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淑玉;李莉;倪坤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且在体育锻炼方面为突出,建立率为96.15%,改善率为84.21%;患者在出院半年后生活治疗各项指标也得到显著提升,均<0.05,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教育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固定正畸治疗、坚强内固定和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比较治疗效果、咬合关系、治疗时间、感染以及骨折错位发生率,为颌骨骨折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结果固定正畸治疗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吻合的咬合关系,未出现感染和骨折错位病例。各组患者在治疗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中儿童患者多采用固定正畸技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由于成人患者。结论固定正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特别对于儿童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采用固定正畸治疗可大幅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田云峰;谢长海;马培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总结61例(83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体会。61例翼状胬肉患者均行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其实施全程护理。患者手术安全,满意度上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如何构建用药安全环境,从而促进用药安全实践,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叙述了管理用药安全的方法与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构建安全的用药环境。结果与结论对我国的用药安全实践产生的影响重要的因素就是用药安全环境。只有在各个方面做好用药的安全管理,以及多个环节的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对用药安全环境进行改善,也能使用药安全实践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卢绮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采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状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无差异性,>0.05;治疗后,空腹血糖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0.01;餐后血糖干预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应当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郭延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观察选择银丹心脑通胶囊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合并症患者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150例)院首先对患者实施饮食控制,之后选择二甲双胍对患者进行治疗。A1组(观察组150例)院在A1组治疗基础上选择银丹心脑通胶囊给予临床治疗。针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8w的治疗,对比两组合并症患者完成治疗后在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几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同准备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合并症患者完成治疗后,在血糖水平以及血脂水平等方面,均表现为显著的改善(<0.05)。完成治疗后,在TG、LDL-C以及TC水平等方面,A1组低于A2组患者明显(<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选择银丹心脑通胶囊给予临床治疗,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血脂水平可以获得显著改善,临床表现出极高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护理对策。方法本文提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某医院就诊的儿童中的4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患儿的病程、年龄等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部位进行穿刺,如头皮静脉、四肢静脉、颈外静脉等。结果此次调查研究的的400例患儿中,有40例出现静脉炎,有35例患儿出现渗液,有50例患儿堵塞管。结论科学、合理的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降低患儿内心的恐惧,减轻其痛苦,舒缓家长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的情绪,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医疗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对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进行推广。
作者:郑士丽;张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外科手术后DVT的发病率为30%~50%[1]。有资料表明妇科肿瘤术后,特别是恶性肿瘤术后DVT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由于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致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亦升高。故术前做好健康教育,术后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12月,我院子宫切除手术患者260例,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6例,占手术例数的2.3%。其中全子宫切除术后2例,子宫肌瘤挖除2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后2例。手术时间3~6 h。发病年龄38~58岁。发病时间术后5~9 d。发病部位左下肢3例,右下肢3例。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肢皮肤肿胀、疼痛,站立和行走时疼痛加剧,伴有低热。
作者:朱化英;田光玲;裴春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崇州市妊娠合并贫血患者全血五元素(钙、铁、锌、镁、铜)含量的情况。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BH5500S)检测137例妊娠合并贫血患者和11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中钙、镁、锌、铁、铜五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中铁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0.01),钙、镁、锌浓度低于对照组(<0.05),铜浓度略低于对照组(>0.05)。检测值降低率铁>钙>锌>镁>铜。结论在妊娠合并贫血患者中,铁元素检测值降低为明显,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提供依据,钙、锌、镁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以作为一个营养学指标,为适时适量补充提供依据。
作者:李海燕;马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外感发热的儿童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小柴胡汤复合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观察对比两组在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和74.0%,观察组与明显低于照组的退热时间。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具有退热快,疗效好等特点,因此,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耀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新沂市高中住校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情况,让社会、家长、学校能认识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方法运用1个月计帐法膳食调查、身体质量指数和生化检测等研究方法,对新沂市区4所高中2846名住校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①奶类、鱼虾类、水果供给量不足,谷类、蔬菜类、蛋类、畜禽肉类供应量均略高于参考量的上限值。油、盐供给量超高。②能量、蛋白质、铁、Vit B1、Vit C的摄入量均达到RNI标准;视黄醇当量、Vit B2的摄入量不足,钙摄入量严重不足。生热营养素供能比例比较适宜。③身体质量指数结果:偏瘦占0.6%;过重占13.3%;肥胖占7.1%;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贫血总患病率8.66%,其中女生占11.65%,男生占7.06%,男女生之间患贫血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调查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营养素摄入不合理所致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以及超重、肥胖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膳食营养的监督指导和青少年合理饮食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钬激光联合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伴膀胱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78例80岁以上高龄高危BPH伴膀胱结石患者,采用钬激光+TUVP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62min,平均42min,术中出血少,疗效满意,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较术前明显下降,未出现TURS、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钬激光+TUVP是高龄高危BPH伴膀胱结石的佳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严格监护、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陆进;朱文海;诸伟;管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为推广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将61例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全电视胸腔镜手术组36例(胸腔组)和传统标准手术组25例(传统组)。比较两组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转移淋巴结数、胸管引流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25.3±88.9)ml、(264.5±83.8)ml、(8.1±2.5)d,均显著低于传统组(<0.05)。两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无统计学差异(>0.05)。胸腔镜组淋巴结平均清除个数为(10.7±2.4)个,转移淋巴结数目为(3.8±1.5)个。传统组淋巴结清除个数为(11.1±2.8)个,转移淋巴结个数为(4.0±1.6)个。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和转移淋巴结个数无统计学差异(=0.463、0.258,>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标准肺癌根治术,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与传统标准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是目前临床上值得运用推广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刘少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屈指肌腱断裂实施修复后的康复护理措施,大限度的降低肌腱出现粘连现象。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100例手部屈指肌腱断裂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屈曲位固定,进行早期制动,经过3w的固定后嘱咐患者自行对患指进行活动;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修复措施后进行详细的康复护理计划。通过评定伤指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伤指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其中26例为优,18例为良,优良率达到了88.0%,对照组患者中10例为优,14例为良,优良率为48.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屈指肌腱断裂的患者经过修复措施后实施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大限度的降低肌腱粘连,促进手功能的恢复情况。
作者:曾赛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联合培养作为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医学生的联合培养更注重高校之间或中外之间的联合培养模式。作为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多元的,知识面也是更宽广的,可以满足社会对医学类教、科、研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作为辅导员,从低年级开始对医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专业教育,这也是配合整个学校、整个专业发展的必要过程。辅导员在这里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
作者:崔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跨文化护理理论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将80例外籍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工作,从医院、日常工作生活、治疗、出院等全过程,根据不同形式的文化背景开展相应的人性化特设服务,能够避免肿瘤患者对医院的距离感,加快医患交流,保障其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学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质量管理方法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我院ICU治疗的240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质量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67%,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及格的为88.33%,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及格的为100%,两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也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因此质量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 Index评定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费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 Index评定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的评分均较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也较少,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价右颈内静脉走向的体表搏动目测法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手术患者64例,首先在自主呼吸下目测右颈内静脉搏动然后用标记笔描绘颈内静脉的走向和内径并标记拟穿刺点,然后使用超声颈内静脉的走向和内径并验证拟穿刺点的位置,测量拟穿刺点距离超声引导下穿刺点(颈内静脉投影的体表中心)的距离;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的状态下重复上述测量。结果平卧清醒下目测法与超声下静脉走向对比:平卧清醒下目测法与B超可视静脉走向对比:无法目测率25.0%;完全一致率43.8%;基本一致率15.6%,自主呼吸时目测法与超声法穿刺点距离为(0.44±0.32)cm。给肌松药气管插管后,目测法与B超可视下颈内静脉走向对比:无法目测率9.4%;完全一致率71.8%;基本一致率15.6%;机械通气状态下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差(0.26±0.12)cm。提示大部分患者能准确目测颈静脉搏动及其走向,且穿刺均成功,而机械通气状态下目测法的准确性更高,但是如果患者无法目测到颈内静脉搏动,必须改用其他方法行静脉穿刺。结论目测颈内静脉搏动法不能完全准确的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点,但是在能够观察到颈内静脉搏动时目测法是一种相对简便和准确的方法。
作者:陈太新;李志鹏;柳垂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加强舒适护理后,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质量产生影响的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院施行一般护理同时加强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院施行一般护理模式。结果有效舒适护理措施干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护患纠纷发生率有所下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一般护理同时加强舒适护理模式后,与一般护理模式相比,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患者满意度高,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骨科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华;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