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秋华
目的针对慢性的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间的护理进行记录和观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积累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在本院收集患者资料46例,患者均存在慢性的化脓性中耳炎病症,并且需要接受手术方式的干预治疗,针对46例患者进行手术前期的临床心理干预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手术伤口进行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对46例患者资料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促成44例患者完全治愈,占总资料比例的95.7%。接受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与接受手术前的患者资料相比,其听力范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本次研究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科学的手术治疗方式,并进行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并促进患者的听力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
作者:常淑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4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日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或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屈曲疗效优、差率分别为80.19%、1.04%,对照组分别为64.46%、10.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8.35,5.39;<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满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康复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康复训练效果显著,不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提高了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玉荣;敬然;韩自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探讨腺垂体功能减退所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合理治疗,减少误诊、漏诊风险。通过回顾两例腺垂体功能减退致精神异常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机制,总结相关经验。病例一院患者因间断乏力、纳差伴精神异常23年,再发1 w入院,查血钠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MRI检查示空泡蝶鞍,诊断为: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②希恩氏综合征;③肺部感染。予强的松、甲状腺素、抗感染及补液治疗,好转出院;病例二院患者因行为怪异、言语紊乱、疑人害己2个月,加重5d入院。检查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钠,皮质醇、FSH、LH下降,头部MRI平扫垣增强示部分性空泡蝶鞍。诊断为: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②空泡蝶鞍综合征。予补钠、激素替代等对症支持治疗,精神症状缓解,意识清醒。腺垂体功能减退症造成体内相应激素缺乏、低钠等,出现精神异常表现,容易误诊为精神疾病,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叶晶珠;项斌辉;郑伟坤;郑马亮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调查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探讨合理的卧位管理。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2月~2015年10月,纳入老年病房共200例,按入院时间的顺序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预防措施,共100例;观察组实施卧位管理模式压疮预防管理,共100例,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观察Braden评分上升幅度大,压疮率低,有显著差异(<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呼吸内科开展卧位管理,可有效预防压疮,降低发生率,需予以推广。
作者:柯小瑜;胡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比较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盲探法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差异。方法拟行上肢骨科手术患者80例,ASA为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U组)和盲探组(N组)。两组均给予1%盐酸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合剂20ml,比较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麻醉优良率,感觉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观察并记录并发症。结果两组操作时间无显著差异。 U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N组。 U组感觉阻滞起效、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4.14±0.8)min、(358.63±59.20)min、(9.99±1.75)min,显著优于N组的(5.06±1.05)min、(289.43±69.99)min、(12.08±1.20)min(<0.05);两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无统计学意义。U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N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于乐涛;石军;刘明红;赵媛媛;尹玉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积极探索超声波清洗机的技术改进,力求将护士的清洗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合理,而且能减少包装时的差错。方法在超声波清洗机中加入弹簧装置,使用改装后超声波清洗器与普通超声波清洗器的医疗手术器械进行清洗质量及效率对比。结果超声波清洗机中加入的弹簧装置能随着器械的重量自动升降,另加的网盖能将每筐器械盖住,防止器械飘入清洗槽中,减少差错的发生。结论该研究既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也能减少护士工作中差错的发生;此研究成果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可制造出新的超声清洗机,并投入临床使用。
作者:姜丽萍;刘华之;候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是住院护理的延伸,能有效避免PICC带管期间的安全隐患,延长导管安全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目前,在开展延续性护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宣教力度,完善信息化服务,建立健全延续护理的医疗保障体系等,以进一步提高延续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实行护理的标准化建设和提高技术水平为核心,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为手术患者提供规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身心接受手术治疗,融洽了护患关系,并且在术后尽快康复。结论给予手术区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周淑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基于Rocall危险性积分的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进而分析优化指导临床护理的优护理措施。方法主要采用Rockall危险性积分对我院79例分娩产妇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程度不同的危险性分组处理,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并对既往实施传统护理方式的不同患者进行比对,进而衡量与分析不同危险组情况下产妇的出血情况。结果危组中分值较高的传统性护理的危险组出血和病情加重情况较之分组之后的优化护理情况性严重,而分值较低的危险组与优化护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基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的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优化性护理方式进行病情护理,可以合理的为临床上产妇出血的救治工作提供指导性的护理优化措施。
作者:韩芳;张秀华;刘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行冠脉搭桥(CABG)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有效保证围术期安全。方法33例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冠脉搭桥术治疗后,给予有效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2例患者成功治愈,治愈率为96.9%院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CAD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积极的术后糖尿病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菊霞;赵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和PubMed,全面查找关于肿瘤类疾病风险与谷胱甘肽转硫酶T1基因多态性关系的Meta分析的文献。按疾病类型分别描述样本量大的Meta分析结果,以期明确二者关系。
作者:王丹;刘殿武;翟俊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开放性跟骨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2015年6月收治开放性跟骨骨折9例10足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9例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跟骨骨折均愈合,按Maryland评分,优2足,良6足,可2足,优良率60%,其中1足发生慢性骨髓炎,经治疗后治愈,2例皮肤撕脱伤术后出现皮肤坏死缺损,二期手术以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覆盖消灭创面。4例待伤口愈合后,行骨折切开复位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结论开放性跟骨骨折处理较为棘手,预后较差,治疗上应重视首次清创的重要性,和对局部软组织的保护。
作者:胡敏;李绪松;刘庆;唐浩然;李晓天;刘和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干预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共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76例,并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聂香妮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牙体大面积缺损应用复合树脂充填与嵌体修复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树脂嵌体修复(实验组)和树脂充填修复(对照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牙体大面积缺损治疗中,应用树脂嵌体修复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树脂充填。
作者:周花枝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抗炎、止咳、平喘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症状减轻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结论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对盆腔淋巴结检测的价值初探与分析。方法本文选取25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和25例健康人员划分两组,两组全部采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进行诊断检测,对其淋巴结个数、大小以及相关指标大小进行检测结果对比。结果实施有效的诊断检测过程后,所以检测图像都比较清晰,都能够比较清楚的将全身解剖结构加以充分显示,在MRI图像上,增大了淋巴结表现为圆形或者是类圆形图像,通常总共不超过3个图像层面,其中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淋巴结会表现为多个淋巴结呈现聚集或者是融合状态,形成了较大的淋巴结结构。在T1WI检测时表现为和肌肉组织一致的均匀、较低的信号,T2WI检测时表现为和类脂肪组织一致的不均匀、较高的信号。结论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方式开展诊断检测工作后,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淋巴结情况,在对淋巴结等相关疾病诊断和预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段王栋;郑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术式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1)行小切口椎板开窗术,观察组(n=41)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良,可有效改善疼痛与功能障碍。
作者:崔玉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六西格玛(Six Sigma)管理法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种方法,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医院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致使医院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实施,对医院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Six Sigma管理法在医院管理控制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对Six Sigma管理法含义与医院管理现状的分析,对Six Sigma管理法在医院管理控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作者:宋文亚;梁必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窥镜在早期结肠癌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早期结肠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6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联合内窥镜和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感染、腹部粘连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内窥镜在早期结肠癌中治疗可减轻患者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东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头痛是临床的常见病症,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以偏头痛为常见和普遍。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患者常伴随着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多为双侧疼痛,少数患者为一侧疼痛,典型偏头痛在发作前存在运动、视觉及感觉先兆,且该类患者多伴有家族史。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典型偏头痛的发病率正逐渐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在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将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并对社会造成影响。典型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未对该疾病的发病机理有一个明确的阐述,急性期通常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患者在长期服药的前提下,容易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的机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并导致药物依赖性的产生,目前,世界卫生组已经将典型偏头痛纳入至难治性疾病的范畴中,并认为中西医结合是诊治该疾病的理想方案。
作者:王志平;熊英琼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