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蒋秀花;刘敏

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 肝脏微循环障碍, 护理体会, 糖代谢异常, 实质性损害, 相互影响, 总结, 肝病, 病情
摘要: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肝脏微循环障碍和肝脏实质性损害而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糖尿病[1].由于肝病和糖尿病的相互影响,病情多变,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因此,加强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4例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用带锁髓内(PFN)针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用PFN钉治疗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无术后伤口感染,无髋内翻等并发症.肢体短缩超过1 cm 1例.结论:股骨近端PFN具有抗旋转、稳定性能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是治疗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作者:陈超;刘英秀;魏春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20例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变化的分析

    QT离散度(QTd)是同一份心电图上不同导联长QT间期与短QT间期的差值,是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指标[1],心肌缺血是影响心肌复极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记录心绞痛发作前、时、后的QTd变化,探讨其心绞痛发作时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畅淑琴;陈伸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它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由于病情较重且迁延反复或疗效不能持久,患者易出现烦躁、紧张、焦虑、恐惧、失望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均可导致心功能恶化,甚至引起猝死.因此,除了积极的药物治疗,通过对心衰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干预也能有效缓解心衰的发生和发展,解除患者不良情绪,巩固药物疗效.

    作者:刘孝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冠脉支架置入治疗冠心病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运用GE公司OEC9800型设备完成冠脉内支架置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脉造影后的适合支架置入患者150例进行冠脉支架置入(PCI).结果:手术成功率97%.结论:运用OEC9800型设备完成不复杂的冠脉病变行PCI是安全可行的,并能缩短住院天数,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朱朝江;龚涛;戴亨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蒙诺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诺(福辛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患者,每日服用蒙诺10mg及氢氯噻嗪12.5 mg;对照组35例患者,每日服用蒙诺10 mg,疗程8周.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但实验组疗效更显著,总有效率达9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间血糖、血脂、尿酸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蒙诺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蒋维;袁国跃;朱先林;丁建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指导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的体会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专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的一种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我校截止2009年初.已经开始第七期SRP项目的实施工作.

    作者:罗星;赵丹;黄瑾;付锦艳;李冬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排粪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检查中护理配合的必要性.方法:对315例病人在检查前进行心理准备、健康宣教,护士学会正确配制钡糊、制作标志物;检查中重视病人的配合指导、讲解检查中的注意事项.结果:通过良好的护理配合,使每例病人顺利完成检查,达到检查、诊断的目的,提高了检查质量.结论:排粪造影检查中实施护理配合是完全必要的.

    作者:王明菊;李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小儿洗胃胃管的插入方法及护理

    洗胃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护理操作,目的是清除胃内容物或刺激物,避免毒物吸收或做胃部术前准备[1].日常生活中,小儿常因误服药物(或毒物)而急诊入院.因此,如何通过正确洗胃,减少患儿药物(或毒物)的吸收.发挥佳洗胃效果,显得至关重要.通过临床实践,经口腔置胃管与传统的经鼻腔置胃管两种操作方法相比,口胃管插入时不涉及鼻腔,一次插管成功率高,黏膜损伤小,易于操作,对患儿影响小,更容易被家长接受.

    作者:郭熳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214例肝组织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丙氨酸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214例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BeAg阳性组106例及HBeAg阴性组108例,将所有病例按年龄分为3组,即年龄<30岁组、30~40岁组和>40岁组,对所有病例肝活检资料及HBV DNA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不同年龄组肝组织病变程度与分布及与HBV DNA定量的关系.结果:HBeAg阳性组3个不同年龄组间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及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阴性组30~40岁组病理改变严重程度明显重于<30岁组,30~40岁组和>40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HBeAg阴性组>40岁组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重于同年龄段HBeAg阳性组病例(P<0.05).HBV DNA定量高低与组织病理改变程度轻重无相关性(P>0.05).结论: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即使低年龄段有条件也应及时进行肝活检,对于HBeAg阴性>40岁的患者,若无条件行肝活检、可以考虑直接抗病毒治疗.

    作者:范晶华;高柳青;戴虹;陈红英;王宏图;刘怀鄂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阴道取卵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下取卵术的效果及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将IVF-ET患者分为麻醉组与对照组A和对照组B,观察3组取卵效果及其对IVF-ET结局的影响.结果:静脉麻醉效果好,无明显不良作用.麻醉组取卵率增高(P<0.05)而优胚率、妊娠率、流产率及胎儿畸形率等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麻醉下取卵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对IVF-ET结局无不良影响.

    作者:朱小凤;莫似恩;黄卡立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例臀部多处压疮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压疮是患者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组织营养不良,致使皮肤肌肉的受压部位产生溃烂和组织坏死.骶部压疮是慢性病和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病程较长、慢性消耗与摄入不足导致全身和局部组织营养严重障碍,加上感染、骨突压迫、护理不力,以及距会阴部较近,易受粪便污染等因素,致压疮长期不愈[1].我科应用局部皮瓣及岛状臀大肌肌皮瓣转位治疗骶部多处压疮1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刘莎;覃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胸部手术后肺不张的处理与预防

    肺不张是胸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需及时发现和处理.我院近5年来行胸部手术102例,并发肺不张15例(14.7%),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脐带异常436例临床分析

    脐带异常是产科常见的合并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5%左右[1],诊断延误或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常可导致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因此围生儿预后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同期足月妊娠.收集我院2006~2008年住院分娩的416例足月妊娠合并脐带异常的产妇.并对其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齐慧一;孙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小儿高热惊厥36例急救及护理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属于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发病率高.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惊厥发作时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安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双侧肺大泡手术的麻醉体会

    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在肺大泡的治疗中常用于代替以往的剖胸术.麻醉方面具有与其他胸科手术不同之处,若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作者:高培丽;赵丽君;扬晓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

    在基层医院,由于设备条件、专业人员的配备、手术麻醉和住院费用水平、术后监护条件等方面与大城市大医院差距悬殊[1],手术往往趋向于选择简单的麻醉方式,认为可以节约费用.本文将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上腹部手术,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并发症及麻醉费用等情况,与全身麻醉比较,旨在探索其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李学成;邱月荣;程平瑞;彭惠华;罗凤珠;黎郭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近年来,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lneosmy,PT)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PT具有简单、快捷、损伤小的特点,国内外已广泛采用[1].我院自2007年2月~2009年5月.

    作者:杜应军;李远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VTD方案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观察与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系的恶性肿瘤,由于浆细胞的恶性增生繁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从而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和高黏滞血症等一系列症状.血浆置换(PE)是常用的去除M蛋白的辅助方法.PE可直接清除血循环中的M蛋白,当M蛋白下降15%~20%时,相对黏度可下降50%~100%,联合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1].

    作者:冯胜琴;胡晓蓉;程晓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青少年外伤性脱位恒牙再植影响因素探讨

    现对我院62例患者外伤性脱位恒牙再植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科门诊2005年以来因交通事故、意外跌倒、运动受伤、外伤等所致完全性脱位牙患者62例68颗牙.牙体有明显缺损、广泛牙周或根尖有病损者均不在讨论之例.年龄8~17岁,其中男43例48颗,女19例20颗.上前牙60颗,下前牙8颗;患牙离体时间20分钟~4小时不等;脱位牙保存方法分干保存与湿保存两种.再植后每月定期复查.根据临床症状及X线牙片进行相应处理、随诊观察.

    作者:陈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与医院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成熟,旧的公费医疗制度暴露出各种弊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要求.国家城镇医保改革政策的出台,当时解决了两个问题:(1)从根本上打破了职工医疗费完全由国家和单位负担的格局,大大免除了国家及单位巨额医疗费用支出问题;(2)解决了企业亏损、倒闭、职工下岗、医疗得不到保险而使部分城镇职工一病致贫,一病返贫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唐学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