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胸椎多椎体结核患者时使用经肋椎关节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胸椎多椎体结核患者共51例,均采用经肋椎关节手术入路的治疗方式,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通过1年随访发现,48例患者在6个月内植骨完全融合,其余3例均在1年内完全愈合。后凸畸形的矫正状况为后一次随访时患者平均的Cobb角为9.4o。结论在胸椎多椎体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经肋椎关节手术入路的方式,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蓝文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策略研究。方法随机选取68例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所有68例患者血液检查标本产生误差因素并提出有效减少误差的针对性策略。结果目前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院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患者自身因素,耽误血液标本送检佳时间,血液标本运送差错等。结论血液标本误差因素呈现多样性特征,因此有关部门为了大程度减少血液标本误差几率,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责任制,工作合理分配到个人,提高血液标本包括标本采集、存放、运送和检验项目在内的工作质量,增强血站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与责任心。利用全方位手段提升操作者工作积极性,从而降低差错频率,充分发挥血液作用。
作者:吴雪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判定97例受检者心电图ST-T改变是功能性还是心脏器质性改变,为临床诊断、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试验前3 d停用影响神经及血管的药物。服药前先描记十八导心电图,然后口服心得安30 mg,体型较胖者可加服20 mg,于服药后60 min,90 min、120 min各描记一份十八导心电图,进行药物前后心电图比较。结果口服心得安药物后,女性55例实验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80%。男性13例实验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45%。结论心得安药物试验对鉴别器质性或功能性ST-T改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高。
作者:李聪聪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各医院诊疗人次、出院人数以及医师每日担负的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的动态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云南省各医院的诊疗人次、出院人数以及医师每日担负的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各医院2008~2014年诊疗人次年平均增长9.68%,出院人数年平均增长14.71%;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年平均增长2.84%,每日担负住院床日年平均增长4.16%。结论2008~2014年云南省各医院医师的工作负荷逐年增加。
作者:罗艳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析以及疗效影响,并分析出其应用价值。方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一年的时间内进行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病例数60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为300例,对照组为30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服务以及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一定的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服务以及以及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之后,术后的满意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都比对照组更好。结论使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凤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卫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根据8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不同病情对患者及照顾者采用不同的康复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随机分两组,康复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与护理。用洼田氏试验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比较患者康复健康教育前后吞咽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第30d吞咽障碍分级的比较结果双侧检验(<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即康复护理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有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
作者:邹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并观察分析其对于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以及管道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中选取9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常规的护理办法,对照组则进行循证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并将两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对比,观察组有3例患者为非计划性拔管,占比6.67%,对照组有8例患者为非计划性拔管,占比17.78%,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刘献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了解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干预策略的认知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综合ICU中的82名ICU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CU护士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干预策略认知平均得分为(7.95±1.531),满分13分。结论医院应加强ICU护士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干预策略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培养专业护士,确保有效落实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干预策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何琴慧;吴晓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比及分析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5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0.05);在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上,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0.05)。结论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均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但阿立哌唑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率更低。
作者:周佳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癫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因为癫痫发作不可预测,担忧长期服药的副作用,长期以来人们的误解,歧视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在护理的儿童癫痫,有一些缺陷,如家庭矛盾,亲密度低,社会适应能力差,这对孩子的康复和家长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大多数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异常行为,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不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和适应环境的行为。鉴于此,我们对癫痫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钟淑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特别是急诊护士,在患者病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常常无法避开周围潜在的一些未知危险,对于急诊护士来说保护好自身的安全是必须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王彩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下肢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和置喉罩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没有明显的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置喉管即刻、拔出喉罩前以及拔出喉罩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有明显的差异,<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膝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而言,采用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有助于降低应激反应,减少麻药剂量,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臧庆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通过输血申请单核对、床边采血身份核对、临床输血、护理记录规范性追踪对2014年1月~12月我科366例次输血进行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安全输血的信息化管理,在输血申请单退率,采血、输血身份核对,临床输血过程、通过对护理记录追踪,规范安全输血明显提高。结论运用信息技术在规范安全输血中的管理,保证了身份核对的准确性,使患者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与护理。但也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从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发挥更大效能。
作者:吴玉梅;吉承玲;胥红梅;张渝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麦粒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34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均17例,对照组患者均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均采用针刺+麦粒灸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7%,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顽固性面瘫采用针刺联合麦粒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金林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29%大于对照组61.7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理、躯体、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结核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纠正错误认知,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免疫能力。
作者:王淑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主要发生在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近年来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伴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乳腺良性感染性疾病,占乳腺疾病的4%~5%[1]。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临床多表现为乳头溢液、乳腺肿块及乳腺炎症,其在临床治疗上处理不当易复发,出现乳管瘘因长期不愈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2]。现将我科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95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明刚;刘莎;郭丽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内科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88例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施心理护理的手段和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只常规护理),两组人数分为48例和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后,在病程恢复、情绪改善。社会实践能力上都要明显比对照组占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内科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其预后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秋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对房颤患者使用ARB类药物治疗并检测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房颤患者76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同一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AF治疗不同时期下,血清CRP水平浓度的变化分析。结果入选的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无明显差别。 AF治疗组治疗前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1)。在使用缬沙坦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0.01)。在治疗组中随着服药时间逐渐延长,血清中CRP的水平逐渐降低(<0.01)。结论炎症可能参与了AF的发生、发展;缬沙坦可能通过阻断炎症反应而起到控制AF的的作用。
作者:李祚涛;王钇力;宋巧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行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胃肠科进行治疗的150例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兰索拉唑组(n=50)、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患者均使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克拉霉素、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进行治疗。三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w的治疗,观察对比兰索拉唑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兰索拉唑组(<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其中尤以兰索拉唑、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的联合使用的疗效为显著。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了解其特点、规律,加强监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所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187例,按照年龄、性别、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其中抗感染药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比例高,达47.1%,中药制剂比例<14.9%。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重视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