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药物治疗

刘云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患者的生活质量, 微血管并发症, 血液透析, 生命安全, 欧美国家, 终末期, 肾移植, 发生率, 治疗
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约35%~40%的1型DM可发生肾病,2型DM的发生率约20%,由于90%~95%的DM为2型DM,因而半数以上的DN系2型DM引起.在欧美国家DN已成为血液透析与肾移植的首位原因.DN从发生到发展至终末期往往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这期间DN的早期诊断以及积极治疗对于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证生命安全极为重要.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CT定位取穴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无防备的过度活动或者椎间盘发生退行改变而出现急慢性压迫性神经根病或脊髓病表现.2004年笔者采用CT定位下取穴治疗单纯神经根损害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传明;肖少雄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库尔特JT-IR型全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我院于1997年购买Coulter公司JT-IR型全血细胞分析仪,是Coulter公司T系列中的产品,是具有测定18项参数的三分类仪器,具有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性能稳定等优点,是做血常规检验的理想仪器,现将我们在使用该仪器遇到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金彪;杨晓东;卢建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气囊漂浮导管在1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

    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因车祸撞伤头部及左大腿后昏迷4小时入院.体检:X线摄片及头颅CT等检查诊断为:(1)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2)左股骨干中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及软组织撕裂伤;(3)头颅外伤;(4)ARDS.经大量补液、输血纠正休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改善缺氧,行手术治疗后收住ICU监护.生命体征:BP 8~13/5.5~7.5 Kpa(持续多巴胺静脉滴入下),HR 110~160次/分,SpO2 93%~97%.末梢循环及尿量尚可.此时为低血压状态,在心电监护下用4FSwan-Ganz导管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选右侧股静脉为穿刺点,局部消毒铺巾,带针芯导管穿刺见血后,导引钢丝由针芯进入,扩张器扩张后,置白套管,轻柔将Swan-Ganz导管送入.至导管刻度30 cm处,气囊充气,送入60 cm处,心电监护仪上出现室性早搏(vp),此时测得压力为1.45 Kpa将导管送入80 cm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RBBB),测压力为1.27 Kpa.将气囊放气,撤管至65 cm处再次出现VP.撤管至55 cm,测压力为0.49 Kpa,至此拔出导管.约3小时后RBBB消失.根据导管漂入深度和心电图表现,确认导管漂浮到位并测得相应压力.根据以上数据,考虑呼吸机对胸腔内压的影响,判断血容量不足,为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罗文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药物的停药反应和停药危象分析

    临床用药,在一般情况下,当药物巳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后,应及时停药.但是某些疾病在症状基本控制或巳治愈后,停药过早,可引起复发或病情加重.某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用药的,如果骤然停药可发生停药反应或停药危象.临床常见不能骤停的药物有:

    作者:林英;赵曲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CD40/CD40L共刺激途径与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lerative colitis,UC)和Croh病(Crohn's disease,CD),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认为与免疫、环境、感染及遗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根据经典的双信号模式,免疫应答的启动和发展中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促进T细胞的克隆,细胞因子的分泌,及产生效应.CD440/CD40L即第二信号,属于TNF-TNF受体超家族,在IBD发病机制中,通过其调节可能有益于治疗IBD.现综述如下:

    作者:阮佼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临床检验基础强化实验技能训练的教学体会

    临床检验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在临床辅助诊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为许多临床疾病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而且有的检测指标可以独立成为某些疾病的确诊依据.随着循证医学时代[1]的到来,许多自动化的先进仪器设备进入临床实验室,如何用简单、合理的方法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证据,是广大检验医学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也对从事该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程平;郑峻松;蒲晓允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异位功能性副神经节瘤1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27岁,已婚,因多汗、阵发性心悸1年,于2004年3月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85次/分,血压150/100 mmHg,心、肺、腹无异常发现.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心率波动于70~115次/分;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血压波动于110~190/60~120 mmHg,24小时尿VMA(尿香草基杏仁酸)测定结果:193 μmol/L.B超检查提示:在肾上腺水平于腹主动脉与下腔动脉之间探及一实质性包块,压迫下腔静脉,包膜清晰;进一步行MRI腹部平扫加增强扫描提示:右侧肾上腺区域内侧可见一卵圆形占位,边界约3.5 cm×2 cm×3.5 cm大小,呈弧形压迫下腔静脉,增强后病灶中等以上强化,诊断异位嗜铬细胞瘤.

    作者:赵力;谢庆祥;李金雨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清开灵冲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范围,好发于夏秋季,尤其以婴幼儿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急性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为患儿带来痛苦.本病常规治疗以抗病毒为主,抗生素为辅.我院自2004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疱疹性咽峡炎95例,用清开灵冲剂口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桂芳;杨少芹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骨伤科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骨伤科在近十年来是中医高等教育中发展迅速的一个专业,在临床医疗中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二级专业设置的一门新学科,教学中存在着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其突出问题之一,是如何将前期基础和专业基础教学内容有效地服务于后期临床,将书本理论与实践操作互补互参,融为一体,从而着重学生的能力提高,这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改革项目而深受重视,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周临东;王沁凯;马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妇科带教与保护病人隐私权冲突的护理对策探讨

    随着社会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和病人维权意识的普遍提高,保护病人的隐私权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关注的焦点.曾有报道:某医院为病人行人流术时有学生在场观摩而引发医疗纠纷,病人要求精神赔偿.针对临床带教与保护病人隐私权这一矛盾,我科从带教老师、学生、病人三方面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与广大护理同仁共同探讨.

    作者:黄华英;顾琼;郭天智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医德的规范养成与管理

    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窗口,医德更是医院的形象,高尚的医德是医务人员和医院必备的素质与条件.现就医德规范、医德养成与管理作一探讨.

    作者:笪建荷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院后勤管理特点

    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医院管理已逐步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作为一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医院.面对新时期民营医院的涌现而致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药品市场的全面开放所致的医院盈利空间不断缩小.医院的发展生存问题已经越来越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管理好医院是每个医院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医院陈旧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需要.因此,创新后勤管理模式,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对实现医院既定目标乃至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大定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带教中培养护生急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常常遇到危重病人的抢救,在抢救过程中,护生常常只能在一旁看着带教老师忙碌,自己却像局外人难以插手.如何在紧张繁重的急症工作中培养护生的抢救配合能力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李连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胆汁酸测定的意义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对65例ICP患者进行了血清胆汁酸、肝功能指标检测.现将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雷达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研究进展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对女性健康危害较大.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1],并且有重复异位妊娠的出现[2].既往本病一经确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后再次妊娠的机率则有所减少,为了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保证妇女的身心健康,临床医师采用多种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方法,取得很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赵万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突发性传染病--人类健康的新挑战

    突发性传染病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我们通常把那些突然间流行起来的且对人类有高度危害的传染病称为突发性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突发性传染病不仅仅指新的疾病,而且还包括那些一度得以控制又再次流行的疾病.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治研究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点和热点.笔者综合相关文献报道,综述近30年来主要的突发性传染病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作者:孙剑刚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浅谈抗生素在我国的临床使用

    抗生素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的需要所产生的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目前所指的抗生素除上述定义外,还有半合成抗生素,它是以抗生素为基础并对其结构进行改造获得的新化合物;此外,某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抗微生物药物也属于抗生素,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等.因为有了抗生素,传染性疾病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直到今天,抗生素仍然是人们抵抗各种病原性微生物的有力武器.但是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得耐药菌感染已和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一样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问题.笔者将对我国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浅析如下:

    作者:谢新方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症状与神经传导变化.结果:共64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4.4%;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56.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新法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规范药房管理提高药房效率

    药房是管理、调剂药品、服务临床的重要部门.药房工作是药品管理体系的终端环节,是医疗机构保证药品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和规范药房管理,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笔者就多年来药房工作经验,对规范药房管理,提高药房效率的方法作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铁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关于医学七年制双语教学的研究

    医学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制度,而高层次人才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能够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读、说、听、写,为今后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既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双语人才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改革传统的医学教学方式,探索新的、高效的医学双语人才是外语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七年制学生是每个医学院校重点培养的对象,其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外语的驾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医学院校的水平.

    作者:余涛;戴晓天;阴正勤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