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衰时米力农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欧小玲;卓杨

关键词: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米力农/治疗应用, 心电描记术
摘要:Q-Td是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其和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猝死等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凯思立D与活力钙片加D3治疗佝偻病的对照观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已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其特征.维生素D不足促使成熟骨骺化不全,则表现为骨质软化症(ostemalacia)[1].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生长快,户外活动少,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目前维生素D与骨发育关系较明确,但钙与骨发育关系存在不少误解.本文就高钙-D3与低钙-D3治疗初期佝偻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脊髓型颈椎病误诊37例分析

    我们自1997-03~2002-03收治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误诊3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光强;潘之清;王传堂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肺叶切除加肺动脉侧壁切除治疗原发性肺癌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加肺动脉侧壁切除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采取肺叶切除加肺动脉侧壁切除治疗肺癌28例,其中肺动脉完全阻断血管部分切除19例,非完全阻断肺动脉侧壁夹闭切除9例.结果无手术后早期(手术后30 d内)死亡,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92.86%、41.18%、20%.结论肺叶切除加肺动脉侧壁切除术方便、有效、安全性较高,易于掌握,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张辉;王化勇;王雷;李勇;杨英祥;韩锡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误诊12例分析

    我科于1999-05~2002-05收治门诊误诊小儿多发性抽动症12例,分析如下.

    作者:郑屏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激光和激素治疗尿道肉阜疗效对比观察

    尿道肉阜是女性尿道口出现的肿瘤样组织,但并非真正肿瘤,又名尿道肉芽肿或息肉,是女性常见的尿道疾病[1].我院自1990~2000年共收治尿道肉阜300例,雌激素治疗150例,激光治疗150例.疗效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袁鹏飞;杨英刚;郭建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缩窄性心包炎48例手术的麻醉处理

    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主要手段是施行心包剥脱术,但由于缩窄性心包炎病期长,心功能差,麻醉处理时具有特殊性.我院从1988~2001实施缩窄性心包炎部分剥脱术48例,现就其麻醉手术中的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元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无精子症血清激素与睾丸生精功能的相关性

    就我院门诊近3a来资料完善的无精子症310例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无精子症患者血清性激素与睾丸生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对无精子症患者的治疗.

    作者:潘国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结核性心包炎致肺动脉狭窄1例

    女,23岁.主诉:发现心脏杂音10 a余,体力活动受限,晕厥5~6次.既往史:2岁时患结核性脑膜炎.查体:t36.2℃,P76次/min,R18次/min,BP110/55 mmHg,NYHA Ⅲ.广泛心前区、左腋下、右胸、背部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以胸骨左缘第3肋间响.

    作者:吴华民;崔少鹏;张羽;王恩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本文研究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周红漫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Bartter综合征并发MODY1例

    1 病例报告女,17岁.以阵发性无力1 a为主诉入院.1 a前无诱因开始出现阵发性无力感.当时曾化验血K+3.4 nmol/L,血糖6.8 nmol/L,口服氯化钾水后好转,未再系统检查治疗.此后多次发作,均口服氯化钾水治疗好转.家族中无遗传性低血钾史,外祖母2型糖尿病.查体:t36.5℃,P78次/min,R18次/min,BP105/60 mmHg.神志清,颈软,甲状腺不大,心肺腹及四肢正常.辅助检查:血RBC4.0×1012/L,WBC7.5×109/L,Hb 110 g/L.尿常规:Glu(+),Pro(-),KET(-),尿K+48 nmol/L,尿Na+91.2 nmol/L,尿Cl-90.1 nmol/L,血K+2.41 nmol/L,Na+132 nmol/L,Cl-91 nmol/L,CO2CP29.3 nmol/L,AG17.8 nmol/L,BUN7.8 mmol/L.Cr143.7 nmol/L,ACTH及Cs节律正常,醛固酮立卧位试验:立卧位结果均高于正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立卧位试验,立卧位结果均高于正常,双肾上腺CT平扫及增强均未见异常,双肾上腺彩超未见异常,垂体MRI未见异常,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8.6 nmol/L,餐后2 h 13 nmol/L,胰岛功能测定:OGIRT0′:0.43 nmol/L,120′:0.72 nmol/L,OGCPR:0′:290 pmol/L,120′:1030 pmol/L.诊断Bartter综合征并青年人成年型糖尿病(MODY).

    作者:高俊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48例分析

    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是导致麻醉失败或局麻药中毒的常见原因.现将我科近年来发生的48例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的预防、诊断、处理及鉴别简述如下.

    作者:刘白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病治疗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病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合并脊髓型者脊髓功能恢复停滞早于神经根者,而且差.但是后期二者脊髓功能均出现恶化.②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疗法.③无论合并何型颈椎病,远期疗效与手术时机均呈负相关(P<0.05).④远期疗效与合并脊髓型的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早期手术是此类损伤首选疗法.合并脊髓型者更应尽早手术.

    作者:孙宇;蔡钦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新生儿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误治1例分析

    儿童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是先天性手畸形中发生率较高和较常见的畸形,是由于胚胎发生7~8个月时,手指分化局部出现停顿所致[1].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和患儿父母亲对此疾病的日益重视,对修复的要求亦愈来愈高,为避免给患儿造成身心发育障碍,多要求在早期实施手术.由于儿童手部解剖结构较细小,不易辨认,设计皮瓣及皮片移植等操作困难,术后不易固定,且儿童术后不能配合功能锻炼,而手术又牵涉到如何改善功能和外观等问题,因此多主张在学龄前实施手术,且手术多由小儿外科或整形外科医生或手外科医生实施.如果不能掌握这一原则,提高对此畸形的认识,极有可能影响手术效果,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手术失败[2].

    作者:林立;顾立强;裴国献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学校体育运动损伤与误诊预防

    在学校体育运动中,由于学生动作技术不正确,外来力量的冲撞,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等,这时就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由于学生、老师对运动损伤知识了解较少,就容易对伤势伤情做出误判,耽误了佳治疗时间,甚至留下损伤后遗症.因此尽量避免损伤的发生或发生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至关重要.

    作者:牛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漏误诊28例分析

    我院急诊科近2 a收治急性CO中毒247例,其中28例在院内外首诊时误诊,占11.3%,分析如下.

    作者:于红俊;姜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心绞痛肌钙蛋白I检测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心绞痛患者入院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的变化,并评价其对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3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及30例健康成年人分别进行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并分析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 UAP患者中cTnI≥0.1ng/ml占47.7%,其中30d内45.1%发生了心脏事件.cTnI<0.1ng/ml中8.8%发生心脏事件(P<0.05).定量cTnI检测对预测心脏事件的敏感性为76.3%、特异性为67.4%、阳性预测值为45.6%、阴性预测值为87.8%、准确性为69.5%.结论 cTnI定量检测对判断UAP患者短期内发生心脏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黄乙穹;刘文娟;王萍;王欢;王玲;朱小多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子宫多发性血管平滑肌瘤1例

    1 病例报告女,50岁,G4P2.因月经量增多1a,B超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于2000-05-25收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1a来月经量进行性增多.周期及经期无改变,无痛经史.入院后检查:一般情况好.妇科检查:子宫如3+月妊娠大小,表现凹凸不平,质软、活动尚可,双侧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2000-06-06行子宫全切术.术中见腹腔有淡黄色清亮液体,约200 ml,子宫如孕3个月大小,质软,淡红色,表面凹凸不平.膀胱子宫腹膜反折下及双侧阔韧带内有成群直径在0.5~3cm大小不等椭圆形、质软结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取一结节剖开呈质软灰白色组织,内有胶质样物及暗红色血液、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报告为平滑肌组织.因考虑肿瘤形态,不符合平滑肌瘤,且患者年龄50岁.故决定行全子宫双附件+盆腔肿瘤切除术.术中因子宫峡部,宫旁结节密集并向盆底延伸,为避免损伤输尿管,剪开阔韧带前后叶及后腹膜逐一剔除小结节后断扎,未见明显子宫动静脉.术后剖开子宫肌层见多个大小不等灰白色结节内均有暗红色血液.术后病理:子宫肌壁间海绵状血管瘤,子宫峡部浆膜下双侧阔韧带多发性血管平滑肌瘤.术后经过良好,7d拆线痊愈出院.术后2a复查,无明显异常发现.

    作者:陈燕;曹开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过敏性咳嗽误诊28例分析

    现将我院自1995年以来所误诊的28例分析如下.

    作者:侯亚民;杨淑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腹茧症合并不孕误诊3例

    1 病例报告例1 女,25岁,以婚后4a不孕,发现右附件囊肿2个月入院.曾行输卵管通液提示不畅,B超示右附件囊肿.既往健康,月经规则,G0P0A0.检查:子宫正常,右附件区扪及不规则囊性包块,约6 cm×5 cm×5 cm,活动欠佳.入院行电视腹腔镜探察术,于脐部行气腹针穿刺,腹壁下柔韧感较强,充气压力异常上升,达18~20 mmHg,重新穿刺充气,压力仍持续升高,反复3次,均失败,改行开腹探查.取耻骨联合上方横形切口,切开皮下各层,反复提取无腹膜,仅见疏松结缔组织,灰白色质韧膜状物,肠管之间粘连,小心分离盆腔内粘连之肠管,于盆腔右下方扪及一囊性肿物,约6 cm×5 cm×4 cm,左侧附件及子宫正常,行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病理:卵巢黄体囊肿.出院诊断:腹茧症致不孕并卵巢黄体囊肿.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罗库溴铵合用阿曲库铵的临床效应

    理想的肌松药应该是①作用迅速、可靠;②阻滞时间和肌松强度可预估;③逆转容易;④无副作用;⑤价格低廉[1].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完全符合这些要求,因而伍用两种肌松药以期达到上述的目的是一种很好的探索方式,本研究旨在观察罗库溴铵合用阿曲库铵的临床效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四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