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要星;杨爽;卢凤艳;张莹;唐敏;王嘉鑫;杨恒林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种教学模式.本研究依托四川大学课程中心的网络学习平台,将探究式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融入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多元化的师生互动模式,对探究式教学在妇幼与青少年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索.
作者:沈丽琴;王欢欢;朱卫南;张建新;杨淑娟;李亚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大气细颗粒物(PM2,)中双酚A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法,并用于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BPA的测定.方法 以玻璃纤维滤纸为滤料,用中流量PM2.5采样器以100 L/min的流速连续采样24 h.滤纸样品经0.1%盐酸-甲醇超声提取后经C18小柱固相萃取,用0.1%氨水-甲醇洗脱,洗脱液调pH 2 ~3后,C18色谱柱(250mm ×4.6 mm,5μm)分离,荧光法检测(λex=227 nm,λem=310 nm).结果 在0.001μg/rnl.0.020 μg/ml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 =5.39×106x+ 5146,相关系数大于0.997;方法检出限为3.0×10Jμg/ml,定量限为1.1×10-4 μg/ml,低检出含量为200 pg/m3(取样1/8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4.9%~104.8%,RSD为2.84% ~9.23%.利用本法检测了20个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样品,测得双酚A含量范围在< 200.4654 pg/m3,平均含量为1 455 pg/m3.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检出限低,适用于大气中细颗粒物中双酚A的检测.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中双酚A的含量高于日美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北京、广州、香港,但低于印度的报道值.
作者:吴鲲鹏;王贵敏;罗佳;陈维娜;江阳;孙成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成都市公交司机的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1 500名成都市公交司机的职业紧张状况进行测量,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都公交司机的职业任务、紧张反应两个分量表总均分及多个子项得分均高于中国西南地区职业紧张常模(总均分181.2±18.6/162.9±27.0、98.2±16.5/91.0±17.2,P<0.01),但应对资源分量表总均分及各个子项得分(娱乐休闲除外)较低(总均分129.2±17.7/120.6±16.7,P<0.01).男性公交司机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分量表总均分及多个子项得分均高于女性公交司机(总均分189.2±19.1/176.2±17.5、102.5±15.7/94.7±16.4,P<0.01);但应对资源中自我保健、社会支持子项得分低于女性公交司机(32.2±3.9/23.1 ±4.0、33.4±6.4/25.3±7.2,P<0.01).30~40岁年龄段公交司机的任务过重、任务不适、责任感、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子项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此年龄段公交司机的社会支持子项得分低于其他年龄段(P<0.01).结论 成都市公交司机职业紧张状况高于一般人群,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职业紧张.
作者:姜光瑶;秦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近年来兴起的表观遗传学被认为在饮食影响健康、延缓衰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从表观遗传学视角分析饮食限制延缓衰老的机制,为临床上抗衰老及其防治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系统综述了表观遗传学与衰老的关系,及饮食限制延缓衰老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结果 饮食限制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调控和染色质重塑等表观遗传修饰调节基因表达,进而影响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结论 饮食限制是一种有效的可操作的环境因素,可通过调节表观遗传修饰进而延缓衰老,保持健康.
作者:董雯;王守安;陈秀娇;张金添;郑伟男;林心怡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防治矽肺的可行性.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模型对照组35只(分为7个亚组,每亚组5只)、治疗组35只(分为7个亚组,每亚组5只);空白治疗组5只.正常对照组在正常环境中喂养;模型对照组于HOPE-MED 8050动式染毒柜中进行二氧化硅染尘,同时喂养普通饲料;治疗组的二氧化硅染毒方法等同模型对照组,但染毒后将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原液经雾化后吸入给药,各亚组每次雾化给药30 ml.在实验第1d、3d、1w、2w、4w、8w、12w处死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亚组,在实验开始后第12w处死正常对照组和治疗对照组,对所有动物进行大体解剖和肺部组织学观察.结果 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体重增长均较正常对照组缓慢,但治疗组体重增长优于模型对照组.组织学观察可见模型对照组大鼠矽肺严重,光镜检查见肺内大量泡沫细胞;治疗组病变较轻,光镜下检查见肺内泡沫细胞,但相比模型对照组较少.结论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可以减轻二氧化硅造成的肺部损伤.
作者:张靖;程薇波;杨雅兰;薛灵抒;杨茜;王晔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川产粗壮女贞苦丁茶对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探索其对肥胖人群心血管健康的潜在效果,为开发苦丁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招募女性肥胖人群饮用川产粗壮女贞苦丁茶12周,测定干预前后受试人群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相关炎症因子、凝血因子等指标,分析饮用粗壮女贞苦丁茶前后各类指标的改变,评估饮用粗壮女贞苦丁茶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作用.结果 饮用粗壮女贞苦丁茶12周后,受试人群体重、BMI值均下降(P<0.05);收缩压,空腹血糖、白细胞介素-8、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脂联素、白细胞介素-10含量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所升高(P<0.05).结论 饮用川产粗壮女贞苦丁茶能改善肥胖人群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保护功效.
作者:徐佳伊;周涛;何方婷;陈明静;许欣;裴晓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评估云南省试行肺结核患者主动筛查策略的效果,为今后各地开展主动筛查积累经验.方法 在18个县开展肺结核患者主动筛查,计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评价主动筛查效果.结果 主动筛查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119.73/10万,是全省报告发病率的2.20倍(x2=45.09,P<0.001);不同疫情地区、不同筛查对象以及不同疫情地区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效果不一(P<0.05).结论 主动筛查策略效果明显,可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但实施需进行优先性选择,以及科学、合理的规划.
作者:杨蕊;许琳;陈留萍;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新建模型分析吸烟、饮酒、食肉或牛奶、食蔬菜水果、运动5个日常生活习惯对脑卒中风险的影响以及同其它风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集23 682个病例信息,建立19项分析指标,将日常生活习惯数据同生理体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优化C4.5算法,改进算法流程,新建脑卒中风险分析模型,推导风险知识规则.结果 优化后决策树正确分类比为84.8788%,精准度平均值为0.8970;导出43条知识规则,表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对脑卒中风险有间接的影响,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BMI危险因素存在时,影响更明显,部分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力也与性别、年龄有关;五个因素共存分析的结果与他人单意思分析结果相同或相近.结论 该模型具备一定性能优势,分析结果准确有效,可用于国人脑卒中日常生活习惯风险预测.
作者:邵泽国;陈晨;陈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中国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集自建库至2017年6月公开发表关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应用Stata14.0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纳入15篇中文文献,累计病例组3 920例,对照组8146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包括:吸烟、饮酒、Hp感染、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抑郁症状.普通Meta分析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及95% CI分别为2.68(2.10,3.27)、2.35(1.62,3.07)、2.60(1.79,3.40)、5.52(3.30,7.74)、2.92(2.39,3.46);累积Meta分析显示,按照发表年先后顺序累积分析后,吸烟、饮酒、Hp感染、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抑郁症状的OR值及其95%CI均逐渐稳定并且有较好的变化趋势;可确定危险因素初被证实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时间.结论 在时间趋势方面,吸烟、饮酒、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没有检出明显的时间趋势,Hp感染、抑郁症状存在时间趋势.吸烟、饮酒、Hp感染、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抑郁症状均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且逐渐稳定并且有较好的变化趋势.
作者:李云霞;李斌;谢今朝;高鑫;李晓枝;李会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原发性IgA肾病患者预后风险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24名本科确诊为IgAN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基线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不良预后组与预后良好组.对可能影响IgAN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Cox回归进一步评价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所有因素对IgAN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结果 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患者24h尿蛋白(RR =1.412,95% CI:1.205~2.659)、病理类型(RR=3.159,95% CI:1.023~6.758)、牛津分型(T1 +T2)(RR=1.302,95% CI:1.043~4.625)、系膜区是否IgM沉积(RR=1.672,95%CI:1.026-3.724)是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系膜区IgM沉积、牛津分型、24h尿蛋白、病理类型及Lee分级可作为影响原发性IgAN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高风险IgAN提供依据.
作者:董吉;咸伟;冯平;郭丹;臧营;唐琳;王月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传统的广泛子宫切除术(RH)与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NSRH)对宫颈癌的治疗.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价文献质量,数据分析及处理分析采用Revman软件.结果 共纳入30篇文献,3104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NSRH住院天数、术后保留尿管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短于传统的RH,手术时间长于后者,手术所切除宫旁范围短于RH,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清扫的淋巴结个数、所切除阴道长度及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SRH对宫颈癌的治疗显著改善术后膀胱及肠道功能的恢复,且不影响疾病的预后.
作者:郭涛;董雪;石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近年来,全世界爆发性疫情逐渐增多,我国登革热输入风险也不断增大.对登革热进行风险评估,进而采取早期预防及控制措施,对预防和控制疫情暴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联合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近十年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及学位论文,以“登革热”或“虫媒”或“dengue”或“vector-borne disease”,“风险评估”或“risk”等为检索词,纳入文献均为流行病学研究.查阅国内外文献五十余篇,重点选取近三年的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该文从定性及定量风险评估技术两个方面论述了目前登革热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登革热定性风险评估,主要是采用文献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立评估指标和体系,结合风险评估矩阵,对风险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登革热定量风险评估,主要是采用数学建模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相结合,以识别风险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
作者:王莹;周良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2015年全国肺结核发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治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各省市2015年肺结核报告发病信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肺结核发病的空间聚集性,采用空间回归分析结核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国2015年肺结核发病率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全局自相关Moran’sI为0.4366(P <0.001),新疆、西藏、青海及四川等西部地区为高—高聚集区,而北京、河北、天津和山东等地区为低—低聚集区.建立的空间滞后回归模型显示肺结核发病率主要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平均就诊次数及居民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空间流行病学不仅能够直观观察肺结核流行态势及发病的空间分布,确定防治重点区域,而且可以找到对疾病的防治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未来及时调整或完善防控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高健;杜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11-2016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1-2016年每年的7-8月,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9个县(市、区),每个县20个村,每村选择不少于5户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垃圾与污水情况、病媒生物防制等.结果 2011-2016年广东省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的覆盖人口比例逐渐增加,分别从40.72%提高到61.29%、39.15%提高到55.07%;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均以定点堆放为主(52.33%),以填埋为主要处理方式(57.93%);生活污水排放方式主要以明沟为主占34.01%,排放地点以河流为主,占40.37%;环境卫生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大部分的调查点都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有环境卫生规划、开展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及灭鼠、灭蝇等相关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结论 2011-2016年广东省各地农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垃圾污水处理、卫生管理、病媒生物控制等方面情况有所改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建议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作者:吴和岩;肖伟华;陆广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探究影响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 利用2016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监测中老年人口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利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 调查的2 545名老年人口中,患病率75.44%,主要以慢性病为主,慢性病患病率为64.24%,就诊率为45.83%.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地区、广东地区、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未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未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以及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的就诊率较高.结论 老年患者的就诊率较低,其中城乡类型、不同地区、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是否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以及是否患有多种慢性病是影响老年患者就诊的因素.
作者:宋晨晓;徐爱军;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2017年荆州市HFRS的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为荆州市HFRS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疾病三间分布,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HFRS的季节特征.从乡镇尺度上,采用SaTSean9.4.2软件探测荆州市HFRS时空聚集性,用Mapinfo7.0(试用版)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 2017年荆州市报告HFRS124例,发病率为2.17/10万,2017年HFRS疫情较往年明显升高.HFRS发病呈双峰型特点,发病高峰为3月22日-7月23日、11月18日-12月25日.HFRS病例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 ~65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1.29%,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人群分类以农民为主.HFRS发病具有明显的时空聚集性,共探测到2个时空聚集区.结论 2017年荆州市HFRS疫情形势严峻,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因以此为指导,确定HFRS的重点防控区域,遏制疫情上升趋势.
作者:刘天;黄继贵;郝海波;李斌;刘漫;刘力;胡兵;夏世国;姚梦雷;毛安禄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生物样品中鼠立死、杀鼠酮、杀鼠醚、杀鼠灵、氯杀鼠灵、鼠得克、溴敌隆和溴鼠灵8种杀鼠剂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方法 血样经乙腈提取,尿样加水稀释后,采用MAX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以BEH C18 (2.1 mm× 100 mm,1.7 μm)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化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 8种杀鼠剂在0.5-5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定量下限为0.18-1.00 μg/L.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全血和尿液中8种杀鼠剂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73.3%-106.5%和70.7% ~11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4.9%和0.8% ~8.5%.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适用于中毒生物样品中杀鼠剂的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张艳;冯翠霞;陈剑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内蒙古中西部蒙汉族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中西部3个盟市25所小学及幼儿园16 784名3~ 14岁儿童进行调查.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进行初筛,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进行复筛,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DSM-V)及儿童既往史和临床表现确诊.结果 本次调查确诊为儿童ASD患者的有54名.总患病率为3.22‰,其中汉族41名,患病率3.04‰,蒙族13名,患病率4.37‰,内蒙古中西部蒙汉族儿童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1,P>0.05).内蒙古中西部蒙汉儿童ASD患病规律在年龄、性别、是否患过新生儿疾病、家族中有无极度内向者、家庭经济情况方面不同.回归分析显示,语言发育水平较差、不良受教育方式是内蒙古中西部蒙古族儿童ASD患病的影响因素,而年龄、性别、患有新生儿疾病、语言发育水平较差、家庭中有极度内向者、不良受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情况差是内蒙古中西部汉族ASD儿童的影响因素.结论 内蒙古中西部蒙汉族儿童ASD患病率位于国内报道中等偏上水平,民族间ASD患病规律及影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即有相同点,又有各自特征,儿童ASD防治工作应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作者:高磊;郝金奇;张利霞;余艳琴;杨文翰;霍建勋;杨少云;王晓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维生素A水平对其临床转归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维生素A临床用于治疗儿童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从临床诊断为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筛选出维生素A缺乏的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并辅以维生素A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患儿临床转归情况,并抽取静脉血复查维生素A水平、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入院时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维生素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十天的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总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相对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Iga、IgM和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干预治疗可通过提高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从而有效改善患儿临床转归情况.
作者:韩允;曾玉;李青;李向雪;苟恩进;宋承旭;黄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西部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其与躯体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贵州省某市的303名敬老院五保老人和291名普通居家老人的基本情况、社会支持度和躯体症状进行调查;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社会支持与严重躯体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敬老院五保老人社会支持得分(27.87±7.20)分低于普通居家老人(34.55±8.53)分,躯体症状得分(13.46±5.67)分低于普通居家老人(16.32±4.2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敬老院老年人的支持来源主要为邻居/室友、村委会和亲戚,普通居家老年人的支持来源主要为配偶、其他家人和亲戚.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客观支持对老人躯体症状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部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因家庭功能缺失的社会支持由邻居/室友等填补,其躯体健康状况优于同地区的普通居家老人.客观支持是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严重躯体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郝刚;付谦;王若溪;聂昌平;蒋纬;陈晓禹;冯占春;黄月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