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利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64例,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2例。对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随访。对照组患者使用腹部平片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漏诊、误诊情况发生的几率。在治疗方面,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的结果和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诊断后发现,对照组患者12例发生漏诊、误诊情况,漏诊、误诊情况发生的几率为37.50%;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漏诊、误诊情况,漏诊、误诊情况发生的几率为31.25%,<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治疗方面,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过程中发现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为9.38%。结论腹部平片+B超在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漏诊、误诊情况发生的几率,能够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在胆石性肠梗阻的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病情诊断情况选择手术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郁荣;吴铎;姚纯;刘飞;陈鹏;江斌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的肺心病患者给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静脉输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动脉压力、血脂水平、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水平改善,肺动脉高压明显下降,心电图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确切疗效。
作者:孙其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讨口服大承气汤加八珍汤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病情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抗感染、补液治疗的同时于术后8小时开始口服大承气汤加八珍汤,对比术后病情康复时间。结果治疗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进食时间、精神状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常规正常比率、切口感染数8个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口服大承气汤加八珍汤能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清热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炎抗毒,改善术后精神状态,促进肠道蠕动,改善食欲,促进患者病情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龙;陈代林;张春高;李克平;刘永寿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乳房按摩联合吸奶器吸奶对剖宫产初产妇泌乳量、乳房胀痛、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产妇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2h开始增加乳房按摩和吸奶器吸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产后第3、4d泌乳量观察组均显著多于对照组(<0.01);产后第3d乳房胀痛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产后第4d乳房胀痛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1);母乳喂养例数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0.01)。结论产后2h开始乳房按摩和吸奶器吸奶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增加泌乳量、减轻乳房胀痛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效果确切。
作者:徐香;王伟;沈谦;杨艳梅;项穗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恶性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肿瘤干细胞是被认为使肿瘤的转移复发以及耐药的根源。现在有许多的研究显示Hedgehog信号的通路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Hedgehog在维持肿瘤细胞包括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所具有的一些作用进行了综述,期望为临床研究提供一条思路。
作者:秦洪真;陈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直肠前壁闭式缝合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8例均为女性,采用骶管阻滞麻醉,直肠前壁闭式缝合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结果随访3个月~2年,25例症状完全缓解,排便1~2次/d,排便不超过5 min/次;3例症状明显好转,2~3 d排便1次。结论直肠前壁闭式缝合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方法,疗效满意。
作者:宋晓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应付问题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为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研究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3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应付问题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等(中度)水平;身心健康程度总体状况良好;其工作压力程度对其身心健康程度有显著影响,但应付问题方式的合理性对其身心健康程度影响不明显。结论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解决压力问题。
作者:曾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构建时间序列分析ARMA模型,通过模型的识别、模型的定阶、模型的参数估计拟合适合我院住院人次的模型。方法依据我院2005~2013年住院人次,应用ARMA模型预测2014年1~4季度住院人次,并评价预测效果。结果 ARMA模型构建理想,能够较好的拟合时间序列,对我院住院人次预测比较准确,可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作者:李松娜;刘坤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65例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性瘫痪儿童65例,对患者行语言训练、穴位推拿按摩、游戏疗法等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连续6~9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岁患儿2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23/23);3~6岁患儿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22/30);>6岁患儿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0%(6/12)。语言发育迟缓组患儿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20/20);构音障碍患儿3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5%(28/32);混合型患儿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6.1%(5/12)。结论及早的对脑瘫性语言障碍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其语言功能恢复,提高患儿后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作者:梁松;陈嘉;王美玲;杜翔;吴兆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于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2014年5月~2015年5月确诊收治的200例宫内胎膜早破产妇,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自入院以后直至分娩结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0.0%,助产10.0%,剖宫产10.0%;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65.0%,助产14.0%,剖宫产21.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减少胎膜早破产妇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负面情绪,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吴丽芸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老年重症监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维生素D缺乏患者,对照组为维生素D正常患者,观察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死亡率、多器官功能综合征(MODS)发生率等指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是影响老年重症患者预后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杨凤;黄小红;谢玉芳;刘仕翔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5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敷治疗,评价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敷治疗,改善颈椎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李雪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干部科长期住院需留置胃管的160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观察,对比分析针对老年患者胃管意外拔管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否有效。方法干部科长期住院需留置胃管的患者160例,前3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安置、固定及鼻饲方法,后3个月从更换胃管即加强护理干预,包括安置胃管前的心理护理,改进固定胃管方法,做好<束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舒适度。观察干预前后胃管意外拔管的例数。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的胃管意外拔管率为15%,进行护理干预后意外拔管率为0.6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长期安置胃管的老年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丹菊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建设发展和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凝聚、积淀起来的一种具有医院特色的文化氛围、精神力量、整体形象、职业道德和行为方式,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作者:朱卫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总结慢性泪囊炎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经验,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分析我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160例(18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149例(183眼治愈),1例复发,再次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治愈率为99.5%。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做好慢性泪囊炎的术前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既减少了各种感染的机率,又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春林;唐双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对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门诊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60岁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和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健康状况和社会关系等指标的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4项指标的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前后的组内和护理后的组间差异均显著(<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2例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组(n=36)与常规对照组(n=36),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干预组在健康教育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与满意度均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发群体,对于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采用系统的护理措施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
作者:孙美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开始对一些住院时间在15d以上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留置PICC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深静脉穿刺术留置深静脉管的老年患者。结果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留置PICC管使用时间、不良反应等低于对照组(均<0.01)。结论 PICC置管在老年重症患者中使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条确保抢救通畅的静脉通路。
作者:秦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分析医保投诉案例,总结其产生原因:医保政策理解有误;职责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合理收费;告知、沟通不到位等。同时针对投诉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开展医保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加强医保执行力认真执行医保考核标准;加强医患沟通;创新医保管理模式等。结论转变观念,在医保管理工作中不断摸索经验,宣传政策、加强培训、强化管理、健全制度,努力为参保患者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1]。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高压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高压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60例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本组60例患者中57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死亡,整体治疗效果较好,达到预期。结论有针对性的科学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重度肺高压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作者:李丹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