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颌面颈部淋巴结结核误诊18例分析

邱承林;王密腊

关键词:误诊, 结核, 淋巴结/诊断, 面部
摘要:我院自1984~1999年收治的颌面颈部淋巴结结核18例,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交通伤颈椎损伤早期误漏诊8例分析

    本文拟就对近5 a我院收治的交通伤患者颈椎损伤早期误漏诊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献南;李毅中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我院于1995~2001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西药腹腔灌注及微波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98例,临床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社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安丘市结核病控制对策及效果分析

    安丘市自1992~2001年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加强传染源的发现,在直接面视下短程化疗为核心的结核病控制对策的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10 a来实施的对策及取得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培涌;朱金秀;付传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误诊26例分析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糠秕孢子菌或/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性病变,好发于中青年[1],其外观酷似痤疮、毛囊炎,临床极易造成误诊,作者自2001-05~2002-07共发现误诊26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志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颌面部恶性淋巴瘤误诊11例分析

    首发于颌面的恶性淋巴瘤就诊于口腔科,极易与口腔颌面部的一些疾病相混淆而误诊.作者就2000-01~2002-04收治的11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淋巴瘤分析如下.

    作者:杨连平;杨成勇;朱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足月新生儿颅内出血CT 56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我院1a来收治颅内出血的足月新生儿56例,均做头颅CT检查,其中男40例,女16例,胎龄37~42周54例,过期产2例,体重2700~4000g 51例,4000g 5例.窒息(Apgar评分):重度25例,轻度31例.窒息因素:臂位产9例,产钳、吸引产26例,脐带绕颈12例、原因不明9例.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征象:抽搐、全身性42例,局灶性9例,双眼凝视50例.尖叫51例,易惊50例、肌张力增高5例、亢进51例;前囟降起28例.发病时间:生后3d以内54例,3~7 d 2例.采用美国皮特公司生产TQS第4代螺旋式全身CT机.生后2~3 d 54例,4~7 d 2例.受检患儿取仰卧位,采取横断层面,层厚一般10mm,必要时5mm.烦躁不安者检查前给10%水合氯醛0.5ml/kg灌肠镇静.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SAH)46例,脑实质出血(IPH)6例,硬膜下出血4例,并有病变者13例为弥漫性脑水肿.

    作者:闫德发;勾哲亮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误诊5例分析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腹内伤,其病死率可达12%[1].由于其生理及解剖的特殊性,往往给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本院1993-10~2000-04共诊治5例,分析如下.

    作者:彭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左下腹皮下恶性蝾螈瘤1例

    1 病例报告男,60岁.1999-11因左下腹皮下包块6a手术,术中见肿物大小约5cm×3cm×2cm,位于皮下组织中,呈结节状,包膜较完整,可移动,切面灰白略作编织状,质韧稍脆,病理诊断:神经纤维瘤.术后于2000-09复发,诊断同前.

    作者:李建国;孙桂明;陈善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阑尾炎致中期妊娠子宫破裂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37岁,孕2产1,妊娠27周.因突发持续性中下腹痛27h,于1989-03-24入外科.患者孕18~22周时曾患阑尾炎分别在妇科及外科住院行保守治疗月余.

    作者:张香兰;李素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室房1∶1传导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男,32岁.以发作性胸闷、心悸、头晕2h来急诊.查体:BP100/70mmHg,HR176次/min,口唇无紫绀,双肺无干湿性罗音,心律规整,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ECG示宽QRS波,呈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电轴重度右偏,R-P间期0.10s.拟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给予心律平70mg静注,共2次,无效.改用胺碘酮150mg静注,共2次,并给予胺碘酮300mg静滴,约3h后转复为窦性心律,ECG呈A型预激征候群改变.改日给予导管射频消融术,阻断旁道后,术后患者突然出现同入院时波形及频率一致的ECG表现,但呈房室分离.故诊断为特发性室速,此时亦证明入院时的ECG为经旁道1∶1逆传的特发性室速.后经电生理标测和消融术,证明室性心动过速位于左后室间隔,消融术后未再发作.

    作者:郝新军;王莹;王艳平;付桂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联合环孢素A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性造血,外周血血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常伴有感染或/和出血,部分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1].本病治疗难度大,疗效肯定的方案较少.我科自1997年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诱导分化剂治疗MDS,有效率达74%,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卫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实施多人多次查对提高手术安全性

    查对制度是安全管理及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严格查对制度是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保证.我科从1984年实施多人多次多环节查对制度以来,连续6 a无差错事故,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安全性.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宗莲;涂淑丹;程晓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大网膜脱入阴道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女,26岁.因4个月妊娠引产10d余,阴道流血并阴道脱出肿物4d,于2001-09-01以粘膜下子宫肌瘤收入院.10d前患者因4余月妊娠,在当地医院行雷夫诺尔引产,分娩后阴道流血较多,行钳刮术,术后流血仍较多,无血块,7d后阴道脱出一肿物,如鸭蛋大,阴道流血减少,血性分泌物明显增多,并下腹部坠胀感.

    作者:李素美;张桂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一次性输液器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次性输液器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不仅减少了院内感染的机会利于患者健康,也方便了广大的医护人员.但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一次性输液器在使用中也存在有以下问题,如:进针后回血慢,输液滴数较难控制,塑料外包装易破损被污染,一次性输液器滴液量小(15滴液量达不到1ml)等问题,通过总结经验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分述如下.

    作者:郭玉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综合医院抑郁症误诊调查

    自1999-02~2001-10对首次在我院心理科就诊的患者,符合CCMD-Ⅱ-R抑郁症的诊断标准897例进行分析.

    作者:于开军;罗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颈动脉硬化与左心室肥厚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程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无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82例高血压无合并糖尿病患者和78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及心脏B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以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上述160例患者按颈动脉有无斑块重新分组,对两组间LVMI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高血压无糖尿病组比较,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P<0.05,IMT增厚,P<0.01,两组LVMI差异无显著性;根据颈动脉有无斑块重新分组,有斑块组LVMI较无斑块组增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时,可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颈动脉斑块与左心室肥厚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梁旭;梁海南;黄璐璐;孙枫;黄志军;王增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髌骨纵行骨折漏诊23例分析

    髌骨纵行骨折并非少见,但易漏诊.我院自1990~1998-12收治髌骨纵行骨折37例,首次就诊漏诊23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洪浪;吴先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奴夫卡因的过敏反应与毒性反应的鉴别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将奴夫卡因的毒性反应误认为是过敏反应,两者不仅处理措施不同.更重要的是不能正确判断以后接受奴夫卡因的可能性,所以应该正确的加以区分.

    作者:胡恩本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结肠气囊肿症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女,46岁.因腹痛、腹泻、腹部包块0.5a,以腹部包块收住院.0.5a来阵发性下腹部胀痛,排便或排气后疼痛自行缓解,大便4~5次/d,为粘液便,无脓血.

    作者:张锦华;缪国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原发性胆囊癌误诊24例分析

    胆囊癌发病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中居第5位,由于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1982-01~2001-12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经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确诊原发性胆囊癌31例,其中有24例为术中或术后病理证实,术前误诊率达77.4%,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朱晓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