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萍;刘华之;候良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阑尾炎的病因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诊断情况与治疗方法、效果。结果68例均治愈出院,60例行急诊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2例保守治疗后因病情变化转OA治疗。36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24例开放手术(OA)治疗者(<0.05);LA的止痛剂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及腹腔残余感染率均显著低于OA(<0.05)。结论早诊断和早手术治疗老年性急性阑尾炎可获得良好预后,且LA较OA更具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孙振涛;赵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显微手术+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接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与GOS评分。结果实验组康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95.65%、4.35%,对照组为78.26%、17.39%。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GOS评分为(4.53±1.02)分,对照组为(2.84±0.73)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显微手术+纳洛酮”疗法积极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中,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并发症少且安全。
作者:吴裕山;韩立虎;陈志明;佘希龙;冯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患者护理中全程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方法所选病例均为2013年3月~2015年9月到院行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并且围手术期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组(<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人文关怀实施护理,便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雷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预防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探究。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接受脑出血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共计52例,基于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是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26例患者,研究组是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的26例患者,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5%,与对照组的23.08%相比明显较低,且<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15%、73.0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中实施预防性护理效果显著,在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适合临床借鉴及推广。
作者:汪慧芳;张颖;余月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医认为“肝主目,目为肝之外候。”沙眼曾经是我国致盲的首要原因。2015年,我们基本消灭了致盲性沙眼。虽然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等感染性眼病仍在增多,近视眼等非感染性眼病是我国致盲的主要原因。从眼病看肝脏健康,我国是HSK和近视眼与青光眼等眼病大国,也是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与肝癌等肝病大国。我国乙肝疫苗接种取得重大成就,然而乙肝抗病毒治疗依然艰难,丙肝疫苗尚未研制成功。虽然病毒感染仍然是国人肝脏健康的严重危害,不良环境与生活习惯已经成为国人肝病的首要原因,肝病防治亟待战略创新。上医医国,建设健康中国是我国国家战略。深入贯彻卫生方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并举,中西医并重,建立健全我国肝病防治体系,推动肝病医学模式创新,促进国人肝脏与视力和身心健康,是我国肝脏医学的神圣使命和正确发展方向。
作者:郑荣领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耳鼻喉科接诊收治的46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出院后护理结束,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采用EORTC-QLQ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EORTC-QL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彭咪;姚爱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干预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共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76例,并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聂香妮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穴位按摩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探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穴位按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常规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穴位按摩治疗,疗效甚佳,且可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黄佳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乌头汤加味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用我院收治的100例风湿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乌头汤加味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采用乌头汤加味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熊振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2015年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在无复流现象出现后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对照组给予维拉帕米。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及用药后ST段情况。②研究组和对照组用药后1 w及4 w左室射血分数。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用药前ST段比较无差异(>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用药后ST段比较有差异(<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用药后1 w及4 w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差异(<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中发生无复流现象时,替罗非班能改善冠脉血流情况,提高心功能。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并内固定术后患者,对照组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处中药熏洗,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胫骨平台内固定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情况,降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小荣;郑新斌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应用替加环素对患有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碳青霉烯联合万古霉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替加环素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抗感染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替加环素对患有免疫力低下血液病重症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的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对比。结果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呼吸困难和窒息危急并发症。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决定性作用。
作者:王有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在新医改背景改革下,我国的医疗事业在市场环境中发生了较大变化,医疗服务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格局,医患关系管理发挥了较大的发展地位。医院在以患者为中心管理道路上,已经发展了现代的医患关系管理形式。本文根据对医患关系管理与医院流程再造相关概述进行了解,阐述医患关系管理促进医院流程的主要作用。
作者:郭智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于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芯片研究,为我国骨关节炎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3例骨关节炎患者,将患有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患者,当做骨关节组(第一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当做RA组(第二组)、没有关节炎有创伤的患者,当做是创伤组(第三组),进行软骨标本、细胞培养,利用微阵列差异性基因分析软件,分析骨关节组,分别与剩下两组软骨细胞的差异性,以及差异性基因的性质。结果一、三组的差异基因有133个,包含的上调和下调分别是65个、68个;一、二组的差异基因有293个,包含的上调和下调分别是106个、187个。第一组与其余两组的差异性基因功能,属于生物调节等,差异性基因的通路,符合统计学意义<0.05的包括细胞周期通路、一氧化氮通路等。但同时三组配对的差异性基因,既存在差异性,同时也存在相互性。结论从差异性基因的多角度入手分析其骨关节炎的生物信息,为以后骨关节,从基因表达方面进行治疗,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作者:窦鹏程;段娟;王万春;吴韧;朱威宏;黄添隆;李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探讨常用抗感冒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特点,以便临床合理应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伤害。根据各种抗感冒药的处方组成对其作用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感冒患者应根据症状,合理选用抗感冒药,避免滥用及重复用药。
作者:章小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验证家庭照护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各科室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统计照顾者负担量表得分,分析影响照顾者照顾负担的相关因素。从中抽取40例患者及其照顾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0例的干预组和20例的对照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照顾者的知识技能、照顾负担情况。结果152例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时间依赖性负担、身体性负担、发展受限负担得分较高;照顾者平均每日照顾时间是照顾负担的重要影响因素;照顾者对疾病知识和照护技能的认知评分越高,照顾者负担越轻。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知识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0.001);经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评分在各个时间段均无统计学差异(跃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的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担,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家庭照护方案的实施对减轻照顾负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短期效果并不明显,中长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作者:许君;赵李克;唐静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对医院实施标准化管理、开展管理水平标准认证是医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开展档案信息标准化管理已形成医院发展的一种趋势。
作者:邓惠欣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肿瘤内科研究生按照临床路径进行诊疗活动与探索学习,可减少初入临床时的盲目,提高临床工作效益,逐渐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
作者:林燕;廖英萍;梁嵘;张锦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血液生化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体检的身体健康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5 mL的静脉血液,分别装进行两个试管,对照组给予室温自然下分离与规范离心进行血液检验,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溶血并进行规范离心分离,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标本生化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标本中的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K+以及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血尿素氮、血清尿酸、血糖以及甘油三酯等平均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跃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于血液生化检测中的多项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表明检测人员应用严格规范血液标本采集、存储以及检验操作,以确保血液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王峥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