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鸿;张彬;谢江林;龙珍珍;梅子珍;程桂荣;袁世锦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护理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67%,护理组低于对照组(<0.05)。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护理组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采取预防护理,能减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罗来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监测及护理对危重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危重患者,其中肾功能正常数量54例,肾功能异常46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腹内压以及腹腔灌注压监测,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肾功能、腹内压以及腹腔灌注压均有改善,但异常组腹内压明显高于正常组,异常组腹腔灌注压明显低于正常组。同时异常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组,尿肌酐明显低于正常组。所有差异均为显著差异(<0.05),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患者的腹腔灌注压和腹内压会出现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和肾功能异常有着较大关系,肾功能的异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腔灌注压下降和腹内压升高,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缓解肾功能、腹腔灌注压以及腹内压的异常。
作者:董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应用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加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新鲜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髋关节后外侧入路,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取带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于凿除后缘部分骨皮质的股骨颈骨折的后方,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3个月后扶拐下地功能锻炼,治疗25例血运损伤较重的移位股骨颈骨折。结果25例经1.5~5年(平均2年6个月)随访,股骨颈骨折均在6个月~1年内愈合。其中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另一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Ⅳ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并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早期股骨颈骨折,固定牢固,提供了血运丰富的骨瓣,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是治疗青壮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宋国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输卵管妊136例均行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检查,全面了解宫内及盆腔情况,以准确判断妊娠部位。结果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136例,其中未破裂胎囊型46例,未破裂低回声包块型(包括部分流产型)89例,破裂型5例。误诊6例,其中宫角妊娠1例,卵巢妊娠1例,宫内妊娠2例,不全流产2例,诊断准确率95.5%。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能够较准确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对鉴别诊断及临床选择佳治疗方案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翟建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9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院内转运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转运情况结果。结果护理组:转运过程中死亡患者0例,意外事件发生患者1例,护理纠纷患者1例,成功转运率为100.00%。对照组:转运过程中死亡患者3例,意外事件发生患者5例,护理纠纷患者7例,成功转运率为82.22%。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采用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提升院内转运成功率,减少转运过程中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次数,提升转运效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转运过程的满意度。
作者:李永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2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按照常规流程实施救治,研究组(128例)采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实施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预后等。结果研究组的救护车到达时间、急救时间、接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0.05。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97%,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中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能有效缩短救护车达到时间,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
作者:冯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析闭式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4月~2015年4月经我院治疗的124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62例切口感染患者行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2例切口感染患者行常规开放换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换药次数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行闭式引流术可显著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换药次数,疗效显著。
作者:黄如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腹腔镜对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5年2月前收治的不孕症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阴道彩超、宫腹腔镜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对宫腹腔镜及阴道彩超对于不孕症病因的诊断结果和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腹腔镜对输卵管病变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8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中,以盆腔感染所引起的不孕症为常见,占整体的40%(32/80),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宫腹腔镜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于输卵管病变的检查符合率为76.0%(114/150),不符率为24.0%(36/150)。结论宫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优于三维阴道彩超及输卵管碘油造影,能够更加直观的找出不孕症病因,能够更加直观的找出不孕症病因,但是宫腹腔镜作为有创检查及治疗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三维阴道彩超,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作用,并且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提升,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我们要将这四项检查结合应用,以期达到佳效果。宫腹腔镜可以有效的反应宫腔及双侧输卵管开口处的病变情况,可作为不孕症的有效检查手段,建议作为不孕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同阴道彩超、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结合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筛查。
作者:潘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与采血人员工作年限的关系。方法在2015年6月1日~12月31日不同工作年限的采血人员共采集患者人数122283人,釆血人员的工作时间在0~1年、1~2年,>2年所采集血液不合格的比例进行评价。结果采血人员的采集工作时间在0~1年、1~2年,>2年所采集血液不合格的比例分别为2.09%、1.5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7,<0.05)。结论采血人员工作年限越短,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越高,分析原因年轻的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静脉采血知识,心理素质差,操作技能不熟练,工作经验较少,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欠佳等,建议加强采血人员静脉采血培训课程的继续教育,对采血流程进行质量管理,并鼓励采血人员积极主动获取静脉采血新知识、新进展,以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整体质量,提高医院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素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舒适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胃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舒适护理方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情况。结果采取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实施个体化舒适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燕子;孙莹;李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Er:YAG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自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龋齿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共计128颗患牙,观察组患者采用Er:YAG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浅龋患牙给予高速涡手机去腐质,深层给予低速涡轮手机配合挖匙去腐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疼痛度。结果两组患者患牙治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0.05),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 Er:YAG激光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方面具有有效去龋、无痛等优势,在治疗龋齿方面,具有远期疗效高,疼痛度小,儿童耐受性高等特点,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巍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本次对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顺序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采取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功能、血脂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后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心功能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建忠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本文从理论上、社会地位上和资源保障上三方面探讨地市级三甲医院图书馆开展患者服务的可行性,并根据患者需求分析,提出开展患者服务的相应方案。
作者:徐亚维;王盛;苏晓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密盖息鼻喷剂与注射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口服钙剂,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49例,使用密盖息鼻喷剂,对照组51例,使用密盖息注射剂。观察使用密盖息前后骨关节的疼痛情况、骨密度值变化及治疗后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关节的疼痛明显减轻,两组比较>0.05,差异无显著;治疗后骨密度值增加,两组比较>0.05,差异无显著;而两组患者治疗后对药物的依从性比较,密盖息鼻喷剂明显优于注射剂。结论密盖息注射剂和鼻喷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但鼻喷剂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王长琴;陈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究EGCG与临床常用三联疗法对胞内幽门螺杆菌的抗菌活性进一步探究EGCG对临床常用疗法抗胞内幽门螺杆菌的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AGS细胞建立幽门螺杆菌胞内感染模型,胞内活菌计数法测定胞内幽门螺杆菌数量。结果EGCG具有较强的胞内抗菌活性,临床常用抗Hp疗法不能有效清除胞内幽门螺杆菌,EGCG在其4~64 mg/L浓度范围内,能够明显增强临床常用抗Hp疗法的胞内抗菌作用。结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莫西沙星具有较强的抗胞内幽门螺杆菌能力, EGC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常用疗法的抗胞内幽门螺杆菌能力,有望用于治疗胞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作者:李魁;陈向东;汪辉;纪乃琪;栗飞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针灸对高眼压患者眼压的针后即时效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所有患者采用统一的针灸操作方法,将30例眼压已控制的高眼压症患者共58只眼行针灸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0分与60分的即时眼压、临床症状与即时效应。结果治疗30 min与60 min眼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眼球胀痛、视物模糊、头疼头胀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31%和9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高眼压症,能迅速有效降低眼压,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眼的血液供应与眼部微循环,保护视神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朝廷;杨迎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实习生对医院带教情况的评价,分析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员。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3月在本院实习的实习生共290人,实习结束前由护理部发放问卷。结果结果表明带教老师方面居于首位,总体教学评价分数低,其次为带教管理。而带教老师方面以自身修养分数高,业务能力分数低,其次为带教能力。结论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理论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是认识护士角色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护士规范护理行为的关键时期。
作者:王惠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和早期功能训练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患者为20例,优良率为80%,对照组优良患者为16例,优良率64%。两组优良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对于老年人患者,可以在实行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李响玲;李惠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别嘌醇对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中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别嘌醇(0.3 g/d),观察患者尿酸、BNP、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心房纤颤发作次数等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BNP、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明显改善,同时心房颤动发生次数减少,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0.05)。结论别嘌醇可减少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郭磊磊;刘丽;李天文;马毅;朱茂远;张诗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