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的效果影响分析

王淑兰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结核病,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29%大于对照组61.7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理、躯体、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结核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纠正错误认知,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免疫能力。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观察我院利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来治疗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以来一共有6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常规组32例。治疗组采用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法,并且联合心理干预进行综合治疗。常规组也有32例,应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68.75%。结论利用药物综合治疗与心理干预治疗的方法治疗青少年的抑郁症,能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静;陈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中自体脂肪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96例需进行整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自愿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自体脂肪移植,术后定期跟访9~12个月,研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96例患者在进行自体脂肪移植后,未发生脂肪坏死,感染,萎缩等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仅有3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结论自体脂肪移植安全无副作用,生物相容性程度高,能够显著提高整形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田启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金梦贤老中医针药并用治疗中风疗效观察

    金梦贤(1921~1998),原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学会和平区分会理事长,天津市和平康复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990年被推选为全国五百名培养继承人的老中医专家之一。

    作者:葛立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10例特殊宫外孕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

    目的:分析特殊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例特殊宫外孕患者,针对患者采用科学的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其临床抢救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10例特殊宫外孕患者通过接受科学的临床抢救以及临床护理,均顺利康复并且出院。结论针对特殊宫外孕患者,应保证临床抢救的科学性,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病情监测等,优化临床护理,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贾兴芬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探析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在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行全脑放射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50例,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放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疾病控制率为96%;均为I~Ⅱ级毒副反应,表现在恶心呕吐、脑水肿、脱发、骨髓抑制等,不影响下一阶段的治疗;放疗后,1个月生存率为93.75%,1年生存率为41.67%。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放疗的毒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高桂秋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ARMA模型在某三甲医院住院人次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构建时间序列分析ARMA模型,通过模型的识别、模型的定阶、模型的参数估计拟合适合我院住院人次的模型。方法依据我院2005~2013年住院人次,应用ARMA模型预测2014年1~4季度住院人次,并评价预测效果。结果 ARMA模型构建理想,能够较好的拟合时间序列,对我院住院人次预测比较准确,可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作者:李松娜;刘坤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2012年4月~2014年10月入院的73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35例单纯采取腹式子宫切除术,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经过围手术期规范的整体护理,并通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的对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均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已逐步超越腹式子宫切除术,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形式,适于临床广泛应用开展。

    作者:马鑫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普外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

    目的:通过回顾资料研究普外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发生切口感染情况。结果642例普外手术共发生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为2.02%。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比术中使用抗生素感染率更高,二、三联用药比一联用药感染率更高,差异均有显著性(<0.01)。结论普外手术预防切口感染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段荣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口服锌制剂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锌制剂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84例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静脉补液和口服盐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快,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3个月内复发率为19.05%,对照组症状消失慢,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复发率达42.86%。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口服锌制剂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明显,症状消失快,治疗总有效率高,3个月内复发率低。

    作者:刘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0例白塞氏病致皮肤、口腔、外阴溃疡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白塞氏病患者皮肤、口腔、外阴黏膜溃疡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住的白塞氏病中20例致皮肤、口腔、外阴黏膜溃疡的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2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并出院,其中18例患者溃疡痊愈。结论白塞氏患者皮肤、口腔及外阴黏膜损伤率高,通过临床护理,保护患者的皮肤黏膜非常重要。

    作者:李沭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关于H型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在医学界历来是争议颇多,且在研究结果上呈现出不同方向的学术格局。 H型高血压作为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生成体,借助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这一病原体的传播与扩散,使得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并值得在理论层面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朱慧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全喉切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全喉切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喉切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时间为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出院后均给予家庭随访,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入院时)和干预后(随访结束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知识水平的差异。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ES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说明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随访结束后,实验组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ESC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提高全喉切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5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敷治疗,评价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敷治疗,改善颈椎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李雪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探讨小儿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儿麻醉诱导期使用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有何影响。方法择取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的患儿6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34例。对两组患儿行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药物。对实验组患儿行0.02μg/(kg·min)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对参照组患儿行0.01μg/(kg·min)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并对比两组患儿镇静效果、麻醉脑电双频指数、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以及麻醉诱导时间。结果通过用药,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均较佳,但是实验组患儿的镇静效果更为突出,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儿的麻醉脑电双频指数、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以及麻醉诱导时间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的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用舒芬太尼药物能够有效增强丙泊酚药物的镇静作用,但是利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药物达到的镇静效果存在差异,使用大剂量的舒芬太尼药物能够使镇静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郑建宁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普外科急性阑尾炎8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疗情况。方法80例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为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止痛药使用例数、平均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较之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乔志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关于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0例,回顾分析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防治对策。结果发生并发症患者共3例,其中胆漏1例、胆道出血2例,本次并发症发生率为3.75%,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后患者好转,本次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加强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科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徐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疼痛点局部施行刺络拔罐方法,隔日治疗一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痊愈23例(53.5%),显效12例(27.9%),有效5例(11.6%),无效3例(6.9%),总有效率93.0%,治疗前后VAS比较,<0.01。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便、有效、安全。

    作者:任永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利用家庭访视进行按摩护理对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利用家庭访视进行按摩护理对产后子宫复旧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接受自然分娩的5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家庭访视及按摩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宫底高度变化低于对照组,且<0.05;观察组子宫复旧效果、恶露持续时间、宫腔积液等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7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0.05。结论利用家庭访视进行按摩护理对产后子宫复旧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周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企业医院绩效管理问题的初步探讨

    随着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医改已进入深水区,企业医院如何在医改中生存与发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切实实现公益性和自身应有效益的双赢,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俞荣强;阙挺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肛肠病术后疼痛的西医治疗研究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西医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案,探究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案。综合使用文献检索法和病例资料分析法,研究分析现阶段有关肛肠病术后疼痛的西医治疗进展的相关文献,论证文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联系临床工作实践,提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笔者在充分分析研究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形成本篇综述。

    作者:李大淦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