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急性阑尾炎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

孙振涛;赵海霞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老年患者, 诊断, 病因,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阑尾炎的病因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诊断情况与治疗方法、效果。结果68例均治愈出院,60例行急诊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2例保守治疗后因病情变化转OA治疗。36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24例开放手术(OA)治疗者(<0.05);LA的止痛剂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及腹腔残余感染率均显著低于OA(<0.05)。结论早诊断和早手术治疗老年性急性阑尾炎可获得良好预后,且LA较OA更具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综合分析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为护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方向。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实验组总满意度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止血成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厉娟;唐珊;刘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拓展及模式建立

    目的分析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的拓展及模式。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6月外科门诊收治的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门诊分诊制度,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模式,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与72.0%,比较数据差异显著,<0.05。结论采用门诊分诊护士工作内涵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易于接受,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江;孙志荷;桑立朱;郭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前庭训练结合针刺对中风流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和比较前庭训练联合针刺对中风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流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疗法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庭训练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经相应方案治疗后的有效率和起效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起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前庭训练联合针刺疗法明显提高了中风患者流涎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一凡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2015年我院ICU人工气道患者为研究对象,原发疾病为脑卒中、重度脑外伤、脑肿瘤术后、COPD、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①两组意外拔管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①两组意外拔管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比较有差异(<0.05)。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人工气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意外拔管及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连芝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对痔疮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痔疮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痔疮手术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0.05。结论对痔疮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陈淑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1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施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4%,且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琼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Six Sigma管理法在医院管理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六西格玛(Six Sigma)管理法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种方法,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医院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致使医院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实施,对医院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Six Sigma管理法在医院管理控制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对Six Sigma管理法含义与医院管理现状的分析,对Six Sigma管理法在医院管理控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作者:宋文亚;梁必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干扰素雾化与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50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探讨干扰素雾化对照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月住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0例,依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干扰素雾化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为(1.06±0.27)d、皮疹消退时间为(2.78±0.69)d、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2.94±0.53)d;对照组治疗后退热时间为(2.13±0.11)d、皮疹消退时间为(4.29±0.37)d、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4.84±0.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干扰素雾化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率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不良反应和病发症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宗艳梅;刘亚敏;李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规范化临床教学管理对护生实习成效的影响

    临床护理实习是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环节。本院在多年的护生带教实践中,逐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由粗放管理变为规范管理,取得较好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秀英;陈红英;饶红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经后路重建治疗11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经后路重建治疗11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通道同种异体骨植骨方法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伤椎高度、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及Cobb角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年末经X线检查,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内置物断裂,螺钉松动、手术源性神经损伤等情况。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经Frankel分级分析,提高2级者36例,提高1级者57例,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率为83.04%。术后1 w末、术后1年末伤椎前缘高度/正常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极显著(<0.01),伤椎后缘高度/正常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0.05)。结论经后路重建治疗胸腰椎脊柱爆裂性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帮助患者脊柱复位,恢复脊柱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李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与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腹腔镜联合内窥镜在早期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窥镜在早期结肠癌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早期结肠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6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联合内窥镜和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感染、腹部粘连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内窥镜在早期结肠癌中治疗可减轻患者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东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显微椎间孔镜与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分析显微椎间孔镜与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显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与开窗手术治疗效果一致,但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理想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云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血浆D-二聚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肝病科就诊且确诊为肝硬化患者62例,分为两组即30例肝硬化但未伴腹水患者和32例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疾病组和对照组间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测定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伴腹水肝硬化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未伴腹水肝硬化患者组平均血浆D-二聚体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伴腹水肝硬化组D-二聚体浓度显著高于未伴腹水肝硬化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上调,并与腹水发生相关。

    作者:唐罗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穴位按摩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康复影响分析

    目的对穴位按摩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探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穴位按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常规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穴位按摩治疗,疗效甚佳,且可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黄佳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院物资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探讨

    随着公立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医院运营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加强医院物资管理与控制,是医院管理重要内容之一,不断探索和完善物资管理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医院物资的规范化、程序化以及科学化管理的探讨,通过对医院物资库存管理及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推进医院物资管理的措施,以提高医院整体的管理效率,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有效的竞争力,努力实现医院的现代化管理要求。

    作者:李金亭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临床路径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及变异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应用于带状疱疹的变异情况及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患者221例及未入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患者101例,将实施临床路径患者和未实施临床路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对出现的变异进行分析。结果实施临床路径使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下降、满意度提高,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通过对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路径变异分析,有利于改进医疗质量,并为科学制定临床路径提供依据。

    作者:廖阳英;冯浩;徐晓芃;唐桦;伍博;旷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健康管理模式在骨关节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健康管理模式在骨关节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选取140例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护理后,护理组的Mazur标准评分大小、视觉模拟疼痛标准评分大小Tegner标准评分大小三项关节功能评分大小分别是(84.18±5.14)分、(2.22±0.12)分以及(5.85±1.67)分,和对照组护理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关节病患者采用健康管理模式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提升健康状况,进一步对促进患者骨关节相关功能早日康复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惠图;张丽萍;刘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鼻内镜下中耳检查与鼓膜修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鼻内镜下中耳检查及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鼻内镜下中耳检查及鼓膜修补术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进行半年的随诊,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半年,一次性治愈59例,治愈率为92.2%,小型鼓膜穿孔均一次性治愈,有效4例,有效率为6.3%,临床总有效为63例,占98.4%,无效1例,为大型鼓膜穿孔,术后3个月发现其移植片消失,穿孔与术前相同。其原因可能与术后移植片血运不良有关。手术前后患者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具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鼻内镜下中耳检查与鼓膜修补术操作简便、分辨率清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费璐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抗感冒药物的合理应用

    探讨常用抗感冒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特点,以便临床合理应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伤害。根据各种抗感冒药的处方组成对其作用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感冒患者应根据症状,合理选用抗感冒药,避免滥用及重复用药。

    作者:章小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