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雯
目的分析颅脑B超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总结诊断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56例HIE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56例,纳入对照组,均在出生24 h内、24~72 h内开展颅脑B超声。结果24 h内、24~72 h内开展颅脑B超声图像均较清晰,检出6例室管膜下出血,15例脑室内出血,不同时间B超声图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初次检查Vs、Vm、RI高于对照组,Vd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二次检查Vs、Vd、Vm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初次检查Vd、Vm高于初次检查,RI低于初次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颅脑B超检查可随时开展,可较早的发现HIE并发颅脑出血,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随访复查评估病情变化情况、评价疗效。
作者:龚程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积极探索超声波清洗机的技术改进,力求将护士的清洗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合理,而且能减少包装时的差错。方法在超声波清洗机中加入弹簧装置,使用改装后超声波清洗器与普通超声波清洗器的医疗手术器械进行清洗质量及效率对比。结果超声波清洗机中加入的弹簧装置能随着器械的重量自动升降,另加的网盖能将每筐器械盖住,防止器械飘入清洗槽中,减少差错的发生。结论该研究既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也能减少护士工作中差错的发生;此研究成果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可制造出新的超声清洗机,并投入临床使用。
作者:姜丽萍;刘华之;候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本文总结2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心肌梗死并发休克的急救重点是使梗死的冠脉再通、纠正休克,护理重点是准确辨别心电图、严密监测血压、持续吸氧、缓解心绞痛,尤其是有效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心肌耗量。
作者:周洁;吴海珍;马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1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施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4%,且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琼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从入、出院流程繁杂;患者对农合报销政策存在误解;患者对报销结果质疑;农合办对定点医院要求不统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五个方面对农合窗口工作的难点加以分析,并根据经验提出针对性对策。
作者:陈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和比较前庭训练联合针刺对中风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流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疗法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庭训练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经相应方案治疗后的有效率和起效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起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前庭训练联合针刺疗法明显提高了中风患者流涎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一凡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彩超在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筛查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术前分别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检查,并以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统计发现,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55例,检出率为84.62%;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诊断的灵敏度为96.5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类型与造影检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跃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均较高,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童应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综合分析重症胰腺炎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SAP并MOF患者临床资料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严密监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满意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加强对SAP并MOF患者的监测与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总满意度评分。
作者:刘琴;唐珊;厉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将并发症护理与心理干预方法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白内障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成数量相同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组依据为数字随机法,均行常规护理,并对实验组加以并发症护理与心理干预,对两组的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为(5.25±0.94)分,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10.07±1.35)分,实验组的焦虑症状明显较轻;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25.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上述指标对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应用并发症护理、心理干预具有积极作用,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珺;张小英;吴佳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产妇会阴侧切率和产后疼痛的影响,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初产妇84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保护会阴分娩,观察组则使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经护理后,统计两组会阴情况以及产后48 h内的疼痛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产后48 h内的玉级疼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观察组产后48 h内的域级疼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了会阴侧切率,且有效缓解了产妇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袁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抗炎、止咳、平喘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症状减轻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结论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2015年我院ICU人工气道患者为研究对象,原发疾病为脑卒中、重度脑外伤、脑肿瘤术后、COPD、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①两组意外拔管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①两组意外拔管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比较有差异(<0.05)。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人工气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意外拔管及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连芝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微创与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微创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白永杰;杨春光;王夏红;孙世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之上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程春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大椎穴刮痧法应用于外感发热患者的退热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在原有基本治疗上,对照组给予温水擦浴辅助退热,观察组给予大椎穴刮痧法辅助退热,比较两组退热效果。结果观察组即刻退热和持续退热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大椎穴刮痧法对外感发热患者退热效果显著,安全,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菊英;黄俊喜;邹文妹;兰莉莉;温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应用替加环素对患有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碳青霉烯联合万古霉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替加环素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抗感染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替加环素对患有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索微信在外科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6月为微信应用前时段,共3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014年7月~12月为微信应用阶段,共3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微信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术前检查知识、术前准备知识、手术环境知识、手术后镇痛知识、手术后康复知识、手术后饮食知识等知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素质评分、护理服务评分、护理技术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微信式健康教育能提高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和满意度,强化外科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赵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4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日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或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屈曲疗效优、差率分别为80.19%、1.04%,对照组分别为64.46%、10.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8.35,5.39;<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满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康复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康复训练效果显著,不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提高了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玉荣;敬然;韩自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实施治疗,而观察组的50例患者则使用胺碘酮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豫,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仅仅为74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使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苏广春;易秀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6S管理在产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产房成立6S管理小组,对产房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对产房的环境、物品及人进行整顿和改进,比较实施6S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6S管理后产房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提高(<0.05)。结论6S管理活动的开展,提升了产房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产房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并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作者:亢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