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髓样细胞表达激发受体-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周雯;张平

关键词:细胞表达, 受体, 重症急性胰腺炎, 发病过程, 早期预测, 早期干预, 炎症, 炎性反应, 细胞信号, 危急重症, 抗炎介质, 级联反应, 干预措施, 病情预测, 病情进展, 重症化, 严重度, 死亡率, 发病率, 诊治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为临床危急重症,发病率逐年增加,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达20%~30%,诊治关键在于早期预测病情发展规律及严重度,早期采取系统干预措施,阻断病情发展,因此早期病情预测、早期干预阻断重症化一直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的热点。髓样细胞表达激发受体-1(TREM-1)是近新发现的一种在触发炎性反应和放大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相应作用的蛋白,主要利用特殊性的细胞信号进行传导,以刺激产生炎介质,且能有效抑制抗炎介质的表达,放大、激活炎症的级联反应,它在与炎症有关联的疾病的发病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紧密联系。本文主要总结髓样细胞表达激发受体-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的关系。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层级管理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层级管理应用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后,护理工作是否有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否有提升。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建立一个层级的急诊科护理等级体系,并定期进行护理工作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理的效果大大提升,护理过失和不满意情况大大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结论层级管理的制度应用到急诊科护士中,能够有效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工作的水平。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信心,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刘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成都市成华区19040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所属幼儿园2.5~6岁儿童屈光现状,尽早发现屈光异常儿童,积极治疗,早期干预特别是弱视的矫治,可使儿童的视觉异常在敏感期得到纠正,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发生率。方法应用美国伟伦公司生产的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随机抽取成都市成华区所属幼儿园1904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对视力筛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并散瞳验光,明确诊断,并统计分析筛查结果。结果在接受视力筛查的19040例儿童中,共检出屈光异常儿童1307例,占总筛查例数的6.86%。其中散光有565例(50.45%),远视380例(33.93%),近视53例(4.73%),弱视36例(3.21%)。结论通过视力筛查仪检查,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中屈光异常者进一步检查、确诊,特别是弱视儿童,根据临床类型,早期矫治,可以防止视力的进一步下降和单眼盲,对集体儿童眼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贾明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诊断,总结B超检查效果及其指导下的手术实施效果。结果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有70例实质性脏器损伤,B超检查诊断62例,疑诊4例,漏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88.6%;另10例非实质性脏器损伤者经超声检查后确诊1例,确诊率为10%。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行B超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提供准确的脏器损伤部位、损伤范围、损伤程度等信息,进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信息指导;此外,B超检查不具有放射性,操作方法便易,在保证较高诊断率的同时可以降低临床诊断成本,经济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均十分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龚一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麻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观察全麻上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49例全麻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治愈好转出院546例,死亡3例。全麻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较严重。结论全麻上腹部手术易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预防性护理,可以预防或减少PPC的发生,尤其是对高龄、吸烟及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永红;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护理情况。方法我院派出医护人员进入社区,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情况、用药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调查,做好记录。对于患者提出的不同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和宣传。结果较多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持续的服药,但是大多数的患者都没有依照医嘱坚持和正确服药。结论通过医护人员进入社区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访问和宣传,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遵循医嘱进行用药,提高了老年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增强了各位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减少了不正确用药而带来的危险事件,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

    作者:孙建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组织-实施-反馈的改革与管理对临床护理见习教学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本科护生临床护理见习教学各环节进行改革,为提高本科护生临床护理见习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07级护生182名,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由不同护理带教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带教,见习后对两组护生病例分析成绩进行比较,并进行见习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对见习带教教师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见习带教方法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护生病例分析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组织见习教学,加强见习教学各环节管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见习教学质量。

    作者:王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镜下氩离子束联合中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胃镜下氩离子束联合中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疣状胃炎病例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胃镜下氩离子束对疣状胃炎的隆起病灶凝除后给予自拟中药处方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自拟中药治疗。4w后胃镜复查,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和隆起病灶是否消失及创面修复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87%。两组对比有无显著性差异(P>0.05)。疣状病灶:治疗组消失率为91%;对照组消失率为52%。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9.4%;对照组复发率57.1%。结论胃镜下氩离子束联合中药治疗疣状胃炎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

    作者:高军;毛迎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的筛查与诊断方法,明确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早期筛查与诊断来判断该组患者的统计情况。结果原位癌及癌前病变可发生在女性各个时期,经早期筛查可发现如下疾病,包括:原位癌、癌前病变、人乳突瘤病毒、生殖道感染等。对36例原位癌与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后发现其中34例患者逐渐康复(94.44%)。结论对早期宫颈癌进行筛查可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为患者的临床治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原秀莲;车燕;王志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治疗肺性脑病20例疗效分析及体会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体会。方法通过20例肺性脑病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好转并成功脱机16例,2例合并心衰、休克、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而死亡,1例上机3d后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1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因病情再度恶化而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肺性脑病、抢救生命的关键治疗措施。

    作者:张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论智能手机在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及思想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不再是只有少部分人使用的高档手机,其在高校的迅速蔓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了许多机遇的同时,也使高校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剖析智能手机带来哪些挑战,并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旨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从而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8例痰菌阳性肺结核影像分析

    目的:总结58例痰菌阳性肺结核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对58例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影像分析,主要查阅普放 DR片及CT片。结果以双肺野分布多见,病变范围较为广泛,形态多种多样,主要以渗出、增殖、空洞及纤维化改变为主,并伴有肺内播散。结论胸片结合CT片观察,能找出诊断结核病的蛛丝马迹,为临床确诊或进一步检查指明方向。

    作者:朱光兴;盛二燕;杨黎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肠外瘘患者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肠外瘘患者的护理,提高肠外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通过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持续引流管负压冲洗吸引的护理、营养支持、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提高了治愈率。结论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肠外瘘成功治疗之中,护理工作极其重要。作者认为肠外瘘护理有较强的专科护理特点,细致的护理计划及措施,成功的护理是肠外瘘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肠瘘患者的起积极作用。

    作者:郭梅娟;韩玲;张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研究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狼疮性肾炎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确诊为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分别采用吗替麦考酚酯和环磷酰胺治疗,对比观察症状改善情况,以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同时做小鼠实验。结果治疗组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4 h尿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血清自身抗体显著减少,补体C3,C4升高,15例患者重复活检,肾小球活动性病变显著减轻。所得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吗替麦考酚酯能够明显诱导Balb/c小鼠体内CD4+CD25+Treg细胞的增殖。结论 TGF-β1可能参与了狼疮肾炎的发病,MMF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来改善狼疮肾炎的增生病变;吗替麦考酚酯能有效控制Ⅳ狼疮肾炎,提高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毅;刘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治概况

    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状况,概述出本病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治则,提示中医疗法对本病治疗疗效显著,具有广阔的前景,并提出目前中医治疗本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郑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63例HIV及AIDS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分析HIV及AIDS患者的心理特点,讨论护理干预对消除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以来,我院接诊的163例 HIV及 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心理特点,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常规护理组和加强护理组用两种护理方法对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HIV及 AIDS患者的心理特点为否认、恐惧、疑惑等,部分患者有自杀倾向,部分患者仇视社会、报复社会。加强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可以协助更好的治疗,能大限度消除患者的负面消极情绪,尽量让患者保持心态平和,完成治疗。在抑郁量表评分中,加强护理组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有显著改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治疗依从性更高,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及 AIDS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帮他们消除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雷金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护理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76例老年CHF患者分为观察组(38)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对比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夜间喘憋发作次数少、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夜间喘憋发作次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利用相对差距和法综合评价医院的医疗工作质量

    目的:运用相对差距和法对医院进行综合评价,为医院管理、考核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相对差距和法对2006~2012年的工作量、医疗质量及效益收入等方面的16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排出顺序并从中查找差距。结果该医院7年来医疗综合评价指标相对差距和 D值2006~2012年依次为6.017/4.721/3.973/3.184/3.271/3.237/2.744,表明医院的医疗质量总体呈递增趋势,但中间有波动。各项指标的加权相对差距和 D值排序与医院各年度的实际发展状况基本一致。结论说明使用相对差距和法评价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发展水平切实可行。

    作者:刘叶;罗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效果观察和护理措施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老鼠是主要的传染源[1],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卫生意识的加强,本病的患病率在逐渐下降,但每年来我科治疗的患者达5例以上,老年患者占90%,壮年患者较少见,与当地青壮年外出务工,总人数减少有关。病情严重,患者及家属情绪高度紧张,恐惧,我们在治疗和护理患者时,按照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效果良好,患者全部治愈。

    作者:冯建贞;刘鸿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的多元化

    针对中职教育和中职生的特点,发挥中职教育优势,中职学校应当重视对提高学生就业指导的认识,加大投入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就业指导,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以便更好适应社会,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作者:苏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月~12月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术后1例发生切口感染,腹腔脓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明确诊断、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并具有美容效果等优点。

    作者:孙勇;徐安书;傅朝春;时鑫;李月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