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检阴性农民工肺结核临床X线分析

冯秀明;杨年松;李建文;程双平

关键词:农民工, 肺结核, 痰检阴性, X线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痰检阴性农民工肺结核临床X线表现及年龄、性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18例痰检阴性农民工肺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痰检阴性率为70.7%.男271例,女147例.咳嗽170例,占40.7%,咳痰104例,占24.9%,咯血30例,占7.2%,无症状235例,占56.2%.浸润型肺结核417例,占99.8%;粟粒型肺结核1例,占0.2%.渗出灶338例,占80.9%,增殖灶303例,占72.5%,纤维灶155例,占37.1%,空洞灶13例,占3.1%.单侧肺受累224例,占53.6%,双侧肺受累194例,占46.4%.结论:痰检阴性农民工肺结核的临床症状较轻,而X线表现较重,80%有渗出性病变,建议提高痰检阳性率和重视痰检阴性病人.必要时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铜绿假单胞菌265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PAE)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6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结果:PAE临床分布以ICU及呼吸科多.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高,占71.3%,其次为分泌物,占13.6%.PAE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8.3%;其次是头孢呱酮/舒巴坦,耐药率为12.1%;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耐药性、多重耐药性.结论:加强对PAE的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对保持敏感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傅先辉;高艳;聂麟熊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运用目标管理提高内科临床带教质量

    目标管理是以科学的管理和行为科学为基础形成的一套以目标为中心的激励式参与式管理制度与方法[1].临床教学,是护理学生从学生过渡到护士、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为了进一步保障临床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我科从2007年1月开始.结合内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内科的教学计划,拟定了教学目标,对护理学生的临床带教运用了目标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叶凤珍;潘珊;刘翠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丙泊酚联合间苯三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间苯三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丙泊酚1.5~2.5 mg/kg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间苯三酚,即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 mg.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剂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高龄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高龄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是威胁高龄糖尿病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可以控制糖尿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杨秀梅;王淑琼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门诊病人静脉输液的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门诊病人静脉输液治疗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输液57 600例次的临床护理资料,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1 722例次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2.9%,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心悸气促,恶心呕吐,输液反应等不适.结论:对于门诊静脉输液病人要采取减少局部红肿、疼痛,规范护理操作,根据不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预防输液反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护理措施.

    作者:姚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腹股沟疝CT表现

    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腹股沟疝,常分为斜疝及直疝,以斜疝常见,约占95%,男性多于女性[1].典型病例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病史可明确诊断,但对酷似疝的腹股沟肿物或隐匿性腹股沟疝,常需要影像学检查.搜集我院2003年1月~2007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股沟疝32例,结合临床和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螺内酯及坎地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衰是由于各种心脏疾患致使心脏收缩力逐渐减弱,不能有效地将回流到心脏的血压入动脉,出现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而静脉系统血液回流受阻,脏器淤血.慢性心衰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治疗已从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

    作者:周必琼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B超诊断双侧肾上腺B细胞淋巴瘤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双侧腰胀、腰疼及上腹部疼痛半月,于2009年4月2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 37℃,P 90次/分,BP 106/72mmHg.一般情况欠佳,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无色素沉着及皮疹.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律齐,无杂音.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作者:岳治琴;刘晓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布及个体危险因素数量与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例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个体危险因素数量与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80例腔隙性脑梗死中有高血压162例(占90%)、合并血脂异常131例(占73%)、有糖尿病54例(占30%)、合并心脏病113例(占63%)、卒中病史29例(占16%)、COPD36例(占20%).1个危险因素组18例(占10%),2个危险因素组48例(26.7%),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组114例(占63.3).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卒中病史、COPD为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为腔隙性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同时,个体危险因素数量越多,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的危险性也越大.

    作者:谭冬平;冯桂平;李玉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严重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术的护理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的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其特点是食管下端括约肌(LES)不能正常松弛,致使食物不能入胃.临床上以间歇性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及胸骨下段疼痛为常见症状.我院于2009年6月12日收治1例特别严重贲门失迟缓症患者,并在胃镜下行球囊扩张术.

    作者:王雪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80例取器妇女临床资料,分析取器年龄、有无人工流产史、妇科疾病史、置器和取器时机、IUD嵌顿、子宫位置与取器困难的关系.结果:取器困难组年龄高于取器容易组;取器困难者放置IUD年限较长;围绝经期发生取器困难的比例较高,嵌顿可能是造成取器困难的重要原因;子宫后位组取器困难的比例高于子宫前位或中位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取器时机[3.310(2.171,5.045)]、IUD嵌顿[77.078(40.631,146.220)]、子宫后位[2.212(1.358,3.602)],是取器困难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IUD嵌顿是取出IUD困难的主要危险因素;围绝经期妇女应尽早取器;取IUD时要注意子宫位置,尤其是前倾或后倾明显者.

    作者:周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择期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年龄18~6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术毕前30 min静脉缓注布托啡诺0.75 mg.Ⅰ组:布托啡诺4 mg+舒芬太尼100 μg+昂丹司琼8 mg;Ⅱ组:舒芬太尼150 μg+昂丹司琼8 mg,每组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剑200 ml,背景剂量3 mL/h,PCA 2 mL,锁定时间15 min.分别记录术后4、12、24和48 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患者平静时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及Ramsa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统计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HR及SpO2和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两组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的方法.

    作者:陈勇;董理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液回收机在脑科手术中的应用

    脑科手术是由于不同外伤引起颅脑损伤而需要清除病灶的手术.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伤残率和死亡率均属首位.颅脑损伤中颅内血肿占大多数特点为病情危重,出血多,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有时配血、备血不及时,难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我院于2009年6月引进一台血液回收机,对10例脑科手术进行回收与回输,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黄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小板输注的合理应用及效果分析

    血小板输注是预防和缓解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出血的重要措施,近10余年来血小板输注显著增加,日益普遍,但在多次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过程中,患者的效果会不同,为此,我们对血小板合理应用进行观察及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红亚;李永琴;罗焰;刘廷松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Survivin与泌尿系肿瘤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特定基因的程序性表达而介导的细胞死亡,它一方面是生物个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事件,另一方面是成熟个体在各种生理病理条件下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平衡的反应.细胞凋亡抑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对放、化疗不敏感密切相关.存活素(Survivin)是1997年由Ambrosini等[1]用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EPR-1)cDNA在人类基因库的杂交筛选中分离出来的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新成员.现对其研究现状及与泌尿系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何二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76例中老年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中老年妇女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其中18例因服药效果不明显者进行了针吸细胞学穿刺诊断.结果:76例中15例用免疫治疗后肿块变软缩小,61例无明显变化,对18例进行了针吸细胞学穿刺检查,13例癌变,并进行了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随访5年以上,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对中老年妇女囊性增生病患者应予以重视.当临床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行局部包块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以排除癌变可能性.

    作者:张强;周长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278例临床分析

    我急救中心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出诊救治278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经随访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78例CO中毒患者均为急诊患者,男165例,女113例;年龄1~86岁,平均48岁.其中煤气炉及煤气热水器中毒210例,燃煤炉取暖28例,吃火锅中毒21例,车内中毒11例,自杀2例.

    作者:翟洪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结果: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0天后依达拉奉组C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依达拉奉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匡小勇;蒋兴家;伍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门诊化疗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疗效观察

    由于门诊化疗患者的特点,静脉穿刺均选择浅静脉,化疗病人周期长,药物刺激性强,即使使用普通头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由于进食、如厕、呕吐等原因,也会造成穿刺部位药物外渗,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心理负担,部分患者对治疗产生了抵触情绪.

    作者:徐馨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机械通气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重度AOPP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应用机械通气后成功抢救23例,死亡2例,放弃1例.结论:呼吸机正确应用在AOPP呼吸衰竭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闫卫军;李小静;张慧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