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珍
目的:观察急诊我抢救护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由救护车直接送至ICU病房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由救护车直接送至急诊室接受抢救护理后送至ICU病房接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有效降低死亡率,建议临床广泛应用急诊抢救护理措施。
作者:肖金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卒中危险因素,探讨其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社区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新增高血压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体重指数、治疗依从性两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随后给予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中院BMI≥25患者的构成比显著高于BMI<25(<0.05);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构成比显著低于治疗依从性较差构成比(<0.05)。经过6个月社区护理干预后,在BMI≥25、BMI<25、治疗依从性良好、治疗依从性较差三个方面,差异显著均<0.05。结论治疗依从性、BMI与高血压脑卒中发病存在正相关性,应针对性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肥胖发生率,以改善预后。
作者:顾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以后此类病症的治疗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5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每天分别服用12.5mg和6.25mg剂量的米非司酮片,连续观察3个月。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率为60%,治疗组的治疗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与治疗组相比,明显不正常。结论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之后,我们发现服用12.5mg/d剂量的患者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孟豫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临床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与脂蛋白(a)[LP(a)]4项的检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各50例,分为冠心病组和健康组,对两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血液中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行检测,并比较各项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中Hs-CPP、Hcy、LP(a)、TC、LDL-C的含量均有升高,而HDL-C的含量降低。结论 Hs-CPP、Hcy、血脂与LP(a)4项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都有很显著的价值。
作者:谈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中药天麻的鉴定和药理学作用,观察天麻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根据其来源、性状、特征、实验学检测等方法对天麻进行鉴定要点的讨论,也进行了药理学作用的讨论。并对天麻素治疗脑损伤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天麻临床应用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治疗患者的眩晕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利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终末期癌症患者体验着诸如疼痛、恶心呕吐、躁动、气促、厌食、疲乏、便秘或腹泻、失眠、抑郁、压疮等等的折磨。此时,对于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的爱心、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精神上的支持,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该为终末期癌症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给予患者陪伴、安慰及照顾,缓解疼痛及其它痛苦症状,指导患者及家属超越对死亡的恐惧,树立健康的生死观,帮助终末期癌症患者坦然地渡过生命的后阶段。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UDS)检测对重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治疗评估的价值,为合理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8例BPH患者采用奇偶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术前运用UDS检测,以经分析UDS数据决定治疗方式的6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余64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60例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另外4例患者采用了药物治疗,64例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58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仍有6例患者膀胱刺激症症状没有改善。我们在术前对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没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5)。术后膀胱容量()、残余量(RUV)、大尿流率(Qmax)、大尿流率逼尿肌压(PvexQmax)、IPSS、Q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术后暂时性尿失禁、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IPSS、QOL、Qmax、尿道狭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结论 UDS检测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有指导意义,它能帮助患者选择佳的治疗方法,杜绝手术的盲目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黎炼;罗志刚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小儿麻醉诱导期使用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有何影响。方法择取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的患儿6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34例。对两组患儿行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药物。对实验组患儿行0.02μg/(kg·min)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对参照组患儿行0.01μg/(kg·min)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并对比两组患儿镇静效果、麻醉脑电双频指数、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以及麻醉诱导时间。结果通过用药,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均较佳,但是实验组患儿的镇静效果更为突出,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儿的麻醉脑电双频指数、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以及麻醉诱导时间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的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用舒芬太尼药物能够有效增强丙泊酚药物的镇静作用,但是利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药物达到的镇静效果存在差异,使用大剂量的舒芬太尼药物能够使镇静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郑建宁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检测贵港地区2180对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夫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情况,为本地区地贫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血常规三分类或五分类、血红蛋白电泳等方法进行初步筛查,血常规:MCV<82fl和/或MCH<27pg为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Hb电泳:HbA2>3.5%,HbA2<2.5%,和/或HbF增高,或出现异常血红蛋白区带为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地贫基因检测α原地贫的3种缺失型突变(裂口PCR法)和3种点突变(PCR-RDB法),β原地贫的17种点突变(PCR-RDB法)。结果2180对夫妇行地贫基因诊断,检出地中海贫血基因同型夫妇1060对(占48.62%),其中双方α地贫基因同型710对(占32.57%),双方β地贫基因同型350对(占16.06%),需要进行产前诊断的基因同型夫妇960对(占44.04%)。结论贵港地区地贫发病率高,在婚检、孕检中做好地贫防治筛查工作,对高危地贫儿的孕妇实施产前诊断是防止重型地贫儿出生,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惠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应用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方法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和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病毒,镇静,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对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氧气驱动雾化液的制备院沙丁胺醇0.2mg/L,地塞米松5mg,病毒唑100mg/次,金喉健剂,生理盐水稀释雾化吸入,20min/次,1~2次/d。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全系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呼吸频率下降,观察组,显效23例,占60.52%,有效12例(31.58%,临床改善率92.1l%,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正确有效的氧气雾化吸入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喘憋性肺炎患儿临床改善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饶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1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老年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在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肾功能的同时,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曼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了解其特点、规律,加强监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所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187例,按照年龄、性别、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其中抗感染药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比例高,达47.1%,中药制剂比例<14.9%。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重视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征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认知及心理情绪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认知,改善不良心理状况,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陈月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内科传统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数据对比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治疗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同时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袁桂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胃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将其进行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分为肠内组(n=22)和肠外组(n=26),肠内组予以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肠外组予以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肠内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肠外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肠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6%,肠外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4%,肠内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肠外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予以患者早期营养支持能缩短患者的肛门排便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胸腔镜应用于复发性气胸治疗的效果,分析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复发性气胸患者62例,随机分成考察组31例与研究组31例,考察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胸腔镜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皆无死亡情况,随访6个月~2年,研究组无复发情况;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等研究组明显由于考察组,对比有差异(<0.05)。结论对于复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进行治疗与实施综合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率。
作者:童良娥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和神经精神狼疮的区别。方法回顾分析具有完整资料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病例,使与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例组在发病急性期,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显著低于神经精神狼疮组、激素药用量大;临床表现以头痛、发热为主;脑脊液细胞、蛋白质、压力高于神经精神狼疮组。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应从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活动指数等方面进行临床鉴别。
作者:刘敬敬;谈晓峰;林加湘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阑尾炎的术前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对阑尾炎诊断的价值。结果病理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炎70例,阑尾穿孔、坏死25例;慢性阑尾炎5例;漏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伴右侧输卵管妊娠1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炎63例(考虑病理分型困难),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2例,阑尾炎伴周围炎45例,阑尾穿孔18例,阑尾炎诊断符合率<100%,但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1%,阑尾炎伴周围炎64%,阑尾穿孔72%,其余数据因分型困难无法统计。结论超声对辅助临床诊断阑尾炎有较高价值,但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声像图缺乏特异性。
作者:戴卫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随着当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有力的推动了中药行业的发展,然而新技术利弊共存,不可一概而论,文章以下就此进行了研究。
作者:郭靖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初步确定可能被污染的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的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照《2014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随机抽取了7类139份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在139份样品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23株,总检出率为16.1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检出率为28.12%,其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5.06%。结论乌鲁木齐市市售食品已有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肉与肉制品类别中的调理肉制品和冷冻肉糜制品是主要的污染食品,提示需加强调理肉制品和冷冻肉糜制品的监督管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宋霞;芮宝玲;何华;谢晋;吴亚英;茹建国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