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市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王玲;杨洋;曾宪堡;唐贵忠;唐晓君;何中臣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 自评健康,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究重庆市农村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健康老龄化政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928名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其自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为“差”的占39.66%,“一般”和“好”的分别占41.67%、18.67%;多因素回归结果表明,年龄、是否留守、家庭人均年收入、医疗支出压力、患有慢病数、两周内是否有不适、年内是否有住院、BMI指数、饮酒是重庆市农村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重庆市农村老年人年龄在65~74岁、留守、家庭人均年收入<5000元、BMI指数<18.05、两周有不适、年内有住院、现在不饮酒的老人自评健康水平较低,患有慢病数越多、医疗支出压力越大自评健康越消极.应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健康问题的关注,基于精准扶贫的原则,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慢病管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式教学在妇幼与青少年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种教学模式.本研究依托四川大学课程中心的网络学习平台,将探究式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融入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多元化的师生互动模式,对探究式教学在妇幼与青少年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索.

    作者:沈丽琴;王欢欢;朱卫南;张建新;杨淑娟;李亚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北京地区常见食物过敏原致敏特点分析及优化检验组合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常见食物过敏原的致敏特点,并优化检测组合.方法 将2017年1-12月某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的1 691名自报过敏性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均接受20种常见食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并根据致敏贡献优化常见食物过敏原检测组合.结果 北京地区SPT食物致敏率为49.6%,男性高于女性(54.0% vs47.6%,P<0.05).致敏率高的食物为河蟹(18.1%)、花生(17.1%)、海虾(16.6%)、海蟹(16.3%)、黄豆(16.2%).未成年患者致敏率显著高于成年组(61.7% vs 48.2%,P<0.01).未成年组致敏率高的食物为花生(36.6%)、黄豆(30.9%)、葵花籽(25.7%).成年组为河蟹(18.7%)、海虾(17.0%)、海蟹(16.8%).SPT阳性的患者中,57.9%为多重致敏.采用11种食物过敏原的优化组合,其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5.5%.结论 北京地区未成年患者食物致敏率高于成年人,未成年组以坚果类食物过敏为主,成年组以海鲜类为主.采用11种过敏原的优化组合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考虑在临床食物检测中推行.

    作者:王晓艳;兰天飞;陈艳蕾;王学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深圳地区人群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膳食暴露评估

    目的 对深圳地区人群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进行暴露评估.方法 采用同位素稀释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食用油中20种主要3-氯丙醇酯.通过深圳地区市售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污染水平和人群膳食消费量估算人群3-氯丙醇酯暴露量.结果 食用油中各种3-氯丙醇酯均有检出;深圳地区人群2~6岁组、7~14岁组、15 ~50岁组、>50岁组中位数水平3-氯丙醇酯的每日膳食暴露量分别为男性0.800、0.583、0.380和0.314 μg/(kg.bw·d);女性0.766、0.579、0.376和0.311 μg/(kg· bw·d).97.5分位数水平各年龄组3-氯丙醇酯暴露水平分别为男性1.911、1.446、0.930和0.762 μg/(kg.bw.d);女性1.827、1.434、0.909和0.753 μg/(kg.bw·d).不同人群不同油中3-氯丙醇酯的摄入水平在0.005-2.900 μg/(kg.bw.d)之间,合计为0.753-1.911μg/(kg.bw.d),部分食用油中暴露量已经超出3-氯丙醇的PMTDI.结论 深圳地区人群中3-氯丙醇酯暴露风险较高.

    作者:徐万娜;廖仕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维生素A水平与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究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维生素A水平对其临床转归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维生素A临床用于治疗儿童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从临床诊断为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筛选出维生素A缺乏的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并辅以维生素A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患儿临床转归情况,并抽取静脉血复查维生素A水平、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入院时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维生素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十天的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总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相对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Iga、IgM和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干预治疗可通过提高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从而有效改善患儿临床转归情况.

    作者:韩允;曾玉;李青;李向雪;苟恩进;宋承旭;黄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2011-2016年广东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11-2016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1-2016年每年的7-8月,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9个县(市、区),每个县20个村,每村选择不少于5户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垃圾与污水情况、病媒生物防制等.结果 2011-2016年广东省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的覆盖人口比例逐渐增加,分别从40.72%提高到61.29%、39.15%提高到55.07%;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均以定点堆放为主(52.33%),以填埋为主要处理方式(57.93%);生活污水排放方式主要以明沟为主占34.01%,排放地点以河流为主,占40.37%;环境卫生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大部分的调查点都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有环境卫生规划、开展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及灭鼠、灭蝇等相关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结论 2011-2016年广东省各地农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垃圾污水处理、卫生管理、病媒生物控制等方面情况有所改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建议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作者:吴和岩;肖伟华;陆广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8种杀鼠剂

    目的 建立生物样品中鼠立死、杀鼠酮、杀鼠醚、杀鼠灵、氯杀鼠灵、鼠得克、溴敌隆和溴鼠灵8种杀鼠剂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方法 血样经乙腈提取,尿样加水稀释后,采用MAX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以BEH C18 (2.1 mm× 100 mm,1.7 μm)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化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 8种杀鼠剂在0.5-5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定量下限为0.18-1.00 μg/L.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全血和尿液中8种杀鼠剂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73.3%-106.5%和70.7% ~11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4.9%和0.8% ~8.5%.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适用于中毒生物样品中杀鼠剂的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张艳;冯翠霞;陈剑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EMA和qPCR结合检测食品中活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方法研究

    目的 将叠氮溴化乙锭(EMA)与双重荧光PCR技术结合,建立EMA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活性大肠杆菌O157∶H7.方法 在已建立大肠杆菌O157∶H7双重荧光PCR方法的基础上,优化EMA作用浓度、时间;观察EMA对活菌扩增的影响;利用模拟样品和现行检测方法做比较.结果 30 μg/ml的EMA与细菌作用、曝光各15 min,可抑制4×106 CFU/ml O157∶H7死菌DNA的扩增;O157:H7活菌浓度>4×105 CFU/ml时,EMA对活菌扩增有一定影响,离心可以降低其影响;活菌数/死菌数≥20%时,可以检出活菌;当活菌数量足够大时,死菌的存在不影响活菌的检出;EMA荧光PCR方法检测模拟样品,结果与现行的细菌分离培养金标准SN/T 0973-2010始终保持一致.结论 建立的EMA荧光PCR方法可准确鉴定活态大肠杆菌O157:H7,避免死菌DNA造成的假阳性,在食品检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素华;欧阳小明;苏伟霞;陶爱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新农合方案调整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目的 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新农合方案调整对宁夏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从宁夏“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项目4年5县的人户调查数据中筛选60岁及以上老年人资料,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新农合方案调整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新农合方案调整对宁夏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升高具有持续性影响,2011年、2012年和2015年政策效应的OR值分别为1.273(95% CI:1.010-1.605)、1.614(95%CI:1.291-2.018)和1.269(95%CI:1.022-1.575),对两周患病率和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与男性相比,干预后女性的两周患病率增加,自评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患病率降低;家庭收入越低,两周患病率越高,自感健康状况越差,而家庭收入越高,慢性病患病率越高.结论 新农合方案调整对宁夏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有持续性的影响,对两周患病率和自评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局限性.

    作者:赵婷;乔慧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西部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与躯体健康状况的关系

    目的 了解西部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其与躯体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贵州省某市的303名敬老院五保老人和291名普通居家老人的基本情况、社会支持度和躯体症状进行调查;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社会支持与严重躯体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敬老院五保老人社会支持得分(27.87±7.20)分低于普通居家老人(34.55±8.53)分,躯体症状得分(13.46±5.67)分低于普通居家老人(16.32±4.2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敬老院老年人的支持来源主要为邻居/室友、村委会和亲戚,普通居家老年人的支持来源主要为配偶、其他家人和亲戚.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客观支持对老人躯体症状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部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因家庭功能缺失的社会支持由邻居/室友等填补,其躯体健康状况优于同地区的普通居家老人.客观支持是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严重躯体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郝刚;付谦;王若溪;聂昌平;蒋纬;陈晓禹;冯占春;黄月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与问题行为: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的链式中介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与问题行为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题行为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情感平衡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400名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 =0.375、r =0.257、r =0.201,均P<0.01),三者与问题行为均呈负相关(r=-0.325,r=-0.288,r=-0.276,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可以通过情感平衡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中介链间接影响问题行为.情感平衡的中介效应为0.1364,95%的可信区间为(-0.0336~-0.0053);“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的链式中介效应为0.0726,95%的可信区间为(-0.0099~-0.0009);心理韧性对问题行为的直接效应值为-0.23,间接效应值为-0.209,总效应值为-0.43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60%.结论 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在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与问题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作者:林忠永;杨新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探究影响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 利用2016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监测中老年人口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利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 调查的2 545名老年人口中,患病率75.44%,主要以慢性病为主,慢性病患病率为64.24%,就诊率为45.83%.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地区、广东地区、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未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未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以及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的就诊率较高.结论 老年患者的就诊率较低,其中城乡类型、不同地区、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是否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以及是否患有多种慢性病是影响老年患者就诊的因素.

    作者:宋晨晓;徐爱军;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后胃食管返流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受孕女性在孕前、妊娠期、产后(分娩1年后)这3个阶段胃食管返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发病情况,分析IVF-ET是否是GERD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河南省内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共226例,其中113例IVF受孕女性(IVF组),113例正常受孕女性(对照组).调查研究对象在孕前、妊娠期、产后这3个阶段胃食管返流病的患病情况并分析IVF是否是GERD的相关因素.结果 孕前,IVF组和正常受孕组GERD患病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IVF组GERD患病情况高于正常受孕组(P<0.05);产后,IVF组GERD的患病情况高于正常受孕组(P<0.05).结论 IVF受孕女性较正常受孕女性在妊娠期及产后患GERD的风险较高,IVF是GERD的相关因素.

    作者:吕素;王俊锋;郭员志;李玉雪;李俊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模式构建和探索

    目的 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现有经验,探索和构建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模式.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掌握新研究进展.以学院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培养五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为依据,结合学院第二课堂活动,探索和构建“一轴三纵五横”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教育模式的方法、内容、途径等相关满意度.结果 发放50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425份.分析结果显示:96%的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课和党课为获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知识的课堂渠道;96.94%的学生认为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项学习活动效果较大或很大;98.59%的学生认为学院理论研究会对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及非常重要;92.18%的学生认同或非常认同学院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97.18%的学生认为学院主页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项学习教育版块的必要性较大或很大;96.94%学生对于学院校园精品活动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结合度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结论 “一轴三纵五横”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模式受到学院学生认同并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黄倩;张娜;李双;陈耿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痕量铅

    目的 建立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痕量铅的方法.方法 用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C)为螯合剂、无水乙醇为分散剂、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为萃取剂萃取尿中铅,在pH 9和30℃恒温水浴条件下萃取富集,离心后弃上清,以10%硝酸反萃取.离心后,取上清液加入维生素C溶液基体改进剂,混匀后测定.结果 在0.45~ 75.0μg,/L范围内,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s/n =3)为0.45 μg/L,加标回收率为94.20%~106.0%,相对标准偏差为1.35%~ 3.24%(n=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正常人群与职业接触人群尿样中铅的测定.

    作者:梅津;袁辉;王帅;梅勇;宋世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云南省肺结核患者主动筛查策略试行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云南省试行肺结核患者主动筛查策略的效果,为今后各地开展主动筛查积累经验.方法 在18个县开展肺结核患者主动筛查,计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评价主动筛查效果.结果 主动筛查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119.73/10万,是全省报告发病率的2.20倍(x2=45.09,P<0.001);不同疫情地区、不同筛查对象以及不同疫情地区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效果不一(P<0.05).结论 主动筛查策略效果明显,可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但实施需进行优先性选择,以及科学、合理的规划.

    作者:杨蕊;许琳;陈留萍;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登革热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近年来,全世界爆发性疫情逐渐增多,我国登革热输入风险也不断增大.对登革热进行风险评估,进而采取早期预防及控制措施,对预防和控制疫情暴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联合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近十年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及学位论文,以“登革热”或“虫媒”或“dengue”或“vector-borne disease”,“风险评估”或“risk”等为检索词,纳入文献均为流行病学研究.查阅国内外文献五十余篇,重点选取近三年的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该文从定性及定量风险评估技术两个方面论述了目前登革热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登革热定性风险评估,主要是采用文献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立评估指标和体系,结合风险评估矩阵,对风险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登革热定量风险评估,主要是采用数学建模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相结合,以识别风险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

    作者:王莹;周良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内蒙古中西部蒙汉族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内蒙古中西部蒙汉族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中西部3个盟市25所小学及幼儿园16 784名3~ 14岁儿童进行调查.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进行初筛,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进行复筛,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DSM-V)及儿童既往史和临床表现确诊.结果 本次调查确诊为儿童ASD患者的有54名.总患病率为3.22‰,其中汉族41名,患病率3.04‰,蒙族13名,患病率4.37‰,内蒙古中西部蒙汉族儿童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1,P>0.05).内蒙古中西部蒙汉儿童ASD患病规律在年龄、性别、是否患过新生儿疾病、家族中有无极度内向者、家庭经济情况方面不同.回归分析显示,语言发育水平较差、不良受教育方式是内蒙古中西部蒙古族儿童ASD患病的影响因素,而年龄、性别、患有新生儿疾病、语言发育水平较差、家庭中有极度内向者、不良受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情况差是内蒙古中西部汉族ASD儿童的影响因素.结论 内蒙古中西部蒙汉族儿童ASD患病率位于国内报道中等偏上水平,民族间ASD患病规律及影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即有相同点,又有各自特征,儿童ASD防治工作应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作者:高磊;郝金奇;张利霞;余艳琴;杨文翰;霍建勋;杨少云;王晓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云南省曲靖市门诊女性人群HPV分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云南省曲靖市女性门诊病人HP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5 510例,将筛查人群分为≤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和≥56岁5个年龄组.统计分析每个年龄组HPV的感染率及27种亚型的检出情况.结果 在5 510例门诊女性病人中,HPV阳性率为28.49%(1 570/5 510).单一感染率为75.03%,二重、三重和四重及以上感染率分别为18.73%、4.78%和1.47%;在单一感染者中,hrHPV占70.20%,常见的hrHPV是HPV16、HPV52、HPV58、HPV18,感染率分别为18.51%、10.02%、8.40%和4.67%;lrHPV占29.79%,常见的lrHPV是HPV6、HPVll,感染率分别为11.97%和6.79%.每个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为38.85%、27.11%、23.45%、28.04%和47.2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云南省曲靖地区HPV感染率高,常见高危型是HPV16、HPV52、HPV58、HPV18.对HPV基因亚型分析是临床宫颈病变诊断、早期筛查的理想方法,建议将HPV52、58纳入HPV疫苗筛选评估.曲靖地区HPV感染率较高的是≤25岁和≥56人群,应该加强对该人群的检测和预防.

    作者:李要星;杨爽;卢凤艳;张莹;唐敏;王嘉鑫;杨恒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家庭环境下食物加工者不适当食品处理行为与食源性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家庭环境中食物加工者不适当食品处理行为与食源性疾病的相关性,为家庭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以安徽省部分地区年龄≥18岁的1440个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收集居民过去4周内食源性急性胃肠炎疾病患病数据与日常食品处理行为数据.结果 在调查的1 440人中,自报过去4周内患食源性急性胃肠炎者有153人(10.65%).与食源性疾病有关的不适当的行为有:牛奶在食用前经常未被彻底加热煮沸(OR=3.734,P<0.001);储存在冰箱里的剩余食物再次食用前经常未被彻底加热煮沸(OR=4.645,P<0.001);四季豆未彻底(高温长时间)烹调煮熟(OR =3.046,P<0.001);冷冻在冰箱里的肉类及家禽类食品在烹调前经常未被充分解冻(OR =4.202,P <0.001);剩余饭菜经常未被储存在冰箱(OR=2.779,P<0.001);生熟肉经常共用一个容器(OR=3.324,P<0.001).结论 家庭环境中食物加工者不适当食品处理行为与食源性疾病有关.

    作者:陈玉娟;宋建根;陈佰锋;丁书姝;丁蕾;代佳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双酚A

    目的 建立大气细颗粒物(PM2,)中双酚A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法,并用于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BPA的测定.方法 以玻璃纤维滤纸为滤料,用中流量PM2.5采样器以100 L/min的流速连续采样24 h.滤纸样品经0.1%盐酸-甲醇超声提取后经C18小柱固相萃取,用0.1%氨水-甲醇洗脱,洗脱液调pH 2 ~3后,C18色谱柱(250mm ×4.6 mm,5μm)分离,荧光法检测(λex=227 nm,λem=310 nm).结果 在0.001μg/rnl.0.020 μg/ml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 =5.39×106x+ 5146,相关系数大于0.997;方法检出限为3.0×10Jμg/ml,定量限为1.1×10-4 μg/ml,低检出含量为200 pg/m3(取样1/8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4.9%~104.8%,RSD为2.84% ~9.23%.利用本法检测了20个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样品,测得双酚A含量范围在< 200.4654 pg/m3,平均含量为1 455 pg/m3.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检出限低,适用于大气中细颗粒物中双酚A的检测.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中双酚A的含量高于日美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北京、广州、香港,但低于印度的报道值.

    作者:吴鲲鹏;王贵敏;罗佳;陈维娜;江阳;孙成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