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川凉山彝汉农民毒品使用情况及毒品认知的差异比较

杨丽;木尔扯尔;哈马日呷;马瑜;袁斌;陈筱莉

关键词:凉山彝族自治州, 农民, 彝族, 汉族, 毒品
摘要:目的 了解凉山彝汉农民毒品使用情况及毒品认知的差异性.方法 用自拟问卷对凉山毒品泛滥地区的彝汉族农民进行调查,有效调查1 001例(汉族456例,彝族545例).结果 汉族农民吸食毒品的比例为7.89% (36/456);彝族则为17.43%(95/545),组间有统计学差异(x2=19.85,P=0.00);吸毒农民的文化程度均以小学、文盲为主,组间有统计学差异(x2=12.72,P=0.00).在吗啡、甲基苯丙胺、麻古、K粉、氯胺酮、杜冷丁的认知率上,汉族农民高于彝族农民(P<0.05).汉族农民对毒品危害12个问题的正确认识率均高于彝族农民(P<0.05).结论 凉山农民人群中吸食毒品的比例较高,且彝汉农民在毒品滥用比例、毒品认知、毒品危害性认识上存在差异,提示政府除了要加强当地农民人群的禁毒教育外,还需按民族采取不同的禁毒方式.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南昌市鼠类汉坦病毒检测及基因分型

    目的 了解从江西省南昌市捕捉的鼠类汉坦病毒感染情况,分析汉坦病毒基因型别和基因特征.方法 捕鼠取鼠肺,冷冻切片后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提取抗原阳性鼠肺标本RNA,采用特异性引物对部分M基因片段进行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析.结果 共捕获鼠类130只,褐家鼠(99,76.15%)、小家鼠(13,10.00%)、黄胸鼠(18,13.85%),其中18份汉坦病毒免疫荧光阳性,鼠类汉坦病毒携带率为13.85%,不同地区间汉坦病毒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9,P=0.00129 <0.05),青山湖区高(26.67%);对所有的免疫荧光抗原阳性鼠肺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标本汉坦病毒均属汉城型S4亚型,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98.6% ~ 100.0%.结论 南昌市鼠间流行的汉坦病毒为汉城型,S4亚型.

    作者:刘师文;徐刚;龚甜;施勇;李健雄;刘晓庆;肖芳;张艳妮;周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青海省12起肉毒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青海省肉毒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肉毒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学方法,对2005-2014年青海省肉毒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青海省共报告12起肉毒中毒事件,中毒60人,死亡21人,罹患率为56.6%,病死率为35.0%.肉毒中毒主要发生在第二、三季度,中毒人群主要是藏区牧民,临床特征出现较多的症状是视物模糊、全身乏力、头痛,主要集中发生在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结论 青海省肉毒中毒多因食用贮存的牛羊肉或风干肉后中毒,需要进一步加强牧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发生肉毒中毒后早期足量使用肉毒抗毒素是救治生命的关键措施.

    作者:刘大晶;郭学斌;周浩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培养中产β内酰胺酶的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 了解肿瘤、血液病患者或(和)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的血培养中的罕见病原菌-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方法 根据此菌在哥伦比亚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的生长情况和镜下特征,利用手工生化反应、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质谱仪VITEK MS进行鉴定.结果 结合菌落形态和革兰染色特征,手工生化结果,VITEK2-Compact鉴定和质谱仪鉴定结果终确定为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Capnocytophaga sputigena).结论 白血病、肿瘤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的血培养较易分离出似二氧化碳嗜纤维菌之类的罕见病原菌.

    作者:胡玥;张小倩;荆鹏伟;李永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大蒜素抑制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究大蒜素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H2O2和不同浓度大蒜素分别作用于H9c2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分别通过HO-1抑制剂ZnPP9(Zinc protoporphyrin Ⅸ)和PI3 K/A KT抑制剂LY294002,MTT检测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对p-Akt、核转录因子Nrf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和HO-1等表达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和100 μMH2 O2+大蒜素(0、5、10、20、40 mg/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83±0.66)%、(68.38±6.97)%、(61.19±6.01)%、(47.32±5.21)%、(22.07±3.73)%和(20.05±2.93)%、与Caspase-3蛋白表达趋势一致,并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大蒜素作用下,HO-1 mRNA和蛋白表达亦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H2O2组细胞相对增殖活性降低至(61.38±1.76)% (P<0.05),大蒜素处理使其上调至(81.64土3.79)%(P<0.05),而ZnPP9可阻断该上调,为(69.82±2.22)%(P<0.05).大蒜素明显增加p-Akt、Nrf2和HO-1等表达,可被LY294002阻断(P<0.05).结论 大蒜素可通过Akt/Nrf2途径上调HO-1表达并抑制H2O2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

    作者:李辉;赵锴;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苏南农村地区土壤、大米和井水重金属污染现状

    目的 了解苏南农村地区土壤、大米等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苏南农村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及市区采集环境及食物样品,用ICP-MS检测其中重金属含量.结果 18份土壤样品重金属Cd、As、Pb平均含量为(1.150±0.860) mg/kg,(46.232±40.313) mg/kg,(55.855±32.690) mg/kg,超标率分别达77.78%、38.89%和27.78%,Cr、Hg含量均低于限值;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显示,苏南农村土壤整体达轻度污染,其中2、5号点土壤达重污染,1号点达中污染,其余各点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处警戒范围.井水、大米中重金属低于GB5749-2006和GB2715-2005标准限量.结论 苏南农村地区井水、大米尚未受Cd、As、Pb、Cr、Hg 5种重金属污染,但土壤已不同程度受到Cd、As、Pb污染,Cd> As> Pb,应引起重视.

    作者:吴叶;王冬月;孙宏;沈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11-2014年无锡市锡山区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无锡市锡山区重症手足口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研究锡山区2011-2014年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运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1-2014年锡山区共报告重症1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91/10万;发病高峰在5-7月,4个乡镇、5个街道均有重症病例报告;重症病例分布以男性、年龄<3岁和散居儿童为主,病毒感染以EV71型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发病前接触患儿、初诊非手足口和EV71阳性为重症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锡山区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2014年有所回升,应继续加强防治措施,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从而控制并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李杰;顾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克罗诺杆菌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PCR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克罗诺杆菌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PCR在婴幼儿奶粉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备克罗诺杆菌染菌量为1.5×100~106 CFU/25g奶粉的样品,在增菌48 h内每隔4h各取1 ml提取DNA,进行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PCR,并在婴幼儿奶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应用,同步进行细菌分离、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美国FDA推荐),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符合率.结果 3种方法可检测到1.5 CFU/25 g奶粉染菌量样本所需增菌培养的时间不一样,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PCR需18h,美国FDA推荐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需24 h,分离培养则需要36 h.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PCR从293份样本的前增菌液中检出15份阳性,从77个可疑菌落中检出23个阳性菌落,鉴定结果与另2种方法一致.结论 克罗诺杆菌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PCR快速、特异、灵敏,可用于婴幼儿奶粉筛查和辅助鉴定,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速度和灵敏度.

    作者:谭翰清;谭海芳;蔡建生;程洁萍;林凤;黎碧坚;苏乐斌;朱颖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白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药敏及产生物膜分析

    目的 研究某院白念珠菌及真菌的临床分布特点、耐药性、产生物膜能力、探讨生物膜与耐药性间的可能性关系.方法 以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分析该院2013-2015年分离鉴定的真菌,药敏试验用纸片K-B法;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结晶紫染色和小抑菌浓度实验分析其产膜能力与耐药性.结果 临床分离真菌7 612株,其中白念珠菌1 366株(17.9%),非白念珠菌6 246株(82.1%);白念珠菌中,呼吸科分离率高389株(28.5%);送检标本以痰液多(68.3%),其次为尿液、分泌物等;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白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有较高敏感率;产膜分析标准菌株SC5314为强产,白念珠菌均具不同程度产膜能力,且随生物膜的形成,小抑菌浓度也对应增加.结论 白念珠菌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随生物膜的形成,小抑菌浓度和耐药性都明显增加.因此,后期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与耐药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将为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制提供新的靶点,对临床及时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商安全;潘红超;张康见;班传伟;张甲;李彩云;刘晓明;魏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浆ET-1和Hcy变化与OSAHS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变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经OSAHS人选标准筛选诊断为OSAHS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7例(病例组),单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3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测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循环酶法分别检测内皮素-1(ET-1)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水平.结果 病例组中、重度认知障碍检出比例(62.34%)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重度认知障碍检出比例(2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03,P<0.001);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MMSE和LOTCA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浆ET-1和Hcy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病例组内AHI与血浆ET-1和Hcy浓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LSaO2与血浆ET-1和Hcy浓度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病例组内血浆ET-1和Hcy浓度分别与MMSE和LOTCA总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OSAHS可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且与血浆ET-1和Hcy浓度变化有关.

    作者:薛承景;董彬;赵雅宁;李建民;张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14年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基础能力现状,为推进全市疾控系统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4年度成都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人员配置、仪器设备、检验能力、房屋资产等基本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有在职人员1785人,每万常住人口疾控人员数为1.25人,其中市级0.22人,县级1.03人,人员平均39.7岁,市、县两级机构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40.13%和38.75%),人员职称以初级为主(28.80%和41.19%),公共卫生专业所占比例分别为68.61%和43.30%,人力综合素质指数分别为4.46和1.87,检验项目达标率分别为84.51%和74.88%,人均建筑面积分别为61.36 m2和57.95 m2,实验室占总建筑面积比例分别为41.67%和39.39%.结论 全市疾控人员总量不足,中级职称人员比例偏低,检验能力水平有待加强,房屋建设情况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作者:蒋珊;庹晓莉;曾伟;黄志;龚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14年荆门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14年荆门市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为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和监督执法提供依据.方法 抽检荆门市477份食品,利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4年荆门市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31.9%,其中常规监测样品阳性率为10.0%,水产品弧菌专项阳性率为35.3%.常规监测中婴幼儿配方奶粉检出率高,其次为外卖配送餐、冷冻肉糜制品和学生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8,P<0.001).水产品弧菌专项副溶血性弧菌在淡水产品和海水产品中的检出率均高.结论 荆门市市售食品有较高的致病菌检出率,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上述食品特别是水产品的安全监管.

    作者:李旦;陈天林;马晓莉;付华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09-2014年沈阳市消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4年沈阳市消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肿瘤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资料,计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率及构成比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09-2014年沈阳市消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为大肠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共死亡15 738例,粗死亡率为69.60/10万,标化率为25.13/10万.沈阳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4位的依次为大肠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男性前4位依次为肝癌、大肠癌、胃癌和食管癌,女性与合计一致,大肠癌粗死亡率有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953.38,P<0.00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主要集中在45~85岁高龄组.结论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沈阳市居民健康危害严重,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控制.

    作者:李文辉;潘秀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四川凉山彝汉农民毒品使用情况及毒品认知的差异比较

    目的 了解凉山彝汉农民毒品使用情况及毒品认知的差异性.方法 用自拟问卷对凉山毒品泛滥地区的彝汉族农民进行调查,有效调查1 001例(汉族456例,彝族545例).结果 汉族农民吸食毒品的比例为7.89% (36/456);彝族则为17.43%(95/545),组间有统计学差异(x2=19.85,P=0.00);吸毒农民的文化程度均以小学、文盲为主,组间有统计学差异(x2=12.72,P=0.00).在吗啡、甲基苯丙胺、麻古、K粉、氯胺酮、杜冷丁的认知率上,汉族农民高于彝族农民(P<0.05).汉族农民对毒品危害12个问题的正确认识率均高于彝族农民(P<0.05).结论 凉山农民人群中吸食毒品的比例较高,且彝汉农民在毒品滥用比例、毒品认知、毒品危害性认识上存在差异,提示政府除了要加强当地农民人群的禁毒教育外,还需按民族采取不同的禁毒方式.

    作者:杨丽;木尔扯尔;哈马日呷;马瑜;袁斌;陈筱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11~2014级某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目的 了解某独立学院2011 ~2014级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独立学院2011 ~2014级7 485名新生进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届新生第一类人群检出率均值为24.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届新生在UPI的总分、第一类人群检出率及躯体症状、神经症、抑郁、精神分裂4项指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届新生排在前10的症状项相似,突出问题为强迫性倾向和人际关系敏感,但症状项选择率超过20%的数量存在差异,其中2011年多;女生、文科生在UPI在第一类人群检出率和UPI总分上均显著高于男生、工科生(P<0.05);贫困生、农村学生第一类人群检出率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城镇学生(P<0.05).结论 2014级心理健康水平好,其次是2012级、2013级、2011级;性别、专业类型、家庭经济情况和来源地等人口学变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4届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作者:史琼;余志科;刘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04-2014年银川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4-2014年银川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家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银川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银川市2004-2014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4 49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6.66/10万;发病季节性明显,4-7月为发病高峰期,11月-次年1月出现次高峰;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0:1,主要发病人群为14岁及以下儿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发生在学校.结论 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监测预警,针对重要地区、重点人群强化健康教育和因病缺勤追查,做好疫苗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等,是有效防控流行性腮腺炎、降低健康危害的必要措施.

    作者:高美英;李燕;保红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南水北调中老年移民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南水北调中老年移民群体的心理干预效果及其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应激、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将辉县、荥阳、宝丰3个安置地的35岁以上991名中老年移民进行为期2年的心理干预.实验组移民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以及个体及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建议精神科治疗3个层次的心理干预,对照组移民仅接受定期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前后均对2组移民使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心理测量.结果 (1)经过不同的干预处理后,2组移民心理的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10个因子得分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的得分除积极情绪体验因子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外(Z=-1.587,P=0.112),生活事件、消极情绪体验、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因子以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除在客观支持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外(t=-0.738,P=0.461),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以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关联规则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移民的社会支持、心理社会应激以及心理健康有较强的关联性,并且较低的社会支持和较高的心理社会应激会对中老年移民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结论 接受3层次心理干预等措施的实验组中老年移民心理状况好于对照组中老年移民.中老年移民的心理健康受社会心理应激、社会支持的影响较大.因此,调动移民的主观积极情绪,引导积极应对方式,提高主观社会支持感是增强中老年移民心理健康的关键举措.

    作者:时松和;冯邵珍;张智民;王建伟;田庆丰;吴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云南武警某部新兵集训期间伤病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新兵集训期伤病发生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新兵集训期伤病的发生.方法 登记整个集训期疾病,结合ICD-10对疾病进行分类.用SPSS11.0进行数据分析.指标采用昼夜发病率(‰)和构成比.结果 集训期新兵伤病昼夜发病率13.15‰.呼吸系统疾病、军事训练损伤和消化系统疾病居前3位,昼夜发病率分别为7.85‰、1.97‰、1.88‰.呼吸系统疾病中75.28%为上呼吸道感染,昼夜发病率5.91‰;军事训练损伤中65.68%为软组织损伤、膝关节扭伤和足扭伤,昼夜发病率分别为0.53‰、0.44‰、0.32‰;消化系统疾病中59.38%为胃肠炎,昼夜发病率1.12‰.呼吸系统疾病和军事训练损伤均在第3周高,次高峰在第9~10周.消化系统疾病开训初期发病较高,第11 ~12周出现次高峰.结论 云南地区新兵集训期伤病特点与以往其他地区同类研究略有不同,除自然条件影响外,借鉴已有防病措施可影响伤病的发生规律.

    作者:李洋;王成;兰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成都市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麻疹策略分析

    目的 分析成都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防控策略,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2009-201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成都市确诊麻疹病例422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率为5.11/100万,以2011年发病率高为16.22/10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份占46.45%;<8月龄儿童和15岁以上人群为发病主要人群:分别占30.81%、37.20%;发病人群儿童和民工占84.59%,户籍人口占60.66%;无免疫史和免疫不详的占80.81%,发病前7-21 d曾到医疗机构就诊占37.68%,基因型以为H1型和A型为主,分别占33.33%、66.67%.结论 成都市消除麻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应加强6岁以下散居儿童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及查漏补种,提高8~11月龄儿童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加强流动儿童搜索和查漏补种工作;院内感染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落实预检分诊和病例隔离治疗措施,根据疫情对青年务工人员开展麻疹疫苗接种.

    作者:黄蓉娜;蔡军;朱航;杨汝沛;郑珂;王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953-2014年浙江省温州市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温州市1953-2014年麻风病流行规律,为实现《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目标,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州市1953-2014年麻风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至2014年,温州市历年共发现麻风病例292例,发现率从高年段1968-1972年的0.44/10万降低至2013年后的0.01/10万,患病率从高年段1973-1977年的2.4/10万降低至1993-1997年段后的0.1/10万以下.发现方式以皮肤科门诊发现为主.结论 应加强对综合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完善筛查和转诊制度.同时加强对大众人群和流动人口的健康宣教,促进病例早期发现,继续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

    作者:汪若秋;陈向阳;王大勇;赵丽娜;苏德华;金茜;叶振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牛磺熊去氧胆酸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内质网应激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蛙皮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大鼠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BIP、sXBP-1、pJNK及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3月龄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NaCl对照组、TUDCA对照组、CER组、TUDCA治疗组,每组24只.于造模成功后的第0.5、1、2、4h取胰腺组织,采用常规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学改变;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GRP78/BIP、sXBP-1、pJNK及Caspase-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ER组、TUDCA治疗组均出现炎症反应及凋亡形态学改变,而TUDCA治疗组反应较轻.诱导后各时间点CER组GRP78/BIP呈上升趋势;TUDCA治疗组较比CER组表达降低(P<0.05),但仍高于NaCl对照组.CER组sXBP-1在诱导后1h、2h表达增加,与TUDCA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组、TUDCA治疗组pJNK的表达于0.5h达到峰值,其后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NaCl对照组、TUDCA对照组(P<0.05),TUDCA治疗组pJNK水平较CER组降低,在时间点2h、4h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组Caspase ~ 12的表达增加,于2h达到峰值.TUDCA治疗组与CER组比较,Caspase-12的表达降低,在时间点0.5h、1h、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DCA通过下调GRP78/BIP、sXBP-1,抑制pJNK、Caspase-12表达,发挥其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细胞保护潜能.

    作者:吴遥;刘学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