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细胞标记物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兆春;赵霞

关键词: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化疗疗效, 细胞标记, 物相, 手术, 局部晚期, 亚临床病灶, 辅助性化疗, 肿瘤体积, 远处转移, 切除范围, 放疗前, 癌细胞, 抑制, 伤残, 活力, 患者, 范畴
摘要: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指对宫颈局部肿瘤巨大的Ⅰ b期和局部晚期的患者,在手术和(或)放疗前先行化疗.NACT属于辅助性化疗的范畴,可缩小局部肿瘤体积、从而减小切除范围,减少手术造成的伤残,消灭或抑制亚临床病灶、降低癌细胞的活力,防止远处转移,提高手术和(或)放疗的效果.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胃代食管左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胃代食管左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手术病例施行胃代食管左颈部食管胃端侧吻合术2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颈部吻合口瘘2.01%(6/298),均经换药3周左右愈合,无瘘死亡病例.结论: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局部感染、基础疾病、吻合口的血供及张力、吻合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该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以避免吻合口瘘发生.

    作者:贡力;方良伟;田小丰;王亚勤;胡海波;熊化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硫酸镁湿敷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静脉血栓形成以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管壁损伤为主要要素.本病多发于下肢,血栓形成后,血栓远端静脉高压,从而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表现.

    作者:徐春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及疏导对策

    重症护理病房(CCU)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危重病人多,工作强度大,护士的心理压力和普通病房比较有其特殊性[1].总的来说,CCU病房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CCU病人病情急重、变化快,病人监测项目多,各种管道的管理复杂,实施抢救频率高,需要密切巡视病人病情变化.当班期间风险系数高、工作强度大,导致CCU护士的生理疲劳及心理高度紧张.

    作者:曹冬梅;张艺;张丽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药灌肠结合抗生素与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110例临床分析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疾病,多由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临床上除感染史外,多有月经不调、下腹隐痛或钝痛、经量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等,反复发作,可继发不孕,一般单一治疗疗效欠佳.我科2003年6月~2008年8月,对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药灌肠结合抗生素与微波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秋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35例脑出血的院前急救

    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急症,其起病凶险,发展迅猛,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给人类造成了很大危害,如何做好院前抢救.对下一步病情的发展与转归起着重要作用.自2009年1~5月进行院前急救35例,经现场紧急处理,病情平稳后立即转入医院治疗,过程顺利,无院前死亡.

    作者:王乃乾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小儿高热惊厥36例急救及护理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属于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发病率高.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惊厥发作时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安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冠脉支架置入治疗冠心病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运用GE公司OEC9800型设备完成冠脉内支架置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脉造影后的适合支架置入患者150例进行冠脉支架置入(PCI).结果:手术成功率97%.结论:运用OEC9800型设备完成不复杂的冠脉病变行PCI是安全可行的,并能缩短住院天数,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朱朝江;龚涛;戴亨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手术技巧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的各种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的手术资料.结果:80例中12例既往有腹部开放性手术史,均成功在腔镜下完成手术;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0例均加用双极电凝子宫动脉的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术式.有腹部开放性手术史与无腹部开放性手术史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术中出血、术后肌瘤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腹部开放性手术史并非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合理选择患者,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是顺利完成该类手术的关键,同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加双极电凝子宫动脉可以达到在治疗子宫肌瘤的同时减少手术中出血和预防肌瘤复发及减缓肌瘤生长的目的.

    作者:贺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30例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围手术期护理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除有乏力、食欲减退、精神差等全身症状外,还常常伴有并发症,如有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在2009年5月18日相继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30例,对30例患者从术前准备和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何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护理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因严重高血糖、高血钠、高渗透压所致的脱水但无酮症的综合征,多发生于老年,起病慢,有嗜睡、幻觉、震颤、抽搐等临床症状,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烦渴、多饮、恶心、厌食乃至昏迷.此病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可达40%~70%[1].

    作者:姚英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药与康复护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与康复护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与康复护理治疗32例RA患者,观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6.9%,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药结合康复护理治疗可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患者无痛苦、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绍芬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6例血液透析联合树脂吸附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生率可达到67%~86%,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皮肤症状,在诸多因素中,循环尿毒症状应引起注意,而这些毒素是不能被透析的[1].

    作者:胡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36例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儿童发病率远高于成人,是成人的8~10倍,是一种严重的儿童结核病,多与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同时存在.我科2006年11月~2009年4月收治36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例.

    作者:杨秀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双侧肺大泡手术的麻醉体会

    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在肺大泡的治疗中常用于代替以往的剖胸术.麻醉方面具有与其他胸科手术不同之处,若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作者:高培丽;赵丽君;扬晓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护理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约1%,而在85岁以上人群中则增至4%~5%.睡眠障碍是PD非运动并发症的一个重要表现,国外报道其发生率在60%~80%[1,2],进而导致各种并发症.

    作者:余爱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脑卒中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卒中是常见病,全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其年发病率达217/10万[1].便秘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调查显示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其临床症状常以排便时间间隔较长,大便干燥,排出困难为主.因粪便在体内停留过久,肠内细菌的分解发酵和腐败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导致头疼、头晕、食欲不振.病人排便时腹腔压力升高,继之血压升高,诱发或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再次出血或出现新的梗死,导致不可逆性死亡.

    作者:朱俊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的麻醉效果,并与吸人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TCI组(T组)与吸入麻醉组(Ⅰ组),每组2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后30分钟、术毕和拔出气管导管后3分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记录病人停药至清醒(呼唤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结果:T组病人围术期血压平稳,各个时点的SBP、DBP、HR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病人SBP、DBP、HR在气腹后30分钟及拔出气管导管后3分钟时明显高于基础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相应时间点明显高于T组病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T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病人安全可行,可有效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

    作者:朱爱兵;徐志勇;沈明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金双歧治疗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由饮食不当和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引起,肠道内感染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轮状病毒为多见,自2005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金双歧活菌片治疗婴儿秋季腹泻57例,并与同期应用抗生素及病毒唑治疗的28例对照,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4.8%,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丽;吴子茂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我科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表明,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有所提高,树立了正确的健康信念,形成了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增加了保健意识,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许素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盐酸西替利嗪鼻腔喷雾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盐酸西替利嗪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硅钨酸试液及分光光度法对盐酸西替利嗪喷雾剂进行定性鉴别并测定其每喷喷量,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喷雾剂中盐酸西替利嗪的含量.结果:盐酸西替利嗪喷雾剂滴加硅钨酸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在230 nm处有大吸收,每喷喷量为100μl;盐酸西替利嗪在0.1~5 m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y=12.336x+0.197 r=1.00),加样回收率99.77%,RSD为0.92%(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西替利嗪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瑞红;肖大立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