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靖寅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FBG、2hFBG及HbAlc达标率分别为院86例(87.76%)、61例(62.24%)及65例(66.33%),对照组的FBG、2hFBG及HbAlc达标率分别为院65例(66.33%)、25例(25.51%)及33例(33.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观察组尤为显著,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06%(3/98),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8.37%(18/9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加快血糖达标进程,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辛慧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共收治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哮喘发作的次数以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哮喘发作的次数以及治疗时间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全面护理干预配合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能够显著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发作次数和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高娜;邢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双胎之一无心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双胎之一无心畸形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3例双胎之一无心畸形,均为单羊膜囊双胎,其中两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脐带缠绕。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能更清楚观察无心畸形的形态及血流方向,了解尤其是单羊膜囊之一无心畸形的脐带缠绕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作者:喻勇;杨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瘤患者围术期特点,总结针对围术期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护理措施、术后注意事项、健康宣教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12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优质护理及健康知识教育,能提高患者耐受性及手术依从性。术后康复效果良好。结论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服务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体现。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7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16%,干预组患者为97.06%,干预组优于常规组患者(<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优于常规组(<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邱莉兰;谢小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健康档案为核心,通过标准化接口与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交互与信息共享,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本文从数据交互模式、运行维护模式、安全管控模式、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跨机构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雪婉;高昭昇;徐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00年1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5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全部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12~60个月。采用Har is评分机制进行评分,评分优41例,评分良9例,评分差4例,总优良率为92.59%。术前评分平均值为(52.31±2.03)分,术后评分平均值为(88.91±1.21)分。结论关节置换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短,患者卧床时间少,恢复活动快,能够有效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治疗的长期稳定性较理想,可于临床重点推广。
作者:谭克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神经外科就诊并发肺部感染的偏瘫患者8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偏瘫及肺部感染临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康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提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偏瘫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全面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部感染康复情况。
作者:陈喜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实施考核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9%,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好转,两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急救物品改善、护理文书、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基础护理等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庞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尽管近来在化疗药上取的了很多进步,但是对于转移性的结直肠癌治疗预后仍然很差,就过去20年而言,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进行手术切除为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它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同时术后的患者显示出了长期的治疗效果,而CT,PET,MRI在探查大的肝转移瘤上有相似的敏感性,然而MRI更擅于探知厘米级以下的肝转移灶,特别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结合时效果更显著[1]。
作者:黄飞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析并观察优质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出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行阴道分娩的80例产妇,根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采取妇产科产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妇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分析两组剖宫产初产妇的产后出血与睡眠质量。结果①观察组产妇24h内的出血百分率2.5%(1/40)低于对照组的20%(8/4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②观察组产妇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与睡眠障碍等睡眠质量评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少初产妇产后出血与提高其睡眠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殷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肿瘤科临床上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肿瘤科2012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7例患者临床治疗之前均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继续进行检查和诊断,并对每个患者的检测结果动态时间-信号强度的曲线进行判断和分析,探讨该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价值。结果所有结果均由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进行判读,47例患者中,其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布情况如下院玉型患者0例,占总数的0.00%;Ⅱ型患者4例,占总数的8.51%;芋型患者43例,占总数的91.49%。其中早期强化阈值>90.00%的患者有41例,占总数的87.23%;≤90.00%的患者6例,占总数的12.77%。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科临床上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影像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志颖;陶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90例胆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3.3%(42/4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0.0%(36/4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8.9%(40/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35/45)。结论通过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桃花;林海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光化学疗法(PUVA)也称黑光疗法,是一种治疗某些皮肤疾病的新疗法,治疗原理主要是使用具有光感作用的补骨脂素类药物后加长波紫外线照射,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低等优点,在近十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为更好地应用光化学疗法,必须严格掌握其应用指证及护理要点。
作者:黄金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采用综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逐渐稳定,但研究组数据比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科学、细致的综合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简香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症预后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并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甘叶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1]。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2]。
作者:查培金;杨孝顺;李琳华;李星;朱鸿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利用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治疗放射性肠炎,反映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出结论。方法选取12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骶前封闭疗法组,中药兼灌肠组,及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实验组,四组患者每组30例。所有病例按照血压下降率显效、有效和无效结果作为评估。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症状率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7例;骶前封闭疗法症状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中药口服兼灌肠实验组血压下降率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实验组血压下降率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利用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的方法对于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方盛华;陈艳贞;王碧荣;邓旭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行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0例,分别对产妇进行护理,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由专业护士进行全程护理,即术前、术中、术后,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吉文红;沈宽芳;吴要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供应室消毒管理对院内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和我院300名医院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上半年供应室未采取消毒管理,下半年开始采取供应室消毒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几率以及上半年和下半年医院工作人员发生感染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2.14%,对照组为9.64%,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下半年医院工作人员感染几率为1.33%,上半年为4.67%,下半年和上半年医院工作人员感染几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重新划分功能分区、制定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培训可以有效加强供应室消毒管理,降低院内感染几率。
作者:黄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