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莉兰;谢小美
目的: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实施考核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9%,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好转,两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急救物品改善、护理文书、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基础护理等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庞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病案信息利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研究出人性化利用病案的服务策略,保证病案信息利用的健康发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病案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中的问题;对人性化服务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3年来,病案信息的应用除了用于临床医疗、医疗管理外,科学、教研对于病案信息的利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12年相比2010年及2011年复印数量均出现明显的上升(<0.01);2012年相比2010年及2011年患者复印病案的例数明显增加(<0.01),且2012年相比2010年及2011年复印病案用于保险行业的例数也显著上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案信息作为医院重要的医疗资料之一,加强对其的管理能有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安全、科学、规范、合理的利用病案信息,在医院人性化服务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周峰;董光杰;马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比研究循证护理理念在提高手术器械消毒质量方面上影响。方法与传统管理理念相比较,研究循证护理理念被引入手术消毒器械质量管理后,手术器械消毒、锐器损伤等的质量和发生率。结果将循证护理理念运用引入手术器械消毒工作后,手术器械消毒质量明显比传统理念质量提高,临床工作人员满意度明显升高,消毒质量缺陷和锐器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循证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消毒质量,并且可以保证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高效、愉悦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作者:蔡亚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丙帕他莫和芬太尼治疗ICU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42例手术后及外伤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术后74例;外伤6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生命体征;疾病谱等相近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按随机;单盲的原则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丙帕他莫2g+0.9%氯化钠100ml于15min内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2mg﹢0.9%氯化钠20ml微量泵2h静脉给药。观察比较给药后2h内两组的镇痛效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56.33%和91.54%,略低于对照组的57.74%和94.36%,两组的镇痛效果对比,相近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副作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丙帕他莫与芬太尼用于ICU术后及外伤患者;镇痛效果近似,但丙帕他莫无成瘾性,而且副反应少,使用相对安全,可在ICU镇痛治疗中选择性替代阿片类镇痛药使用。
作者:陈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9例。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全部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9%,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中无不满意病例,护理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5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为89.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运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翼翔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管出现阻塞或者狭窄而导致的心肌血氧或缺血而导致的心脏病。而糖尿病对于冠心病来说则是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一种主要并发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在临床治疗与护理中的情况比较复杂,在护理工作中应该进行格外的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模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先进的一种更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适合的。
作者:徐丽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通过梳理护理管理者在具体科室中应具备的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更好的进行护理工作,完成日常护理任务。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长应组织护理人员,形成护理管理体系,在管理水平上,应从组织者入手形成高超管理体系,从护理任务入手形成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护理管理者文化修养内涵,并能够有较强的科室协调能力。现代医护管理体系中,以具体科室的不同特色为基础点,护士长是护理管理体系中的基层管理者,他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满足患者需求的前提,对于科室护理工作与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董亚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希罗达或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在晚期胃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64例晚期胃癌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n=32)、B组(n=32例)。 A组应用伊立替康联合希罗达治疗,B组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88%(15/32),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A组的粒细胞减少率、血红蛋白减少率、血小板减少率、恶心和呕吐率、肝功能损伤率、手足综合征率、脱发率和肾功能损害率分别与B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0.05);A组腹泻概率为46.9%,高于B组的6.3%(<0.05);B组外周神经毒性率为3.1%,显著高于A组的34.4%(>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相当,治疗效果满意,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郎松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医疗费用耗损大和致生产力丧失的疾病。主要致病机制是吸入有害颗粒和气体引起增强的持续的异常炎症反应,吸烟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氧化应激、自身免疫也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秦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并观察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根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妇产科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妇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认知、环境等方面的有效护理干预,以疼痛的0、1、2、3级分级为标准,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疼痛情况。结果经过产后护理,两组患者产后的疼痛程度都有所减轻,观察组0、1、2、3级的疼痛减轻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产妇产后疼痛,保持产妇产后心情舒畅,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时的效果展开分析,以便于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制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的ESR、CPK、肌力、肌肉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仅采用西药来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在术后的相关指标较低,而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提高其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自我防范措施。方法将2013年1月~6月回收处理1250件的医疗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12月回收的1260件医疗器械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行自我防护措施教育。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职业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两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7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6%,观察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认真做好应对工作环境的具体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小消毒供应室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营造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
作者:任颖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11年1月~2013年11月肿瘤放疗患者9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心理、饮食指导、放疗环境、放疗并发症、放疗结束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通过对肿瘤放疗患者采取全面、细致、有效的舒适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护理满意率较高。
作者:肖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常始自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乃至全结肠,以连续方式逐渐进展。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缓解与发作相交替,患者可仅有结肠症状,也可伴发全身症状。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克霉唑阴道片和乳酸杆菌胶囊治疗妊娠合并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对阴道pH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期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克霉唑组和乳酸杆菌组,各55例,克霉唑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乳酸杆菌组给予乳酸杆菌胶囊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治疗前阴道pH值变化情况。结果克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高于乳酸杆菌组的83.6%(<0.05);克霉唑组患者瘙痒、疼痛、烧灼感、白带异常、异常分泌物等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优于乳酸杆菌组(<0.05);治疗后,克霉唑组阴道pH值为(3.7±0.7),低于乳酸杆菌组的(4.0±0.5)<0.05)。结论 pH值可作为孕期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辅助诊断指标,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合并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阴道pH值,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赖足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双胎之一无心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双胎之一无心畸形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3例双胎之一无心畸形,均为单羊膜囊双胎,其中两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脐带缠绕。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能更清楚观察无心畸形的形态及血流方向,了解尤其是单羊膜囊之一无心畸形的脐带缠绕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作者:喻勇;杨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LED照明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医院均已有较为普遍的运用,但完整的LED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医院的应用研究成果却极少,本文主要分析LED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医院的运行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提出推动LED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医院运行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作者:吴平乐;吴泽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92例行PCNL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46例,均采用PCNL治疗,甲组采用全面的护理,乙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甲组术后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乙组,甲组首次下床、报尿管、拔造瘘管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乙组,各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全面护理可降低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CAP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其中重症肺炎组29例、普通肺炎组31例,进行PSI评分;然后选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中PCT及CRP水平进行分析,并研究PCT、CRP与P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三组间PCT、CRP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②PCT、CRP与PSI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随病情加重,PCT、CRP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可作为PSI评分的补充,而PCT可以更好的反映感染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
作者:邱鸣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光化学疗法(PUVA)也称黑光疗法,是一种治疗某些皮肤疾病的新疗法,治疗原理主要是使用具有光感作用的补骨脂素类药物后加长波紫外线照射,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低等优点,在近十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为更好地应用光化学疗法,必须严格掌握其应用指证及护理要点。
作者:黄金俐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