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药敏及产生物膜分析

商安全;潘红超;张康见;班传伟;张甲;李彩云;刘晓明;魏军

关键词:白念珠菌, 非白念珠菌, 生物膜, 临床分析, 药敏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某院白念珠菌及真菌的临床分布特点、耐药性、产生物膜能力、探讨生物膜与耐药性间的可能性关系.方法 以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分析该院2013-2015年分离鉴定的真菌,药敏试验用纸片K-B法;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结晶紫染色和小抑菌浓度实验分析其产膜能力与耐药性.结果 临床分离真菌7 612株,其中白念珠菌1 366株(17.9%),非白念珠菌6 246株(82.1%);白念珠菌中,呼吸科分离率高389株(28.5%);送检标本以痰液多(68.3%),其次为尿液、分泌物等;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白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有较高敏感率;产膜分析标准菌株SC5314为强产,白念珠菌均具不同程度产膜能力,且随生物膜的形成,小抑菌浓度也对应增加.结论 白念珠菌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随生物膜的形成,小抑菌浓度和耐药性都明显增加.因此,后期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与耐药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将为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制提供新的靶点,对临床及时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苏南农村地区土壤、大米和井水重金属污染现状

    目的 了解苏南农村地区土壤、大米等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苏南农村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及市区采集环境及食物样品,用ICP-MS检测其中重金属含量.结果 18份土壤样品重金属Cd、As、Pb平均含量为(1.150±0.860) mg/kg,(46.232±40.313) mg/kg,(55.855±32.690) mg/kg,超标率分别达77.78%、38.89%和27.78%,Cr、Hg含量均低于限值;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显示,苏南农村土壤整体达轻度污染,其中2、5号点土壤达重污染,1号点达中污染,其余各点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处警戒范围.井水、大米中重金属低于GB5749-2006和GB2715-2005标准限量.结论 苏南农村地区井水、大米尚未受Cd、As、Pb、Cr、Hg 5种重金属污染,但土壤已不同程度受到Cd、As、Pb污染,Cd> As> Pb,应引起重视.

    作者:吴叶;王冬月;孙宏;沈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5年及以上患者血压控制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05-2013年参与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血压控制及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状况,评价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远期效果.方法 通过随访研究,对接受高血压规范化管理5年及以上1 156例管理组患者及958例非管理组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及死亡情况.结果 参加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满5年及以上的管理组患者的收缩压平均值为(131.82±9.76) mmHg,低于非管理组的(134.99±9.28)mrn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P<0.05).管理组的舒张压均值为(81.78±7.30) mmHg,非管理组为(82.35±6.39) 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P>0.05).管理组血压控制率为89.62%,高于非管理组的6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65,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管理组与非管理组患者血压达标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理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93%,低于非管理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P<0.05),但是管理组与非管理组中心脑血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P >0.05).结论 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死亡,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良好的高血压防治效果.

    作者:张芹;穆柯瀚;陈思红;潘恩春;胡伟;孙中明;何源;王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小儿呼吸道标本中的检出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小儿科2011-2014年4 876份呼吸道标本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采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44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2株,占9.4%.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主要是青霉素G(92.9%)、红霉素(58.0%)、克林霉素(55.1%)、四环素(19.9%)等;MRSA的耐药情况较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明显严重,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呼吸道标本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MSSA为主,对大部分的抗菌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但其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不容轻视.

    作者:李仕伟;傅雷;李萍;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成都市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成都市2014年1月-2014年6月报告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为病例组;随机选取相应比例的手足口病轻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轻症病例转变为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的因素包括:性别、发热、居住地类型、看护人文化程度、诊断手足口病医院类型、EV71感染等.结论 手足口病轻症患者中的女性、发热、居住地在农村、看护人文化程度低、在低级别医院诊断、感染EV71等是导致重症病例发生几率增加的因素.

    作者:刘磊;吕强;陈萍;尹清金;林燕;刘雅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我国病毒性腹泻暴发流行病学特征的文献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我国病毒性腹泻暴发案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电子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毒性腹泻暴发案例调查和分析的文献,提取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收集到2003~2013年发表的102起病毒性腹泻暴发信息;国内病毒性腹泻暴发约90%由诺如病毒引起,有87.25%报告在长江以南省份,全年均可发生,以1~4月和9~12月寒冷季节暴发较为集中.暴发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接受长期照顾人群的集体生活单位;罹患率在0.16%~68.00%,流行天数可达1~43 d.超过1/3的暴发危险因素与水的污染有关,其次是环境物品交叉感染或护理病人;疫情发生后极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结论 通过系统评价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我国病毒性腹泻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樊爱平;张爱华;雷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MTRR基因多态性对口服叶酸治疗HHcy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MTRR)基因多态性对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效果的影响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在治疗效果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河南某医院住院的HHcy病人(Hcy≥15 μmoLL)纳入研究队列,给予口服叶酸(5 mg/d)治疗3个月,根据其治疗后的Hcy水平分为干预成功组和失败组.运用MassArray技术对MTRR基因的2个位点(rs1801394、rs162036)进行基因分型,多因素降维模型(MDR)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 rs1801394突变杂合型AG(OR=3.07,95% CI:1.82 ~5.18)、突变纯合型GG(OR=4.50,95% CI: 1.32~ 15.35)、突变基因型(AG+GG)(OR=3.20,95% CI:1.93 ~5.31)和等位基因G(OR=2.43,95% CI:1.62 ~ 3.66)能增加叶酸治疗HHcy失败的风险.rs162036突变杂合型AG(OR =0.44,95% CI:0.25~0.78)、突变基因型(AG +GG)(OR =0.45,95%CI:0.26 ~0.77)和等位基因G(OR=0.51,95%CI:0.32 ~0.82)能降低治疗失败的风险.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rs1801394与冠心病病史存在交互作用(OR=5.08,95%CI:2.97~8.68).结论 MTRR基因上rs1801394位点和rs162036位点可对口服叶酸降HHcy的效果产生影响,rs1801394位点和冠心病病史对叶酸降HHcy效果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

    作者:王连珂;张程达;田丹丹;葛梦颍;侯全亮;吴越;李媛媛;张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耐力训练对老龄大鼠铁代谢水平及铁调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耐力训练对老龄大鼠铁代谢水平及铁调素(Hepcid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C组);低强度耐力组(LC组);中等强度耐力组(MC组);大强度耐力组(HC组),每组12只.5周耐力训练结束后,宰杀大鼠.根据试剂盒的方法测定老龄大鼠RBC、Hb、Hct、PI和铁蛋白含量并且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老龄大鼠肝组组织Hepcidin mRNA基因表达.结果 老龄大鼠红细胞数含量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出现下降的趋势;通过耐力训练后,血红蛋白含量在低强度、中等强度和大强度耐力训练低于安静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82、0.0089、0.0053),红细胞比容在中等强度和大强度耐力训练时低于安静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38、0.0413);在中等强度和大强度耐力训练时大鼠血清铁含量低于安静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87、0.0401);铁蛋白含量在大强度耐力训练时低于安静对照组(P =0.0410).肝组织Hepcidin mRNA表达量在低强度、中等强度和大强度耐力训练组高于安静对照组(P=0.0312、0.0327或P=0.0072).结论 耐力训练致使大鼠机体内铁代谢的缺乏和大鼠肝分泌的Hepcidin mRNA表达量出现上升的趋势.

    作者:蒋宇凌;莫伟彬;黄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06-2013年度北京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报道

    目的 了解北京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状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度北京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06-2013年度北京市共报告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11 768起,中毒16 132人,死亡259人.93.9%(11 050/11 768)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发生在居民家庭内,99.9% (11 046/11 050)的居民家庭CO中毒事件为未分级事件.居民家庭CO中毒事件集中发生在冬季,高峰为每年11月至翌年3月.自2010年开始推广CO中毒报警器,除2012年度居民家庭CO中毒事件的发生有所回升外,其余年度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2010年开始推广安装CO报警器后,北京市居民家庭CO中毒事件报告的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安装CO报警器可减少居民家庭内CO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文增;王霄晔;高永军;李群;马会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伴有协变量的潜在类别模型在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伴有协变量的潜在类别模型在两分类资料聚类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伴有协变量的潜在类别模型对南京市鼓楼区建围产期保健小卡的3 739例孕妇的出生缺陷预防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将孕妇的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知晓率分成高、中、低3个类别,分别有2 093人(55.98%)、1 431人(38.27%)与215人(5.75%).15个条目的因子载荷介于0.0857到0.5131之间,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职业及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的知晓率在3个类所占比重的差异较大.结论 潜在类别模型可用于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知晓率的聚类分析,考虑教育程度、职业及家庭人均月收入为协变量是有必要的.

    作者:许碧云;陈炳为;陈启光;胡娅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15年贵州省望谟县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2015年望谟县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2月25日望谟县报告的麻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此次麻疹暴发疫情历时68 d,共报告麻疹病例53例,发病率为16.5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至18岁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疫情呈点多面广的流行;病例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次占13.21%,0剂次占16.98%,免疫史不详占69.81%;麻疹IgM抗体和麻疹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96.43%,病毒分离鉴定麻疹病毒阳性率为25.92%.结论 基层防保网络薄弱、常规免疫接种存在薄弱环节及监测系统不敏感延误疫情处置是本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凯金祥;吴国刚;郭泽芊;陆洪潮;刘纹兵;盛卫东;蒋琳;王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09-2014年沈阳市消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4年沈阳市消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肿瘤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资料,计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率及构成比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09-2014年沈阳市消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为大肠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共死亡15 738例,粗死亡率为69.60/10万,标化率为25.13/10万.沈阳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4位的依次为大肠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男性前4位依次为肝癌、大肠癌、胃癌和食管癌,女性与合计一致,大肠癌粗死亡率有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953.38,P<0.00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主要集中在45~85岁高龄组.结论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沈阳市居民健康危害严重,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控制.

    作者:李文辉;潘秀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14年荆门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14年荆门市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为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和监督执法提供依据.方法 抽检荆门市477份食品,利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4年荆门市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31.9%,其中常规监测样品阳性率为10.0%,水产品弧菌专项阳性率为35.3%.常规监测中婴幼儿配方奶粉检出率高,其次为外卖配送餐、冷冻肉糜制品和学生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8,P<0.001).水产品弧菌专项副溶血性弧菌在淡水产品和海水产品中的检出率均高.结论 荆门市市售食品有较高的致病菌检出率,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上述食品特别是水产品的安全监管.

    作者:李旦;陈天林;马晓莉;付华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南水北调中老年移民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南水北调中老年移民群体的心理干预效果及其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应激、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将辉县、荥阳、宝丰3个安置地的35岁以上991名中老年移民进行为期2年的心理干预.实验组移民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以及个体及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建议精神科治疗3个层次的心理干预,对照组移民仅接受定期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前后均对2组移民使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心理测量.结果 (1)经过不同的干预处理后,2组移民心理的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10个因子得分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的得分除积极情绪体验因子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外(Z=-1.587,P=0.112),生活事件、消极情绪体验、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因子以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除在客观支持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外(t=-0.738,P=0.461),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以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关联规则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移民的社会支持、心理社会应激以及心理健康有较强的关联性,并且较低的社会支持和较高的心理社会应激会对中老年移民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结论 接受3层次心理干预等措施的实验组中老年移民心理状况好于对照组中老年移民.中老年移民的心理健康受社会心理应激、社会支持的影响较大.因此,调动移民的主观积极情绪,引导积极应对方式,提高主观社会支持感是增强中老年移民心理健康的关键举措.

    作者:时松和;冯邵珍;张智民;王建伟;田庆丰;吴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起军校结核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1起军校结核疫情的调查,探索有效预防部队结核疫情的措施.方法 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并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疫情中共有44人感染结核病,分布在该校的14个学员队和食堂.首发病例发病后被误诊为肺炎,长达4个月没有进行隔离治疗,导致后续病例出现.通过采取病人隔离治疗,接触者进行症状监测和大规模胸片筛查等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结论 误诊是导致本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医师业务培训,提高结核早发现、早诊断的能力.

    作者:于德宪;刘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邢台市医疗机构梅毒病例报告诊断质量调查

    目的 调查邢台市医疗机构梅毒报告诊断情况,为有效防治梅毒提供依据.方法 下载邢台市医疗机构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报告的梅毒病例,现场核对性病诊疗机构的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记录,根据梅毒诊断标准和梅毒报告要求,分析梅毒的报告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核查30家医疗机构报告的530例梅毒病例,报告准确的病例为328例,报告准确率为61.89%.其中一期梅毒、二期梅毒、隐形梅毒、胎传梅毒的报告准确率分别为59.72%,50.00%,62.70%,60.00%,三期梅毒没有报告.各期梅毒报告准确率(x2=1.23,P=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病相关科室和非性病相关科室报告准确率(x2=8.95,P=0.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梅毒的报告准确率偏低,有待提高.需进一步扩大梅毒规范化培训覆盖范围,强化意识,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督导管理,以提高梅毒病例报告质量.

    作者:刘宗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流动人口对苏州市肺结核流行特征的影响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对苏州市肺结核流行特征的影响,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3年苏州市肺结核病例和人口资料,分析流动人口肺结核对当地肺结核流行特征的影响.结果 流动人口肺结核发病率高出本地人口21.6%,升高总人口发病率10.5%,使全市发病率下降速度减缓了4.4%.流动人口与总人口发病率的相关程度高于本地人口与总人口的相关程度(t=14.63,P<0.001).流动人口对全市8/9地区的总人口发病水平的贡献率为正值,提高这些地区总人口发病率0.3%~42.3%;对< 45岁人群发病贡献率为61.4%,对女性人群发病贡献率为36.0%,大幅提高了这些人群的发病水平.流动人口改变了肺结核的地区分布和病人的职业构成.结论 流动人口肺结核对苏州市肺结核流行特征的影响已超过了本地病人,明显改变了该病在苏州市的流行特征.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制工作.

    作者:穆卫明;王斐娴;蒋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起疑似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1起小学内出现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事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样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武进区某小学2015年3月2日-11日,出现149例以呕吐症状为主的学生,罹患率为9.0%,3月2日出现发病高峰,病例发病急、班级分布广.现场采集患者肛拭子或呕吐物、对照及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食物和环境样本等共42份,其中2名患者肛拭子、2名患者呕吐物及1名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检测出诺如病毒GⅡ型.结论 这是1起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暴发原因可能是由带毒食堂工作人员污染部分食物所致,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作者:赵学成;周义红;潘英姿;袁春燕;吴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成都市信息技术工作者亚健康状态及干预对策

    目的 分析不同生活方式对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工作者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可行的干预对策.方法 应用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和生活方式问卷对成都市301名IT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 301名IT工作者SHMS V1.0平均得分为(56.22±8.69)分,亚健康发生率为94.4%;每日站立时间、每日睡眠时间、能否按时用餐、运动习惯4因素影响亚健康指数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IT工作者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IT工作者应该注意睡眠、饮食、运动,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

    作者:裴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云南武警某部新兵集训期间伤病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新兵集训期伤病发生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新兵集训期伤病的发生.方法 登记整个集训期疾病,结合ICD-10对疾病进行分类.用SPSS11.0进行数据分析.指标采用昼夜发病率(‰)和构成比.结果 集训期新兵伤病昼夜发病率13.15‰.呼吸系统疾病、军事训练损伤和消化系统疾病居前3位,昼夜发病率分别为7.85‰、1.97‰、1.88‰.呼吸系统疾病中75.28%为上呼吸道感染,昼夜发病率5.91‰;军事训练损伤中65.68%为软组织损伤、膝关节扭伤和足扭伤,昼夜发病率分别为0.53‰、0.44‰、0.32‰;消化系统疾病中59.38%为胃肠炎,昼夜发病率1.12‰.呼吸系统疾病和军事训练损伤均在第3周高,次高峰在第9~10周.消化系统疾病开训初期发病较高,第11 ~12周出现次高峰.结论 云南地区新兵集训期伤病特点与以往其他地区同类研究略有不同,除自然条件影响外,借鉴已有防病措施可影响伤病的发生规律.

    作者:李洋;王成;兰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云南省宣威地区1 256例肺癌患者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10年间云南省宣威地区肺癌新发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例特点,了解本地区肺癌的特征情况,为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5至2014年10年间来自于宣威地区1 256例首次入住云南省肿瘤医院并诊断为肺癌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比较前后5年肺癌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构成、疾病特征和动态变化.结果 10年来宣威肺癌患者中男性比例(59.95%)略高于女性,男:女为1.50:1.00(753/503);以40 ~ 59岁年龄段的肺癌患者多,占62.42%;女性患者构成比例有所增加,前5年为35.60%、后5年增加至41.15%;男女性患者均以肺腺癌为主,女性比例(68.19%)高于男性(43.69%),男女肺癌患者病理类型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 0.001);肺上叶为肺癌的好发部位,占34.47%,腺癌为该地区肺癌患者的第一病理类型.结论 云南省宣威地区1 256例肺癌患者的疾病特征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40 ~59岁为主要发病年龄,男女性患者均以腺癌为主,肺上叶为肺癌的好发部位,肺腺癌为主要的病理类型.

    作者:赵敏;周永春;张锦平;徐学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