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贤;夏兰芬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治的9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曹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的孕妇835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二维超声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对检测疑似有异常情况的孕妇联合四维超声进行检查,记录检查中的异常。结果临床实际畸形发生47例,单纯二维超声后发现畸形39例,漏诊8例,诊断符合率82.9%;二维与四维联合诊断发现畸形45例,漏诊2例,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5.7%,显著高于单纯二维诊断的82.9%(<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采用二维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孙梦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以及及时输注血浆对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40例大量失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并根据其血液性质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命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仅输入悬浮红细胞,研究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输入血浆,输血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输血后,研究组以及对照组PT、APTT以及TT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FIB则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与输血前进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通过比较得知,对照组患者PT、APTT以及TT明显短于研究组患者,FIB指标则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比较显著,且及时输注血浆对凝血四项指标有着正面的影响作用。
作者:罗冬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晕厥患者常见病因,分析其临床特点,以便及时得到预防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因晕厥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118例晕厥患者病因中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占第一59/118例(50%),以女性患者为多33/59例(55.93%),心源性晕厥占第二37/118例(31.36%),以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为主27/37例(72.97%),在心源性晕厥中老年人占较大比例26/37(70.27%),而神经介导的反身性晕厥则以中青年为主39/59例(66.10%)。结论晕厥病因纷杂,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检查,尽快明确晕厥的病因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死致伤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任晓楠;刘芙蓉;赵霞;韩献华;王明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查找导致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评价改进效果。结果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69.6%降低至活动后的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此外,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提高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作者:昌子艳;鲁茜;杨帆;刘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共40眼。结果治疗情况院20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10例患者采用玻璃体水囊抽吸+前房成形术进行治疗,7例患者采用玻璃体水囊抽吸+前房成形+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3例患者采用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囊膜切开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后均眼压下降,前房恢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0.05)。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院只有2例患者在抽吸后发生少量玻璃体出血,经药物治疗之后玻璃体出血吸收。结论恶性青光眼患者应及早治疗,循序渐进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尽快恢复前房及降低眼压。
作者:罗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对比剂肾病是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肾损伤的第三大常见原因,占全部医院获得性肾损伤的11豫。目前较常用的CIN定义是血管内应用对比剂后3 d内出现血清肌酐(Scr)升高跃25豫或跃44.2μmol/L (0.5 mg/dl)。使用对比剂人群CIN的总发生率在0.6豫~2.3豫,高危人群中可高达40豫。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围术期应遵循以下原则,大限度降低CIN风险:①PCI术前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糖尿病、ACS、冠脉情况等进行危险分层,估计CIN的发生风险,如Mehran积分;②PCI术中首选非离子型等渗或低渗造影剂,严格控制造影剂用量,以大限度降低CIN风险。对CIN高风险患者PCI围术期可采取水化、服用他汀或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甚至进行血液透析来预防CIN发生。水化是目前唯一被循证医学证实有效、指南强烈推荐的预防CIN措施,而且在临床上易操作。
作者:母海蕾;宋旭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运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3月~2015年11月对3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constant原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末次随访时constant原murley评分平均为78.6分,优良率结果显示,优20例,良12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91.4%。结论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金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案疾病恢复时间偏长,中医在治疗骨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通过对60例肱骨髁上骨折住院患者进行分为三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进行试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院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疾病恢复速度快、治疗效果佳、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库尔班江·阿布拉;斯地克·麦麦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探讨射频治疗肝脏肿瘤方法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肝脏肿瘤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射频治疗,并完善患者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各项护理,并总结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射频治疗的同时又对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护理,减少了射频术后的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手术治疗过程中虽然有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且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脏肿瘤患者经射频治疗及各项护理后,其生存时间有所延长,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作者:冯引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比分析Excel支架与火鸟支架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将53例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行火鸟支架术和Excel支架术,比较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3%、8.6%,对照组分别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跃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火鸟支架术治疗STE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Excel支架相接近。
作者:赵鸿彦;张文航;巩亮;赵然尊;石蓓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成人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单一的降纤酶治疗。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治疗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循环,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为脑梗死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玉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针对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给予针刺治疗,并探究分析其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其以掷硬币法平均分成两组,给予吞咽训练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联合针刺治疗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饮水试验分级以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饮水试验(1.76±1.03)级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1.12)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重度吞咽困难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李一凡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文章在分析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呼吸内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旨在有效避免呼吸内科护理中风险问题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韩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新疆克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价,为探索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新疆克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常规报表资料。结果全州常规免疫累计报告接种率情况(多剂次疫苗的第三针)完成接种总人次数为241859人。总接种率98.02%。结论克州继续保持高水平免疫覆盖率,保证了疫苗针对传染病主动监测系统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持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作者:冯刚;托合塔洪·白沙那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待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了解其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住院耗时18.3 d,实验组患者耗时11.4 d;治疗24 h后对照组再出血有6例患者,48 h后有4例患者,72 h后有2例患者;实验组分别有2例、1例和0例患者,实验组各个阶段的再出血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后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治疗后的复发率,应用价值高。
作者:徐晓霞;包玉双;王晓晨;刘军;李锦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舒血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确切,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牛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麻醉前用药和方法相同。观察组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舒芬太尼0.6μg/kg,依托咪酯乳剂0.3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对照组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5μg/kg,依托咪酯乳剂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麻醉期间常规监测ECG、BP、MAP、HR、SpO2、PETCO2。观察麻醉前1 min,麻醉诱导后2 min,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3 min,气管插管后5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两组在麻醉诱导后SBP、DBP、MAP、HR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0.05),观察组SBP、DBP、MAP、HR低于对照组。两组气管插管后即刻SBP、DBP、MAP、HR均升高,与诱导后2 min相比有显著差异(<0.05)。观察组插管后各时刻点SBP、DBP、MAP、HR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麻醉诱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循环应激反应,使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仕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结合目前脑外科护理现状,分析现阶段脑外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10月收治的2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3例与对照组1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愈率87.41%,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愈率为76.22%,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93.71%,高于对照组85.31%,两组间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化护理对脑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控制脑外科患者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家祯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实施腹腔镜剔除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剔除术。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优质护理)各30例,评估护理满意程度,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28例(93.3%),并发症发生1例(3.3%);对照组护理满意22例(73.3%),并发症发生7例(2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剔除术中,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卞露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