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余刚;李健;廖强;尹碧波;王菊;阿依;蒋阿依;龚煜汉
目的 探讨白色念珠菌upc2基因C末端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其对唑类药物耐药的影响.方法 对34株白色念珠菌临床株,纸片法测定5种药物敏感性,DNA测序法检测upc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T-PCR法测定cdr1基因mRNA转录水平.比较耐药株和敏感株upc2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cdr1基因mRNA水平的差异.结果 14株白色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3株多重耐药,6株双重耐药,5株单一耐药),20株敏感株对5种药物均敏感.5株耐药白色念珠菌upc2基因存在G1927A型多态性,20株敏感株upc2基因均为G1927野生型,G1927A型upc2基因检出率35.7%,显著高于敏感株(x2=8.37,P<0.01).G1927A型多重耐药株的cdr1基因mRNA水平高于G1927A型双重耐药株,并且二者均高于敏感株.结论 upc2基因G1927A单核苷酸多态性通过上调cdr1基因mRNA转录而引起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或双重耐药表型.
作者:张晓云;姜利群;马巧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05-2014年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采取科学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xcel和SPSS22.0软件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西安市结核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4年西安市累计报告发病6050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5.34/10万.死亡79例,死亡率为0.10/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发病40227例,女性20 277例,男女性别比为1.98:1.14岁以下儿童发病数量少,且呈现下降趋势.发病率较高的区县为城区及城郊区县,而远郊区县发病较低.发病在15~ 34岁年龄段人群呈现集中趋势,占46.91%.35岁以上人群发病占51.83%.发病年龄呈现3个阶段即:14岁以下的低发阶段,15~34岁的短高峰和35岁以后的长平台期.发病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37.00%.其次为学生占13.61%.结论 西安市肺结核发病及死亡数量呈下降趋势,农民和学生为重点人群,需要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城区及城郊区县肺结核疾病危害更大.建议针对重点人群在关键年龄阶段开展强化防控,继续推进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持续降低肺结核的疾病威胁.
作者:杜晓婷;相晓妹;吴瑞;马超锋;刘继锋;熊咏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孕产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现状以及影响其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妊娠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5年6月-9月在石家庄市某医院分娩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 431例孕产妇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妊娠期贫血和妊娠合并甲减的发病率分别为8.4%、6.1%、47.4%、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孕前BMI以及孕期增重仍是妊娠糖尿病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居住地、孕前BMI以及孕期增重影响妊娠高血压、妊娠期贫血的发病,较无业者,科教文卫、个体及自由职业及其他职业者高血压发病风险低(P≤0.05),个体及自由职业及其他职业者较无业者贫血发病风险低(P≤0.05);不同居住地对妊娠合并甲减的影响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家庄市孕产妇不同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年龄、居住地、职业、孕前BMI以及孕期增重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各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刁英飞;刘展;冯冬颖;周美琪;葛军;马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描述不同感染类型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间的分布,为儿童CAP正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以及制定合理用药规范奠定基础.方法 共纳入1 155例合格儿童CAP病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被动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胶体金法和细菌培养法联合检测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根据致病微生物类型将儿童CAP分为肺炎支(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混合感染性肺炎和不明原因肺炎.结果 研究对象中男670例(58.0%),女485例(42.0%).患儿年龄为1月~ 14岁,平均年龄为(3.14±2.78)岁.病原学检测阳性数为758(65.6%).其中,肺炎支(衣)原体肺炎占56.1%,病毒性肺炎占14.9%,细菌性肺炎占12.0%,混合感染性肺炎占17.0%.肺炎支(衣)原体肺炎在2~5岁组高(49.9%),而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均以1岁以下患儿居多;肺炎支(衣)原体肺炎感染率夏秋季高于春冬季(P<0.05),而病毒性和细菌性肺炎均是春冬季高于夏秋季(P<0.05);肺炎支(衣)原体肺炎在城市儿童中更常见,而病毒性和细菌性肺炎则无明显城乡分布差异(P<0.05).结论 肺炎支(衣)原体肺炎在儿童CAP构成中占主要;不同感染类型的儿童CAP流行特征存在差异.
作者:许姜姜;舒林华;钟海琴;蒋鲲;孙超;胡祎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河南省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5个项目县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员进行基线调查,督导干预1年后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基线和随访调查分别纳入研究对象139人和128人,他们的能力测评得分分别为(27.77±5.49)和(29.77±4.93)分,(t=3.121,P=0.002),其中分析评价能力、政策执行能力、社区实践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66、P<0.001,t=4.613、P<0.001,t2.626、P=0.009,t=2.976、P=0.003)(P< 0.01).结论 随访干预可以有效提升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丰富的随访管理经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对随访工作满意和年总收入的增加均有利于随访管理能力的提升.
作者:刘阳;周浩;杨永光;郭笑;孙亮;梁淑英;王重建;王宇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编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成人控烟问卷,并评价量表的信度、效度.方法 在保护动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拟定23个条目问卷,对720名18~50岁的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后,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信效度评估.结果 全卷的Cronbach's α值达到0.880,各条目Cronbach' sα值介于0.606~0.896之间,具有较好的同质信度.根据理论框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2个维度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的RMSEA分为别0.081和0.087,模型拟合较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各项的相关系数为0.681~0.909之间,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论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成人控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控烟相关干预研究中使用.
作者:黄晓霞;尉敏琦;吴燕;徐东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目前公共卫生类期刊抽样方法误用现况,初步探讨导致抽样设计错误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整理4种公共卫生期刊杂志2014年01期至12期的全部学术文献,针对常见抽样设计问题,并利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所收集文献的基本信息及抽样设计错误.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决策树分析,初步探讨导致抽样设计错误的影响因素.结果 收集整理文献共1 349篇,经过筛选后得到有效文献260篇.其中抽样设计错误个数的均值为3.40个,错误个数>2的文献有172篇,占66.5%.单因素得到2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概率抽样类型、杂志类别(P<0.05),其x2值分别为11.457、5.403.按概率抽样类型分层后,多因素分析得到2个决策树模型,经过10层交叉验证后,模型识别总正确率分别为67.4%、73.7%.结论 公共卫生类期刊论文所存在的抽样方法误用问题不容乐观,针对不同类型抽样方法及其误用影响因素应采用不同手段加以改进.
作者:蔺轲;李亚茜;孙千贺;高明月;马婧;李斯;周婷;刘元元;宛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标本配穴”电针和饮食控制对肥胖大鼠HPA轴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M)给予高脂喂养,电针组(E)高脂喂养的同时给予“标本配穴”电针治疗,限食组(R)每只给予对照组摄食量的70%,电针+限食组(E+R)给予“标本配穴”电针结合饮食控制干预治疗,共干预8周.检测各组大鼠体重(BW)、血清糖脂(FPG、FINS、TG、TC)和ACTH、CORT水平变化,并检测下丘脑CRH含量.结果 (1)与N组比较,M组BW及FPG、FINS、TG和TC均明显增加(P<0.01),与M组比较,3个电针和饮食干预组BW及FPG、FINS、TG和TC均明显下降(P<0.01),且E+R组下降程度优于E组和R组(P<0.05);(2)与N组比较,M组下丘脑CRH及血清ACTH、CORT均明显升高(P<0.01),与M组比较,3个电针和饮食干预组CRH、ACTH及CORT均明显下降(P<0.01),且E组效果优于R组(P<0.05),而E+R组与E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大鼠表现出HPA轴功能亢进,拮抗HPA轴亢进可能是“标本配穴”电针和饮食控制发挥减肥、改善糖脂代谢作用的途径之一.
作者:周焕娇;王华;舒晴;何文娟;梁凤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层次分析法、TOPSIS法、加权秩和比法对新疆流感监测网络(包括17个哨点医院及14个网络实验室所在疾控中心)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获得各监测单位流感监测工作真实水平;结合新疆流感监测实际情况,探讨三种综合评价方法在新疆流感监测网络监测质量评价中应用的适用性.方法 参考《全国流感监测工作质量评估方案(试行稿)》,依据新疆流感监测网络监测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TOPSIS法、加权秩和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TOPSIS法、加权秩和比法与层次分析法排序首位及末位的监测单位均一致,其余排名中间的监测单位位次略有不同.结论 通过3种方法的应用,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了各地工作质量优劣,各哨点医院及网络实验室流感监测工作质量差异较大;3种评价方法的结果排序相近、可靠、客观,能够应用于流感监测网络监测工作质量评价,可作为常规评价方法.
作者:应瑞洁;刘万里;赵珍;王琛琛;赛力甫;李新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盐城市2014-2015年流感监测中分离的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血凝素HA1区的基因特性,揭示HA1基因的变异与流行的关系.方法 将盐城市2014-2015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以及流感暴发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病毒分离检测,选取2014-2015年各5株乙型Yamagata系毒株,采用一步法RT-PCR方法扩增HA1基因,扩增产物经纯化测序,采用相应的生物信息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及基因种系进化特征分析.结果 抽取的10株乙型流感病毒的HA1基因与WHO推荐的疫苗株B/Wisconsin/1/2010相比,3个位点氨基酸替换具有普遍性,其中N116K位于抗原决定簇;与B/Massachusetts/2/2012相比,11个位点氨基酸替换具有普遍性,4个位点位于抗原决定簇.绘制的种系发生树显示,B/JSYC/1530/2014与B/Massachusetts/2/2012亲缘关系较近,其他9株与B/Wisconsin/1/2010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2014-2015年盐城地区流行的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的HA1基因特性正逐渐发生变异,这些变异位点的积累很可能会导致流感病毒发生实质性的抗原性的漂移,加强流感病原学监测工作对及时发现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国清;邵荣标;李春香;王瑶;仇思婕;陈玉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实验室确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与实验室排除的疑似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并初步探讨决策树模型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淄博市201 1年-2014年报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及疑似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等,两者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应用决策树模型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及疑似病例进行判别分析.结果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和疑似病例在年龄分布、发病月份分布、有无腹泻症状、发病前2周是否割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决策树模型的灵敏度为0.798,特异度为0.635,ROC曲线下面积0.715.结论 对于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决策树模型表明,如果年龄≥50岁,有腹泻症状,且有乏力症状,则判别为确诊病例.决策树模型简单、易懂,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辅助诊断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作者:王涛;周云平;张艳;张晓梅;姜晓林;王玲;王显军;丁淑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居民身体活动水平、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两者的相关关系,为指导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建议.方法 利用2013年1 1月至2014年5月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重庆市居民身体活动水平.身体活动水平根据《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试行)》分为活跃、中等与不足.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身体活动水平与慢性病的相关关系分析采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共计调查5 394人,平均年龄(57.8±13.2)岁,84.93%的居民有职业性身体活动,73.51%的居民有交通性身体活动,16.13%的居民有休闲性身体活动,1周内休闲性身体活动水平为活跃、中等与不足分别占62.98%、25.70%、11.32%.静态生活时间为240 min.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户籍、自我健康状况评价等是影响身体活动水平的因素.身体活动水平与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身体活动水平不足的比例较低,以职业性身体活动为主,休闲性身体活动的比例低,应在全人群中倡导全民健身活动.
作者:丁贤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四川省凉山州某高流行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母婴阻断效果,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4年孕产妇HIV检测、感染情况,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相关信息,并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全县孕产妇HIV抗体总检测率为61.76%,共发现686例阳性孕产妇,孕产妇HIV感染率为4.35%.分娩的阳性孕产妇中抗病毒药物用药率为66.96%.分娩活产婴儿599例,新生儿抗病毒用药率为62.94%.对HW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随访,人工喂养率为88.78%,母婴传播率为14.15%.结论 7年间,研究地区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加强孕产妇早期咨询检测工作,落实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随访管理,以确切评价预防工作效果.
作者:奚静;俄木阿呷;周海群;袁新皓;栾荣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常州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常州市新北区和金坛市儿童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常州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总体满意率较高,与地区经济强弱无统计学差异.家长对工作人员接种技术认可度高,但对预防接种提醒方式满意率较低.满意度与文化程度和户籍地有关联,与性别、监护关系、交通工具、路途花费时间无关.结论 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和流动儿童的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效率.
作者:凌良健;薛鹏;林琴;李淑梅;甄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居民的婚姻状况,分析不同婚姻状况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居民健康的有效建议.方法 采用STATA 12.0软件,运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CFPS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婚姻状况、性别、年龄等因素在近2周不适率、慢性病患病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处于离婚状态女性的2项指标高于其他女性婚姻状况者,处于丧偶状态男性的2项指标高于其他男性婚姻状况者,女性这2项指标都高于男性;城乡因素对近2周身体不适率没有影响(P>0.05),但是与慢性病患病率具有一定联系(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现状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没有贡献(P>0.1).结论 在患病率方面,城市人群更易患慢性病,应引起注意,建议日常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格;性别方面,女性所受的健康危害要更大一些,应为重点保护人群;不良婚姻经历对人群生理健康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硕;李树凯;邵文涛;孙菲;景汇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不同绝经状态下,体重指数(BMI)与中国女性三阴型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及对应的敏感界值.方法 采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和对照按年龄和绝经状态1:2匹配,于2010年至2014年序贯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391名原发性三阴型乳腺癌新发病例,同期收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社区来源的健康对照782名.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身高、体重、生殖生育因素、现患及既往疾病史等信息.在不同绝经状态下,采用不同BMI分类标准(WHO四分类、亚洲四分类、中国四分类)估计BMI水平与三阴型乳腺癌的关联度,统计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整了年龄、初潮年龄、初产年龄、初潮和初产年龄的时间间隔等信息后,WHO二分类划分标准提示,高BMI与绝经前、后TNBC发病呈正相关(aOR绝经前=2.19,95%CI:1.40~3.43;aOR绝经后=2.05,95%CI:1.29~3.27).绝经前TNBC,WHO四分类中超重(BMI:25.0~ 29.9 kg/m2)和肥胖(BMI≥30.0 kg/m2)的aOR分别为:1.97(95%CI:1.23 ~ 3.15)和5.45 (95%CI:1.07 ~ 27.74);绝经后TNBC,中国四分类中肥胖(BMI≥ 28.0 kg/m2)的aOR为2.14(95%CI:1.02~4.48).连续性BMI的趋势分析显示,不同绝经状态下随着BMI增高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大(Pfortrend<0.05).结论 对于中国女性,高BMI是三阴型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且绝经前后应采用不同的BMI敏感界值(BMI绝经前≥25.0kg/m2,BMI绝经后≥28kg/m2)来估计三阴型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周敏;李芹;吴虹仪;李卉;陶苹;康敏;李佳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05-2015年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恶性肿瘤病因学研究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5年间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例及肿瘤住院死亡病例,分析其患病情况、性别、年龄及瘤别分布特征,计算病死率.结果 2005-2015年11年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人数是2005年的3.45倍,恶性肿瘤住院人数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1.4%.前5位依次为:肺癌(18.2%)、食管癌(12.1%)、宫颈癌(11.7%)、乳腺癌(9.6%)、结直肠癌(8.8%).住院期间死亡1 813例,病死率为2.15%.男、女病死率随时间呈明显下降趋势(趋势x2=158.259,P<0.001).死亡病例的性别比为2.15∶1;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全部死亡构成的65.91%.男性、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均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构成比占全部男性、女性死亡总例数的69.44%和58.34%.前10位死亡的疾病顺位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鼻咽癌,占全部死亡病例的80.14%.结论 肿瘤住院患者逐年增加,病死率逐年下降,恶性肿瘤死亡集中在老年人群,肺癌位居恶性肿瘤死因首位,应加强对重点癌种的防治工作,全民开展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
作者:张元;胡锦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天津市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自然新发情况及与基线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基线)和2013年均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3 842人的体检结果,包括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测定结果、饮酒史、用药史及B超诊断结果等.分析基线(2011年)无脂肪肝人群到2013年NAFLD自然新发情况,并采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指标与新发NAFLD间的关联性.结果 基线无NAFLD的1 226人中2年内有224人新发生NAFLD,累积发病率为18.30%,根据全国2010年人口普查人口结构进行标化,年均标化发病率为8.17%,其中男性为10.91%,女性为5.36%;单因素分析显示:新发NAFLD组基线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尿酸(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BMI(OR=1.211)、TG(OR=1.446)、LDL-C(OR=1.216)、UA(OR=1.001)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OR=0.394)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在天津市体检人群中,基线MS各组分指标与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基线BMI、TG、LDL-C、UA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独立保护因素,可以认为NAFLD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
作者:骆善彩;陈晓敏;过晓阳;张莉;焦振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对英文版的NAPPA-QOL进行跨文化调适,建立NAPPA-QOL量表中文版,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对NAPPA-QOL英文版进行正向翻译、综合协调、反向翻译、专家委员会评议,形成中文NAPPA-QOL预试验版.使用预试验版对30例指(趾)甲银屑病患者进行预调查,进一步修订量表,建立正式中文版NAPPA-QOL.通过访谈患者评价NAPPA-QOL量表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评价内部一致性,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聚合效度.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7例(90.0%)对所有条目完全理解;NAPPA-QOL中文版总分和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7~0.91之间,分半信度为0.80.除条目1和13外,其余条目与所在维度的相关系数均>0.5,而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则较弱.结论 跨文化调适后的NAPPA-QOL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指(趾)甲银屑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下一步可对中文版NAPPA-QOL量表的测量性能进行大样本数据采集和评估.
作者:夏萍;卢传坚;吴大嵘;李艳;倪小佳;Shelley Ochs;Hunter Hu;杨波;欧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凉山州艾滋病感染相关特征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今后艾滋病检测发现、干预等的建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凉山州截至2014年底的历史卡片数据库.用Excel2007按现住址、终审时间的统计规则对下载的数据库进行整理,用SPSS18.0分析数据.结果 凉山州的报告病例呈逐年增长趋势.检测来源各年均以强制/劳教戒毒人员/其他羁押人员检测、其他就诊者检测、检测咨询为主,检测来源各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途径各年均以注射毒品传播为主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母婴传播、同性传播、异性传播逐年上升;报告病例20岁以上以注射毒品传播为主,50岁以上病例以异性传播为主,20岁以下以母婴传播为主;男性以注射毒品传播为主,女性以异性传播为主,感染途径各年份、年龄段、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凉山州的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感染相关特征随时间均有变化,还须进一步拓宽检测来源.
作者:王科;余刚;李健;廖强;尹碧波;王菊;阿依;蒋阿依;龚煜汉 刊期: 2016年第16期