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8-2014年四川省凉山州某高流行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效果分析

奚静;俄木阿呷;周海群;袁新皓;栾荣生

关键词:艾滋病, 孕产妇, 预防母婴传播
摘要:目的 评价四川省凉山州某高流行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母婴阻断效果,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4年孕产妇HIV检测、感染情况,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相关信息,并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全县孕产妇HIV抗体总检测率为61.76%,共发现686例阳性孕产妇,孕产妇HIV感染率为4.35%.分娩的阳性孕产妇中抗病毒药物用药率为66.96%.分娩活产婴儿599例,新生儿抗病毒用药率为62.94%.对HW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随访,人工喂养率为88.78%,母婴传播率为14.15%.结论 7年间,研究地区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加强孕产妇早期咨询检测工作,落实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随访管理,以确切评价预防工作效果.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影响因素Meta分析

    目的 综合分析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5年1月-2014年7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9篇文献,累计病例组患者24 775例,对照组人群31 197人;定性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饮酒、超重、高血压家族史的比值比(OR值)均>1,体育锻炼的OR值<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因素中,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平均差(MDI)均>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MDI<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除体育锻炼和高血压家族史外,其他各因素的结果均稳定;Egger's检验: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饮酒、超重、高血压家族史和体育锻炼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影响因素.

    作者:王萍;韩耀风;赵天予;方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金堂县农村13岁以下儿童甲型肝炎抗体水平检测分析

    目的 为制定金堂县青少年甲肝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金堂县农村13岁以下儿童采集7 573份血清标本用ELISA法进行抗-HAV测定.结果 抗-HAV总阳性率为70.41%.1~13岁儿童血清抗-HAV水平逐渐增加,在7岁和12岁出现波动性下降.结论 金堂县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形成了甲肝免疫屏障,需要加强对6~7岁,11~ 12岁的年龄组儿童甲肝接种工作,提高儿童免疫水平.

    作者:陈荣荣;王浩臣;何坤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肌减少性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肌减少性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在潍坊市体检成人1 302例,采用Inbody720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四肢骨骼肌含量.疾病关联度应用x2检验的比数比(OR值)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①肌减少性肥胖检出率为49.0%,其中男性为45.8%,女性为28.2%,男女肌性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9,P<0.001);肌减少性肥胖的高血压发生率与正常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4,P=0.001).②年龄每增加一个等级,高血压患病危险增加2.34倍.去除年龄、肥胖等混杂效应,高血压的发生与肌减少性肥胖仍具有相关性.结论 肌减少的肥胖与高血压有关联性,提示肌减少性肥胖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姗;贺圣文;宋桂花;王然;王凡;韩少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多基因表达系统在口岸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多基因表达分析系统(Gene expression Profiler genetic analysis system,GeXP)是一种全新的基因表达分析平台,检测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和灵敏度明显提高.本研究利用GeXP系统和多重PCR技术,结合我国口岸检疫查验主要呼吸道传染病现状,建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病毒的检测技术方法.方法 制备病毒标准品质粒,收集病原体样本,利用GenBank下载3种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根据3种病毒的序列特征,利用GeXP eXpress Profiler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条件使GeXP系统能够特异性的检测对应病毒.结果 优化后的引物能够检测3种病毒,产物经GeXP检测,3个峰值位于166.04 bp、193.33 bp、251.42 bp,符合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病毒病原体质粒PCR产物条带大小,特异性强,无交叉反应.对已知临床样本的检测中,检出率高且特异性强.结论 GeXP系统能够用于病原体高通量检测工作,有益于扩展检测途径,提高检测效率.

    作者:高国龙;田绿波;陈肖潇;石莹;樊学军;杨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BMI与中国女性三阴型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绝经状态下,体重指数(BMI)与中国女性三阴型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及对应的敏感界值.方法 采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和对照按年龄和绝经状态1:2匹配,于2010年至2014年序贯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391名原发性三阴型乳腺癌新发病例,同期收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社区来源的健康对照782名.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身高、体重、生殖生育因素、现患及既往疾病史等信息.在不同绝经状态下,采用不同BMI分类标准(WHO四分类、亚洲四分类、中国四分类)估计BMI水平与三阴型乳腺癌的关联度,统计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整了年龄、初潮年龄、初产年龄、初潮和初产年龄的时间间隔等信息后,WHO二分类划分标准提示,高BMI与绝经前、后TNBC发病呈正相关(aOR绝经前=2.19,95%CI:1.40~3.43;aOR绝经后=2.05,95%CI:1.29~3.27).绝经前TNBC,WHO四分类中超重(BMI:25.0~ 29.9 kg/m2)和肥胖(BMI≥30.0 kg/m2)的aOR分别为:1.97(95%CI:1.23 ~ 3.15)和5.45 (95%CI:1.07 ~ 27.74);绝经后TNBC,中国四分类中肥胖(BMI≥ 28.0 kg/m2)的aOR为2.14(95%CI:1.02~4.48).连续性BMI的趋势分析显示,不同绝经状态下随着BMI增高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大(Pfortrend<0.05).结论 对于中国女性,高BMI是三阴型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且绝经前后应采用不同的BMI敏感界值(BMI绝经前≥25.0kg/m2,BMI绝经后≥28kg/m2)来估计三阴型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周敏;李芹;吴虹仪;李卉;陶苹;康敏;李佳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部分公共卫生类期刊论文中抽样错误的影响因素初探

    目的 了解目前公共卫生类期刊抽样方法误用现况,初步探讨导致抽样设计错误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整理4种公共卫生期刊杂志2014年01期至12期的全部学术文献,针对常见抽样设计问题,并利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所收集文献的基本信息及抽样设计错误.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决策树分析,初步探讨导致抽样设计错误的影响因素.结果 收集整理文献共1 349篇,经过筛选后得到有效文献260篇.其中抽样设计错误个数的均值为3.40个,错误个数>2的文献有172篇,占66.5%.单因素得到2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概率抽样类型、杂志类别(P<0.05),其x2值分别为11.457、5.403.按概率抽样类型分层后,多因素分析得到2个决策树模型,经过10层交叉验证后,模型识别总正确率分别为67.4%、73.7%.结论 公共卫生类期刊论文所存在的抽样方法误用问题不容乐观,针对不同类型抽样方法及其误用影响因素应采用不同手段加以改进.

    作者:蔺轲;李亚茜;孙千贺;高明月;马婧;李斯;周婷;刘元元;宛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燃煤型氟中毒对大鼠骺板软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模拟病区人群复制燃煤型氟中毒大鼠模型,动态观察大鼠不同时期骺板软骨组织形态的改变.方法 15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氟组、高氟组、高氟伴低蛋白低钙组、高氟伴高铝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分别于第60d、第120 d、第180 d处死,取大鼠左膝关节,观察大鼠骺板软骨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各染氟组与对照组相比,骺板边缘不齐,软骨细胞钙化延迟,增殖层和肥大层细胞层数增多;高氟伴低蛋白低钙组细胞柱排列紊乱,随染氟时间延长,出现大量坏死区;高氟伴高铝组增殖层软骨偶尔可见结节样增生;对于同一实验组不同时期比较,随着大鼠饲养时间延长,骺板软骨组织的增殖层细胞层数均逐渐降低(P<0.05);不同时期3批大鼠各染氟组骺板增殖层、肥大层的细胞层数均多于对照组,且随着染氟剂量增高细胞层数逐渐增加(P<0.05);高氟伴低蛋白低钙组、高氟伴高铝组骺板增殖层、肥大层细胞层数较高氟组均降低.结论 燃煤型氟中毒大鼠出现了骺板软骨组织的损伤;肥大层、增殖层细胞层数增多;高氟伴低蛋白低钙组大鼠骺板组织出现大量坏死区;高氟伴高铝组大鼠骺板组织增厚主要表现为结节性增生.

    作者:申筑;林少凯;喻茂娟;袁筑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应用ARIMA-BPNN组合模型预测手足口病发病率

    目的 比较ARIMA模型、BPNN模型和ARIMA-BPNN组合模型在我国手足口病月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预测手足口病发病率的优化模型.方法 收集2008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国手足口病月发病率资料,用Excel2007、Spss17.0、Eviews8.0和Matlab8.5拟合相应的模型,并用2014年7月-12月的数据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ARIMA模型、BPNN模型和ARIMA-BPNN组合模型拟合及预测的MRD,MSE,RMSE和MAE分别为19.072、2.655、2.852、0.182和16.483、7.246、2.692、0.166;9.031、2.559、1.600、0.009和10.210、2.655、1.629、0.103;7.397、1.207,1.099、0.068和7.847、1.234、1.111、0.074.结论 ARIMA-BPNN组合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优于ARIMA模型和BPNN模型.

    作者:刘辉;马殿梅;刘晓坤;王金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标本配穴”电针和限食干预对肥胖大鼠HPA轴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标本配穴”电针和饮食控制对肥胖大鼠HPA轴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M)给予高脂喂养,电针组(E)高脂喂养的同时给予“标本配穴”电针治疗,限食组(R)每只给予对照组摄食量的70%,电针+限食组(E+R)给予“标本配穴”电针结合饮食控制干预治疗,共干预8周.检测各组大鼠体重(BW)、血清糖脂(FPG、FINS、TG、TC)和ACTH、CORT水平变化,并检测下丘脑CRH含量.结果 (1)与N组比较,M组BW及FPG、FINS、TG和TC均明显增加(P<0.01),与M组比较,3个电针和饮食干预组BW及FPG、FINS、TG和TC均明显下降(P<0.01),且E+R组下降程度优于E组和R组(P<0.05);(2)与N组比较,M组下丘脑CRH及血清ACTH、CORT均明显升高(P<0.01),与M组比较,3个电针和饮食干预组CRH、ACTH及CORT均明显下降(P<0.01),且E组效果优于R组(P<0.05),而E+R组与E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大鼠表现出HPA轴功能亢进,拮抗HPA轴亢进可能是“标本配穴”电针和饮食控制发挥减肥、改善糖脂代谢作用的途径之一.

    作者:周焕娇;王华;舒晴;何文娟;梁凤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1990-2013年中国人群伤残调整寿命年和健康期望寿命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研究1990-2013年中国人群疾病负担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对1990年和2013年中国人群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和健康期望寿命(Health-Adjusted LifeExpectancy,HALE)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计算1990-2013年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结果 1990和2013年,脑卒中均为首位死因,死亡人数增加了47.06%.2013年,脑血管疾病是导致DALY的首位病因,相比于1990年,所致DALY增长19.67%,年龄标化DALY率却降低32.40%.糖尿病所致DALY增长快,DALY和标化DALY分别增长113.38%和25.60%.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腰痛和颈痛、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影响男性和女性健康的共同主要因素.2013年,中国健康期望寿命为67.9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5.9岁和70.3岁.1990-2013年,全人群健康期望寿命增长7.4岁,男性和女性分别增长6.7岁和8.4岁.结论 1990-2013年,中国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均处于增长趋势,慢性病是影响其增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COPD和肿瘤.

    作者:崔芳芳;宇传华;聂德为;张干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石家庄市4431例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发病率及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孕产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现状以及影响其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妊娠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5年6月-9月在石家庄市某医院分娩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 431例孕产妇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妊娠期贫血和妊娠合并甲减的发病率分别为8.4%、6.1%、47.4%、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孕前BMI以及孕期增重仍是妊娠糖尿病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居住地、孕前BMI以及孕期增重影响妊娠高血压、妊娠期贫血的发病,较无业者,科教文卫、个体及自由职业及其他职业者高血压发病风险低(P≤0.05),个体及自由职业及其他职业者较无业者贫血发病风险低(P≤0.05);不同居住地对妊娠合并甲减的影响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家庄市孕产妇不同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年龄、居住地、职业、孕前BMI以及孕期增重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各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刁英飞;刘展;冯冬颖;周美琪;葛军;马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迟发脑病的临床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迟发脑病的效果.方法 2011年8月-2015年2月选择在某院急诊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30 d,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则基于对照组安排的护理工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健康教育.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迟发脑病发生率分别为6.2%和24.6%,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遵医嘱用药、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自我监测等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抑郁与焦虑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迟发脑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缓解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文霞;王斌;郑俊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四川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探讨影响四川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因素,为制定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四川省2015年13 737份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样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可能对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 四川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55.21%,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分别为88.20%和69.76%.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因素主要为水源类型、是否消毒和消毒设备是否按要求使用.结论 四川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水源地保护和消毒管理不够完善,应合理选择及保护水源,加强消毒和监管力度是提高水质合格率关键因素.

    作者:李张;金立坚;秦岭;朱鸿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2000-2014年安徽省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00-2014年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查阅2000-2014年安徽省VAPP的相关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相关指标,找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0-2014年安徽省共报告46例VAPP,2003年和201 1年发生的VAPP病例数多,占15.22%和10.87%;服苗者VAPP与接触者VAPP发生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60,P<0.05);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脊灰疫苗Ⅱ型病毒株30例,较其他2种型别的检出率为高(x2=10.240,P<0.05).结论 在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后期,应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免疫措施,以减少VAPP的发生.

    作者:苏颖;王斌冰;刘丹青;唐继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2005-2015年四川省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05-2015年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恶性肿瘤病因学研究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5年间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例及肿瘤住院死亡病例,分析其患病情况、性别、年龄及瘤别分布特征,计算病死率.结果 2005-2015年11年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人数是2005年的3.45倍,恶性肿瘤住院人数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1.4%.前5位依次为:肺癌(18.2%)、食管癌(12.1%)、宫颈癌(11.7%)、乳腺癌(9.6%)、结直肠癌(8.8%).住院期间死亡1 813例,病死率为2.15%.男、女病死率随时间呈明显下降趋势(趋势x2=158.259,P<0.001).死亡病例的性别比为2.15∶1;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全部死亡构成的65.91%.男性、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均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构成比占全部男性、女性死亡总例数的69.44%和58.34%.前10位死亡的疾病顺位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鼻咽癌,占全部死亡病例的80.14%.结论 肿瘤住院患者逐年增加,病死率逐年下降,恶性肿瘤死亡集中在老年人群,肺癌位居恶性肿瘤死因首位,应加强对重点癌种的防治工作,全民开展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

    作者:张元;胡锦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Thumper 1007心肺复苏仪的临床应用复苏效果及其对于关键指标的影响

    目的 评价Thumper 1007心肺复苏仪的临床应用复苏效果及其对于关键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急诊心脏骤停患者400例根据数字化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在传统复苏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按压,试验组采用Thumper 1007心肺复苏仪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结果 试验组的复苏成功率为83.0%,对照组的复苏成功率是65.5%,试验组复苏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在复苏前的SBP和Sa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5、10 min,2组患者的SBP与SaO2值都有明显上升,试验组患者的SBP和SaO2值都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苏前后血清K+和Na+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复苏前后血清K+和Na+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血清中IL-6和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发现,复苏前2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组内和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umper 1007心肺复苏仪应用于治疗猝死的效果能有效提高复苏效果,促进维持生命体征与血清电解质的稳定,能有效缓解炎症因子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宁宁;吴多虎;李凯;胡碧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成人控烟问卷的信效度评估

    目的 编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成人控烟问卷,并评价量表的信度、效度.方法 在保护动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拟定23个条目问卷,对720名18~50岁的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后,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信效度评估.结果 全卷的Cronbach's α值达到0.880,各条目Cronbach' sα值介于0.606~0.896之间,具有较好的同质信度.根据理论框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2个维度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的RMSEA分为别0.081和0.087,模型拟合较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各项的相关系数为0.681~0.909之间,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论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成人控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控烟相关干预研究中使用.

    作者:黄晓霞;尉敏琦;吴燕;徐东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结核与尘肺累及纵隔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影像对比研究

    目的 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探讨结核与尘肺累及纵隔淋巴结的优势解剖分布及强化特点的差异.方法 对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3例结核和40例尘肺的受累纵隔淋巴结在多层螺旋CT(MSCT)上的形态学特征、强化类型及解剖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75.8%)结核的增大淋巴结呈环状强化,其中10例(30.3%)表现为“多房样”征象.38例(95.0%)尘肺的增大淋巴结呈均匀一致强化.纵隔淋巴结结核常优势地累及4R(75.8%)、5(57.6%)、7(81.8%)以及1 0R(60.6%)等区域;尘肺则优势地累及2R(52.5%)、3(67.5%)、4R(97.5%)、5(77.5%)、7(97.5%)、10R(97.5%)以及10L(95%)等纵隔淋巴结分布区域.相对而言,尘肺较结核更多地累及3、4L、8、10R、10L区域的淋巴结(P<0.05).结论 依据纵隔淋巴结的解剖分布及强化特点,MSCT增强扫描对结核与尘肺的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邵恒;温晓玲;沈江;伍东升;张洪静;刘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2008-2014年四川省凉山州某高流行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四川省凉山州某高流行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母婴阻断效果,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4年孕产妇HIV检测、感染情况,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相关信息,并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全县孕产妇HIV抗体总检测率为61.76%,共发现686例阳性孕产妇,孕产妇HIV感染率为4.35%.分娩的阳性孕产妇中抗病毒药物用药率为66.96%.分娩活产婴儿599例,新生儿抗病毒用药率为62.94%.对HW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随访,人工喂养率为88.78%,母婴传播率为14.15%.结论 7年间,研究地区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加强孕产妇早期咨询检测工作,落实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随访管理,以确切评价预防工作效果.

    作者:奚静;俄木阿呷;周海群;袁新皓;栾荣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白色念珠菌upc2基因G1927A多态性与唑类药物耐药的关系

    目的 探讨白色念珠菌upc2基因C末端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其对唑类药物耐药的影响.方法 对34株白色念珠菌临床株,纸片法测定5种药物敏感性,DNA测序法检测upc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T-PCR法测定cdr1基因mRNA转录水平.比较耐药株和敏感株upc2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cdr1基因mRNA水平的差异.结果 14株白色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3株多重耐药,6株双重耐药,5株单一耐药),20株敏感株对5种药物均敏感.5株耐药白色念珠菌upc2基因存在G1927A型多态性,20株敏感株upc2基因均为G1927野生型,G1927A型upc2基因检出率35.7%,显著高于敏感株(x2=8.37,P<0.01).G1927A型多重耐药株的cdr1基因mRNA水平高于G1927A型双重耐药株,并且二者均高于敏感株.结论 upc2基因G1927A单核苷酸多态性通过上调cdr1基因mRNA转录而引起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或双重耐药表型.

    作者:张晓云;姜利群;马巧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