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痛化症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谢玛丽

关键词:止痛, 胶囊, 抗生素治疗, 慢性盆腔炎, 输卵管阻塞不孕, 输卵管妊娠, 生育期妇女, 慢性盆腔痛, 急性盆腔炎, 治愈率, 身心健康, 急性炎症, 复发率, 发病率, 常见病, 问题, 临床, 病程, PID
摘要:慢性盆腔炎(pc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多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所致,也可无急性炎症病史,往往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可导致输卵管阻塞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彻底治愈慢性盆腔炎,已成为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我科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表明,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有所提高,树立了正确的健康信念,形成了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增加了保健意识,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许素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细胞标记物相关性研究进展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指对宫颈局部肿瘤巨大的Ⅰ b期和局部晚期的患者,在手术和(或)放疗前先行化疗.NACT属于辅助性化疗的范畴,可缩小局部肿瘤体积、从而减小切除范围,减少手术造成的伤残,消灭或抑制亚临床病灶、降低癌细胞的活力,防止远处转移,提高手术和(或)放疗的效果.

    作者:刘兆春;赵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急性重型有机磷中毒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SAOPP)的抢救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救治的SAOPP患者56例的救治经过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愈54例(96.43%);死亡2例(3.57%),其中1例患者年龄较大并伴有冠心病、COPD、肺部感染等多种基础疾病,死于多脏器衰竭并感染;1例死于心脏猝死.住院天数8~15 d,平均住院(9.85±1.14)d.除1例遗留迟发性神经损害外,余均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救治中要重视洗胃、导泻、阿托品及复能剂的应用,同时注重全面的综合治疗.方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宁观林;吴世东;李冬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一次性输液器药液过滤片中微粒脱落及滤出的研究

    目的:了解一次性重力输液器(输液器)药液过滤器中微粒在不同条件下浸泡、过滤实验中微粒的脱落情况.方法:采用GWF-7J微粒分析仪对样品微粒进行检测.结果:一次性重力输液器药液过滤器中微粒脱落及滤出结果根据室温、过滤量和浸泡时间条件的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粒脱落为0.9~63个/ml;微粒滤出为0.4~4.6个/ml.结论:一次性重力输液器中的微粒可经输液途径进入人体,研究结果可为微粒脱落的卫生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于晓楠;厉曙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家庭感染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健康的传染病,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之一.人群总感染率在60%以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率约10%[1],超过1.2亿人,占全球约有1,3[2].在我国主要以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输血、母婴垂直传播[3]为常见.

    作者:金珍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肝脏微循环障碍和肝脏实质性损害而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糖尿病[1].由于肝病和糖尿病的相互影响,病情多变,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因此,加强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4例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蒋秀花;刘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预后176例分析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对1995~2003年我院17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预后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赵飞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

    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医患沟通,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形成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的拥戴.

    作者:张凤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移情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注射佐剂中的应用

    我院门诊注射室所接触的患者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居多,他们大多需要长期接受治疗,而接受佐剂治疗的患者一般每个月要皮下注射1次佐剂.注射佐剂时的疼痛给患者带来了紧张、害怕、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心理创伤往往比肉体伤害更严重,有不少患者形成了逃避反射,谈针色变.笔者在注射佐剂的过程中,正确运用移情法使注射中的疼痛大大消减,把注射引起的疼痛减少到小.

    作者:赵琪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多数原因是由于急性炎性反应,渗出、水肿、腹腔组织的创伤、缺血、炎症刺激等多种因素的诱发,尤其开腹手术的患者,术后腹胀.肠麻痹时间长,更容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是手术常见并发症.我科自2006年4月~2008年10月进行剖宫产手术2 907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有6例,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加强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邓宝平;张秋霞;李韶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脐带异常436例临床分析

    脐带异常是产科常见的合并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5%左右[1],诊断延误或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常可导致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因此围生儿预后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同期足月妊娠.收集我院2006~2008年住院分娩的416例足月妊娠合并脐带异常的产妇.并对其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齐慧一;孙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胸部手术后肺不张的处理与预防

    肺不张是胸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需及时发现和处理.我院近5年来行胸部手术102例,并发肺不张15例(14.7%),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参芪葶苈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选择45例肺心病心衰病人为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蔡志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68例救治分析

    我院地处城乡交界地带,因各种原因致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常见.现将2000年4月~2005年4月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68例分析如下.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20例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变化的分析

    QT离散度(QTd)是同一份心电图上不同导联长QT间期与短QT间期的差值,是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指标[1],心肌缺血是影响心肌复极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记录心绞痛发作前、时、后的QTd变化,探讨其心绞痛发作时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畅淑琴;陈伸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院污水处理的管理对策

    我国医院污水处理水平整体较低,2003年SARS的爆发使现有医院污水处理的不足表现得更为突出.国家标准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医院污水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但部分医疗机构在具体执行中离标准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绝大部分原因与污水处理的管理欠缺有关.因此,如何做好医院污水处理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与医院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成熟,旧的公费医疗制度暴露出各种弊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要求.国家城镇医保改革政策的出台,当时解决了两个问题:(1)从根本上打破了职工医疗费完全由国家和单位负担的格局,大大免除了国家及单位巨额医疗费用支出问题;(2)解决了企业亏损、倒闭、职工下岗、医疗得不到保险而使部分城镇职工一病致贫,一病返贫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唐学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MMP2、MMP7表达与原发性甲状腺肿瘤的关系分析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MMP2、MMP7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腺癌38例,腺瘤40例)标本中MMP2、MMP7表达.结果:MMP2及MMP7蛋白在各甲状腺肿瘤组织中,腺癌表达显著高于腺瘤(P<0.05),MMP2与MMP7呈正相关性(r=774,P<0.01):MMP2及MMFr7蛋白表达与腺癌转移(P<0.05及P<0.01)、预后指数(P<0.01及P<0.05)有相关性,MMP7在甲状腺乳头癌表达显著高于滤泡性癌(P<0.05).结论:MMP2、MMP7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显著相关,在原发性甲状腺癌病变中高度表达,检测MMP2及MMP7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柳逸斌;丁志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结果:2组疗效比较,血塞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丹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血塞通治疗组与丹参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不仅不良反应轻微,而且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穴位电针刺激并激光照射治疗脑卒中后面瘫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面瘫是临床常见症状,是脑神经损伤并发的非炎症性周围神经肌肉损伤.脑卒中后面瘫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患侧不能做皱眉、闭目、示齿、鼓腮等动作.

    作者:王荣贵;张恩达;韩国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