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张欢;饶家权;刘银;王烨;杜礼泉;周玲旭;裴晓方;许欣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山东省网络型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行为特征、HIV感染及其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实施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4年选择全省8个市网络型MSM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口学特点、艾滋病知识、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招募网络型MSM 1 640人,平均年龄为(27.43 ±6.67)岁,以21~30岁年龄组为主,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呈上升趋势(P<0.05);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0.3%、1.0%、2.3%、8.4%;近半年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同性肛交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均呈上升趋势(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31 ~40岁年龄组、本地居住时间在3个月以内、外省籍、近半年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未接受过安全套发放/艾滋病咨询检测的MSM HIV感染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地居住时间在3个月以内、外省籍及近半年与同性发生肛交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接受过安全套发放/艾滋病咨询检测是预防HI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网络型MSM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水平较低,感染率持续上升,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干预.
作者:单士馨;廖玫珍;訾桂玲;李瑞;杨特;康殿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矽肺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为矽肺病防治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某职业病医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诊断的348例矽肺病例的性别,平均发病年龄,矽肺分期,平均接尘工龄、地区、行业和工种分析.收集痰液标本并使用法国VITEK2-COMPACT微生物全自动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348例矽肺患者主要为男性,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9.2岁,接尘年龄中位数为15.9年,矽肺分期以Ⅲ期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地区,主要行业为铅锌矿产业区等行业,主要工种为风钻工和爆破工.共培养出70株病原菌,真菌占10.34%,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细菌占9.77%,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高.结论 矽肺病防控重点应放在铅锌矿产业区等行业,临床医生应重视矽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真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陈明静;刘涛;李树华;左浩江;裴晓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2002-2015年浦东新区育龄妇女死亡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对死因资料进行统一编码,利用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构成比、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描述育龄妇女死亡状况.结果 2002-2015年浦东新区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4.93/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肿瘤、损伤中毒以及循环系统疾病是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合计占总死亡数的79.55%;15 ~29岁年龄组首位死因为损伤中毒,30~39岁年龄组以及40 ~49岁年龄组首位死因为肿瘤.14年间,育龄妇女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APC=-4.47%,Z=15.37,P<0.001),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APC=6.50%,Z=2.90,P=0.013);结论 浦东新区育龄妇女死亡率呈现降低趋势,不同年龄组死亡原因存在差异,应采取差异化的预防措施,尤其应注重针对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干预.
作者:陈亦晨;李小攀;杨琛;郝莉鹏;孙乔;闫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系统评价怀旧疗法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应用效果,旨在为怀旧疗法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实施收集证据.方法 依据设定的检索词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等数据库,收集关于怀旧疗法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Man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549篇文献,筛选出14篇RCT文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患者的认知功能(MD=1.92,95% CI[0.46,3.39])、生活质量(SMD=6.37,95% CI[0.54,12.2])有所提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在抑郁症状(SMD=-0.36,95% CI[-0.79,0.07])、激越行为(SMD=-0.17,95% CI[-0.36,0.02])改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后者的敏感性较差,因此研究者未对后者的meta分析结果妄下结论.结论 怀旧疗法可以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相关医务工作者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易于管理和执行的干预手段纳入到老年痴呆患者的多维度治疗方案中.
作者:毛元红;许彬;耿桂灵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河南地区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SNP位点rs2222570和结核病易感性之间关系.方法 研究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纳入260个结核菌菌阳患者,并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纳入258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VDR基因SNP位点rs2222570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258例对照人群中VDR基因C/C,C/T和T/T三种基因型分别占110(42.6%),106(41.1%),42(16.3%);在260例结核病患者中VDR基因C/C,C/T and T/T三种基因型分别占70(26.9%),130(50%),60(23.1%),二者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x2=14.499,P=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VDR基因SNP位点rs2222570多态性与结核病患病风险相关,VDR基因野生型C/C与杂合型C/T和突变型T/T相比降低了结核病发病50%的风险(校正OR =0.496,95% CI:0.344-0.717).结论 在河南地区VDR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发病相关.
作者:石洁;朱岩昆;郑丹薇;马晓光;王少华;李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Toll样受体3(Toll like receptor 3,TLR3)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C57BL/6小鼠和TLR3基因敲除小鼠各14只分别饲以正常饮食(nomal diet,ND)和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为期15周.在造模前和15周末对小鼠的体重进行称量.用HE(Hematoxylinandeosin)染色、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棕色脂肪组织形态和UCP-1表达情况.结果 (1)高脂饮食末,野生型高脂饮食(wildtype-high-fat diet,WT-HFD)组小鼠体重和棕色脂肪组织重量明显高于野生型正常饮食(wildtype-normal diet,WT-ND)组,上述改变被TLR3基因敲除所阻断.(2)与WT-ND组相比,WT-HFD组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与WT-HFD组相比,TLR3-HFD组的UCP-1的mRNA水平有升高趋势;(3)与WT-ND组相比,WT-HFD组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WT-HFD组相比,TLR3-HFD组的UCP-1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 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 0α,PGC-1α)的蛋白水平有升高趋势.结论 TLR3通过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UCP-1的表达,参与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
作者:朱振梁;尹洪萍;陈如程;刘翠清;张国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西红花苷对Aβ25-35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组、西红花苷(低、中、高)剂量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西红花苷各剂量组细胞的存活率均明显升高(q值分别为3.455、6.975、7.078,P值分别<0.05、<0.01、<0.01),凋亡率显著性下降(g值分别为4.609、13.460、13.679,P值均<0.01),Bcl-2蛋白表达增加(q值分别为7.642、14.577、16.983,P值均<0.01),Caspase-3表达减少(q值分别为4.236、8.210、7.555,P值分别<0.05、<0.01、<0.01).与西红花苷低剂量组比较,西红花苷中、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q值分别为3.544、5.462,P值均<0.05),细胞凋亡率呈显著性减低(q值分别为8.849、9.064,P值均<0.01),但中、高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西红花苷对Aβ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的表达、抑制Caspase-3依赖性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林玲;刘国良;孙缦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构建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客观评价团队签约服务工作.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全科医生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确定了一级考核指标5个、二级考核指标23个、三级考核指标55个.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其中一级指标权重分配如下:团队建设0.188 2,签约服务0.150 4,基本医疗0.237 5,基本公卫0.239 8,效果评价0.1841.结论 明确了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内容,有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做出全面客观评价,提高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黄金星;李宁秀;丁富军;吕雪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26例作为病例组和同期老年2型糖尿病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分离和鉴定菌株,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26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71株,以革兰阴性菌(63.27%)和革兰阳性菌(27.18%)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侵袭性操作、FBG水平高、Alb水平低、APACHEⅡ评分高是肺部感染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及95% CI为0.912(0.853 ~0.986).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较广,影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需早期预防及控制,以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机率.
作者:陈兰;郑莉;吴丽;文敏;杜玉平;方燕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不同细菌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差异,以达到快速筛选细菌的目的.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6种细菌中2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找出各自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元素.结果 不同细菌的无机元素浓度分布有较大区别.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征元素分别为B、Cu、Th、Na、K、Pb.结论 特征元素可以结合临床症状,用于细菌鉴别.
作者:张鹏;伍奕;戴睿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高校艾滋病检测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通过匿名自填问卷开展调查.结果 长沙市大学生MSM既往HIV检测率为63.2%(266/421).本次调查检测阳性率为7.7% (12/155).听说过VCT服务、知道VCT服务机构以及知道艾滋病预后的大学生MSM的HIV检测率分别是没听过/不知道者的1.9倍、3.7倍和1.8倍.结论 长沙市高校学生MSM HIV感染率较高,HIV检测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力宣传和推广有关机构VCT服务、充分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是提高HIV检测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罗昊;赵俊仕;谭红专;胡世雄;贺健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适量白酒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及炎性因子MMP-2、TNF-α及IL-6的影响.方法 将1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高脂饲料联合维生素D3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2周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剂量1、2、3组,剂量组分别以0.9、1.1、2.2 ml/(kg·d)的丰谷48°浓香型白酒灌胃,模型对照组及空白组以2.2 ml1/(kg·d)纯水灌胃.12周后股动脉取血测定血脂及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给予高脂饲料及维生素D3腹腔注射后,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主动脉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可见明显的内膜突出管腔增厚,内皮下大量脂质沉积和泡沫细胞积聚,3个剂量组内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纤维细胞增生,但程度较模型对照组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TC、HDL-C、LDL-C、MMP-2、TNF-α、IL-6含量均升高(P<0.05),TG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3个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HDL-C水平(P<0.05),剂量2、3组能明显降低MMP-2的水平(P<0.05).结论 适量白酒可以上调HDL-C水平和抑制MMP-2的表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
作者:李钰;张欢;饶家权;刘银;王烨;杜礼泉;周玲旭;裴晓方;许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2015年荆门市各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为制定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18204),对全市公共场所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分别调查全市的各种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公共场所的空气以及公共游泳池水,检测对应的卫生指标,计算样品合格率和卫生指标合格率,分析对比各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结果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样本总合格率为86.01%.公共场所空气总体合格率为88.04%,其中温度、湿度、噪声、照度、PM10合格率较低,均低于77%.游泳池水样合格率较低,仅为29.41%.结论 荆门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菌落总数,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噪声、照度、PM10、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合格率皆偏低.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上述物品和卫生指标的监管、检测力度.
作者:吴攀;王旺成;李腊梅;杨芸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和1O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联合应用阻断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效果.方法 2013-2015年以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所生、出生时进行过HBV母婴阻断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获得被调查儿童的人口学状况、出生医院、HBIG和HepB接种情况,以及母亲分娩前乙肝e抗原情况.采集儿童静脉血标本5ml,检测HBsAg、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antibody,抗-HBc).计算不同特征儿童的HBsAg和抗-HBs阳性率,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共纳入分析儿童377人,HBsAg均为阴性,抗-HBs阳性率为91.25% (344/377).单因素分析显示,采血距第3剂HepB(HepB3)不同间隔儿童抗-HBs阳性率(94.72% VS 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校正=30.43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HBs是否阳性与HBIG接种剂量和采血距第3剂HepB(HepB3)间隔时间有关,与出生时接种100IU HBIG的儿童(92.56%)相比,接种200IU的儿童抗-HBs阳性率(85.29%)低(OR=0.352,95% CI:0.148~0.834,P=0.018);与采血距HepB3间隔<3年儿童(94.72%)相比,采血间隔≥3年儿童的抗-HBs阳性率(70.91%)低(OR =0.119,95%CI:0.054~0.262,P<0.001).结论 ≥100IU HBIG和10μg重组酵母HepB联合应用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儿童抗-HBs阳性率随时间下降,特别是3年后下降较明显,需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进行HBV血清学监测,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作者:富继业;丁麒;王菊光;马天薇;史如晶;刘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合并症对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0年至2016年于本院收治的经CT证实的223例SAH患者,其中无合并症组80例,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老年常见疾病的患者143例,入院治疗前统计患者的合并症情况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ore,GCS)和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The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评分,对SAH患者进行初始治疗干预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价两组SAH患者的早期预后,分析各个合并症对合并症组患者预后的影响.T检验比较年龄等计量资料的差异,卡方检验比较性别等计量资料的差异,秩和检验比较GCS等等级资料的组建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合并症.结果 合并症组与非合并症组比较,患者年龄、性别、GCS分级差别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合并症组的WFNS分级整体高于非合并症组(P<0.05).入院治疗30天后,非合并症组约有71.1%的患者恢复情况较好,合并症组仅有49.7%的患者预后较好.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患者的预后较非该疾病的患者预后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心病患者和癌症患者的预后评分与非该疾病患者的预后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和糖尿病SAH的危险因素(OR=1.801和1.533),而高血脂不是SAH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中高血压和高血糖是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红英;杨国涛;王海滨;张慧芳;王文浩;谷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陶瓷行业在岗期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农民工的职业禁忌证发病特征,做好预防职业禁忌证,保护农民工的健康.方法 采用职业健康检查方法,对佛山市三水区38家陶瓷企业中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8 355例农民工进行职业禁忌证的调查.结果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农民工9 071例,实检人数8 355例,受检率92.11%;检出职业禁忌证者155例,检出率1.86%;155例职业禁忌证中,属粉尘作业禁忌证者62例(40.0%),其中以活动性肺结核病居多(60/62);高温作业禁忌证者56例(36.13%),其中以高血压病为主(24/56);噪声作业禁忌证者37例(23.87%),其中多数为传导性耳聋者(31/37);未检出化学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系物、硫化氢)作业禁忌证者.经统计学分析,不同企业类型、企业规模的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及其分布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陶瓷行业农民工职业禁忌证发病特征为检出率低,粉尘和高温作业职业禁忌证构成比较高,粉尘作业禁忌证以活动性肺结核病为主,高温作业禁忌证以高血压病居多,噪声作业禁忌证以传导性耳聋者占优.
作者:邓雪凝;徐志明;冼曼玲;邹珊;劳少泉;黄燕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制备并鉴定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uis2)四川分离菌株05ZYH33的溶血素(Suilysin,SLY)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方法 利用重组SLY蛋白制备SLY兔多抗,优化间接ELISA体系检测多抗效价,Westem blot分析SLY多抗特异性,检测SLY兔多抗对人外周血杀菌作用的影响.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SLY单抗,筛选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小鼠腹水,间接EHSA和Western blot鉴定SLY单抗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间接ELISA显示SLY多抗效价高达1:204 800,Western blot显示SLY多抗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人外周血杀菌试验显示,SLY多抗能加强人外周血对05ZYH33的杀伤作用.间接ELISA检测杂交瘤细胞2B6和5F7培养上清效价分别是1:800和1:3 200,单抗效价都为1:204 800.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显示,单抗2B6和5F7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结论 成功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强的S.suis2 05ZYH33 SLY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
作者:孙雯;郑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怀化市2011年至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流行特征,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怀化市13个县(市、区)2011年至2015年5岁以下2 736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怀化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11年为10.03‰,2015年下降至8.16‰.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意外窒息.儿童死亡以婴儿死亡为主,占73.90%,死亡率6.99‰,婴儿首位死因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4岁儿童首位死因为溺水.儿童死亡率农村(9.83‰)高于城市(6.64‰),农村儿童首位死因为肺炎,城市为出生窒息.非少数民族自治县(10.05‰)高于自治县(8.55‰),少数民族自治县儿童首位死因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非自治县为先天性心脏病.男童(10.13‰)高于女童(8.67‰),男童首位死因为肺炎,女童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怀化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规范孕产期保健管理服务,加强出生缺陷和儿童意外伤害的干预,是降低该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作者:黄志;蒋富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成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者病原谱分布情况,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4年3月~2016年2月成都市某医院成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者的咽拭子或痰液标本,采用RT-PCR和PCR法检测标本中常见的八种呼吸道病毒;用培养法,生化鉴定和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分离鉴定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和真菌;分析主要病原体和年龄与季节的关系.结果 共采集910份标本,病原体检出率为47.58% (433/910);病毒检出率为26.92%(245/910),检出高的是鼻病毒(9.78%),其冬季感染率高于春,夏,秋季;细菌检出率为13.41% (122/910),肺炎克雷伯菌(6.26%)检出率高,检出无季节性和年龄差异;真菌检出率为14.51% (132/910),白色念珠菌(11.32%)检出率高,6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x2=16.268,P<0.001).结论 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者病原体感染率较高,以白色念珠菌,鼻病毒,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今后应加强病原学的监测,注重病原体在不同人群感染分布和季节性防治.
作者:刘涛;陈明静;李树华;左浩江;裴晓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人体内维生素C(vitamin C,VC)和维生素D(vitamin D,VD)水平对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总医院确诊的40例缓解期UC患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紫外检测法检测血清中VC水平,根据VC水平将其分为高VC组(2 ~ 4mg/L)和低VC组(<2mg/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比色法检测血清中25-(OH)D3、1,25-(OH)2D3、TNF-α、IL-6、IL-1β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高VC组25-(OH) D3、1,25-(OH)2D3水平高于低VC组,高VC组25-(OH) D3与低V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VC组血清中TNF-α、IL-6、IL-1β、MPO水平低于低V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VC组血清GSH-Px高于低VC组,尚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UC患者血清VC水平影响25-(OH)D3和1,25-(OH)2D3的水平,表明VC可能参与VD的活化,在适宜范围内VC与25-(OH)D3、1,25-(OH)2D3呈正相关,1,25-(OH)2D3通过免疫机制参与UC的发病和发展,与UC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作者:张晶;冯宏娟;暴军玲;张海杰;孙睿森;殷云勤;李秀花;邱服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