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20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李运鹏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治疗
摘要:目的:探索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基本痊愈例数分别为49,28,组间数据对比χ2=9.2661(P=0.0023);两组显著进步例数分别为23,25,组间数据对比χ2=0.1091(P=0.7412);两组进步例数分别为25,24,组间数据对比χ2=0.0269(P=0.8697);两组无变化例数分别为2,18,组间数据对比χ2=14.1511(P=0.0002);两组恶化例数分别为1,5,组间数据对比χ2=1.5464(P=0.2137);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χ2=18.7881(P=0.0000)。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凝血因子Ⅰ比较分别为 t=4.8100(P=0.0000),t=3.0496(P=0.0026),t=6.0388(P=0.0000),t=9.4281(P=0.0000),t=4.7705(P=0.0000)。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适应性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析胆宁片对实验性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析胆宁片对实验性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实验分别用D-氨基半乳糖和四氯化碳导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和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并对大鼠体内血清中AST、ALT以及蛋白的含量变化进行检测。结果同时观察注射胆宁片的大鼠与其他对照组进行比较,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G的影响以及其他的病理情况进行分析。结论胆宁片对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慢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作者:刘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强化实习护生角色意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强化妇产科实习护生的角色意识,明确患者的权利和护士的义务,使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实习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龙立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尿路感染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小儿尿路感染病原菌颁布及耐药性变化,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分析78例尿培养阳性的尿路感染患儿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小儿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85.29%,又以大肠埃希菌为首,在尿路感染病原体中占59.56%,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粪肠球菌。泰能(亚胺培南)是各种药物中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敏感性高的药物,但价格昂贵;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头孢他啶耐药性较低。对复杂性尿路感染,在细菌学检查结果出来前,用药首选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呋喃妥英为佳。结论小儿尿路感染发病率高,需及早进行尿培养和药敏试验,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用药。

    作者:曾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

    阿司匹林对血液中抗血小板凝集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本文将从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的机制,一、二级预防作用,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防治应用情况加以阐述,普及并贯彻执行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现实预防理念,以此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病残率。

    作者:陆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感染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 ,WBC)不同的测试水平在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用免疫色谱法、免疫浊度法对2680例受检者进行PCT、CRP定量检测,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受检者的外周血 WBC数。同时将3500例健康体检者的PCT、CRP,WBC作为对照组,并将它们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 PCT、CRP、WBC在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0.8%、56.9%、26.5%和9.7%、15.2%、1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 PCT、CRP和 WBC测定可作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细菌感染性辅助鉴别指标,对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及病情评估,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曼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其差异。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减缓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仕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诊断,总结B超检查效果及其指导下的手术实施效果。结果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有70例实质性脏器损伤,B超检查诊断62例,疑诊4例,漏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88.6%;另10例非实质性脏器损伤者经超声检查后确诊1例,确诊率为10%。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行B超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提供准确的脏器损伤部位、损伤范围、损伤程度等信息,进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信息指导;此外,B超检查不具有放射性,操作方法便易,在保证较高诊断率的同时可以降低临床诊断成本,经济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均十分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龚一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评价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诊断原发性甲亢的方法。方法选取41例确诊甲亢的患者(甲亢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变化,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助力指数(RI)和心率(HR),对比观察两组甲状腺内部血流分布状态。结果甲亢组甲状腺显示密集均匀型和粗糙不均匀型回声,甲状腺上动脉Vmax(121.6±24.8)cm/s,HR(102.8±17.5)次/min,与正常甲状腺 Vmax(25.4±4.27)cm/s,HR(74.5±9.32)次/min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助力指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显示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内部血流分布状态及回声变化,对临床诊断原发性甲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梁隆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即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中肺动脉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成功实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即房间隔缺损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50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压力,并对肺动脉压力在介入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正常/轻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轻度升高,前者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中度肺高压组:PASP和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①PH是ASD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肺动脉压力是其手术时机选择、疗效判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监测肺动脉压力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对合并PH的ASD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②用肺动脉频谱法可以较准确地估测肺动脉压力,其对于PH的ASD具有重要诊断价值。③经导管封堵治疗合并PH的ASD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能明显降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作者:唐峰;杨天和;刘晓桥;杨永曜;谭洪文;梁清龙;李世英;王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基于Perren提出的应变原理内固定器材在不断改进。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是AO在动力加压钢板(DCP)、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外固定架固定的基础上,结合点接触钢板(PC-Fix)和微创稳定系统(LISS)研发出来的一种支架性钢板内固定系统。本文对近年LCP内固定失败原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杨建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前臂骨折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前臂骨折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50例儿童前臂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前臂骨折患儿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缩短患儿骨折愈合时间,改善前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会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区近5年征兵体检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回顾与思考

    目的:回顾分析广州市越秀区近5年来兵检实验室检查情况,为今后兵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防部征兵体检标准,使用广州军区配发专用试剂,对广州市越秀区市区应征青年进行(抗-HIV)、(HBsAg)、(ALT)、尿常规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MOR/MAMP)进行严格检测。结果5年内参加征兵体检,其中抗-HIV均为阴性,HBsAg阳性率为2%,ALT异常率为9%,尿常规不合格率为20%,MOR/MAMP阳性率为0.6%。结论广州市越秀区应征男青年 HBsAg携带率较低,ALT及尿常规是实验室检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检测全过程,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间歇性压力仪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除了采用功能康复锻炼、抬高、向心性按摩外,加用间歇性压力仪治疗。结果有效地缓解了乳腺癌术后术侧的上肢水肿。结论为了减轻和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熊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深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目的:探讨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25例气胸患者应用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后76.0%(19/25)的患者引流术后2 d肺完全复张;操作方便,血管损伤小,肺复张良好,拔管方便,感染机会少。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并进行观察与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气胸患者迅速恢复。

    作者:尼梅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37例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佳护理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137例手术中,术后痊愈128例,并发切口感染1例,尿瘘5例,尿道狭窄3例。结论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陆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癌症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癌症疼痛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癌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感、焦虑水平及舒适度得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感及焦虑水平得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后舒适度得分明显对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为70.0%,两组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焦虑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春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西药房管理现状探讨

    在医药管理中,对医院的药房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患者经过医师诊治之后,取药的地方就是医院的药房,药房终发放出来的药物品质与患者的康复息息相关。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西药不断冲击着中国的医药业,同时西药也以其方便、实用等特点,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因此,对西药房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本文对西药房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旨在提高西药房的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

    作者:王建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5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对老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55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通过个体化的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心理状态稳定、均顺利完成置换手术。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老龄患者的治疗要给予重视,尤其要做好老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

    作者:程晓妹;张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交谈礼仪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深知交谈礼仪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而且有时至关到医疗成败。当前随着社会卫生改革的深化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日益提高。在护理工作中,交谈礼仪越来越是新的挑战。它表示着我们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思想水平、文化修养、道德行为的体现。

    作者:段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泌尿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个性化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结合泌尿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个性化护理,然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自我院2012年1月至今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及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护理进行打分(设定100分为高分),并统计患者对我科室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1例(1.8%),明显低于对照组3例(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满意情况。观察组患者对我科室护士综合评100%满意或非常满意,而对照组的患者89%满意或非常满意,11%勉强满意,对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可以发现,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有益于患者康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舒适度,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评价及满意度。

    作者:贺克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