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东;李柳炳;李蓓;陈思;邢春根
剖宫产瘢痕妊娠会造成妊娠大量出血,对患者的生育功能造成很大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本文根据近年来剖宫产瘢痕妊娠研究进展,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机制,诊断,治疗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以及总结了对患者实施的护理现状及适用对象。旨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愈后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韦群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者:于水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诊断多形性室性早搏必须在同一导联上进行,应用多导联同步记录,可以提高多形性室性早搏的检出率。多形性室早需与房室交接性早搏伴时相性室内差传相鉴别。
作者:柯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绩效考核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实施绩效管理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绩效管理前的2012年间共计发生护理差错12起,基础护理评分为(88.14±3.47)分,整理护理评分为(89.35±3.52)分,院感控制质量评分为(90.84±2.89)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5.73±4.63)分,危重患者护理评分为(87.63±3.74)分,病房管理质量评分为(88.55±3.83)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为(91.25±2.33)分;实施绩效管理后的2011年间共计发生护理差错3起,基础护理评分为(97.53±1.21)分,整理护理评分为(98.24±1.12)分,院感控制质量评分为(96.29±1.33)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5.38±2.11)分,危重患者护理评分为(97.25±1.16)分,病房管理质量评分为(97.85±1.03)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为(98.96±0.43)分,实施绩效管理后,护理差错发生例数明显减少,且基础护理评分、整理护理评分、院感控制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危重患者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绩效考核的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谢琴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是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胸外科技术,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确实、安全可靠以及切口符合美容要求等诸多优点深受患者和胸外科医生的欢迎。胸腔镜肺《切除术更是很多肺部疾病,特别是早期肺癌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1]。微创胸部外科是21世纪胸外科的发展趋势,胸腔镜肺癌肺《切除术(VATS-lobectomy)外科治疗早期肺癌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已无争议,且2006年颁布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引和2007年发表的美国胸部医师协会(ACCP)肺癌治疗指引把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并列为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的合理选择。
作者:景群辉;李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分别采用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效果,选择诊断效果更优的手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确诊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实验组(40例),采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对照组(40例)采用CT进行诊断,综合比较两组在经过诊断后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经核磁共振诊断后确诊39例,检出率为97.50%,对照组采用CT诊断后确诊32例,检出率为80.00%,实验组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明显(<0.05),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过程中,应用核磁共振较CT的效果更优秀,核磁共振能够多方位的观察股骨头的坏死,尤其是在股骨头病变的早期,观察骨髓内的水肿和关节内部结构的变化具有CT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荣满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药注射剂是中国特有的经静脉给药的一类药物,是一种或多种中药中提取的多种组分物质。在临床发挥疗效的同时,也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心律失常是其危及到生命的主要不良反应。本文就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的心律失常机理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陈可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的护理体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4例均通过腹部B超或腹腔穿刺确诊胆总管囊肿穿孔,并于术中证实,其中11例均表现出持续性低热、呕吐、神萎及右上腹压痛四联征的特征性表现。14例均行胆总管囊肿T管引流术,3~6个月后行胆总管囊肿切除加胆道重建术,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婴幼儿胆总管囊肿自发穿孔,需要通过2次手术才能治愈,第一次胆总管囊肿外引流术,术后3~6个月行胆管空肠吻合术,院外带管时间长,术后管道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吴丽云;任志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社会经济、信息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使得目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内容范围继续延伸,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新知识也被包括进去,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必须以社会迫切需要为依据,其培养模式、能力训练等必须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作为培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我们需要思考专业内容设置是否与社会进步及区Ⅱ发展相结合,考虑如何适应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问题。
作者:杨惠芳;张毓洪;杨建军;乔慧;李玲;张鹏举;纪文武;周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硅胶半管切口引流在肝胆疾病开放手术切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相关病例资料共计308例。结果158例应用硅胶半管切口内引流的患者有6例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3.8﹪;150例未应用硅胶半管切口内引流的患者有30例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硅胶半管切口引流在肝胆疾病开放手术切口中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何清雄;孔德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60例治疗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踝关节骨折手术的60例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60例治疗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术后感觉优,7例患者术后感觉良,5例患者感觉差。治疗有效率为91.67%。改良Cedel 主、客观评价标准评分结果显示,47例患者术后感觉优,能够正常的工作和运动;6例患者术后感觉良,偶尔踝关节疼痛,需要服止痛药;7例患者感觉差,经常严重性疼痛,治疗有效率为88.33%;常规X线摄片结果显示,关节正常复位的患者共48例,治疗有效率为90%。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关节正常复位的患者共47例,治疗有效率为90%。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为88.33%,以上项目治疗有效率与治疗无效率相比,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率(<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手的方法和治疗效果较好,骨折复位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庆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为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青光眼疾病,同时其急性发作期为眼科的急诊之一。本病可因房角闭合,导致房水排出不畅,引起眼压急剧性升高而造成的病理性改变。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多见于40岁以后人群,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眼压急剧性升高,伴有患侧剧烈眼胀痛、偏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昏朦、虹视,严重者可致眼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1]。本病所导致的失明为不可逆性的,需在疾病早期即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及合理的临床护理,以降低眼损害。本文探讨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行政查房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2012年1月~12月7624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行政查房),以2013年1月~12月7636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行政查房),统计两组的不良护理事件,设计问卷调查两组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0.05%,对照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0.1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4.02,=0.04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71%,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3.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字2=7.42,p=0.0065)。结论护理行政查房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收集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况、住院天数,患者治疗效果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住院天数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治疗效果即显效、有效、无效比例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强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路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行手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7.7%高于对照组68.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缓解不良心理情绪。
作者:梁秀娟;王美秋;鲁瑞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肝癌患者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7例肝癌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137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实施护理15d后,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15d后,两组SDS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术后,且护理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肝癌患者切除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疼痛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鉴别是否为脓毒症及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上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地纳入2011年4月~2014年2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住院的脓毒症患者83例,其中脓毒症患者2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27例,脓毒症休克患者28例。并纳入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脓毒症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这四组患者间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结果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0.05或<0.01)。不同程度脓毒症组之间血清降钙素原、APACHEⅡ评分有显著差异,随严重程度增高而升高(<0.05或<0.01)。但C反应蛋白水平在不同程度脓毒症组之间无显著差异(>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判断早期脓毒症,反应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方面效果优于C反应蛋白,可作为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思睿;蔡茜;朱应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综合分析36例法洛氏三联征病例护理关键,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3岁3个月~18岁,平均年龄(10±2.8)岁,均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肺部感染6例,经过积极治疗,肺炎治愈4例,2例因肺部严重感染死亡;1例因术后心衰死亡,1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结论经过术前护理分析,术后相应的护理措施,合理健康指导,可以提高出院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芳芳;王新新;胡晓佳;任利培;石艳丽;王琼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开腹手术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孟庆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生活质量评分(82.22±4.10)、(70.06±4.75)、(87.71±7.03)、(89.15±4.95)、(79.88±8.74)、(73.70±8.65)、护理满意度(98.6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SDS(26.3±4.2、24.8±5.3)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蒋滢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