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58例的护理

刘英

关键词:剖宫产, 术后护理, 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8例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后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58例产妇舒适度提高,平均住院5.5天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剖宫产后立即实行相应的护理,可提高其舒适度,防止产后并发症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研究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10月本科室收治的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仅采取普通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及患儿配合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88.24%)、患儿配合率(94.12%);普通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67.65%)、患儿配合率(52.94%),可以看出观察组满意度和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儿科病房加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家长满意度、患儿配合率,能使患儿身心健康早日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海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早期乳腺癌诊断

    目的:探讨与分析肿瘤科临床上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肿瘤科2012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7例患者临床治疗之前均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继续进行检查和诊断,并对每个患者的检测结果动态时间-信号强度的曲线进行判断和分析,探讨该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价值。结果所有结果均由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进行判读,47例患者中,其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布情况如下院玉型患者0例,占总数的0.00%;Ⅱ型患者4例,占总数的8.51%;芋型患者43例,占总数的91.49%。其中早期强化阈值>90.00%的患者有41例,占总数的87.23%;≤90.00%的患者6例,占总数的12.77%。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科临床上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影像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志颖;陶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3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与护理经验,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率,挽救患者生命。方法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取36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急救与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及时、全面的急救护理,大部分患者均抢救成功,20例痊愈,13例好转,2例转至外科行手术治疗,仅1例死亡。结论规范及时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是挽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命的关键,并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楼浓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围产期肺栓塞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围产期肺栓塞(PTE)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诊治预防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断的12例围产期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产期PTE患者存在易患因素,以长时间卧床为常见,其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CT肺动脉造影(CTPA)等检查均有助于诊断。早期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围产期PTE发病率高,易误诊,应早期、积极采取抗凝、溶栓治疗。

    作者:蒋洁菡;朱锦琪;刘胜岗;彭毅强;杨红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舒适分娩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研究舒适分娩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初产妇12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8.3%,对照组中自然分娩率为50%,经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在自然分娩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0.05)。但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影响初产妇的分娩方式,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具有积极的推广作用。

    作者:符军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长期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长期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长期鼻饲的我院老年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中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施行鼻饲相关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0.00豫),试验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43.33豫),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6.67豫)高于对照组(53.33%),<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等相关不良结局,改善患者结局,可于合理范围内考虑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VEGFR-2、MVD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微血管密度(M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48例胃癌组织、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R-2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结果 VEGFR-2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83%、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VEGFR-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0.05)。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MVD分别为(32.4±10.58个/HP、10.82±3.98个/HP),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MV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0.01)。结论联合检测VEGFR-2、MVD可判断预后及了解侵袭转移的程度。

    作者:李智信;谢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丙帕他莫和芬太尼用于ICU患者镇痛观察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丙帕他莫和芬太尼治疗ICU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42例手术后及外伤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术后74例;外伤6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生命体征;疾病谱等相近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按随机;单盲的原则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丙帕他莫2g+0.9%氯化钠100ml于15min内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2mg﹢0.9%氯化钠20ml微量泵2h静脉给药。观察比较给药后2h内两组的镇痛效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56.33%和91.54%,略低于对照组的57.74%和94.36%,两组的镇痛效果对比,相近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副作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丙帕他莫与芬太尼用于ICU术后及外伤患者;镇痛效果近似,但丙帕他莫无成瘾性,而且副反应少,使用相对安全,可在ICU镇痛治疗中选择性替代阿片类镇痛药使用。

    作者:陈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已广泛开展应用于外科手术,本文报告选择性地施行LC121例的结果,无死亡,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好。介绍了LC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体会。结论LC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琼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1例

    本文介绍1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失眠情志因素是其主要病因。治宜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用更增强其疏肝解郁,用以上方药治疗3个月,失眠告愈。上药均具有养心开郁,安神定志的功效,用治肝郁气滞之失眠每收良效。

    作者:曹国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以及临床表现,并进一步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小儿腹泻的机制。方法采用咽拭子培养方法和免疫血清学方法鉴别和诊断患者的肺炎支原体,同时对患儿腹泻标本采取显微镜检查、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以及病原菌常规培养做进一步诊断鉴定,总结分析患儿的年龄特点、腹泻病原菌特点以及腹泻发生率。结果5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用药前合并腹泻47例(9.0豫),用药后继发腹泻175例(33.6豫),合计222例(44.6豫),用药前后合并腹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不同年龄患儿合并腹泻发生率以婴幼儿所占比例大145例(65.3豫),合并轮状病毒和细菌性肠炎的比例也大,共46例,其他组无1例。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易合并腹泻,以婴幼儿所占比例大,继发腹泻病原菌以轮状病毒和细菌性肠炎为常见,应密切加强对其实验室监测和临床观察。

    作者:刘勇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理念对提高手术器械消毒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循证护理理念在提高手术器械消毒质量方面上影响。方法与传统管理理念相比较,研究循证护理理念被引入手术消毒器械质量管理后,手术器械消毒、锐器损伤等的质量和发生率。结果将循证护理理念运用引入手术器械消毒工作后,手术器械消毒质量明显比传统理念质量提高,临床工作人员满意度明显升高,消毒质量缺陷和锐器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循证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消毒质量,并且可以保证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高效、愉悦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作者:蔡亚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HIV/TB双重感染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干预研究进展

    HIV/AIDS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4+T淋巴细胞数降低,常合并各种感染,尤以合并TB感染为常见。本文对HIV/AIDS患者合并TB感染的现状、相互影响机制、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了综述,大量的研究证明,HIV/AIDS患者合并TB感染,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加快疾病的进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双重感染,以及适度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预和加大社会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力度、同时深入开展“四免一关怀”等国家政策,可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存条件和延长寿命,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快速流行具有极其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作者:高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克霉唑阴道片和乳酸杆菌胶囊对妊娠合并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pH值变化的影响

    目的:对比克霉唑阴道片和乳酸杆菌胶囊治疗妊娠合并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对阴道pH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期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克霉唑组和乳酸杆菌组,各55例,克霉唑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乳酸杆菌组给予乳酸杆菌胶囊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治疗前阴道pH值变化情况。结果克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高于乳酸杆菌组的83.6%(<0.05);克霉唑组患者瘙痒、疼痛、烧灼感、白带异常、异常分泌物等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优于乳酸杆菌组(<0.05);治疗后,克霉唑组阴道pH值为(3.7±0.7),低于乳酸杆菌组的(4.0±0.5)<0.05)。结论 pH值可作为孕期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辅助诊断指标,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合并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阴道pH值,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赖足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并发症情况,在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心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显效28例,有效26例,10例出现并发症情况,总有效率为84.38豫;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显效33例,有效30例,1例出现并发症情况,总有效率为98.44豫。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评分为(70.26±4.78)分,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评分为(92.37±6.54)分,<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并发症情况是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常见的病症,但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的总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精确放疗在肺癌治疗中的误差和控制探讨

    精确放疗是在高清晰度CT或MRI图像基础上的三维治疗技术,该技术要求减小照射范围用以提高肿瘤靶区剂量,进而减轻邻近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因此探讨精确放疗在肺癌治疗中的误差并对其控制是保证放疗精确性和局部控制率的重要措施。本文就精确放疗在肺癌治疗中的误差来源、如何控制误差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金靖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新进展体会

    从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护急救、溶栓治疗、一般护理、心理支持以及健康教育方面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新进展要点。

    作者:杨春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实施考核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9%,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好转,两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急救物品改善、护理文书、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基础护理等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庞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护理讨论

    目的:分析并研究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行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0例,分别对产妇进行护理,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由专业护士进行全程护理,即术前、术中、术后,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吉文红;沈宽芳;吴要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于本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1d、3d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0.05)。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升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兰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