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华;张梦妍;常文辉
目的 分析沈阳市2010-2014年女性宫颈癌发病及死亡情况,为沈阳市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沈阳市2010-2014年宫颈癌的统计数据,计算各年发病率、死亡率及标化率等,采用Joinpoint模型对发病率与死亡率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 沈阳市2010-2014年宫颈癌发病率为15.58/10万,标化率为10.65/10万,发病顺位为第4位;死亡率为5.55/10万,标化率为3.26/10万,死亡顺位为第6位.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随时间变化均有上升趋势.40~ 59岁年龄段发病与死亡人数多,分别占发病人数的70.75%与死亡人数的49.90%.其中,45~ 49、55 ~59及70~74岁年龄组发病率的上升趋势较为明显,50~54、55 ~ 59及65~69岁年龄组死亡率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结论 沈阳市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发病高峰前移,宫颈癌的筛查应提前.
作者:白小龙;李恂;潘秀丹;李文辉;管楠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06-2015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为控制学生人群中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报告病例相关历史卡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描述性分析.结果 重庆市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年报告数从2006年的1例逐年增加至2015年的163例,截至2015年12月31日,重庆市累计报告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717例,累计死亡7例;年龄P25为18岁,中位数为20岁,P75为21岁;未婚为主,占99.3%;文化程度较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3.5%;男男同性性行为人数P25为2人,中位数为3人,P75为5人;疫情报告主要来源为自愿咨询检测和专题调查,分别占37.8%、33.3%,占全部来源的71.1%.结论 重庆市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报告数呈逐年快速增加趋势,多性伴广泛存在,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艾滋病在学生人群中经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
作者:陈宗良;刘朝贵;张维;邓莉;韩梅;周超;欧阳琳;卢戎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果蔬中41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QuEChERS法提取后,引入分析保护剂,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结果 41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在0.10~4.0 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在0.992 ~ 0.999之间,方法定量限在0.002 mg/kg ~ 0.023 mg/kg,加标回收率为69.1%~115.1%,相对标准偏差为2.6% ~ 9.7%.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满足果蔬中41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ROR (Large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ROR,LincRNA-ROR)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的方法检测96例乳腺癌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lincRNA-ROR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lincRNA-ROR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lincRNA-ROR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1.88±0.73)vs.(1.31 ±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incRNA-ROR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18±1.09)vs.(1.66±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阳性(ER+)和孕激素受体阳性(PR+)癌症患者血清中lincRNA-ROR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雌激素受体阴性(ER-)和孕激素受体阴性(PR-)的患者,其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3±1.13)vs.(1.62±1.08)]和[(2.22±0.95)vs.(1.78士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清中lincRNA-ROR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TNM分期、细胞增殖指数(Ki-67)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LincRNA-ROR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状态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lincRNA-ROR可能成为潜在的乳腺癌诊断的分子标记物.
作者:吴立春;谷仕艳;李吉满;张遵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57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二学生共情能力高,女生共情能力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8,P<0.05).在换位思考维度方面,班干学生得分高于非班干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P<0.05).情绪智力和人格与共情多个维度呈现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性别、情绪智力和人格对共情有影响,医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助其提高沟通技能,继而预防医患冲突.
作者:解方舟;吴姗姗;李颖;丁建飞;何成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影响成都市成华区新型毒品滥用的可能因素.方法 采用非概率立意抽样对新型毒品滥用者及关键人物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依据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流程实现转录资料的概念化、范畴化与理论化.结果 经开放式编码,抽象出51个概念和16个范畴;经主轴编码范畴化出风险意识、行为意志、行为情境、行为驱动、社交网络、法制环境、禁毒戒毒环境和毒品环境八大因素;经核心编码构建理论框架.结论 新型毒品滥用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华区今后的禁毒策略应基于八大影响因素做出合理调整,以实现新型毒品滥用的有效防控.
作者:彭艳秋;王超;赵建伟;罗英;袁新皓;栾荣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南宁市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宁市2005-2016年6月大中专学生HIV/AIDS病例的数据信息.结果 2005-2016年6月,共报告194例大中专学生HIV感染者/AIDS病例,占南宁市总病例的比例从2005年的0.04%上升至2016年上半年的1.22%.平均年龄21.15±2.69岁,小16岁;男性占89.18%;病例至少来自33所大中专院校.性传播感染占95.87%,男男性行为传播占63.40%;男男性行为传播的比例逐年增加(x2=17.673,P=0.024).病例多性伴的现象较为突出,且男男性传播者的性伴数显著高于异性性传播者的性伴数(Z=5.455,P<0.001).结论 HIV对大中专学生的危害逐年增加,应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降低艾滋病在大中专学生中的流行态势.
作者:梁日成;郭泽强;姚宁;王崇华;潘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 从张家港市设有产科的所有医院选取母亲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已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婴幼儿512人,随访调查母亲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娩方式等,并检测婴幼儿血清中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水平.结果 调查婴幼儿中,HBsAg阳性率为1.76%,HBsAb阳性率为87.11%.不同性别、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幼儿乙肝感染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的婴幼儿HBsAb阳性率分别为100.00%、90.91%和84.62%.结论 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s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效果显著,婴幼儿体液免疫水平随月龄增加而逐步降低.
作者:陆明霞;杜国明;邹艳;陈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某院1 286株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对该院2014-2015年分离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珠海黑马微生物鉴定产品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分离1 286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404株,占31.42%;革兰阴性菌791株,占61.51%;真菌91株,占7.08%.各病原菌呈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药物呈现高耐药率.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中介和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分离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除鲍曼不动杆菌外其他病原菌2年内无分离率大的变化,各类病原菌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做好细菌耐药检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张伟;商安全;孙莉;薄涛;侯豫娜;张华;王肖楠;陆文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晴隆县健康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水平及表面抗原抗体同时阳性率,探讨乙肝感染情况,为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全县14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随机抽取一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8个年龄组共30人采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结果 2015年晴隆县健康人群HBsAg、抗-HBs、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率分别为4.52%、49.23%、1.73%;各年龄段之间、各乡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点接种抗-HBs阳性率为52.73%,大于逐户上门接种的4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12月龄组和5~6岁组HBsAg、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率呈现2个高峰,8~12月龄组抗-HBs阳性率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特别是5~6岁组后降幅明显;城乡结合部、边远少数民族乡镇呈现HBsAg、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率偏高,抗-HBs阳性率偏低的现象.结论 提高乙肝疫苗免疫及时率及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加强边远少数民族乡镇、城乡结合部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和5岁以上人群每3~5年一次乙肝疫苗加强免疫以及加强乙肝防控措施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疫情的关键.
作者:郑云;孙启刚;蒋万权;张六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物信号蛋白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对其信号通路,即信号蛋白与其上下游因子构成的网络结构这一层面.信号蛋白动力学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信号分子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使得人们对信号网络的认知实现从“静态”到“动态”的飞跃.作为重要的细胞命运决策者,P53蛋白的动力学行为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系统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P53蛋白动力学行为的新研究成果,分析了构成P53动力学行为的分子结构基础及其对应的生物学功能,提出了P53蛋白动力学的深入研究方向.
作者:罗擎英;李洋;张遵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2014-2015年某三甲医院15~29岁青年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HIV防治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15 ~ 29岁青年HIV感染者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某三甲医院2014-2015年15 ~ 29岁青年HIV感染者共计361例,就诊科室分布前五位为门急诊、神经内科、感染中心、心理卫生中心、呼吸科.检测原因前三位依次是门急诊自愿咨询或体检,发热及肺部感染和外科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测.男性占84.76%,女性占15.24%,性别比5.56∶1;汉族多,占86.98%;职业前四位分别为家务及待业者(29.36%)、农民(8.59%)、商业服务者(7.76%)、学生(5.54%);文化程度普遍较高,高中及以上占71.75%;未婚者居多,占81.72%;传播途径以性传播(84.48%)为主,其中异性传播占44.04%,同性传播占40.44%;异性传播的比例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同性传播人群的文化程度更高.结论 某三甲医院15 ~ 29岁青年HIV感染者以男性居多,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性传播成为该人群的主要传播途径,且同性传播比例较高.提示青年人群中HIV感染的性传播问题值得关注,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宣教和干预工作.
作者:魏彬;苟瑜;杨婷婷;王婷婷;李冬冬;赵艳华;陶传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硝酸沉淀蛋白与微波消解法对血中元素测定的影响.方法 采用5%硝酸沉淀蛋白及微波消解法分别处理全血样,并保证终硝酸浓度基本相同;标准曲线采用标准加入法,以消除基质干扰.结果 各元素检出限,硝酸沉淀蛋白法为0.5 ~ 39 μg/L,微波消解法为0.5 ~ 32 μg/L;相关系数,硝酸沉淀蛋白法除硒以外,其余均≥0.998,微波消解法除铬以外,其余均≥0.998;精密度,硝酸沉淀蛋白法为1.4%~4.8%,微波消解法为4.1% ~ 49.2%;加标回收率,硝酸沉淀蛋白法除铝外,其余均在82.5%~113%范围内,微波消解法在82.0%~123%范围内.结论 血中As、Pb、Cd、Cr、Zn的测定前处理宜采用硝酸沉淀蛋白法,Se、Al宜采用微波消解法,而Mn、Cu则两种前处理方法均适用.
作者:苏敏;张玉华;刘利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癌的环境危险因素及其人群归因危险度.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福建省仙游县医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新发胃癌共335例;同期按年龄、性别进行匹配,选取医院其他科室病人和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病例及对照的饮食、饮食习惯等信息.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胃癌环境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使用农药年龄≤18岁,饮食较烫,经常食用腌菜,经常辛辣饮食,高盐饮食为环境危险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38.95%、26.92%、25.38%、22.70%、21.59%,综合归因危险度为84.82%.结论 使用农药、经常食用腌菜及不良饮食习惯(较烫、辛辣饮食及高盐饮食)是仙游县胃癌发生主要影响因素,指导仙游县居民正确喷洒农药、健康的饮食习惯对防控胃癌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丹;吴传城;林夏生;张建平;刘宝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县乡村一体化医疗模式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的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相关文件和问卷调查搜集县乡村一体化实施前后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相关资料,采用倍差法对各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员、设备设施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县乡村一体化实施初期,实施组在妇幼健康状况(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1.82‰,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65.47/10万)、医疗卫生人员、设备设施、基本医疗卫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所改善,但存在以下问题: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相对缺乏(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均小于1)、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地区间差异大、双向转诊存在挑战以及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和发展不均衡.结论 县乡村一体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但三级医疗网络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侯利莎;闫沛静;张雪莉;杜旭东;甄丽丽;程迪尔;段占祺;潘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河南省各地区卫生服务能力分析,推进河南省卫生服务能力均衡性发展.方法 利用熵值法测量2014年河南省各地区的卫生服务能力分值.结果 各地区卫生服务能力综合评价平均分为0.0358分,郑州市得分是固始县得分的15.02倍;地级市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直管县的主要问题是医疗机构不足;得分在0.04 ~ 0.05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豫西、豫北和豫东地区,0.03 ~ 0.04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豫中地区,0.02 ~ 0.03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豫南地区,0.02分以下的地区主要为省直管县.结论 河南省不同地区卫生服务能力不均衡问题突出,直管县整体服务能力低于城市,地级市与省直管县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具特点;相近得分地区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中心城市郑州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效应.
作者:吴焕;阎晓静;孟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15-2016监测年度贵州省流感流行趋势和病原特征,为贵州省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贵州省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13家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简称ILI)鼻咽拭子标本的流感病毒RT-PCR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4月-2016年3月,贵州省监测ILI病例111 175例,占6.82%,检测标本13 867份,阳性2 204份,阳性率为15.89%;贵州省全年均有流感流行,夏季出现小高峰,冬春季达到流行高峰;检出的流感型别有4种,夏季以季H3为主,冬春季节分别以B型Yamagata系(简称BY)和B型Victoria系(简称BV)为主,春季新甲H1有上升趋势;5个年龄组中,0岁~年龄组所占阳性比率高,为40.20%,其次是5岁~和25岁~年龄组,分别为25.41%和19.28%;检出阳性标本中男性所占比例为54.63%,比女性高9.26%.结论 2015-2016监测年度贵州省流感流行形式严峻,ILI%比例和阳性率较高;流感流行主要在冬春季,夏季伴有小高峰,流行型别多样,主要以季H3、BY系和BV系交替流行为主;15岁以下年龄组为主要的易感人群;男性可能比女性更易感染流感病毒.
作者:万永虎;郑勤妮;任丽娟;庄丽;付琳;蒋维佳;唐光鹏;李世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某高校留守经历与未留守经历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探讨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某高校95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自编问卷调查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为53.40%.留守经历比未留守经历大学生满意度低(P<0.05).影响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因素有:性别(OR=1.343)、家庭所在地(OR=1.577)、入学前留守情况(OR=1.321)等.结论 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不高,应继续研究影响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因素,促进医疗保险的健康发展;应进一步研究留守经历对大学生观点和意识的影响.
作者:李建秀;谭岱;杨曙民;王晓梅;郭新华;刘宇宁;马常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氧化应激和微小RNA(miRNA)表达谱异常在肿瘤、衰老、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氧化应激与miRNA表达谱异常并不是独立的生物学过程,而是具有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特点.氧化应激可通过影响miRNA生成的相关酶类和转运蛋白,参与miRNA的加工、成熟及功能发挥,从而影miRNA调控的生物学效应;反过来,成熟的miRNA亦可通过调节Nrf2信号通路及ROS生成相关酶类的表达水平,影响氧化应激的发生发展.本文依据新研究成果,对miRNA与氧化应激相互调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氧化损伤及miRNA表达谱异常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作者:谷仕艳;陈虹宇;张遵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小学学校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现状,为改善学校环境卫生、保障学生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8所小学,对每所学校的课室(地面、灯开关、门把手、课桌、课椅)、厕所(地面、灯开关、门把手、水龙头、冲水按钮)和公共场所(楼梯把手、楼梯地面、走廊地面)进行棉拭子采样,样本及时送回实验室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的分离鉴定.结果 本研究共采集样本1 040份,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9.42%(98/1 040),MRSA检出率为3.46%(36/1 040).课室(x2=11.723,P=0.020)和厕所(x2=15.147,P=0.004)中不同采样部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广州市小学学校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检出严重,学校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其检出率.
作者:梁健平;林嘉玲;赵洁荣;黎妙燕;何素华;任莹莹;方瑞仪;张婷;白婵;姚振江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