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罕见Caroli病1例报告并文献研究

李强;黄建钊

关键词:Caroli病, 肝内胆管扩张, 肝叶切除, 肝移植
摘要:Caroli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胆道疾病,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Caroli病得以确诊。 Caroli's病临床有多种类型:双侧或单侧肝内胆管扩张、中央型或周围型肝胆管扩张,按扩张形态又可分为囊状、柱状及葡萄状胆管扩张等,该病例中51岁的男性患者双侧肝内胆管弥漫性囊状扩张极为罕见,正因为对Caroli病的认识尚不完善,该病例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该疾病的可能性。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但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肝内胆管扩张的位置而差异较大,如何为弥漫性的肝内胆管扩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仍在研究中。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目的:本次对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顺序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采取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9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院内转运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转运情况结果。结果护理组:转运过程中死亡患者0例,意外事件发生患者1例,护理纠纷患者1例,成功转运率为100.00%。对照组:转运过程中死亡患者3例,意外事件发生患者5例,护理纠纷患者7例,成功转运率为82.22%。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采用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提升院内转运成功率,减少转运过程中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次数,提升转运效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转运过程的满意度。

    作者:李永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正常妇科检查、实验室和临床检查,观察检验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93.0%,93例患者有阴道病原体感染,其中细菌源性生殖感染49例,感染率为49.0%;真菌生殖感染38例,感染率为38.0%;滴虫源性感染6例,感染率为6.0%。结论临床应该加强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这样可以防止误诊、漏诊现象,进一步促进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廖文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冠脉造影分析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病变特征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识别及治疗。方法选择41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年龄<45岁的青年患者,分析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预后特点。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患者较多,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腹型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主要危险因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酗酒是主要诱因;胸痛症状往往较典型,且多为突发胸痛;心电图以前壁梗死多见;冠脉造影以单支病变为主,累及次序为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结论吸烟及高脂血症、腹型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重要危险因素,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单支病变多见,急诊冠脉介入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好。

    作者:陈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铜川市北市区慢性肾脏病及血脂异常发病率及相互关系

    慢性肾脏病(CKD)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 ml/min×1.73 m2)超过3个月。引起CKD的疾病包括各种原发的、继发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的病变,同时CKD的发生发展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均有关系。

    作者:袁江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尿常规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诊治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观察尿常规检测在诊断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糖、尿酮体、尿隐血、尿蛋白、白细胞酯酶、白细胞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尿隐血、白细胞酯酶、白细胞数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尿糖结果阳性时,尿蛋白、尿酮体、白细胞酯酶、尿隐血、白细胞数阳性率显著高于尿糖结果阴性时(<0.05)。结论尿常规检测对糖尿病肾病诊治意义重大,可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及评价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呼吸操锻炼配合音乐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呼吸操锻炼配合音乐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胃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酸保护胃粘膜促进胃动力等规范治疗,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每日饭前听30 min轻音乐,饭后2 h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锻炼,1 w后对患者的5大症状和焦虑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的症状明显改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结论呼吸操锻炼配合音乐疗法可以减轻慢性胃炎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周春联;刘守蓉;冯莉;肖燕玲;杨秘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脊柱前路手术综合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脊柱前路手术的综合护理。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80例行扩大操作口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0.05);另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脊柱前路手术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同时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作者:张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胃贲门癌组织中卵泡刺激素及其受体的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卵泡刺激素(FSH)及其受体(FSHR)的分布情况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58胃贲门腺癌组织中FSH和FSHR的分布。结果 FSH和FSHR在高分化胃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2%和69.2%,在中分化胃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7.8%和48.1%,在低分化胃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8%和22.2%。胃贲门腺癌组织中FSH和FSHR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0.463,﹤0.05)。结论 FSH和FSHR均存在分布于胃贲门腺癌组织中,且分布水平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FSH和FSHR分布可能与胃贲门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关。

    作者:任建丽;周连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质量持续改进工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目的:探讨质量改进工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笔者在科室成立质量持续改进小组,运用质量持续工具改进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情况,分别从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通过运用质量持续改进工具,发现并改进护理中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低主要因素:功能锻炼指导未标准化,路径化由改进前75%降至12.3%;护士未一对一督导由56.2%降至15.4%;护士责任心不强由34.6%降至13.8%。采用质量持续改进工具后患者术后康复取得良好的成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缩小,下床时间明显提前,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可通过改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不足,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万毅超;胡静;黄春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6.9%,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临床护理满意评分以及乳腺脓肿发生率的时候,观察组患者均显示明显的优越性,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针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在其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予以护理干预模式,对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可降低乳腺脓肿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评分,有助于患者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阎梅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宫颈癌手术后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必要性。方法对2014年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行放射治疗的护理技术资料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通过对57例宫颈癌放疗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原发病灶,未出现放疗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率达95%,例外3例并发症的患者经护士的尽心护理也得以愈合。结论对行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施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尽快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明显减少放疗的副作用与痛苦。

    作者:黄菊梅;刘华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毫针与腹针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毫针与腹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0例毫针组患者与30例腹针组患者。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毫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腹针组,<0.05。结论采用毫针和腹针都可以有效治疗患者颈椎症状,应严格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若患者病情较严重且体质好,应选择毫针进行治疗,若患者为老年患者或者属于气血亏虚型患者应选用腹针进行治疗。

    作者:衡莉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Bb教学平台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开始在高校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Bb教学平台运用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本文总结了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推广使用Bb教学平台的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建议。

    作者:王艳;胡静;庄朋伟;马琳;向蓓蓓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白虎桂枝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内蕴型观察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汤剂白虎桂枝汤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在相同的基础治疗前提下下,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组患者则给予中药汤剂白虎桂枝汤治疗,疗程为2 w,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尿酸水平,有效率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②尿酸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③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④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于对照组。结论白虎桂枝汤在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湿热内蕴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血尿酸方面有明显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董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腹腔镜在胃肠穿孔治疗中的10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胃肠穿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2月采用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治疗的102例胃肠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采用腹腔镜下全层缝合结扎,再加盖大网膜后原结扎线结扎固定;5例小肠穿孔在腹腔镜下全层缝合,7例在腹腔镜下探明病变部位后于近邻腹壁开一小切口手术。结果9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及5例小肠穿孔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7例小肠穿孔在腹腔镜协助下开腹完成修补术。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51.6±21.1)min,出血量平均为(8.2±3.1)ml;术后3~5 d开始进流质,平均住院时间为(6.8±2.1)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胃肠穿孔具有创伤小、腹腔冲洗彻底、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恢复快、患者痛苦轻等优点。

    作者:唐海峰;唐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与留置时间的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与留置时间的关系,以减少穿刺次数,延长留置时间。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年龄在60~95岁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手背、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四个部位进行穿刺,观察穿刺部位与留置时间的关系。结果头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天数要多于手背静脉及肘正中静脉。结论老年患者选择头静脉与贵要静脉穿刺,留置针的使用质量更高。

    作者:张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通过对我院新生儿进行研究,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地提高了新生儿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新生儿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翟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临床诊治的疗效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05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抽签法将他们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4例),分别采用单纯氨氯地平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临床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较之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48%),组间各项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均存在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70%,7.41%)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降压明显,并发症少,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黄福典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希森美康XE-2100和XS-500i血液分析仪的检验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希森美康XE-2100和XS-500i血液分析仪的检验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按照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选取EDTA-K2抗凝新鲜全血40份,以XE-2100为比对仪器、XS-500i为试验仪器,分别进行检测,对比二者WBC、RBC、HGB、HCT、PLT等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 XE-2100和XS-500i血液分析仪的WBC、RBC、HGB、HCT、PLT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XE-2100和XS-500i血液分析仪的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可比性,均能够达到临床要求。

    作者:杜山青;范倩燕;龚玲;应筱雯;秦振杰;吴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