察手术室感染控制的困难,探讨其对策,解决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水平。方法阅读相关文献,罗列手术室感染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难点,对各项感染措施以及各项制度的执行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有效控制了手术室医院感染局势,避免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结论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是有效采取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

    作者:冯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乳癌术后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乳癌手术以后采取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乳癌患者23例,对其手术以后采取康复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并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经过康复护理以及功能锻炼以后,有1例患者的患侧上肢水肿、1例患者皮下积液,不用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均自行缓解,对日常生活、工作没有任何影响。结论乳癌手术以后采取康复护理和功能恢复锻炼,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洁;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以人为本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改进研究

    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手术室护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护理人员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针对实验结果,提出了改进护理质量的建议,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宗莉;顾海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的结果。方法说明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的建立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践和所产生的效果。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结论需要进一步去完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

    作者:吴兴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观察及护理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胰腺解剖部位深在及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75%患者已属晚期,病情进展迅速,手术切除率低,病死率居高不下[1],因此化疗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联合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使部分病情得以缓解。本文收集了2008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33例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毒副反应的观察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赟;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法在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法在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2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法。观察两组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度、肌力、肢体周径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12.3依1.35、14.5依1.65)明显低于对照组;肢体周径明显(35.9依5.68)cm、术后1年观察组评分(89.5依12.4)明显高于对照组(<0.05、0.01)。结论综合护理法应用于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彭凤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环境、饮食、心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为观察组患者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3依3.7)分、患者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的(84.7依3.3)分、75%,经后期随访,观察组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精力(VT)等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CU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取得较佳的临床满意度。

    作者:杨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嗅觉传导通路形态学研究现状

    嗅觉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感觉功能,具有辨别气味、识别环境等作用,嗅觉功能的障碍会造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可以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或者忧郁。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嗅觉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和研究较视觉、听觉和触觉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MRI硬件设备与软件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MRI对嗅球和嗅束以及嗅觉相关区域的脑皮质体积进行测量,以探讨嗅觉的传导通路。

    作者:沈健;刘奕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后抑郁症及护理干预策略的研究

    产后抑郁症是涉及到生理、心理、产科、社会等多种方面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孕产期妇女的健康水平不仅能代表我国妇幼卫生工作的水平,还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应引起个人、家庭、社会和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配偶、照顾者和护理人员。现将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治疗与护理干预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作者:周莉;丁秀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学改革探讨

    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高专院校开办护理专业较多,成为培养新时期护理人才的主要场所和摇篮。如何开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教育模式,为临床输送合格的、技术全面、理论扎实、实用的护理人才,是现阶段医学教育中护理学教学关注的焦点。为适应新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审时度势,进行护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吸收西医的现代护理观念,融合进入中医辩证施护理念,中西结合,加强中医护理教师队伍管理,提高中医护理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护理人才。

    作者:鞠兴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