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微创人工流产术前、术后心理护理

张萍

关键词:微创人工流产, 心理护理, 效果, 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人工流产受术者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总结心理护理方法,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我站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0例微创人工流产受术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50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50例微创人工流产受术者经过我院积极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SAS评分,消除了受术者的不良情绪,促进了受术者术后身体恢复。结论对微创人工流产受术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整体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2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基本痊愈例数分别为49,28,组间数据对比χ2=9.2661(P=0.0023);两组显著进步例数分别为23,25,组间数据对比χ2=0.1091(P=0.7412);两组进步例数分别为25,24,组间数据对比χ2=0.0269(P=0.8697);两组无变化例数分别为2,18,组间数据对比χ2=14.1511(P=0.0002);两组恶化例数分别为1,5,组间数据对比χ2=1.5464(P=0.2137);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χ2=18.7881(P=0.0000)。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凝血因子Ⅰ比较分别为 t=4.8100(P=0.0000),t=3.0496(P=0.0026),t=6.0388(P=0.0000),t=9.4281(P=0.0000),t=4.7705(P=0.0000)。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适应性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运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符合人性化护理的基本理念,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丽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带教与体会

    通过对临床护理教学的规范、动态管理和实施,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老师的成就感,护生获得佳的实习效果,老师提升了带教能力,提升了临床护理带教水平。

    作者:李素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研究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已经真实,95%的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均为细菌外病原所引起,其中以病毒感染为常见,在临床诊断中,对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的诊断意义显著。本文出于对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的目的,对病毒分离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进行了具体阐述。

    作者:李宏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及护理

    无痛人工流产术是指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的人工流产,也就是在吸官流产手术的基础上,加上静脉全身麻醉。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痛感。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全麻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并加强舒适护理。特别是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结合本人多年经验,现浅谈一下围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赵聪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疝气手术的患儿11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的观察组和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对照组,检测术中应激指标、观察术后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NE、R、ATⅡ水平(161.5±19.2、187.3±20.3、4.8±0.7、48.1±7.1)、苏醒时间(16.8±3.2)min、躁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有助于缓解术中应激状态,促进术后苏醒,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肠质瘤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分析

    目的:对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如细胞形态、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发病部位、Ki-67、S-100、CD34、CD117以及α-SMA等)进行分析,并探讨GIST危险度分级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发现,Ki-67指数、肿瘤坏死情况、肿瘤数目、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指标与GIST危险度分级有着密切关系。结论研究得出,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危险度分级中,其危险程度主要取决于4个指标,分别是Ki-67指数、肿瘤坏死情况、肿瘤数目、周围组织有无粘连,因此在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确定治疗方案时,应对这4各指标进行参考。

    作者:丁志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动脉血气分析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动脉血气分析是检测血中参与气体交换及与呼吸有关的氧和二氧化碳,是临床上判断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酸碱失衡类型疾病救治中常用、可靠的重要指标,对指导氧疗、机械通气调节参数等均有重要的意义。这就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血气分析对分析前标本的误差很敏感。所以,如何快速、正确、高效的采集动脉血气标本,使标本的误差降到低,是保证动脉血气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作者:施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糖尿病的血糖检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检验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共8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血糖,B组使用床旁血糖仪监测血糖,对比两组血糖监测效果。结果 A组患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监测结果显示早、中、晚血糖值均略高于 B组床旁血糖仪的血糖监测水平,1、2、3d的血糖值也均略高于B组床旁血糖仪的血糖监测水平,但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B组血糖检测与自我检测、药物治疗、控制饮食依从性均高于A组(P<0.05)。结论两种血糖监测方式监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床旁血糖仪检测血糖的患者各方面依从度更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灵活选择血糖监测方式,但需要注意操作规范。

    作者:文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群血尿酸水平及其在痛风筛检中的意义

    目的:对我省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进行了解,为痛风病的筛检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我省随机抽取年龄在20岁以上的40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流调过程中所筛查出的与诊断标准中的一项以上相符合者80例作为高危人群,利用尿酸酶法对其血清尿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人群中,男性的血尿酸平均值为(285.4±72.4)umol/L,女性为(232.6±62.2)umol/L;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5.0%,女性发病率为6.25%。在高危人群中,男性的血尿酸均值为(364.5±92.4)umo/L,女性为(284.5±76.8)umol/L,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男性22.0%,女性9.5%。高危人群血尿酸均值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与正常人群相比都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省人群的尿酸水平与国内的以往调查结果相比较,明显比较高。与痛风流调的诊断标准相结合,在高危人群中对血尿酸进行检测能够显著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

    作者:杨学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初产妇分娩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初产妇分娩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2月~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8例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在不同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的情况,分析两组初产妇分娩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应用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应用可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促进产妇身心的健康,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作者:周木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淮安市开发区2013年0~7岁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淮安市开发区2013年0~7岁儿童碘营养状况进行了解,为今后的碘缺乏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淮安市开发区0~7岁儿童1171例,对其展开尿碘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展开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本组儿童的尿碘水平中位数为247ug/l,其中尿碘值不足100ug/l者52例,占总数的4.44%;尿碘含量超过300ug/l者190例,占总数的16.23%。不同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者的监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该地区学龄儿童的尿碘状况相对良好,然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现象,存在碘缺乏和高于上限的现象,应引起关注,针对不同碘营养状况儿童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以改善儿童的碘营养状况。

    作者:李旭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法治疗的效果,探讨其医学价值。方法回顾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54例,对照组36例,给予两组患者活血化瘀药,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肺通气功能。结果①临床显效率,实验组79.63%,对照组为63.89%,差异明显(P<0.05);②对比总有效率,实验组94.44%,对照组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比肺通气功能,FVC:实验组为(3.37±0.77)L,对照组为(3.03±0.84)L,FEV1:实验组为(2.69±0.73)L,对照组为(2.42±0.6)L,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更佳,其医学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朱清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验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将70例患者分为对等的两组进行效果对比,治疗组比对照组在使用的药物上多添加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的疾病发作的症状时间,与hs-GRP与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所有疾病症状发生的时间有所缩短,血脂和hs-GRP的含量也有所降低。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疗效。

    作者:蒋振宇;姚品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患者34例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产后出血患者28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切除子宫例数、术后并发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及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减少数值及切除子宫例数均显著少于传统方法治疗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比较,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可显著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减少输血量,避免子宫切除,对产后月经恢复无影响。

    作者:窦晓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丹参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轻、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0.2~0.4 mL/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30~40 mL静滴,6~8滴/min,1次/d,根据病情用药7~10 d。对照组:28例,除复方丹参注射液外,余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60.7%),有效8例(28.6%),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显效9例(32.1%),有效12例(42.9%),总有效率75.0%。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神经症状和体征,降低后遗症的发生,且用药安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肛肠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肛肠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变化情况,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统计护患纠纷发生率,给予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30例肛肠手术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4.51±2.32)分,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0%。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心理负面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医疗设备数字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其技术含量也急剧增长,医院信息化建设正逐步取得积极进展,医疗设备数字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欧阳莉;何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治疗肺性脑病20例疗效分析及体会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体会。方法通过20例肺性脑病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好转并成功脱机16例,2例合并心衰、休克、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而死亡,1例上机3d后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1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因病情再度恶化而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肺性脑病、抢救生命的关键治疗措施。

    作者:张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评价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诊断原发性甲亢的方法。方法选取41例确诊甲亢的患者(甲亢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变化,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助力指数(RI)和心率(HR),对比观察两组甲状腺内部血流分布状态。结果甲亢组甲状腺显示密集均匀型和粗糙不均匀型回声,甲状腺上动脉Vmax(121.6±24.8)cm/s,HR(102.8±17.5)次/min,与正常甲状腺 Vmax(25.4±4.27)cm/s,HR(74.5±9.32)次/min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助力指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显示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内部血流分布状态及回声变化,对临床诊断原发性甲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梁隆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