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梅
目的:探讨胃黏膜活检组织学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黏膜活检组织,经手术切除标本证实为胃癌的病例进行组织观察分析。结果早期胃癌9例占12.86%,符合率6例占66.67%;进展期胃癌61例占87.14%,符合率49例占80.33%;分化型62例占88.57%,分化不良型8例占11.43%。结论胃癌患者大多通过胃镜粘膜活检能够明确诊断。早期胃癌(EGC)能及时发现,会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愈后明显优于进展期胃癌。胃癌其组织形态学特点是多样化的,胃镜与病理观察是临床诊断胃癌的重要途径。
作者:沈成万;刘长节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穴位注射与麦粒灸配合围刺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共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穴位注射与麦粒灸配合围刺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围刺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穴位注射与麦粒灸配合围刺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治疗效果快、治愈率高的特点,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围刺法治疗。
作者:彭朝辉;佘国志;李少华;贺比楠;胡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7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按时服药情况、对病情的了解程度及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等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对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体会。方法采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配200 um钬激光光纤,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共65例,其中肾结石3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1例。同时合并同侧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结果65例均成功插入输尿管软镜,手术成功率58/65(89.2%),手术时间25~90分,平均45 min。手术后住院时间3~8 d,平均4.6 d,手术后并发症院轻度血尿65例,腰痛18例,发热9例,输尿管扩张鞘拔除困难1例。无大出血、输尿管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后3 d复查KUB显示58例结石被粉碎成细小结石。65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使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套管共12根。结论铂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配合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建军;杨关天;周翔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支气管哮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给予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气促改善情况、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气促改善情况、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利于增强其对哮喘基础知识的了解,护理效果较佳,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况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深域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本院8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40例,用泮妥拉唑注射液对观察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注射液,然后检查两组疗效情况。结果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每天应严格掌控奥美拉唑、泮妥拉唑的用量,定期检查患者恢复情况并做记录。实验表明院观察组疗效显效(70.0%)显著高于对照组(37.5%),观察组疗效无效(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33)高于对照组(92.64)。用泮妥拉唑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高于奥美拉唑注射液,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790,P=0.0029)。结论采用泮妥拉唑注射液明显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并且增加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李秋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妊高症产妇的护理效果,探讨妊高症产妇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妊高症产妇,对其临床资料以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并分析。结果对32例妊高症患者进行整体规范化护理和精心治疗,取得良好疗效,32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母婴死亡病例。结论进行整体规范化护理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伟月;王浩;唐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头针配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家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指数、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两组治疗后Fugl-Meyer指数、改良Ban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药配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杨红新;徐巨梁;戴海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我院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应用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6月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入住治疗小儿50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生活、用药、饮食、心理以及预防感染等方面的基础上,同时予以患儿及其家属一定的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患儿血红蛋白均明显恢复,46例已恢复正常值范围内,其中7个月~6岁患儿达到110 g/L以上,6~13岁患儿达到120g/L以上,另4例重度贫血患儿也已明显好转。结论重视并增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工作,可明显辅助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马彩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每位孕产妇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作为身外之人,我们能为她们做的就是,前期做好监测护理,在她们进行分娩过程中,用良好的心理护理来减轻她的痛苦。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做了一些研究。
作者:邱金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烧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护理效果,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方法研究中入选的40例对象均源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患者,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给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并加强临床期间的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研究中4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23.05±1.20)d。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烧伤的治疗效果明显,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促进治疗和恢复,应加强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研究显示,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本文详细分析正常分娩产褥期护理干预措施,旨在降低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维持产妇的良好生活质量。
作者:吴梅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对重症患儿的药学监护方案,并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工作提供经验及分析总结。方法通过临床查房和自身学习,掌握儿童重症疾病的治疗与相关的药物特点,提供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儿治疗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适宜的药物及其剂量,给药时间,监测与防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积极分析药物失败的原因。结果和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在重症监护室实施药学监护,直接参与重症患儿的整个治疗过程,促进合理用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张俊琦;李智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极低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极低体重早产儿(孕周<37w,出生体重≤1500g)进行眼底检查并随访。用字2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针对性别、孕周、出生体重、供氧天数、输血、伴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分娩方式、平均氧浓度、高与低氧浓度差等因素对ROP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0例极低体重早产儿中患有不同程度ROP者27例,ROP发生率为27%,ROP组与无ROP早产儿在出生体重、吸氧时间(>14d)、高低氧浓度差值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均<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aO2是发生ROP的基本因素,小胎龄、先天性心脏病是发生ROP的危险因素。结论必须对有吸氧史的极低体重早产儿常规眼底检查,尤其关注合并小胎龄、先天性心脏病的极低体重早产儿。
作者:张静逸;蒋燕;巨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动过缓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动过缓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抗心衰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的变化和心功能分级改善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HR等指标均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患者LVEF、HR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经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动过缓,可加快心率、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华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变化。方法对1069例肛肠疾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规范护理行为,丰富护理内容。结果采用优质护理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结论对于肛肠疾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技能,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更好配合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史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系统、全程的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明确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意义,从而指导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全面准确的心理评估,系统分析,制定相应的全程心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和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出院时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在实施系统全程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SF-36)和(SCL-90)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实施系统、全程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谷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长期、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全面有效地治疗和护理。通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提供一般护理、主要症状护理、预防并发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恢复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何素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比较低位弧形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实验组给予低位弧形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切口、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低位弧形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具有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切口低及达到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鸿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门诊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儿164例,依据其不同病症类型开展合理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护理效果并开展临床分析。结果本组164例患儿经合理护理干预后,临床显效89例,有效7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0%,均获良好改善效果。结论针对呼吸道疾病患儿给予合理的门诊护理干预对临床治愈存在重要价值,儿科门诊护理人员需给予充分重视。
作者:叶建清;刘桃安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