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吴计侠

关键词: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1组采用常规进行护理,2组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对护理体会进行整理。结果1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为11例,有效的13例,无效4例;2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21例,有效的7例,无效0例。1组护理后满意的7例,满意度一般的9例,不满意12例;2组护理后满意的19例,满意度一般的8例,不满意1例。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光化学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目的:光化学疗法(PUVA)也称黑光疗法,是一种治疗某些皮肤疾病的新疗法,治疗原理主要是使用具有光感作用的补骨脂素类药物后加长波紫外线照射,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低等优点,在近十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为更好地应用光化学疗法,必须严格掌握其应用指证及护理要点。

    作者:黄金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泌尿系统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泌尿系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09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进行常规鉴定,用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疑为ESBLs的细菌样本采用头孢复合试纸进行鉴定。结果病原菌中分离率居前6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55.1%;肠球菌属16.4%;肺炎克雷伯菌10.5%;铜绿假单胞菌7.4%;鲍曼不动杆菌3.4%,奇异变形菌属2.9%,绝大多数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了比较大的耐药性,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的报告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吴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与单纯全麻的麻醉方法的对比来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单纯全麻的麻醉方法,在手术之前,给患者直接注入咪唑安定0.12~0.22 mg/kg、丙泊酚2.5 mg/kg、芬太尼2~4μg/kg、阿曲库铵0.8 mg/kg,而观察组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并在硬膜外腔注入2%的利多卡因3 ml为试验量进行全麻诱导后,再操作单纯全麻所用方法。结果观察组的三种药物芬太尼、丙泊酚以及阿曲库铵的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在患者完全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上,观察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相比单纯全麻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练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表)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HAMD评分及ADL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石郁喜;孙为生;朱秀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8例晚期胰腺癌随机分为两组:①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组19例,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 d1,8,卡培他滨1250mg/m2口服,bid d1-14。21d为1个周期;②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组19例,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 d1,8,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h,d1。21d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组毒副反应较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低(<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可作为晚期胰腺癌一线化疗方案选择之一,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刘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情况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情况,以期分析乳腺癌患者的情绪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包括术前组、术后组和康复组,每组50例。另选取50例来我院行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ASS量表)对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情绪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病例组的SAS和SDS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5),术后组和康复组SAS和SDS得分均高于术前组和健康对照组(<0.05),术后组和康复组家庭内支持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组(<0.05);术后组和康复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组(61.5%、58.3%VS42.7%,61.5%、45.8%VS33.3%,<0.05);可疑焦虑组、可疑抑郁组的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得分和PASS总分均低于无焦虑组和无抑郁组(<0.05)。结论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和得分均高于健康人,有可疑焦虑、可疑抑郁患者的社会支持相对更低。

    作者:储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和研究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采用综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逐渐稳定,但研究组数据比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科学、细致的综合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简香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妊娠结局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在血压方面,实验组的血压改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0.05);在妊娠结局方面,实验组孕妇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孕妇的血压及并发症,同时,大大减少胎儿发生宫内窒息及窘迫的概率,充分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杨绍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定价值

    目的:研究运用超声设备诊断良性及恶性乳腺结节的效果与作用。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疗的77例乳腺结节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研究回顾。结果通过临床病理检验,有53例患者的乳腺结节属于良性,其余24例患者属于恶性,超声检查误诊例数仅有1例,超声设备判断恶性以及良性结节的准确概率是98.70%。同时恶性及良性结节患者的Doppler血流信号分布情况、2D超声成像等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区别<0.05。结论运用超声设备为乳腺结节患者进行良恶性检查诊断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应于临床全面普及。

    作者:夏明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

    目的:研究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训练后1个月,研究组MMSE显著高于对照组,<0.05,Fugl-Meyer及Barthel没有显著差异,跃0.05;训练后3个月,研究组MMSE、Fugl-Meyer及Barthe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并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

    作者:晏梓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4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4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他们采用的护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残疾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包通拉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1组采用常规进行护理,2组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对护理体会进行整理。结果1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为11例,有效的13例,无效4例;2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21例,有效的7例,无效0例。1组护理后满意的7例,满意度一般的9例,不满意12例;2组护理后满意的19例,满意度一般的8例,不满意1例。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作者:吴计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的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的上肢外伤患者56例,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R组(单独使用罗哌卡因药物麻醉组)和D组(复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罗哌卡因药物麻醉组)。R组的28例患者麻醉时直接注射0.5豫的罗哌卡因25 ml。D组的28例患者麻醉时采用复合型药物进行麻醉,患者注射0.5豫的罗哌卡因25 ml和12.5μg的右美托咪定溶液。分别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的30 min(T2)和手术结束(T3)后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氧饱和度(SpO2)。并且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的阻滞效果和麻醉效果。结果 R组患者的心率在T1~T3时明显高于D组,D组的MAP在患者麻醉过后与R组比较有明显的降低。 D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R组的时间,并且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R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术后的并发症均不明显。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王明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优质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服务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体现。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7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16%,干预组患者为97.06%,干预组优于常规组患者(<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优于常规组(<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邱莉兰;谢小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玻璃酸钠配合炎症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0例临床观察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1]。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2]。

    作者:查培金;杨孝顺;李琳华;李星;朱鸿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双胎之一无心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双胎之一无心畸形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3例双胎之一无心畸形,均为单羊膜囊双胎,其中两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脐带缠绕。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能更清楚观察无心畸形的形态及血流方向,了解尤其是单羊膜囊之一无心畸形的脐带缠绕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作者:喻勇;杨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2013年8月所医治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护理方法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不但能改善患者自身病情,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小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研究

    一般女性在50岁左右月经会永久性的停止,暖巢功能也会开始衰退,在医学上将这个时期称为绝经期,此后雌激素分泌量激素下降,引起妇女各个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严重的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妇女有1/3的时间是处在绝经期,在此期间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老年痴呆等发病率显著增加,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妇女生理和心理以及病理变化对之后的健康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由此,为了改善绝经期后不良症状和体征,进一步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激素替代疗法应用而生[1]。以下对激素替代疗法的治疗进展进一步研究,为今后治疗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秀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剖宫产产后康复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康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24h内下床活动、术后12h排气、术后5h内自主排尿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阴道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7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77.1%,实验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91.4%,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实验组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影响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卵巢肿瘤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威宁;黎果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